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不足20款應用日活用戶超過100,DApp是個偽需求嗎?-區塊鏈物聯網

《IOE:承載國人影響世界的區塊鏈野心》IOE旨在推動物聯網在全球的應用和發展,建設全域覆蓋、全時可用、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共享共建的運營級窄帶物聯網網絡;依託區塊鏈開放性技術聯手上下游廠家、運營商及各行業創新團隊,共建全行業通用、標準一致、技術先進的物聯網生態系統,建成全球最具競爭性的運營級物聯網生態圈。

最近這些天區塊鏈行業又不太平,很多微信公眾號毫無徵兆突然被封,有關部門還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採取針對性清理整頓措施。科技發展不是革命勝似革命,每一次突破都是打倒舊勢力、樹立新權威,衝擊既得利益集團,遇到的阻力和挑戰都不少,有擔心失去權力的、有害怕喪失金錢的、有恐懼被拆穿謊言的、有固步自封跟不上節奏的。 哥白尼提出日心說後是以褻瀆聖經罪,被教會以火刑柱炮烙處死的;英國曆史上曾經否決將電力引進千家萬戶,反對者擔心“如果把電通到千家萬戶後,每一戶人家的電插頭就是現代殺傷性武器”; 火車還沒普及時,有人說“人們看到咆哮的火車頭,會被嚇破膽”。 微信公號一封,很多業內外人士都在冷嘲熱諷:區塊鏈那麼牛逼,還怕封號嗎,說好的去中心化呢。其實技術問題已經在慢慢解決,去中心化媒體也不少了,難解決的還是落地推廣、人心向背。加之目前各類Token的亂象和荒唐,最近的幣市大跌很多幣種結結實實跌了個腰斬、腳跟斬,形勢頗為尷尬。接盤俠哭天搶地,市場上開始流行起唱空ICO和各類Token的聲音,懷疑DApp是個偽需求,有點要一棒子打死以太坊和ICO的味道,看看圈子裡的一些朋友怎麼說。

法海老師說:

ICO確實因為賺錢效應吸引了很多資金高位買入了ETH入場,但到了最後其實本質還是炒幣,有多少人會為了用個DApp,先去買USDT或者BTC,再去換成這個幣這樣繞這麼大一圈,這應用相對中心化的應用得是多吸引人?而如果真是中心化的應用提供不了的,原因很可能就是過不了審核這關。

狙擊手說:

其實DApp最大的優勢就是解決信任問題,因為我們擔心傳統APP後面的機構背叛我們。那麼什麼樣的領域是需要去中心化共識大於中心化機構背書呢?說點不和諧的,其實也就是刑法上邊記載的那幾個了。所以大家要擦亮眼睛,很多DApp都是偽需求,沒必要浪費你的錢。

幣信四海說:

市場上根本沒那麼多流通的BTC和ETH去接Token和山寨幣數百億巨大的賣盤,拿個小板凳坐看代幣歷史上的第一次連環踩踏。

連華爾街都說:

創業家們爭先恐後打造各種去中心化社區、區塊鏈和代幣,其實這些不僅不是必需品,在某些案例中,甚至對其支撐的產業體系還有害無益。監管尚不確定,此外加密貨幣資產捕獲的價值比起傳統私募投資要高出多個數量級,幾乎到了荒謬的程度,加密貨幣資產的估值也螺旋攀升至更高。ETH 幣價的大漲都是源於投機炒幣,我們認為目前市場不夠完善,不足以正確評估風險或一般經濟問題。

不可否認,他們的一些觀點切中要害,現存的區塊鏈項目的確存在很多問題,以太坊也面臨著許多侷限,這也是最近各類Token和ETH大跌的深層次原因。那DApp真的是鏡中月水中花嗎?還有沒有發展前景?

