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墨子·魯問》記載著一個故事:“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

傳說我國著名的工匠魯班發明了一隻可以飛三天的木鳶,甚至另有說法稱,這種木鳶可以載人飛行到很遠的地方。即使是現在,如果沒有電池、燃油等動力,這也令人難以置信。可惜的是,魯班的神秘設計沒有保存下來,大多數人相信這不過是一面木頭風箏。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魯班雕像,傳說他發明的木鳶可以載人飛行…(圖片來源:wiki)

《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糧盡退軍;十二年春,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據武功五丈原,與司馬宣王對於渭南。”

諸葛丞相造木牛流馬的故事更加廣為人知,據稱 “每牛載十人所食一月之糧,人不大勞,牛不飲食。”後來的《三國演義》則描述得更為神乎其神,號稱木牛流馬可以不用人力,自行走動,並且還有暗鎖功能。

《三國志》、《三國演義》等書中都有製造木牛流馬的具體方法,但動力來自哪裡沒有詳細說明。據記載,後來劉宋朝的祖沖之還複製出了木牛流馬,但同樣沒有留下資料和繪圖。人們只能根據自己的想象來揣測這一逆天黑科技了,大多數人傾向於相信,諸葛亮製造出的不過是獨輪車,經過後世的傳說添油加醋一番,才變成了《三國演義》裡的那副模樣。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電視劇《新三國》裡選擇相信這不過是一種獨輪車。(圖片來源:愛奇藝)

無關民族主義,為何現代人不相信魯班木鳶和木牛流馬的存在?因為我們會質疑:它們的動力來自哪裡呢?

是啊,自古以來,工匠們絞盡腦汁,用他們的智慧不斷改進手裡的材料,讓機械更加有力,從而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如果能製造出一種不需外力就可以自動運轉的機械,那簡直可以解放全人類了,一大批智者對此心馳神往,前赴後繼,這種機械被稱為“永動機”!

“永動機”的準確定義在歷史上有過多次變遷,回顧這段歷史,從古老簡單的機械到如今各種各樣的新式能源,簡直難以置信。可以想象,如果將一臺電扇展示在古人面前,一定會讓他們驚呆到下巴墜地。然而,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電扇當然不能算作永動機,它必須通電才能轉動,真正的永動機不需要能量輸入。

“永動機”在科學史上揹負了太多的罵名,從現代人的角度去看,這段歷史笑點頗多。這裡不乏有愚者甚至騙子,但必須指出,大部分“永動機”追求者的本心都是積極的,他們絞盡腦汁,試圖改進工藝,提升機械效率,如同試圖“盜取”能量的“宇宙大盜”。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必須向這些人類文明的先驅致敬!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設計臺詞)人類:老爹,借點能量啦!上帝:送你三個字,想——的——美!(圖片來源:wiki)

關於永動機的最初構想

12世紀的印度有一個叫做婆什迦羅的人,他既是數學家,又是天文學家,據稱,他比牛頓、萊布尼茨早5個世紀就提出了微積分的構想。除此以外,他還構造出了一個“婆什迦羅輪”,號稱可以永遠轉下去,這是最早的關於“永動機”的記載。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最早的“魔輪”由印度人制造(圖片來源:wiki)

這個奇異的裝置在13世紀傳到歐洲,法國匠人奧內庫爾的手稿裡記錄了一種“魔輪”的裝置。由於這玩意摩擦力很小,於是後來就被應用在渾天儀上了。

“魔輪”貌似可以永遠運動,但卻不是傳說中的永動機。永動機必須能夠對外輸出能量,也就是我們說的“做功”。如果“魔輪”中間的軸承以及裝置各物體之間的摩擦力足夠小,這個輪子確實可以轉很久,但卻無法向外輸出一丁點能量。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歐洲最早的魔輪(圖片來源:wiki)

達芬奇堪稱西方歷史上的一位全才,繪畫、工程學、建築學、天文學、解剖學、幾何學、數學、物理學、動力學樣樣精通。傳說中,直升機、滑翔機、縫紉機等劃時代的發明,都被登記在他的賬下。他還留下了不可計數的機械製圖,都是些極其靈巧的機械。他對能夠“免費”獲得能量的“永動機”也是心馳神往。誰知道,迎接他的只有一次又一次失敗,這讓達芬奇終於心灰意冷:“哦!你們這些永動機的追求者,你們糾纏於多少虛無的幻想?去吧,找鍊金術士去吧!”(當時的鍊金術更加玄幻……)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達芬奇研究各種永動機的手稿(圖片來源:youtube)

