09.24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豐田皇冠,一箇中國豪華車圈不可磨滅的名字。曾幾何時,在那個馬路上微面、夏利、普桑、捷達橫行的時代,一臺皇冠133、155就是一張行走的名片,就是身份的象徵。

即使千禧年後,皇冠依舊保持著很高熱度,一豐國產引進了皇冠,更是開啟了皇冠12代的不敗神話。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正如虎頭奔後再無S的評語一樣,人們對於皇冠美好的記憶也停留在了12代,自13代后皇冠使出了渾身解數也無法再續前輩的輝煌,最終淪為了豐田在中國市場的“末代皇帝”,被主攻美國市場的亞洲龍所取代。

是什麼讓皇冠淪落到退出中國市場的地步,亞洲龍又能否接替皇冠曾經的旗艦之位呢?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皇冠是豐田產品佈局的犧牲品

一直以來皇冠在車迷心裡的地位是不可撼動的,情懷也讓皇冠一直定格在12代及以前的時代,在那個年代依舊是BBA當道,奧迪依舊作為官車續寫著曾經的輝煌,寶馬也看到了奧迪的成功將E60加長,國產銷售,而奔馳W211則一直堅守千禧年間的流線理念,造就了史上最美的四眼圓燈E級

此時的皇冠正如一匹黑馬加入到這一競爭陣營,嚴格意義上說,皇冠在那個年代就是行政級二線豪華品牌的頭把交椅,現在的位置同樣屬於豐田,僅僅是換了個形式(雷克薩斯)。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隨著時間推移,豐田整個品牌戰略及佈局都在發生變化(畢竟豐田還有個親兒子——雷克薩斯),而這種變化也讓整個豐田與雷克薩斯的定位和職能逐漸明朗。畢竟在皇冠叱吒風雲的年代,雷克薩斯始終都是一個高不可攀的形象。

然而近幾年,人們的消費水平不斷地提升,我們熟知的高端品牌變得相對平民化,BBA、雷克薩斯、凱迪拉克這類豪華品牌已經不再遙不可及。而作為豐田集團的當家花旦,雷克薩斯通過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積累了大量品牌名譽值。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同時入門級行政轎車ES也將價格下探至30w low的區間,這對於皇冠的衝擊是巨大的,雖然豐田無論是在SUV,還是MPV領域都給人以難以望其項背的形象。但是在轎車領域,皇冠已沒有很突出的點作為與之抗衡的競爭力,最後僅僅成為了空有情懷和靈魂的軀殼。

其實作為一個喜愛皇冠的車迷,如此評價著實傷感。皇冠從一個不可小覷的黑馬一步步淪落到豐田戰略丟掉的棋子。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正如豐田的普瑞維亞在全球停產一樣,北美有塞納,亞洲地區有埃威雙法,曾經屬於普瑞維亞的時代已經過去了,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在中國已經水深火熱的皇冠。也許他的離開是正確的,至少它留下的回憶和情懷是美好的。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不忘初心,方能遠行

討論完皇冠對於豐田品牌戰略的意義,說回產品本身,對比停產前的15代皇冠以及輝煌的12代皇冠,皇冠的設計理念都有哪些變化,皇冠初入中國給車迷們留下的印象和初心變了麼?

答案顯而易見,12代前(勉勉強強到13代),皇冠給我們的印象是怎麼樣的,不似歐美競爭對手那般張揚,皇冠在用自己獨特的東方視角詮釋一臺行政級轎車。

更符合亞洲人審美的外觀,方正端莊,優秀的隔音降噪能力、超越同級別的行駛品質以及始終後排至上的造車理念,最後更具競爭優勢的價格是不可忽視的,換句話說,這印證了中國人的購車理念:花更少的錢,買更舒適更有面兒的車。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理論上看,和埃爾法幾乎同樣理念的皇冠在這個時代不應該淪落至如此境遇,因為嚴格上說皇冠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競爭對手,很難說歐洲品牌能完全理解國人對於舒適的定義,你也很難說ES是一臺在保證駕駛質感基礎上,以乘客乘坐為根本出發點的車型。