一、DApp是什麼

DApp是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的縮寫,翻譯過來就是去中心化應用,也稱為分佈式應用。習慣了移動互聯網的我們,都知道App是客戶端應用,任何應用都是運行於OS上的,OS是Operating System,翻譯成中文就是操作系統,OS是管理和控制計算機硬件與軟件資源的計算機程序,是直接運行在“裸機”上的最基本的系統軟件,任何APP都必須在操作系統的支持下才能運行,IOS和Android系統是大家熟知的操作系統。

與APP不同,DApp依賴的是底層區塊鏈開發平臺和共識機制,是基於區塊鏈的智能合約+App,不同的底層區塊鏈開發平臺就好比手機的IOS系統和Android系統,是各個DApp的底層生態開發環境,DApp就是在底層區塊鏈平臺生態上衍生的各種分佈式應用,也是區塊鏈世界中的基礎服務提供方,DApp之於區塊鏈,就好比APP之於IOS和Android。

DApp的特點:

  1. 運行在分佈式網絡上,完全開源、自治,且沒有一個實體控制著該應用超51%的Token
  2. 必須能夠根據用戶的反饋及技術要求進行升級,且應用升級必須由大部分用戶達成共識之後方可進行
  3. 應用的數據加密後存儲在公開的區塊鏈上
  4. 應用必須擁有Token機制(可用基於相同底層區塊鏈平臺的通用代幣或自行發行新幣),礦工或應用維護節點需要得到代幣獎勵
  5. 應用代幣的產生必須依據標準的加密算法,有價值的節點可以根據該算法獲取應用的代幣獎勵
不足20款應用日活用戶超過100,DApp是個偽需求嗎?-區塊鏈物聯網

二、DApp有前途嗎

手機應用將我們帶進了移動互聯網時代, APP經濟的興起改變了人們眾多的習慣,從點外賣、看電影、打車、騎單車到網購、社交、辦公、獲取資訊等一切工具入手,手機應用從不同維度對我們的學習、生活、工作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造,習慣潛移默化得被影響,我們得到了很多實惠和便捷,同時也越來越離不開手機和它裡面的各種應用。區塊鏈技術出現之前,互聯網是高度中心化的系統,我們享受到了互聯網中心化帶來的便利,而高度中心化的技術在提供便利的同時,弊端也同樣明顯。我們全部的數據都存儲在某個中心化的服務器上,一旦出現差池、發生洩露,會導致嚴重的安全事故,現實中的例子很多,Facebook 巨量的用戶數據洩露、谷歌的搜索服務不可用、iCloud 服務的宕機,都是傳統互聯網高度中心化顯而易見的缺點。

與傳統的互聯網應用不同,DApp去掉了第三方運營平臺,不需要平臺方運營代碼、儲存用戶數據,DApp直接和區塊鏈技術掛鉤,和交易數據、交易資產息息相關,和不可篡改的去中心化存儲有關聯,規避了許多互聯網中心化帶來的風險,所以隨著區塊鏈技術越來越成熟普及,DApp必將越來越受重視,並更多地出現在各個生活場景中。

研發DApp不需要經過任何公司批准,平臺的規則也不會被任何人改變,社區甚至是抗審查的、去中心化的自組織,DApp的後端運行在去中心化的點對點網絡上,誰也沒有權利關停,而 DApp前端可以使用任何編程語言編寫, API調用異常簡單 。

DApp讓我們對未來擁有無窮的想象空間,或許,今後DApp可以完全取代如今的支付平臺、應用平臺、社交平臺,就如同30年前的互聯網技術,翻天覆地得掀起了一場科技革命一樣,我們終將會迎來DApp全面爆發的區塊鏈時代。

三、基於以太坊的DApp生態

目前,以太坊被認為是DApp最流行的開發平臺,以太坊的核心是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臺,它允許任何人在上面建立和使用通過區塊鏈技術運行的去中心化應用。以太坊的開發生者生態圈已經相對完善,既有開發者社區的支持,又有多種框架、工具可以挑選。去年,CryptoKitties等一眾現象級DApps應用爆發,讓人們意識到區塊鏈上是可以開發應用的,而今年ICO的大爆發,則讓人們切身感受到了智能合約的巨大威力 。

