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草根的逆襲之路——豐臣秀吉的興盛史

公元1537年,當時的中國正處大一統的明嘉靖年間,而東面與我國隔海相望的日本則還在混亂的戰國時代。

草根的逆襲之路——豐臣秀吉的興盛史

但就在這一年的3月17日,一個在後來叱吒風雲的人物在日本誕生,他就是豐臣秀吉,這個從草根最終逆襲成為天下人(指能夠統一日本的大名)的曠世奇才。

豐臣秀吉家境相當的差,相當的草根。草根到什麼程度呢?我拿一個人作比較,他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朱元璋出生有多卑微,他就有多草根,豐臣秀吉其實就是一個朱元璋式的人物。

草根的逆襲之路——豐臣秀吉的興盛史

豐臣秀吉的父親是織田信秀(織田信長之父)手下的一個鐵炮足輕,足輕是什麼等級?它是日本最低等級步兵的一種稱呼。而因為等級低,在作戰中難免會經常衝鋒陷陣,於是他的父親在一次作戰中不幸受了重傷,回到了家中修養,沒過多久就去世了。

父親去世時,豐臣秀吉年僅七歲,他的姐姐也才十歲,由於兩個孩子年齡還小,母親迫於無奈改嫁給一個同村人,但這個養父對豐臣秀吉一直沒好感,一個原因是因為他後來有自己親生的兒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厭惡豐臣秀吉的外表,由於豐臣秀吉長期營養不良,太過於瘦小,特別猥瑣,就像只猿猴一樣,養父看到他的樣子就相當惱火。當然這也是他被人稱為是“猴子”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與養父的不和,豐臣秀吉最終選擇了離家出走到外面去流浪,在流浪時他與朱元璋一樣認識了不少後來對他大業有幫助的大將,比如大商人蜂須賀小六,豐臣秀吉後來的第一股肱之臣。

草根的逆襲之路——豐臣秀吉的興盛史

有人或許會說他一個貧困潦倒的流浪者,怎麼會認識大商人呢?

這裡就不得不提下他的聰明才智了。豐臣秀吉當時為了募集旅費,來到了一個商賈雲集之地(京都附近),在這裡他能夠獲得了一手的商業資訊,然後他再根據供求、價格靈活的變賣商品,賺得差價。正因為此舉,他受到了大商人蜂須賀小六的賞識,不久兩人成為好友。

有了錢的豐臣秀吉繼續上路,最終到達了遠江國(今靜岡縣),並在一個叫作松下嘉兵衛的家中做傭人。為何到這裡做事呢?那是因為當時豐臣秀吉理想是當一名武士,而要想成為武士,自然得先接近武士,而來到武士家中做事是最好的選擇,松下嘉兵衛就是一名待人和藹的武士。

來到松下家的豐臣秀吉拼命幹活,相當勤奮,就連幫主人拿拖鞋都能幹的一絲不苟的,比如拿拖鞋之時把拖鞋認認真真擦拭一遍,再恭恭敬敬的送到松下嘉兵衛前面。

這一切的一切自然是為了得到松下嘉兵衛的賞識了,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做的一切松下嘉兵衛都看在眼裡,於是沒多久就提拔為出納管理員,不再僅僅是個幹雜活的傭人了。

草根的逆襲之路——豐臣秀吉的興盛史

不過他能幹、努力、升級快,讓一些老員工嫉妒甚至是不爽,於是一堆人聯合起來誣陷豐臣秀吉。雖然松下嘉兵衛很賞識他,但能夠維護他一時,維護不了一世,難免這些人會乘著自己不注意或者是不在的時候對豐臣秀吉下手,豐臣秀吉繼續呆在這整天和他們相處肯定會受不少苦頭,於是松下嘉兵衛勸豐臣秀吉離開,豐臣秀吉也知道這是為自己好,於是離開了他工作了四年的松下家。

離開松下家後才是豐臣秀吉慢慢走向巔峰的時候,這也是豐臣秀吉在後來稱霸後,特意去尋找松下嘉兵衛報恩(在遠江國久能之地賞給他三萬一千石領地)的原因。松下嘉兵衛對他好只是其中一個小原因,最重要的是他勸他離開了,要是當時沒離開松下家,他或許壓根就沒有稱霸的機會。

公元1554年,也就是從松下家離開的那一年,十七歲的豐臣秀吉回到了家鄉尾張國,他投奔了父親曾經為之效力的領主織田氏,和父親一樣他在一開始也只是當了一個卑微的足輕身份,只不過當時的織田信秀已死,接替他的是他的兒子織田信長。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兩人一個是官二代,一個是兵二代。

