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5 人類是否起源於“海猿”為什麼有科學家會提出這個奇怪的假設?

自從達爾文提出進化論以來,人類最初是從猴子進化而來的觀點早已深入人心了。但是,要基本弄清人類究竟怎樣一步步從猿進化,實在是一個困難的問題。

人類是否起源於“海猿”為什麼有科學家會提出這個奇怪的假設?

考古發現告訴我們,人類最早的祖先是大約生活在距今1400萬年到800萬年間的臘瑪古猿(人猿)。1934年,美國耶魯大學的人類學研究生劉易斯在印度考察時,發現了一塊古猿上頜骨化石。他用印度古代敘事詩《臘瑪延那》中的英雄——臘瑪的名字,將這種古猿命名為“臘瑪古猿’。此後,考古學家們又先後在非洲的肯尼亞、中國的祿豐、歐洲的匈牙利和希臘等地,發現了大量臘瑪古猿的化石。

人類是否起源於“海猿”為什麼有科學家會提出這個奇怪的假設?

後來的考古研究進一步揭示,在臘瑪古猿之後的,是從森林搬到了草原上生活的“南方古猿”,他們可能是人類真正的祖先(猿人),大約生活在距今400萬年至100萬年之間。據推斷,南方古猿的腦容量已達到400毫升,並且已經能夠雙足直立行走了。此後,南方古猿漸漸從地球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的“能人”,他們在經歷了幾十萬年的漫長進化過程後,最終形成了我們現代的人類。

考古人類學的工作,就好比是重新打造一個鏈條。科學家們把一點點發現的屬於各種時期的證據,一環一環地逐漸連接起來。如果每個時期的證據都足夠確鑿,人類進化的整個過程就比較清晰了。但令人疑惑不解的是,考古學沒有找到任何一塊屬於800萬~400萬年前的古猿化石,以證明這一時期古猿進化的程度。這就是說,從臘瑪古猿到南方古猿的近400萬年,對研究者來說是一個令人尷尬的“空白”。許多科學家把這稱為“人類進化過程的‘缺環”。然而,資料的缺少並不能阻擋強烈的好奇心,它反而一直促使學者們提出問題和假設,對400萬年的歷史進行一種“補白”。

人類是否起源於“海猿”為什麼有科學家會提出這個奇怪的假設?

1960年,英國人類學家阿利斯特·哈代別出心裁地提出了人類起源於“海猿”的假說。這是一種典型的“反向思維”:為什麼恰恰是在這個人類進化的關鍵時期,沒有留下任何化石呢?這是因為人類的祖先並不是生活在陸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中。

哈代認為,大約在距今800萬年至400萬年間,地球海平面由於某種原因而升高,非洲東部和北部有大片陸地被海水吞沒。生活在這一地區的古猿沒有逃上陸地,而是被迫“下海”生活。他們當時對海洋的適應能力很強,漸漸地進化成為“海猿”。這個可能並不c/愉快”的經歷,對人類後來進化的過程並非可有可無的插曲。海水的浮力使海猿腦容量有了很大的發展,而它們在海洋中學會的雙足直立、控制呼吸等本領,為以後的陸地直立行走、解放雙手、發展語言交流等進化過程中的重大突破直接奠定了基礎。

人類是否起源於“海猿”為什麼有科學家會提出這個奇怪的假設?

哈代還進一步解釋,這也就是為什麼人類在某些方面與猴子、猩猩等靈長類“親戚”截然不同,倒與海豚等水生哺乳動物極為相似的原因。比如,地球上所有的靈長類動物全身都覆蓋著濃密的體毛,就連人類的近親猿類也是如此,但唯獨人類卻與海生哺乳動物一樣,皮膚裸露,除了頭髮幾乎沒有濃密的體毛,這是不是很奇怪呢?當然,也有學者提出,這是由於人的生長髮育比別的動物慢,因為幼態延續的作用,使人類幼年時皮膚光潔、沒有體毛的形態一直延續到成年。但胚胎學的研究卻發現,人類的胎兒在大約6至8個月的時期中,倒和其他靈長類動物一樣,渾身長滿了被稱為“胎毛”的細長而濃密的毛髮,直到出生前才漸漸褪去。還有人提出,人類皮膚裸露在外可能是為了散熱。不過,生活在乾燥炎熱的沙漠中的駱駝渾身也長滿了駝毛,可見皮膚裸露與散熱並沒有直接的聯繫。

人類是否起源於“海猿”為什麼有科學家會提出這個奇怪的假設?

不僅如此,科學家們在對海豚、海豹等海洋哺乳動物在控制體內鹽平衡的生理機制方面進行對比研究後發現,一般陸生哺乳動物若在體內缺鹽時,就會食慾下降;它們對鹽分的渴求影響甚至抑制了它們在其他方面的生理需求。而一旦滿足了對鹽分的需求,它們就再也不會對多餘的食鹽感興趣了。這表明,生活在陸地上的動物對自身的鹽分需要量,有著極其精細的調節本領。但是,人類就完全不是這樣的。我們對每天攝人的食鹽是過多還是不足,沒有精確的感覺:人類體內缺鹽不會產生渴求,而攝入超量時也不能自我控制。這一點也與生活在海洋中,體內鹽分充足的水生動物相似。

還有一些專家指出,當人類潛入水中時,體內會產生一種特殊的現象:肌肉緊縮,全身動脈血管的血流量減少,呼吸暫停,心跳也變得遲緩了。同時,含有大量氧氣的新鮮血液不再供給皮膚組織、骨骼以及其他器官,而是全部輸送到維持生命最重要的部分——大腦和心臟,使那裡的細胞能夠在幾十分鐘的時間中不會因缺氧而死亡。這種“潛水反應”的現象,也是海洋生物所特有本領。

海猿要成為現代人類的祖先,就不能一直“樂不思蜀”地生活在海中,它們必須在一個合適的時機重新登陸。持“海猿假說”的科學家認為,大約又過了幾百萬年,海水漸漸退去了,於是一部分被迫到海中生活的海猿,又回到祖先曾生活過的陸地上,開始了新的生活,這些海猿就成為我們人類的真正祖先。而另一部分海猿則繼續生活在海中,迄今不為陸地人類熟悉。它們可能是高度發達卻神秘莫測的“海洋人類文明”的創造者。

人類是否起源於“海猿”為什麼有科學家會提出這個奇怪的假設?

但也有科學家認為,雖然作為靈長類動物的人類擁有一些海洋哺乳動物所特有的特性,但這並不能表明生活在海洋中的海猿就是人類唯一的直系祖先。也許;人類是生活在陸地上的人猿與生活在海洋中的海猿共同的後代,所以同時擁有陸生動物與海生動物的特性。

一個人類進化中的缺環,引發如此有趣的猜測、假說、爭議,並與各種話題都聯繫起來,看來人類對自己的認識還很缺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