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9 「美國研究」《美國工廠》:當上升期的中國資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國藍領工人

《美國工廠》:當上升期的中國資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國藍領工人

中國的資本家不能再“妄想”在勞動密集產業裡繼續賺的巨大紅利,美國的工人們也必須平靜理智地接受中國資本的進入。

在全球化浪潮中,由於階層、種族等諸多因素,生產要素的互動可能並不如想象中那樣高效。

例如,在紀錄片《美國工廠》中,當上升期的中國資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國藍領工人,情況就並非預料那般樂觀。

《美國工廠》(American Factory)由史蒂文·博格納和朱莉婭·萊斯特聯袂製片。

影片講述了中國玻璃製造商福耀集團到美國俄亥俄州代頓投資,重新啟用前通用汽車組裝廠做為玻璃工廠的故事。

影片於2019年聖丹斯電影節首映後,在Netflix上線。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內容簡介

由於SUV銷量下滑,通用汽車於2008年12月關閉了名為通用汽車莫雷恩裝配廠的工廠,導致數千人失業。

中國“玻璃大王”、億萬富翁曹德旺於2014年在美國中西部俄亥俄州代頓(Dayton)區域莫里恩市(Moraine)開設“福耀”玻璃廠製造汽車用玻璃,僱傭了兩千多名當地員工(不少為以前關閉的“通用”汽車工廠工人)。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起初,在福耀舉辦的一場面向美國求職者的熱鬧宣講會上,大家一片歡樂喧囂。

然而隨著工廠的擴張,樂觀情緒變成了不安、異議和恐懼。

一些工人面臨危險,甚至受傷;中美兩國的管理層也都在抱怨生產問題,尤其是美國工人。

鏡頭又轉向中國,美方管理人員來到福耀旗艦廠訪問,他們看到了從未見過的情景:

- 工人的合唱

- 團建

- 豪華慶典

這些都與傳統的美國工廠相去甚遠。

與此同時,管理層的不滿不斷加劇,甚至開始顯出了公開的敵意。

一個美方管理人員以開玩笑的方式對中國同事說,最好用膠帶把那些喋喋不休的美國工人的嘴封起來。

影片結尾的字幕寫道:

到2030年,自動化將令全球三億七千五百萬人需要尋找全新種類的工作。

影片最後的畫面定格在工人模糊的背影,美國工廠、美國工人、中國工人的命運軌跡還在緩緩延伸。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中國資本

與美式工廠全然不同的企業文化

無論對於一向崇尚自由氛圍的美國人,還是對於從未參觀過類似工廠的中國人來說,福耀旗艦廠的管理模式都令人“大開眼界”。

整個工廠實行軍事化管理,工人不僅要在班前例會列隊喊口號,而且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2小時,每月只能休息1~2天。

但與平常工作時的辛苦壓抑截然不同的是,公司年會有著央視春晚一般和諧樂觀、積極向上的氛圍。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福耀工廠絕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國工廠,但它確實代表了一種特定歷史背景下的工廠類型。

在這裡,企業的意識形態是“封建大家長制”與“蘇聯式社會主義”的融合。

一方面,曹德旺是最高權威,如古代分封制一般下轄著眾多管理層,統領著基層工人,力圖高效地發揮工人的最大價值;

另一方面。管理層善於使用“報國為民”、“勤勞樸實學習創新”來鼓勵和團結工人,希望將工廠包裝成相親相愛的大家庭。

這樣“軟硬兼施”的公司運營模式乍一聽沒什麼問題,但實際上卻使工人處於絕對弱勢的位置。

企業高效率的代價是工人的健康、安全、尊嚴倍剝奪。

在由曹德旺的親屬任黨委書記的工會中,工人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並非易事。

在“愛福耀即是愛黨愛國”的思想教育下,工人如若有反抗意識,則大概率會被視為懶惰、自私和道德敗壞,從而很難得到年會的獎勵。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美國工人

工會遺產和美國文化培養出的“嬌花”

