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瑞典這個國家 真的莫名其妙

不遠萬里來到瑞典旅遊的一家三口中國人,竟然因為搞錯了所訂酒店的時間,就被酒店往外驅趕;酒店驅趕不走,就叫來了警察;警察把他們三人扔了出去;據說扔的地點是個墳場。事情經過很簡單:曾先生帶著父母到斯德哥爾摩,結果發現自己搞錯了時間。他訂的是9月2號下午入住的酒店,但他在9月1號夜裡到達了酒店。鑑於時差因素、經驗不足因素,這種錯誤也是可以理解的。總之,是曾先生首先搞錯了,誰能沒個錯兒呢?

接下來發生的衝突,就顯得瑞典這個國家的文化和價值觀‌‌“莫名其妙‌‌”了。在中國,來的都是客,顧客是上帝。我提前到了大概10個小時,難道就不是客人了麼,怎麼能驅趕客人呢?按照我們禮儀之邦的行事規矩,無論曾先生如何不對,警察都不應該把他們一家扔在深夜的街頭——不管是世界文化遺產旁邊也罷,公墓旁邊也罷,墳場旁邊也罷。警察把曾先生一家帶到警察局總是可以的吧,至少那裡比外面溫暖,也人道很多。文化有差異,制度有差異,但不是還有超越國家、文化、制度的所謂‌‌“國際人道主義‌‌”嗎?

直接把拒不離開的人抬了出去,瑞典警察的行為簡直莫名其妙——當然,要是警察把高鐵霸座男抬出去,那一定是大塊人心的。事實上,中國的乘警不會如此粗暴,霸座男順利坐到了終點。中國是禮儀之邦,對外國來的客人尤其客氣,外國遊客的自行車丟了都能保證給找回來,無論如何不會幹出瑞典警察這樣的舉動。在有些國家更厲害,你賴在他的空間裡不走,他甚至可以開槍。這種冰冷的價值觀,大概也只有無情無義的資本主義國家才會有吧。

直到中國北宋的年代,瑞典大概才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家。有人說,那個時候,大宋的GDP佔全球的60%,甚至也有人說佔80%。那個時候歐洲還是黑暗的中世紀,地處苦寒北歐的瑞典,作為海盜國家,其文明程度是無法與中國相比的。

瑞典這個國家 真的莫名其妙


直到如今,與中國相比,瑞典也是一個小國家,總面積45萬平方公里,按說也不小,有兩個朝鮮半島那麼大,但靠近北極圈,大量的地方因為高海拔和高緯度,不宜人居,全國人口不到1000萬。

這個國家的莫名其妙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社會福利極好。身為資本主義國家,卻有著極高的福利水平。比如,生孩子國家給補貼,夫婦均有產假,最長480天,而且是帶薪假。為了避免長時間的產假讓人無聊,產假可以不必一次性休完,孩子8歲之前,都可以休產假。比如,16歲到20歲之間上學政府給學生髮錢,名字叫‌‌“上學慰問金‌‌”。為啥呢,因為到16歲9年義務教育結束了,為了鼓勵孩子們繼續上學——社會保障那麼好,很多孩子不願意不願意繼續深造。總之,在瑞典,教育有保障,醫療有保障,失業有保障,這個國家每年GDP的近40%用於社會福利開支,佔比是全球最高的。

2,著名品牌扎堆,技術實力很強。處於‌‌“苦寒‌‌”之地,不到1000萬人,居然有很強的工業和很多全球著名的品牌。人們熟知的品牌,比如宜家、沃爾沃、諾貝爾獎、愛立信、伊萊克斯、英孚、利樂、ABB、薩博、哈蘇、H&M;、北極狐等等,當然還有很多公眾不那麼熟知卻NB的品牌。瑞典的軍工也是極厲害的。很多人知道諾貝爾獎,但不知道瑞典人諾貝爾的頭銜是: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藥的發明者。瑞典軍工強,不僅因為炸藥是瑞典人發明的,還因為瑞典至今擁有很多連美國都不掌握的軍工技術;至於核工業、軍用飛機、精密儀器啥的,那也是領先全球的。目前來看,如果瑞典讓我們不滿,我們若想抵制瑞典的東西,比較容易抵制的,大概就是宜家家居和各種諾貝爾獎了。

3,舉國‌‌“沒有夢想‌‌”。瑞典這個小國,沒有大國崛起的夢想,在國際事務上基本沒有什麼聲音。喜歡縱論國際局勢的中國人民,基本上會忽略這個國家。這個國家在19世紀末還窮得叮噹響,也沒聽說怎麼發憤圖強,也沒聽說有什麼偉大的理論指導,瑞典人卻早已經莫名其妙地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國民。2017年的數據,瑞典人均GDP是53000多美元,比美國高多了,當然更比中國高多了,中國人民還在為人均GDP10000美元努力。瑞典等幾個北歐國家很久以來就是這樣與中國、美國這樣競爭激烈,為了所謂夢想而疲於奔命的國家不同。那裡的人大多與世無爭,不在意發財,不苛求名校。那裡不僅沒有死刑,最高刑期也只有12年,幹什麼工作,甚至不工作,什麼學校畢業,社會地位和收入水平都差不多。不工作也會有收入,公開報道說,瑞典的失業者可以在失業後的300天裡領取相當於原收入80%的津貼。

奇怪的是,這個國家沒有任何野心,不追求當大國,不謀求民族復興,在如此容易讓人‌‌“變懶‌‌”的高福利制度設計之下,竟然沒有懶下去爛下去,在那麼寒冷的地方,竟然還有那麼強的工業技術和品牌輸出力量。

大概由於這些莫名其妙,瑞典成為難民最喜歡去的國家。瑞典是距離中東最遠的歐洲國家之一,但是很多信仰真主的難民願意長途跋涉去寒冷、夜長、無夢的瑞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