不足20款應用日活用戶超過100,DApp是個偽需求嗎?-區塊鏈物聯網

多虧了 DappRadar,我們能夠詳細分析現在構建在以太坊上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綜合來看,被統計的771款應用中,最受歡迎的仍然是與投資投機密切相關:去中心化交易所和賭場博彩類遊戲。

不足20款應用日活用戶超過100,DApp是個偽需求嗎?-區塊鏈物聯網

再看下用戶總量和日活人數,相對於傳統的消費類網絡和移動應用,即便這些最大的 DApp,規模實際上仍然顯得微不足道,與傳統互聯網差距還非常大。

不足20款應用日活用戶超過100,DApp是個偽需求嗎?-區塊鏈物聯網

再對 DApp 的交易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情況更糟。

半數的 DApp 都沒有任何交易,即使是被使用過的DApp粘性依然不足,只有不足20款DApp 日活用戶數超過100。

可以這麼說,目前的DApp生態還非常脆弱,跟傳統網絡相比還是小兒科(應用中不包括代幣和交易所),沒有一款殺手級應用,總體使用率極低,更是沒有一款得益於區塊鏈獨特屬性的DApp,區塊鏈應用的發展任重而道遠。

四、對現狀的分析

目前尚未打開突破口的DApp正在經歷市場熊市洗禮,本就困難重重的變革之路雪上加霜,似乎看不到發展起來的希望。真實情況是,熊市中資金戰略收縮,部分投機者已經離場,加密貨幣的整體估值已經下降很多,牛市中不管質量如何、技術如何的各類Token翻N倍暴漲,豈有不回撤的道理,況且市場中充斥著各類空氣幣和傳銷幣等害群之馬。我們再看一下coinmarketcap網站的數據:

不足20款應用日活用戶超過100,DApp是個偽需求嗎?-區塊鏈物聯網

較8138.71億美金的高點,整體市場規模已經下降到2159.28億美金,降幅高達73.5%。

覆巢之下無完卵,任何加密貨幣和Token在這場劇烈下跌中都難獨善其身,只是跌幅大小不一樣而已。

再看一下市場心態,不用說已經被市場割的體無完膚猶如驚弓之鳥的韭菜,連很多大資金項目方都是謹慎保守的態度,微博大V棋局的這條微博很能說明一些問題,我也深表理解。

問了一些項目方對於比特幣市場的想法,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不會去管二級市場,反正之前的牛市階段上的交易平臺,投資機構都已收回本金並且大賺一筆,他們對得起他們的投資人。至於二級市場接盤俠們,這輪行情如果惡化,他們也不會掏錢出來買單。對韭菜會說:不想浪費子彈,要專注開發項目。

如果有下輪牛市,這時候團隊鎖定的籌碼也差不多解鎖了,就拿錢拉盤收割韭菜。

如果等幾年,沒有下一輪牛市,他們就拿著私募剩下的錢去轉行幹別的,這是很多項目方的共識。

被收割的二級市場投資者,的確很悲催。長期以來,市場上對比特幣和區塊鏈的質疑就不絕於耳,我們梳理一下其中的一些典型代表。

投資家沃倫·巴菲特:

遠離比特幣,它基本上就是個海市蜃樓。這是一種轉移資金的方式。它可以很有效地轉移資金而你也可以匿名操作。但是支票也可以轉移資金。支票本能值那麼多錢嗎?僅僅因為它們能夠轉錢?

投資家霍華德·馬克斯:

關於創新性投資的話題讓我提到比特幣、以太幣和其他數字貨幣。我想這是由於在金融危機之後八零後九零後對於金融證券——包括主權貨幣的價值——的那種不信任,認為一切都是虛無。但是數字貨幣不是真的。某些公司和個人接受比特幣作為支付方式。有些人願意買以太幣因為以太幣可以用來在以太幣網絡裡買計算(機)能力。有些人渴望賭一把獲利。還有一些人願意少量參與,避免自己完全踏空。但是數字貨幣不是真的!有人總是告訴我,這些貨幣很堅挺,他們很安全不會被黑或者被偽造,另外它們的數量絕對有限。但是數字貨幣不是真的!