因此負責任地說皇冠不能說是一臺完美的車,但綜合他的定位和價格,它的競爭力理應是無懈可擊的。

但現實為什麼這般殘酷呢?從車型本身角度有兩個原因:初心以及一豐對於皇冠的錯誤營銷。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我們都知道到了皇冠中國生涯的後半程,豐田對於整個產品的設計方向都做了調整,皇冠也難以倖免。極端年輕化的設計語言,應用在皇冠這種無論是從靜態還是動態都透露出沉穩氣息的車型上,顯然是突兀的。

這就帶來一個結果,原有追求務實、追求行駛品質、相對安逸取向的潛在消費者甚至是老客戶,無法接受皇冠的改變。而追求運動、個性張揚的消費群體,顯然不會將皇冠這種他們印象中的“中年危機”車型作為自己的備選項。這便讓皇冠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同時一汽豐田對於皇冠車型的冷漠營銷,讓本從皇冠12代上得到的高熱度一點點的冷卻,最終淹沒在了中國市場這片汪洋中,所以到了13、14代,並不完全是皇冠的自身問題,而是這一市場的潛在消費者壓根就沒想起來還有皇冠這樣一個符合自己預期的產品。

況且一汽豐田自己也沒有認清皇冠的定位,看到別克、福特都在運用所謂的田忌賽馬,錯層競爭。一看自己手裡有現成的皇冠,就開始拿著皇冠和B級車的標杆A4L對標。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顯然A4L的消費群體是不會將皇冠納入自己的選項中的,喜愛皇冠的更不會選擇一臺追求年輕運動、前軸前移的A4L。況且這讓皇冠本身的競爭力大打折扣。

皇冠的本身定位和凱美瑞PLUS是有區別的,先不說亞洲龍能否取代,至少對皇冠的認知上,一豐是錯的。結果便導致營銷過後,消費者對皇冠定位認知產生了偏差。最終釀成了“慘劇”的發生。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當代旗艦,難成大器

對於皇冠停產後,亞洲龍能否扛起豐田旗艦這塊招牌,答案顯然也是否定的。

首先,豐田旗艦的名號今非昔比,曾經的豐田中國,皇冠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上到與雷克薩斯ES形成了符合選擇市場的搭檔,讓整個市場群體更為飽和,此時的皇冠可以說完全不遜於雷克薩斯。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而反觀亞洲龍,與ES同出自TNGA平臺,品牌、設計、用料、工藝的差異,讓亞洲龍僅停留在了上下層的關係,所以與其說亞洲龍是豐田的旗艦,不如說是凱美瑞的旗艦。

況且其與凱美瑞的關係,就是與福特、別克的理念是一致的,所以亞洲龍才是真正的凱美瑞PLUS。

所以在我看來,亞洲龍的引進不過是一豐對於皇冠錯誤戰略過後,正值TNGA平臺引進,借坡下驢,試圖力挽狂瀾,重塑豐田中國“旗艦”的無奈之舉罷了。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綜上所述,其實皇冠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產品,大家心知肚明,以目前埃爾法、威爾法如此高的熱度,擁有相同製作理念且更早進入中國的皇冠配得上更好的結局,但事實上皇冠並沒有將自己的理念堅持到現在,也沒有熬到自己重塑輝煌的時候。

再加上製造商對於整個產品定位認知不足,品牌戰略對於產品的錯誤定位,最終帶走了我們心愛的皇冠。

為什麼豐田皇冠最終離我們而去?

但換句話說雖然皇冠已經遠離了我們,但不得不說它曾經在中國的點點滴滴依舊存在與我們的腦海裡。況且皇冠的離開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與其讓一豐繼續的執迷不悟,我行我素,不如就這樣離開,成為你我永遠的回憶和嚮往。

你和皇冠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回憶?歡迎在評論區與我們互動和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