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44年累計注氣21.07億立方米!我國首座地下儲氣庫“氣度不凡”

說起菜窖北方人並不陌生,在北方的農村,家家都會在地下挖3米左右深的地下室,儲存過冬的蔬菜,在大慶長垣最北端的第六採油廠,也有一個“大窖”,專門用來儲存天然氣,這就是喇嘛甸油田地下儲氣庫。

10月9日 隨著大慶油田第六採油廠喇二注氣站1#天然氣壓縮機關機停注,喇嘛甸油田地下儲氣庫2019年度注氣期正式結束。6個月來這個廠累計向地下注入天然氣1.03億立方米,超計劃注入285萬立方米。

“大氣窖”有啥用?

44年累計注氣21.07億立方米!我國首座地下儲氣庫“氣度不凡”

▲工作人員在喇嘛甸注氣站配氣間

地下儲氣庫的作用與菜窖一樣,就是在“富裕”時把“糧食”存起來,在“困難”時把“糧食”拿出來,在用氣調峰和安全供氣、戰略儲備、提高管線利用係數、節省投資、降低輸氣成本等方面起到了大作用。

城市燃氣市場需求隨季節和晝夜波動較大,僅依靠輸氣管網系統均衡輸氣對流量進行小範圍調節,難以解決用氣大幅度波動的矛盾。通過建立地下儲氣庫,將用氣低峰時輸氣系統中富餘的氣量儲存起來,用氣高峰時採出,以補充管道供氣量的不足,解決用氣調峰問題。當出現氣源中斷、輸氣系統停輸時,可用地下儲氣庫作為氣源,保證連續供氣,起到調峰和安全供氣的雙重作用。

“大氣窖”咋管理?

44年累計注氣21.07億立方米!我國首座地下儲氣庫“氣度不凡”

▲工作人員在喇嘛甸配氣間巡檢,錄取資料

2019年,第六採油廠在保證油氣界面穩定的原則下,與油田公司主管部門溝通,結合實際採氣量,制訂注氣運行方案。

提前開展設備維保,組織注氣機組拆解

聯繫檢修人員、配件,對機組安全閥、溫控、壓力變送器等部件進行重點校檢;

聚焦解決管理難題

在加強注氣設備日常維護的同時,針對近年來空冷器由於高溫、進異物導致故障率增加的問題,對空冷器連續、高效運行方法進行了有益探索。

完善溝通協調機制

與天然氣分公司建立壓力通報制度,協調來氣壓力高位運行,在啟機臺數相對較少的情況下,實現高效注氣;

持續加強人員培訓

持續加強人員培訓,多次邀請廠家工程師對相關幹部員工進行培訓,提升機組故障判別、穩定運行等方面的業務能力,實現了注氣階段各項工作安全、平穩、高效。

“大氣窖”幹了啥?

44年累計注氣21.07億立方米!我國首座地下儲氣庫“氣度不凡”

▲工作人員在喇嘛甸注氣站注氣廠房錄取資料

喇嘛甸油田地下儲氣庫是我國第一座地下儲氣庫。運行44年來,累計注氣21.07億立方米,採氣22.03億立方米,在緩解工業用氣與民用氣季節性用氣量不均衡問題,減少夏季伴生氣放空帶來的資源浪費,穩定喇嘛甸油田的油氣界面作出了突出貢獻。

目前,正處於採氣前的平衡期,第六採油廠全力以赴,組織開展電伴熱帶檢修,電加熱器改造

壓力容器檢測,地面工藝閥門保養等工作,為冬季採氣期各項設備平穩運行打好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