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4 南潯古鎮,清幽雅緻,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獨愛南潯古鎮,曾經有人說,西塘如同小家碧玉,容易親近沒有距離感;烏鎮則是大家閨秀,落落大方且高貴雅緻;而南潯卻更像豆蔻年華的少女,優雅中透露出叛逆,卻又帶有絲絲的靈氣!

南潯古鎮,清幽雅緻,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南潯,一個充滿了詩情畫意的地方,俗話說,走遍江南九十九,不如南潯走一走!南潯位於湖州市之東,與江蘇吳江縣交界,是江南六大古鎮之一。

明末潘爾夔《潯溪文獻》中雲:“圜閡鱗次,煙火萬家。苕水碧流,舟航輻輳。”正是對南潯古鎮最好的描述。

南潯古鎮,清幽雅緻,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南潯古鎮的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灑在臨街河道的水面上,古鎮就宛若被賦予了生命一般,恰似一位多情的江南女子,撩動著琴絃,似在傾訴自己的芳華絕代,又似在感嘆青春易老,年華流逝的無奈!

南潯古鎮,清幽雅緻,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古鎮裡頗多小橋,四通八達。據《南潯新志》記載,小鎮有石橋、木橋七十餘座,至今被稱為“南潯三古”橋的是廣惠橋、通津橋和洪濟橋。

南潯古鎮,清幽雅緻,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南市河蜿蜒穿過古鎮,臨街房屋依水而建,微風時來,垂柳輕撫水面,房屋的倒影在水中輕輕浮動。偶有小船劃破水面,從河道中緩緩搖過,無需濃墨重彩,古鎮此時就是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南潯古鎮,清幽雅緻,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歷史追溯到南宋至清末期,南潯的經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於是便有了“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之說。南潯商人們建起了一座座大宅、花園、會館等,有不少留存至今。

據《江南園林志》雲:“以一鎮之地,而擁有五園,且皆為巨構,實江南所罕見。”

南潯古鎮,清幽雅緻,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張石銘故居

張石銘故居是南潯古鎮建築的經典之作,由南潯“四象”之一的張家所建,素有“江南第一民宅”的美譽,也是江南最具中西建築特色的私家府邸。

南潯古鎮,清幽雅緻,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舊宅內庭院深深,迴廊曲折,樓層錯落有致,多立克柱子羅馬柱歐式門樓、西洋舞廳、鐵花扶欄,折射出18世紀法國巴洛克的風格。

南潯古鎮,清幽雅緻,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房子五落四進和中、西各式樓房150餘間,風格獨特、結構恢宏,工藝精湛,眾多精美生動的木雕、磚雕、石雕以及進口的玻璃刻花等,都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和文物價值。

南潯古鎮,清幽雅緻,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小蓮莊

小蓮莊是晚清南潯“四象”之首劉鏞的私家花園及家廟所在,劉家三代人花了40多年建成,又稱“劉園”。

這是典型的江南小榭庭院,既傳承了中國古典園林的自然精神,又引入西歐園林的元素,寓觀景、藏書著書、吟詠唱和於一體,奢華中不失典雅之韻味。

南潯古鎮,清幽雅緻,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嘉業藏書樓

南潯是古鎮中的文化重地,自古崇文重教,與小蓮莊一河之隔的嘉業藏書樓是中國三大私家藏書樓之一,也是南潯最有歷史價值的地方。

南潯古鎮,清幽雅緻,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一座迴廊式的兩層書樓,隱於園林中,造景立意圍繞藏書展開,所有木窗都鏤空雕刻著篆字“嘉業堂藏書樓”字樣。

由七間兩進和左右廂房組成,共有書庫50餘間,鼎盛時期有古籍60餘萬卷、18萬冊,其中不少是獨本,尤其是《漢書》、《後漢書》、《史記》等,堪稱鎮館之寶。

南潯古鎮,清幽雅緻,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劉氏梯號

劉氏梯號俗稱“紅房子”,是南潯“四象”之首劉鏞第三子劉安的居所。

小紅樓外面看起來是江南水鄉的典型建築風格,走進去才會發現內有乾坤,原來走的是西式建築的格調。

南潯古鎮,清幽雅緻,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東西有一處近300平方米的花園,園內種樹栽花,有一月牙形潭池,潭池邊上有亭、迴廊等建築,並配有美人靠,可供休閒小息,是一處清幽所在。

南潯古鎮,清幽雅緻,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百間樓

南潯古鎮不單純只有這些官宦商賈的豪宅,更多的是平民百姓的普通民居。

其中百間樓為明萬曆中禮部尚書董份所建,是至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並留有傳統風貌的沿河居民群落。東起東吊橋,北至柵樁橋,因兩岸傍河建樓百間,所以被稱為“百間樓”。

南潯古鎮,清幽雅緻,一幅隨意揮灑的江南水鄉畫卷

南潯應該是夢裡水鄉般安寧的所在,夜色中的古鎮沒有喧囂,沒有燈紅酒綠,只有靜謐的時光和月色下斑駁的樹影。來到南潯,放慢腳步,沉入水鄉的記憶中,聆聽小鎮的風雨歷程,做一個短暫的南潯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