經濟學家羅伯特·席勒:

比特幣是當今世界投機泡沫的最好的例子,至少符合我對泡沫的定義。我在2005年出版的《非理性繁榮》一書中將泡沫定義為這樣一種情況:價格上漲的信息刺激了投資者的熱情,並且這種熱情通過心理的相互影響在人與人之間逐步擴散,在此過程中,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加入到推動價格上漲的投機行列,完全不考慮資產的實際價值,而一味地沉浸在對其他投資者發跡的羨慕與賭徒般的興奮中。”

前美聯儲主席本·伯南克:

我認為比特幣有一些嚴重的問題。第一是它還沒有顯示出自己是穩定的價值來源。它的價格波動極大,也並沒有被廣泛接受為交易媒介。但它最嚴重的問題是匿名性,這既是其特徵又是其bug,會被用於非法的交易。我認為政府監管的介入會使比特幣的吸引力下降。美聯儲、英格蘭銀行、以及日本央行都很支持這些區塊鏈技術,因為它們能夠改善支付系統。但比特幣,如果它僅僅是要試圖取代法幣,逃避政府監管和干預的話,我不認為它會成功。

郎鹹平:

你送給我比特幣,我不會要的。

不足20款應用日活用戶超過100,DApp是個偽需求嗎?-區塊鏈物聯網

這些人的言論並不影響我們看好比特幣和區塊鏈的觀點,我們也大體認為他們將來會被現實打臉,有些已經被反覆打過臉了。DApp的發展一樣需要經歷從被調侃、被質疑到被接受、被推崇的現實歷練。

現在我們再深入思考一下,Token資產的上漲代表了大家對區塊鏈這項技術的認可嗎?很多備受追捧的項目真的有改變世界的潛質嗎?恐怕目前的答案是否定的,還是資金投機的假象,之前的價格高漲是因為投機炒作和過於樂觀的狂熱預期。從反面來看,最近的Token資產暴跌也不代表了大家對區塊鏈和各類DApp失去興趣和希望,只是投機盤的撤退引起的泡沫破裂,DApp目前的應用發展很糟糕的原因其實挺簡單,第一是沒有一個爆款的應用場景做示範效應,養貓和賭博遊戲只是小眾玩具;更重要的第二個原因是公鏈性能還遠遠不夠成熟,這也是為增加主網性能而出現的各類項目的契機,比特幣擴容之爭、追求更高TPS的公鏈、閃電網絡、分片技術、狀態通道等等,都在圍繞主網性能而戰。

在這次洗盤過後,DApp將會在技術派紮實的推進中、在市場陸續的價值發現中,迎來長足的發展、爆發新的牛市,只是在爆發之前,空有 “顛覆谷歌”、“顛覆Facebook” 的雄心壯志還不夠,區塊鏈領域的從業者有很多功課要做。行業需要潛心研究的技術性人才, 我們更應該關注那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團隊,而不是把視線和資源集中在發幣割韭菜;區塊鏈離真正接地氣還有距離,現階段也許並不是產品大肆宣傳的好時機,,應用開發者應該竭盡全力做好商業模型設計以及用戶體驗,等待市場成熟,爆發也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在過去的10年,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風起雲湧,技術取得長足進步。而在未來10年,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公鏈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 DApp可能將成為主流,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IOE:承載國人影響世界的區塊鏈野心》IOE旨在推動物聯網在全球的應用和發展,建設全域覆蓋、全時可用、低功耗、低成本、高性能、共享共建的運營級窄帶物聯網網絡;依託區塊鏈開放性技術聯手上下游廠家、運營商及各行業創新團隊,共建全行業通用、標準一致、技術先進的物聯網生態系統,建成全球最具競爭性的運營級物聯網生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