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見微知著——從三國官制看天下大亂的歷史宿命


見微知著——從三國官制看天下大亂的歷史宿命

歷史上,秦朝建立的郡縣制發展到漢朝已經相當完善,郡實際上就是以前諸侯的角色,但是國家通過任命縣令(縣尉),對諸侯的權力實施了有效的控制。作為郡守,雖然這個郡你負責,但是你手下的官員都是我任命的。所以,你就無法像過去諸侯那樣為所欲為。

這是一個很好的設想,權力被中央收回,於是,漢朝逐漸走入平靜。

但是,隨著大臣們結黨,郡縣制也變了味道。天下官吏分成幾個氏族,郡守,也叫太守,出現一夥人輪流執政的現象,表面上郡守不斷的更換,但是執政的不是我兒子就是我姑爺。各大家族,逐漸控制了郡守這個實權崗位,而且,通過漢朝用人制度察舉制的缺陷,逐漸從入口上控制了縣一級的幹部。國家任命吧,反正縣令都是我們推薦的,就這幾大戶家的人,我兒子在你手下當縣令,你兒子在我手下,進而,形成東漢地方勢力威脅中央的局面。


見微知著——從三國官制看天下大亂的歷史宿命

漢十三州地圖

其實,這個現象在西漢,漢武帝的時候就被注意到了。漢武帝當年想了一個高招兒,就是設立刺史。刺史,就像是現在的檢察院。漢武帝時期,分天下為十三州,每一州設一刺史。從漢中期開始,刺史便成為常設官制,這時候的刺史職能,還只有有檢核問事之意,但依然為維護皇權,澄清吏治,特別是促進“昭宣中興”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不過,最早的刺史是沒有實權的“小官”(太守一年工資是2000石,刺史只有500石)。漢武帝設置刺史,就用這樣的“小官兒”巡視天下。

但是,沒有多久,刺史這個崗位也被官吏們佔據了。甚至於,到了東漢末年,刺史收入和太守一樣了,成為太守的上一集單位,脫離檢察院而成為地方官。換句話說,這時刺史已經正式成為一級行政區劃的最高行政長官,相當於今天的省長或自治區主席,東漢末年又改稱州牧,由於軍閥割據,州刺史(州牧)都不服從於中央,成為實際意義上的獨力勢力。

州牧這個概念一開始,還都是劉家人,可是逐漸的,這些獨立勢力聯合、分裂、再聯合,相互之間搶地盤,大魚吃小魚,州牧就成為地方勢力了,最後形成了群雄割據,三分天下的局勢,又走回到諸侯國的老路了。歷史上,三國時期很多人都做過州牧,像是荊州牧有劉表、孫權、陸遜、劉備;兗州牧有曹操、呂布;益州牧有諸葛亮、劉焉、劉璋。


見微知著——從三國官制看天下大亂的歷史宿命

所以,不知大家看懂了嗎?秦漢到三國的官制,從一開始的縣尉,到後來的郡守,再到刺史和太守,跟著是州牧,地方勢力控制權放大的背後,就是地方勢力一步步蠶食中央集權。權力從漢初的一切權利歸皇帝,到了東漢末年逐漸又走回到權力分散在諸侯的局面。

風起於青萍之末,浪成於微瀾之間。可以說,當州牧制度形成的時候,就已經走回了諸侯制,當權力回到民間,離天下大亂也就不遠了



見微知著——從三國官制看天下大亂的歷史宿命

関 於 作 者

北京土著 | 人文紀實攝影師 | 專欄作者

東方IC | 光明圖片社 | 中新社 |

中國新聞圖片網 簽約攝影師

寧 影 紀

影像 | 珍藏 | 點滴 | 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