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 河南省一縣級市,人口超70萬,位於長安、洛陽兩大古都之間

河南省,古稱中原,省會鄭州,簡稱“豫”,與河北省相對應,河南省因歷史上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故名河南。河南作為歷史文化大省,歷史上先後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下轄17個省轄市,濟源1個省直管市。其中,就縣級靈寶市來說,人口超70萬,地處黃河中游,是人類最早活動和發祥地之一。且位於古代長安、洛陽兩大古都之間,古墓葬、古遺址遺存豐富。靈寶市境內的函谷關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是古代通洛陽、達長安的要衝,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河南省一縣級市,人口超70萬,位於長安、洛陽兩大古都之間


首先,靈寶市隸屬於河南省三門峽市。在地理位置上,靈寶市地處黃河中游,是人類最早活動和發祥地之一。且位於古代長安、洛陽兩大古都之間,靈寶市境內的函谷關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是古代通洛陽、達長安的要衝,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靈寶市位於河南省西部,南依小秦嶺、崤山,同陝西省洛南縣,河南省盧氏縣、洛寧縣接壤;北臨黃河與山西省芮城縣、平陸縣隔河相望;東與河南省陝縣毗連;西與陝西省潼關縣為鄰,也即地處河南、陝西、山西三省的交界處。就縣級靈寶市的歷史來說,春秋時期,該地區先屬虢國,後屬晉國。


河南省一縣級市,人口超70萬,位於長安、洛陽兩大古都之間


到了戰國時期,今河南省靈寶市一帶成為秦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秦朝在今三門峽市靈寶市一帶設立桃林縣,屬三川郡。漢元鼎三年(前114年),函谷關遷新安縣,同年在函谷關故關設立弘農縣(以弘農澗水得名)。東漢時期,改為恆農郡、恆農縣,今縣級靈寶市一帶屬之。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縣級靈寶市一帶成為曹魏的疆域。晉朝時期,該地區屬弘農郡。南北朝時期靈寶地區轄四郡:西恆農郡、朱陽郡、石城郡、閿鄉郡。


河南省一縣級市,人口超70萬,位於長安、洛陽兩大古都之間


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再次設立桃林縣,屬河南郡。大業三年(607年),設立弘農郡,移治所於鴻臚川(虢略鎮)。領弘農、長泉、盧氏、朱陽四縣。唐朝貞觀八年(634年),虢州由盧氏移治弘農,更名虢郡,廢鼎州。天寶元年(742年)更名虢州。同年,改桃林縣為靈寶縣,屬陝州。五代十國時期,該地區仍名虢州。宋、遼、金時期,今縣級靈寶市一帶仍名虢州,領虢略、朱陽、盧氏、欒川4縣,屬陝西路。此時省玉城入虢略,靈寶、閿鄉、湖城3縣屬陝州。至元三年(1266年)省靈寶縣入陝縣。


河南省一縣級市,人口超70萬,位於長安、洛陽兩大古都之間


最後,至元八年(1271年),元朝再次設立靈寶縣,屬陝州。明朝時期,靈寶縣、閿鄉縣屬河南府,繼改屬陝州。清朝取代明朝後,靈寶縣、閿鄉縣屬陝州。到了1913年,這兩個縣屬河南省豫西道,後直屬於河南省。1954年6月,靈寶、閿鄉合併,仍名靈寶縣。1986年2月,靈寶縣屬三門峽市。1993年5月,撤銷靈寶縣,設立縣級靈寶市。對於縣級靈寶市,直屬於陝西省,由地級三門峽市代管。截至2018年底,縣級靈寶市總面積達3011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75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