豐臣秀吉開始在織田家還是一個打雜的,但他兢兢業業工作,加上腦子轉的快,很受織田信長的喜愛,慢慢的他由僕役升為了下等武士。在豐臣秀吉二十三歲那年,他成為了足輕頭目,相當於民兵隊長。

草根的逆襲之路——豐臣秀吉的興盛史

也就是這一年,織田信長與今川義元發生了一場大戰,此戰是為日本戰國三大奇襲戰之一,即“桶狹間合戰”此戰後,稱霸東海道的霸主今川氏逐漸隕落,而織田信長勢力則急劇攀升。

而在此戰中,豐臣秀吉功勞不小,加上織田信長打了大勝仗特別開心,於是把將大將淺野長勝的養女寧寧許配給豐臣秀吉做妻子。

滅亡金川氏後,老大織田信長將矛頭對準了北方美濃國的齋藤義龍,並在公元1566年決定修建一個十分重要的戰術堡壘墨俁城,而豐臣秀吉臨危受命負責這一重要工程。

草根的逆襲之路——豐臣秀吉的興盛史

豐臣秀吉帶著親信蜂須賀小六以及兩千野武士迅速造就了墨俁城 ,並借用當地土豪的野武士力量,夜襲敵陣,獲得大勝。而傳說當時的墨俁城是一夜築城,因此墨俁城也被稱作是“一夜城”。大敗後的齋藤義龍則在一年後被織田信長打敗,織田信長勢力大增,開始提出“天下布武”的口號,主張用武力統一整個日本。

而在打擊齋藤義龍的戰鬥中,豐臣秀吉功不可沒,織田信長更加重視豐臣秀吉,將其視為親信。在公元1570年,淺井長政背叛織田信長,並對其進行突襲,織田信長在被迫撤退時,將殿後與保護自身與其盟友德川家康的重任交給了豐臣秀吉,這次殿後也是日本歷史上十分出名的“金崎殿後”。

公元1573年,織田信長擊敗了背叛他的淺井長政,併吞並了他的勢力,豐臣秀吉則因功被封為領主,自此正式成為了一名戰國郡雄,封地為近江國,豐臣秀吉這時三十七歲。

草根的逆襲之路——豐臣秀吉的興盛史

在此後數年內,豐臣秀吉又迫使宇喜多氏臣服於織田氏,又為織田氏打敗了背叛他的別所長治與荒木村重。豐臣秀吉靠著自己南征北戰積累的戰功,這個時候在織田氏陣營中威信力也越來越大,並開始與毛利氏交戰。


公元1582年,如日中天的織田信長又消滅了甲斐的武田氏,統一日本的大志即將實現。而這個時候豐臣秀吉包圍了毛利氏四萬大軍,為了徹底將其殲滅,他向老大織田信長髮出增援請求。

織田信長得知後,親率援軍出征,但他自己僅帶了不到百人,軍隊大多是自己的得力大將明智光秀所部。出征大軍從安土城出發,當夜織田信長在京都本能寺中安然就寢。但讓他沒想到的是他鐘愛的大將明智光秀居然乘此機會起兵謀反,並將本能寺重重包圍,史稱本能寺之變。

由於寡不敵眾,一代霸主織田信長最終在絕望中縱火自殺,年僅四十九歲,不過織田信長雖然死了,但當時卻沒人能找到他的遺體,這也為他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

豐臣秀吉得知織田信長死訊後,選擇與毛利氏議和。在議和時豐臣秀吉處變不驚,完全沒讓人看出異樣,甚至還特意放高姿態,敲詐了毛利氏一筆,一定要毛利氏的守城武將切腹才接受議和,影帝般的演技沒讓人看出一點破綻。

議和完成後,豐臣秀吉率部迅速進行大撤退,並在五天內完成了200公里的急行軍,率部在山崎與明智光秀開戰,史稱山崎之戰。

草根的逆襲之路——豐臣秀吉的興盛史

豐臣秀吉軍隊與報父仇的織田信孝合軍在兩小時內以秋風掃落葉的態勢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明智光秀,明智光秀自己也在逃亡過程中被落難武士殺害。打敗明智光秀後,豐臣秀吉則乘機控制住了京都一帶。

