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流传齐鲁大地的“炉神姑传说”见证春秋首霸齐国的崛起

流传齐鲁大地的“炉神姑传说”见证春秋首霸齐国的崛起

2007年,“炉神姑传说”正式入选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炉神姑庙成为淄博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两千六百余年风雨,虽炉神姑庙几经兴衰变迁,但炉神姑传说与其彰显的孝道文化始终被世人所铭记。

相传,早在春秋的齐桓公时期,在今天淄博市张店区东北的铁山北麓,卧着一头硕大的铁牛,每到晚上便会蚕食庄稼、祸害百姓,官府令铁匠在七七四十九天内将铁牛熔化,否则将处以极刑。眼看期限将至,铁牛的熔炼进度仍毫无进展,一天清晨,一个叫李娥(其中一种叫法,另传为中埠镇孟家庄丁氏女)的姑娘,为父亲送饭来到冶炼工地上。她盛上一碗饭,端到父亲面前。父亲摆摆手让她把饭放到一边,仍蹲在那里呆呆的低头不语。李娥再看看别的工匠,也都像父亲一样愁眉不展。她便问:“爹爹,怎么了,大家都不高兴?”爹爹说:“期限已到,铁牛未化。今日正当午时就是我和众工匠们的被斩之期。”

李娥听后,悲痛万分,禁不住沛然泪下。她站在炉旁,泪珠滴进炉里,铁牛的眼睛立刻被花掉了。她既惊又喜,急忙试着摘下一只耳环丢到炉中,铁牛的一个耳朵化掉了。李娥暗想:我要是跳进炉里,铁牛不就全化了吗?这样,既能救父亲和工匠们的命,也能化铁牛为乡亲们除了这一祸害……想到这里,她一纵身跳进了熊熊的炉火之中。铁牛立刻瘫倒融化,李娥也化作一阵青烟飘然升空而去。

流传齐鲁大地的“炉神姑传说”见证春秋首霸齐国的崛起

流传齐鲁大地的“炉神姑传说”见证春秋首霸齐国的崛起

为了纪念孝女李娥,人们尊她为“炉神姑”,历代多位帝王对炉神姑都有敕封,唐高宗就曾敕封炉神姑为商山(历代演变,亦称铁山、西山、黑铁山)孝女,并重修炉神姑庙大殿。炉神姑的传说影响不仅限于今天淄博,供奉炉神姑的庙宇遍及淄博及齐鲁广大地区——广饶、博兴、潍坊、肥城、益都、济南,甚至远至安徽、黑龙江两省和台北市。

传说归传说,虽说不能证实历史真有发生,但是能在这个地方起源一定是有某种历史机遇与巧合的。根据相关的历史迹遗、历史碑文等,―般历史学家都认为,炉神姑的起始年代应从齐桓公时期(公元前685―前643)开始。

流传齐鲁大地的“炉神姑传说”见证春秋首霸齐国的崛起

坐落于淄博市张店区东北方向的古老铁山,在历史上有许多名字,如西山、铁山、卧牛山等,而最古老的名字叫商山。“西山”一名见于北宋《太平寰宇记》:“西山(一作商山)有铁矿,古今铸焉。”这里的西山之名笔者认为,其源在于古人是以齐国都城临淄为中心来判定方位的。今之铁山位于临淄之西,所以称之为西山。“铁山”一名起源于清嘉庆年间。以此山产铁闻名于世,故改商山为铁山。同时改名的还有铁山以西的四脚山,改称四宝山。

走上铁山,便会明白这里为什么会产生炉神姑的传说。

杂草丛中,不时可见黑色的石块,其分量比一般石块要重不少,磁铁靠近这种黑色石块时如吸铁无异。在一块巨大的岩石中,星星点点地布满了黑色的块状物。这些都是铁山的露天铁矿石,含铁量最高可达75%。铁矿石含铁量在50%以上就被称为富矿,铁山铁矿石品质之优令人惊叹。根据史料记载,铁山铁矿石的开采从春秋到今天一直绵延不绝,清代以前,铁山出产的铁矿石往往被用来铸造货币,“以广军国之用”。

​1898年,德国攫取在山东的特权,为了掠夺铁山铁矿石,在修建胶济铁路时,德国人专门修筑了通往铁山的支线。此后日本夺取德国在华权益,继续大肆开采铁山铁矿。据《临淄县志》记载:“此矿一夺于德,再攫于日,估计全量为10万万吨,无穷资源授之外人,殊为可惜。”

​如今,铁山上的露天铁矿石已开采殆尽,但地下仍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山东省最大的铁矿基地金岭铁矿便坐落于此。历经两千多年的开采而不绝,铁山铁矿资源之丰富由此可见一斑。

流传齐鲁大地的“炉神姑传说”见证春秋首霸齐国的崛起

查阅山东省冶金厅第3勘探队1960年7月对铁山附近的勘探报告时发现,铁山周围有丰富的耐火黏土,储量达664万吨,并且品位很高,达到了53.92%。冶铁需要较高的炉温,耐火黏土必不可少,齐国人就是利用铁山附近的耐火黏土砌炉冶铁的。

​大自然沧海桑田的变化将发明冶铁术所需要的一切材料都聚集于铁山,静待齐人发现,可以说铁山拥有成为中国冶铁发源地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管子·海王》记载管仲回答齐桓公如何治理国家时说:“唯官山海可耳。”郭沫若认为“官”者管也,“管海”自然是指管制盐业,“管山”就是把矿产管制起来,这里就包含着铁铜。铁山地处齐国都城临淄西郊,铁矿品质极高,自然在“官山海”之列。我国最早冶铁的记载出于《管子· 轻重乙篇》:“断山木,鼓山铁”。该篇这一段记载的是春秋中期齐桓公(公元前685年—公元前643年)和管仲的一段对话。这说明,我国冶铁最早产生在春秋中期。位于齐国都城临淄以西三十里的这座小山,就以盛产优质铁矿石而闻名于世。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冶铁技术条件下,必然成为依赖。因而,此山春秋战国之时即闻名于齐。

流传齐鲁大地的“炉神姑传说”见证春秋首霸齐国的崛起

冶铁技术的发明和铁器的推广与使用是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一件大事,它对于当时社会的经济具有重要意义。铁制兵器的使用,使齐军得以强盛,铁制农具的运用,使齐国的经济繁荣昌盛。所以,作为春秋首霸齐国,不仅国力力压其他诸国,冶铁技术也冠绝天下。这是齐桓齐威得以称霸称雄的物质基础。这些都和近在咫尺的这座小山紧密相关。

“炉神姑传说其实就是春秋时期冶铁业发展鼎盛时的附属产物。”

​有了冶工因各种原因而被杀,有了铁牛,,有了莫邪投炉而铁汁出的故事情节,把这些揉合在一起,再加上民间最崇尚的孝文化,经过人们口口相传的多次创作,一个情节感人、形象丰满的孝女——炉神姑的传说故事就诞生了。

流传齐鲁大地的“炉神姑传说”见证春秋首霸齐国的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