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帶你領略閩南風貌之美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提起閩南,我腦海裡便馬上想起這句歌詞。小時候看了一部電視劇《媽祖》,那應該是我瞭解閩南的開始。後來因為媽媽喜歡聽閩南的歌曲,我耳濡目染之下對閩南也抱有很大的好感。再加上在內陸長大的我,對海邊總是有著很大的嚮往,所以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這本《地道風物·閩南》,讓暫時沒法去往閩南的我,可以提前通過文字一睹閩南風貌。

帶你領略閩南風貌之美

不知道為什麼,每當我想要了解一個新的地區時,我最先想要了解的是各種建築物。比如北京的故宮,四合院,衚衕;安徽的徽州古樓等等。所以在翻開這本《地道風物·閩南》的時候,我是先跳著看了建築物這一篇。

閩南建築有著獨特的明確的辨識性,只要有閩南建築,就可發現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閩南建築有以下幾大特點:1.大量運用紅磚,硃紅色牆壁給人明顯而強烈的閩南印象。2.屋頂喜作曲脊,曲面特別明顯。越是高級的寺廟或士紳宅第,屋脊起翹越明顯。屋瓦有硃色和青色兩種,屋脊卻少用瓦。彩繪,泥塑,鑲瓷或陶片剪貼,都由工匠判斷製作。3.樑架與斗拱。這兩個均是中國古代建築最具特點的構造,發揮緩衝與懸挑的作用,彰顯力學美感4.善於用石。閩南盛產優質的花崗石,牆角,石窗,門楣,皆可用石雕成,不僅精美而且堅固。

帶你領略閩南風貌之美

在接下來詳述的八個具體建築物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當屬二宜樓。初看到這幅圖的瞬間,我就想起了《大魚海棠》中的客家古樓。每家都有各自的出入口與天井,但內圈走廊也有門洞相通。兼具合族而居強化向心的優勢,也有私密安靜的好處。閩南建築的建築風格習俗承繼悠久的傳統。為了提高建築工藝水平,會舉辦“對場”,邀請兩組匠師各作一邊,使其竟藝。

有同學在福建讀書,經常向我們分享福建的風景,美食。讀了這本書才算是真的被閩南迷上了,無論是閩南建築物,人文知識,還是民俗文化,傳統歷史,都深深吸引著我。這本書詳細的向我們展開了一幅精美絕倫的閩南畫卷,為我這個內陸孩子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娓娓道來閩南的風貌之美,其中講解的地道美食,旅遊特色景點都讓我垂涎不已,最後的海鮮大會簡直讓我挪不開眼睛,大飽眼福。

帶你領略閩南風貌之美

閩南人向海而生,樂觀豁達是他們的處世態度;生命無常,那麼習慣成“有常”便好。強烈的宗鄉觀念讓他們相互扶持,共渡難關。無論我身在何方,我永遠不會忘記我的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