達芬奇的感嘆並沒有澆滅工匠們對“永動機”的追求,一波又一波的匠人甚至科學家都試圖通過改進“魔輪”,從而得到永恆的“免費”能量。

比如下面這種,看似有點道理,右邊的擺錘力臂更長,似乎可以帶動輪子。但仔細研究一番,就不難理解,左邊的擺錘雖然力臂短,但是明顯數量更多,加權一下,綜合力矩恰好一樣。所以,在不受外力驅動下,這種魔輪根本不會自發轉動起來。即使給了它一個最初的驅動力,之後也許可以轉動很長時間,但由於空氣阻力和軸承轉動遇到的阻力,最終它還是會停下來。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其他還有各種各樣的改進版“魔輪”,都換湯不換藥。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早期“永動機”的探索者裡還包括大科學家波義爾,他發明了一個“永恆的高腳酒杯”,試圖用水的重力驅動水通過酒杯和管道進行無限的流動循環,如下圖。顯然,這是徒勞的嘗試,就連現在的初中生也會明白,水最終會停下來,像在U型管裡一樣,兩邊高度一致。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英國博物學家福魯德發明了一種水輪機,號稱可以自發將水從低處運到高處。仔細分析一番就知道,這就是很多年前發明出來的“阿基米德螺旋”,不靠能量輸入顯然無法完成抽水。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羅伯特·弗洛德1618年發明的“水螺旋”永動機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上兩圖為阿基米德螺旋的原理,你認為它不需要能量輸入嗎?(圖片來源:wiki)

這個時代裡,永動機的集大成者當屬德國人貝斯勒,他一生中共發明了300多種永動機。

1712年,貝斯勒在萊比錫附近的一個村莊建造了一個2米多高的“自動輪”,據說可以提起18kg的重物。這項發明還驚動了著名數學家萊布尼茨、約翰·伯努利和哲學家克里斯蒂安·沃爾夫,這些大牛紛紛資助貝斯勒,讓他繼續造出更大的輪子。黑森卡塞爾城邦的卡爾王子也被成功忽悠,貝斯勒被任命為商業顧問,王子還讓他在維森施坦城堡裡一邊居住一邊繼續改進輪子。於是,更大的輪子被建造起來,足有3.7米高。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永動機的集大成者:貝斯勒(圖片來源:wiki)

卡爾王子也不是個傻子,他叫了一大波科學家過來鑑定,當然貝斯勒也並非善類,他以防止別人竊取他的發明為由,只允許科學家們在窗外觀看,科學家們確實看到了大輪子在轉。貝斯勒又把房間的門窗緊閉,貼上封條,讓科學家們兩週後再來看,結果發現輪子確實仍然在轉,但這又能說明什麼問題呢?貝斯勒這回倒是更有信心,開價20000英鎊,出售他輪子的秘密。

萊布尼茨甚至幫忙給彼得大帝的私人醫生寫信,介紹貝斯勒是他的好朋友,他的大輪子是一項了不起的發明。彼得大帝對此很感興趣,讓荷蘭數學家格雷夫森德去幫他鑑定一下。格雷夫森德圍著輪子轉了半天,發現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把能量從外面傳送到輪軸上,這時候,貝斯勒大怒,竟然當著數學家的面將自己的輪子給砸了,並指責對方:“你不按套路辦事啊,竟然沒付錢就想破解我的商業機密。”

就後來的物理學家分析,貝斯勒的大輪子不過是和“魔輪”類似的“超平衡輪”,通過精巧的設計確實可以讓它轉很長時間,但卻無法對外輸出能量。

看看吧,古今騙子的風格都差不多。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貝斯勒的“大輪子”(圖片來源:wiki)

磁學:永動機的救命稻草

進入18世紀,對磁學的研究成為一門時尚,磁鐵之間存在著一種神秘(在當時)的超距作用。這讓“永動機”的研究者們找到了救命稻草,能否通過磁性達到永動的目的呢?

下圖就是一種磁鐵“永動機”,只不過他們忘了磁鐵之間的吸引力也是力,符合牛頓第三定律。如果這種方式可以驅動的話,那還不如讓人坐在車上,不斷錘擊自己,就可以把車開走了。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民科風…(圖片來源:youtube)

又有人說:“能不能搞點有技術含量的?”於是他們用磁鐵改進了“魔輪”,如下圖: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磁鐵版魔輪…(圖片來源:youtube)

還有人想,何必如此麻煩,用磁鐵將鐵球吸到高處,然後鐵球再由於地球引力吸引而落下來,不就可以做功了嗎?如下圖。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這種裝置可以成功嗎?(圖片來源:youtube)

這個裝置極其簡單,自己在家都可以做一下,結果很簡單,小鐵球一開始會被磁鐵吸住,經過足夠長的時間,磁鐵的磁力耗盡,小球最終落下。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這個想法很好…(圖片來源:youtube)

總之,到了18世紀末,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讓大多數明眼人已經看出,我們的宇宙似乎有這麼一道無形的障礙,保護這宇宙造物主的財(neng)富(liang),任憑我們窮盡智慧,也無法突破這道屏障,盜取宇宙奧秘。

1775年,法國皇家科學院宣佈,今後不再受理關於永動機的申請。

為了造出“永動機”,古人能有多瘋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