在織田信長還沒死之前,他的部下大概分為六大兵團。

一是東山道軍團,是屬大將瀧川一益

二是南海道軍團,屬織田信長第三子織田信孝

三是北陸道軍團,屬柴田勝家

四是山陽道軍團,屬本文主角豐臣秀吉

五是山陰道軍團,屬之前謀反被殺的明智光秀

六是之前提到的織田信長的盟友德川家康

所以明智光秀死後,說的上話的除了豐臣秀吉,就是五位大佬了,當然盟友德川家康可能只是個看客。

不過打敗明智光秀後,其中豐臣秀吉威望最大,並且控制了京都,加上有不少織田家族人的支持,於是他被推舉成為了實際織田家的掌權人,並扶持幼小的織田秀信為當家。

看到這種情況,還活著的大佬們就不服了,最惱怒的就是柴田勝家,他擁立織田信孝,並拉攏瀧川一益一起對抗豐臣秀吉。

草根的逆襲之路——豐臣秀吉的興盛史

公元1583年,兩放終於爆發了一場大戰,史稱賤嶽會戰。在前期,柴田勝家佔足了優勢,甚至擊殺了大將中川清秀,令豐臣秀吉士氣大減。不過在後來,豐臣秀吉主動率兵衝上前線,軍隊士氣大增,形勢劇變,豐臣秀吉最終勝利。

柴田勝家自焚而死,織田信孝被迫切腹自盡,瀧川一益則是無奈隱居,織田信長差不多已經成為了織田氏的主導者。

為啥是說差不多,而不是實際呢?這是因為六大軍團出身的還剩一個外來戶德川家康。次年,即公元1584年,織田信長次子織田信雄與德川家康就聯手開始對抗豐臣秀吉了,兩方之間爆發了一場戰爭,由於雙方對峙於小牧山,史稱小牧·長久手之戰。

但前期由於豐臣秀吉兵力多,有些輕敵,部隊遭到德川家康的伏擊,大將池田恆興與“鬼武藏”森長可戰死,戰況進入相持階段,甚至是對豐臣秀吉有些不利。

不過誰能想到,這個時候豐臣秀吉私下派出使者出使織田信雄處,而織田信雄居然不可思議的接受了豐臣秀吉的和談條件,揹著德川家康選擇了議和。

草根的逆襲之路——豐臣秀吉的興盛史

德川家康孤掌難鳴,被迫退兵,甚至還派次子德川秀康去作人質。這是沒辦法的事,畢竟在與織田信雄兩方一起對抗豐臣秀吉,並且在打了一勝仗的情況下也就是豐臣秀吉相持,稍微佔些優勢。現在自己一家去打,結局可想而知。

德川家康退兵後,豐臣秀吉徹底平定了內亂,自此開始計劃織田信長曾經沒完成的事業。

公元1585年,豐臣秀吉開始了自己的大業,先是在征伐四國,降服了長宗我部氏,接著又迫降了越中國的佐佐成政。

由於功績,豐臣秀吉向朝廷索要職位,不久就任官白,這個官白其實最早出現於我國《漢書》之中,原意是指稟報,在傳入日本後演化成為輔助天皇料理事物的職位,相當於丞相。

草根的逆襲之路——豐臣秀吉的興盛史

看到蒸蒸日上的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知道不是對手,選擇了隸屬豐臣秀吉。大喜過望的豐臣秀吉也將其妹朝日姬嫁與德川家康,兩人自此成為親家。

公元1589年,豐臣秀吉又發動了小田原之戰,率二十萬大軍將北條氏消滅,基本上統一了日本。公元1591年,豐臣秀吉進行了平定日本國的最後一戰,即平定九戶政實之亂。此戰後,日本正式統一。

統一日本後的豐臣秀吉已經54歲了,自十七歲跟隨織田信長開始,豐臣秀吉用了三十七年時間,從一個草根最終奮鬥成為了一個統一日本的英雄,一個首次以“天下人”稱號統一日本的戰國三傑之一。

草根的逆襲之路——豐臣秀吉的興盛史

不過後來也是因為國內的統一,沒了對手,導致豐臣秀吉把眼光放到了國外,他有了更大的野心,比如征服日本之外的國家,建立一個亞洲帝國。他的目標是先打開中國門戶朝鮮,再進攻中國,然後是揮師印度。

這才有了後來的萬曆朝鮮戰爭,而豐臣秀吉也因為自己的這場戰爭,輸的一敗塗地,最終讓他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基業化為烏有,此是後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