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台州滴滴司機抗疫日記,小本子上記錄了他們和他們的真實生活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婕

清晨5點40分,天還黑著,淅淅瀝瀝的小雨中,手機鬧鐘驟然響起。怕吵醒老婆,黃超艱難地睜開眼,抬手關掉鬧鐘,緩了幾秒,從被窩裡爬了起來。

簡單洗漱吃完早飯,戴好口罩,再花上十分鐘仔仔細細給車子消毒,黃超要趕去20多公里外,接上一名護士,再送到恩澤醫院,這是台州當地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主要醫院。

黃超現在的身份是滴滴台州醫護車隊的一名司機,免費接送當地疫情定點醫院的醫護人員,他有一個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寫的這些天的訂單,記錄著醫護人員最真實的生活。

台州滴滴司机抗疫日记,小本子上记录了他们和他们的真实生活

以下是滴滴台州醫護車隊司機黃超的講述。

醫生們被隔離在醫院,那就給醫生的媽媽、孩子送菜

我是台州本地人,在滴滴上註冊1500多天了。眼見著裝修生意越來越不好做,去年開始,認真跑起了網約車。

大年二十七,想著一年到頭沒休息幾天,我就提前給自己放了假。沒想到,“史上最長假期”反倒成了人生中的一種煎熬。一天到晚躺在床上,人都感覺躺傻了。

有一天,在滴滴司機群裡聽說台州組建醫護車隊的消息,我趕緊就報了名,希望能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盡一份力。那時候台州的交通因為疫情原因停擺,我想,我們在這個時候能為醫護人員分擔壓力,解決出行的難題,他們才能更好的救治病人,病人陸續出院了,我們的城市才能好起來。

2月15日,入選的小夥伴們開工了,能再次上路跑,真的是高興,我還特意找了一件紅外套穿,沾沾喜氣。

台州滴滴司机抗疫日记,小本子上记录了他们和他们的真实生活

當時平臺是停運狀態,我們就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下組了一個微信群,除了司機,還有醫院的負責人,他們會把當天的需求發進來。

跟平臺派單相比,在微信群裡接單要麻煩不少,我就從家裡找出了一個小本子,專門用來記錄訂單。

剛開始那幾天,用車的醫護人員並不多,每天接幾單。

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一線的醫生護士們哪怕完成了工作,也還要在醫院隔離14天后才能回家。

又過了兩天,我們知道,醫院給隔離艙裡的醫生的家屬們,準備了蔬菜等生活物資,隔三差五地要送上門。那我們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幫忙送一送。他們拿到這些都可開心了。

台州滴滴司机抗疫日记,小本子上记录了他们和他们的真实生活

一個白髮蒼蒼的阿婆,大概八九十歲的樣子,現在一個人在家帶孫子,因為孩子的爸媽都在醫院抗疫,回不了家;

台州滴滴司机抗疫日记,小本子上记录了他们和他们的真实生活

還有一個小夥子,聽說是剛結婚沒多久,但夫妻兩個已經很久沒見面了……

“他們醫護人員都不怕,我怕什麼”

在疫情發生之前,我的作息是這樣的:早上7點準時起床,8點送小孩上學,8點半出車,忙到晚上結束。現在為了能讓醫護人員準時上班,我必須在6點之前起床,晚上送完他們,回到家經常是半夜十一二點。

你說,他們都能為了整個社會,不顧小家,一頭紮在醫院救死扶傷,我們幫的這點小小的忙,又何足掛齒?

單子一天天多了起來。這些天,我幾乎憑著自己的經驗,摸清醫院三班倒的規律了。早上8點是醫院上早班時間,到了9點左右一批夜班下班,11點前還有另一批上班,送完這一趟,我要趕緊把中飯吃飯,12點多趕去接另一波上班,晚上五六點迎來下班,晚上八九點還有一波下班……

台州滴滴司机抗疫日记,小本子上记录了他们和他们的真实生活

忙的時候,一天要接上20單,無論是工作量,還是工作強度,比日常都還要高。

有一天晚上8點多,我接到一個護士要下班回家的訂單,她的家距離醫院30多公里,路上要1個小時。

她上車第一句話就是跟我說謝謝,老是麻煩我們不大好。一聊才知道,她主動跟護士長要求給自己集中排班,只要一去醫院,就連續上好幾天班,這樣就不會頻繁麻煩我們。

聽到這話的那一刻,我心裡真不是滋味,又是心疼,又是難過。如果早一點組建車隊就更好了,整個過年我都願意出來接送他們。

你問我怕不怕?我不敢說,我不怕,但我是這麼想的,他們醫護人員都不怕,我怕什麼呀。說到底,在家待著最安全,但你也不能對生活失去希望。

台州滴滴司机抗疫日记,小本子上记录了他们和他们的真实生活

什麼是希望?我就說一個關於口罩的真實故事吧。大家都知道,現在口罩供應很緊張,一個口罩我省著點用,能用兩天。

就在前兩天,一個護士突然給我送來了5個口罩。我知道,醫院裡現在防疫物資也同樣緊缺,一個護士每天要用多少口罩,都是提前跟護士長申請好的。

這5個口罩拿在手裡,沉甸甸的,我都不敢問,她是怎麼省出來的。

前些日子,台州的交通恢復了,滴滴平臺也恢復了,更多的司機加入了接送的隊伍。我現在唯一的想法是,只要他們有需要,我就一定會出現,並且把他們都安全送到目的地。

讓我們一起等,春暖花開的那一天。

台州滴滴司机抗疫日记,小本子上记录了他们和他们的真实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