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8 【有益思】从“人类世”的确立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杂志发布消息称,由34名科学家组成的人类世工作组(AWG)投票决定确立一个

新的地质年代——人类世(Anthropocene),29名工作组成员支持,赞成以20世纪中期为人类世的起点,以表明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的巨大影响。

【有益思】从“人类世”的确立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有益思】从“人类世”的确立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世是地球历史年代划分的单位,地质年代表按照宙、代、纪、世的系统来编排地球历史,例如,1.2万年前开始的全新世在表格里的位置是“显生宙、新生代、第四纪、全新世”。第四纪自200多万年前开始,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更新世有200多万年,而全新世只有1.2万年。

人类为便于研究自己,把相关地质年代的时段划分得更频密一些。人类世这个新“世”的建立,多少反映了地质学家的“人类”情结,如果说更新世是人类登上地球历史舞台的标志,全新世是人类显著影响地球环境的时期,那么人类世可视为人类在地球环境演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时期。

【有益思】从“人类世”的确立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之所以把20世纪中期作为人类世的起点,因为当时人口快速膨胀,工业生产步伐加快,农业化学大量使用,核武器试验频繁,人类的其他活动加剧,人类活动控制了环境的演化进程,在地质记录上留下了鲜明的印迹。

大气层发生了变化。在全新世将近1.2万年里,气温、海平面和二氧化碳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占比在260ppm到280ppm之间。统计数据显示,从2005年起,二氧化碳水平已经攀升至379ppm,目前二氧化碳水平已经上升到405ppm。温室气体排放量迅速增加,预计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可能上升60厘米至110厘米。

【有益思】从“人类世”的确立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动植物物种数量锐减。过去地质年代的变换导致物种要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因此常伴随着大灭绝事件。自工业社会以来,人类的活动扰乱了生物圈,动物栖息地和植物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上人类的过度消耗,许多动植物物种消亡。据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发表的地球资源状况报告,在过去30年间,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减少了35%,其中淡水生物种类减少了54%,海洋生物种类减少了35%,森林物种减少了12%。

核爆炸产生的放射性尘埃在全球范围内扩散,进入沉积物和冰川冰中,成为地质记录的一部分。从地层学的角度看,没有哪种标志物像它那么明显、比它更具全球同步性。

【有益思】从“人类世”的确立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建造了矿场、道路、城镇和城市,不仅改变了地球表面,也创造出越来越复杂的材料和工具,它们的碎片被埋葬在沉积物中,将形成未来岩石的一部分。粗略估计人类建造过的所有东西的总重量是3000万兆吨,这些物体的残留物会在岩石里存在数百万年。

一座座新城市拔地而起,城市的快速扩张正在吞没大片原野,这带来了很多地质响应,包括地表径流阻断、大气污染、水体污染,与人类活动有关的地质灾害频发,地表环境变得脆弱。

全球变暖、生物灭绝、核武器、化石燃料、肥料、新材料、地层改变成为人类世开始的七大主要标志。

【有益思】从“人类世”的确立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世代表了人力和自然力相互交织的地球历史崭新阶段,确立人类世这一新的地质时代,是为了提醒人们注意到:人类作为一种地质营力,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作用日益加强,人类营力对地球所造成的影响已经超过了自然界的地质营力。人类活动正在成为改变地球面貌和环境的重要力量,对地球演化的影响日趋显著。

人类的命运与地球历史息息相关。人作为自然界的存在物,不仅仅被动地接受自然界的恩赐,而且能动地改造自然,与自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整体上保持和谐。自工业社会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技加速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迅猛提高,使人对自然具有巨大的干涉能力,自然界成为人类征服与掠夺的对象,人们毫无顾忌地从自然界获取了难以计数的物质财富并肆意挥霍,对自然平衡的破坏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而自然对人类的报复也是毫不留情:气候变暖、灾害频发、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核战争威胁等所谓的“全球性问题”已经严重地危及人类的生存。人类活动在地质记录上留下的鲜明印迹,也是警告人类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的信号。

“人类世”的确立,表明人类有智慧、有预见能力,不会放任任何重大变化发生而坐视不管。在今天,人们正认真厘清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人对自然界既有独立的一面,又有依赖的一面;自然界既是人们改造的对象,又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人既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又是它的积极改造者,而“改造”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界定;人和自然之间应当建立一种动态平衡、相互协调的关系。

【有益思】从“人类世”的确立看人与自然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