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信不信由你 中國股市“實在太便宜了”

在A股市場經過持續的下跌之後,終於有境外的投資者發現中國股市“實在太便宜了”,發現“中國股市有一些全世界最便宜的股票”。該消息經有關媒體報道,引起不少投資者與市場人士的關注。

實事求是地說,中國股市確實是比較便宜了。不僅超過半數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跌到了50億元以下,而且很多公司的股票市值跌到了20億元以下。截止8月30日,滬市股票平均市盈率為13.65倍;深市股市平均市盈率為22.96倍,其中深市主板平均市盈率為15.75倍,中小板為26.87倍,創業板36.26倍。五大銀行股的市盈率在4.8倍到6.1倍之間,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比較便宜的了。

而截止同一天,美股的市盈率已全面超過A股市場。當天,美國納斯達克綜合指數股票平均市盈率為37倍,已超過A股創業板;同時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股票平均市盈率為33.1 倍;美國標準普爾500指數股票平均市盈率為25.13倍。就市盈率指標來稱量,A股已比美股便宜。

那麼,中國股市是不是“實在太便宜了”呢?這個說法應該有些誇張,不排除是國內輿論的一種炒作而已。雖然目前的中國股市確實有些便宜,投資者在一些股票上確實可以考慮建倉,但A股的這種“便宜”,顯然還沒有達到“太便宜”的地步。

比如同樣截止8月30日,香港恆生指數股票平均市盈率為11.88;韓國股市KRX 100指數的平均市盈率為10.09倍,日本主板股票平均市盈率為14.53倍。與這些周邊股市相比,A股其實也沒有多少“便宜”可佔,甚至還高於香港與韓國。特別是與香港相比,截止8月30日,恆生AH溢價指數為116.61,這意味著同時在A股與港股上市的內地公司,其A股價格平均比港股高出16.61%。因此,認為中國股市“實在太便宜”的說法還是站不住腳的。

信不信由你 中國股市“實在太便宜了”

其實,對於一個市場來說,是不是具有吸引力,其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價格因素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此而論,A股確實是適合投資選擇的標的之一。那麼,為什麼面對價格相對便宜的A股,A股走勢仍然還是非常低迷呢?

當然,這裡有對宏觀經濟的發展預期問題。實際上,在高價房已綁架中國經濟的背景下,中國經濟何時能擺脫高價房的束縛而進入良性發展,這也確實是市場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而從A股市場自身來說,也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這些問題的存在嚴重製約了A股市場的健康發展。比如,A股市場是一個重視融資的市場,而融資制度又存在巨大的缺陷。任何一家公司上市,都會給市場帶來大量的限售股,A股市場也因此淪為限售股股東的提款機。實際上,A股市場很多公司的上市,並非是基於公司發展的需要,而是基於公司原始股股東套現的需要。這些企業IPO上市後,原始股東們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套現,包括上市公司的高管們為了套現而辭職,還有上市公司的大股東也進行“清倉式減持”。因此,儘管目前的A股“很便宜”,但限售股股東的持股成本更加低廉,甚至是“零成本”,因此,限售股股東的減持始終是源源不斷,而股價炒高了,減持套現也將更加厲害。

又比如,在A股市場,很多違法違規行為得不到嚴厲查處,投資者的利益常常會因此而受到損害。如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弄虛作假,用各種利好來配合大股東減持等,這些都得不到從嚴的查處。很多的查處,即便是“頂格處罰”,也就是罰款60萬元,這僅僅只是撓癢癢而已。如此一來,違法違規行為在A股市場更加猖蹶,投資者的利益受到廣泛的傷害,投資者的信心因此更加缺失。

再比如,A股市場在違法違規行為猖蹶的同時,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護。雖然目前A股市場上有不少保護投資者權益的措施,如先行賠付等,但這些措施對投資者權益的保護都是極為有限的。很明顯的一點是,面對ST長生因為“問題疫苗”所導致的公司股價的節節走低,投資者的損失十分慘重,但投資者的賠償問題卻始終都沒有提到日程上來。在投資者賠償問題上,市場千呼萬喚的集體訴訟始終都不能引入到A股市場。因此,在A股市場,投資者的利益是缺少有效保護的。如此一來,投資者也很難對股市充滿信心。

也正因如此,儘管目前A股市場相對“便宜”的股價對投資者構成一定的吸引力,但A股市場仍然有必要正視自身存在的一些實質性問題,並著手解決這些問題。這些實質性的問題不解決,A股市場就很難形成健康發展的局面。即便股價“便宜”帶來的吸引力也將只是階段性的、局部性的。這也正是目前A股儘管股價“便宜”,但市場仍然低迷的原因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