在代表著美國普通工人權益的工會的長期抗爭下,幾乎所有美國產業工人都將維權培養成了一種天生的習慣,八小時工作制與週末休息等也已經被寫入法律。

同時由於美國文化的特殊性,大多數美國人都在充滿鼓勵與讚揚的環境下長大,因此也表現得更為自信。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他們曾經過著高工資高福利的暢快生活,然而現在卻不得不拋卻驕傲,“委身於人”(曾經通用工廠的時薪是29美元,而福耀的時薪是不到13美元)。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不僅如此,中國的監工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和嚴密的公司層級體系,在對美國工人的管理中可能更多地以批評為主,這就使美國工人心中的不滿更加嚴重。

雖然美國工人高度的維權

意識絕非壞事,但他們往往將這種跨國的階級衝突轉化為國別矛盾、置換成排外情緒。

與此相對應,曹德旺也將美國人的不滿歸結為:“美國工人對中國人有敵意。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衝突背後

中美都無法失去的“工廠”

福耀工廠嚴苛的科層化體系、美國工人的不滿與鬆散……許多矛盾的根源實際上都是曾經幾十年美國獨霸的世界格局所留下的制度與文化慣性向經濟領域輻射的結果。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從改革開放初期到過去十年,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來自人口紅利的助攻。

對於中國的資本家來說,這套管理方法也曾在當時對於快速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起過很大的作用。

因此,福耀工廠這套管理制度自然而然地被管理層作為成功經驗“出口”到了美國。

而美國佔據霸權的位置已久,即使近年來正處於霸權衰退期,許多美國人心中的“美國至上”主義卻仍未消退。

中國資本家與工人並非是第一個在美國碰壁的群體。

早在1982年,一位華裔日本青年陳果仁在底特律被“克萊斯勒”汽車廠的兩名白人男子用棒球棒活活打死,原因僅僅是陳果仁是日本人(日本車在當時是美國本土汽車在市場上的強勁對手,底特律的汽車工業岌岌可危,許多美國工人因失業而仇恨日本人甚至亞洲人)。

因此,當上升期的中國資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國藍領工人,將不可避免地產生誤會、分歧甚至裂痕。

而《美國工廠》正是用特寫鏡頭將這些縫隙和裂痕放大。

但作為一部紀錄片,它並不在於將這一衝突擴大,

而是將真實的事件呈現在人們面前;它無法記錄未來發生的事,但我們可以根據現實來推測發展方向。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儘管中國式的工廠管理制度在遭遇美國工人後顯得失去了效力,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工廠”對於中美雙方來說都不可或缺。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從紀錄片中的工廠所在城市的發展情況來看,足夠的外資,尤其是中國的投資對於其經濟復甦來說不可或缺。

俄亥俄州的就業人數在金融危機過去後的十年間從570萬跳水至520萬,代頓市的平均家庭收入為5.2萬美元,低於美國平均水平。

而福耀的建設投資達到了7.68億美元,是俄亥俄州近年來獲得的最大投資項目之一。曹德旺的投資實際上達到了俄亥俄州“招商引資”的預期目的。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再將視角轉向以曹德旺為代表的中國資本家。

遠赴國外開設工廠可能正是為了疏解國內業務增速變緩的壓力。

據曹德旺說,在美國開設工廠,除了人力成本以外,其餘成本都低於在國內辦廠。從短期來看,到美國投資的選擇也是正確的。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然而,正如我們在影片末尾看到的那樣,一條又一條自動化生產線的進入才是我們想象中一個工廠的未來發展方向。

中國的資本家不能再“妄想”在勞動密集產業裡繼續賺的巨大紅利,美國的工人們也必須平靜理智地接受中國資本的進入。

有人曾說這部影片是對特朗普逆全球化政策的反擊,但民小智君認為,這同時也是為資本全球化敲響了警鐘。

我們無法也不應該阻止世界範圍內生產要素的流動,但我們可以通過優化配置來減少全球化過程中的各種互斥反應,使被改造後的工廠真正成為雙方,甚至多方所需要的“夢工廠”。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數字經濟智庫

「美国研究」《美国工厂》:当上升期的中国资本家遭遇衰落期的美国蓝领工人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