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從學生時代的笨嘴拙舌到如今的侃侃而談!他用口才改變了人生!

從學生時代的笨嘴拙舌到如今的侃侃而談!他用口才改變了人生!

從學生時代的笨嘴拙舌到如今的侃侃而談!他用口才改變了人生!

從學生時代的笨嘴拙舌到如今的侃侃而談!他用口才改變了人生!

他曾因笨嘴拙舌而尷尬萬分,

也曾因緊張畏懼而尿溼褲子。

如今,他已是國內主持人中的佼佼者,

同時也被稱為主持界的第一妙人。

他的“妙處”,在於他能賦予聊天特殊的魅力。

有他在,一場聊天就會變得饒有趣味;有他在,參與聊天的每個人都會自然而然地進入自己的舒適區。

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竇文濤,一個用口才改變命運的人。

1

學生時代的嘴笨差點讓他下不來臺

竇文濤小時候很內向也很害羞,跟現在這樣收放自如且侃侃而談的性格相去甚遠,那時候的他甚至可以用笨嘴拙舌來形容。

上初中時,班主任發現他嗓子不錯,就推薦他參加學校的演講比賽。剛開始,竇文濤是死活不肯,但班主任說如果不參加比賽,就要受到處分。竇文濤只好硬著頭皮,壯著膽子,像上戰場一樣邁上講臺。但由於高度緊張和怯場,他在臺上不知所措、不知所云,剛講幾句就說不下去了,結果只得灰頭土臉地溜下了講臺。

竇文濤在口才上吃的虧還有很多,他自爆大學時第一次登臺參加演講比賽緊張得尿褲子的糗事。“當時我緊張得忘詞了,面對全校師生,腦子裡一片空白,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然後就覺著一股暖流順著褲腿刷地留了下來,窘迫的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如果竇文濤選擇逃避困難,放棄任何與口才相關的工作,那麼,他的人生將完全不同,主持界也將失去一個優秀的人才。

可是,他沒有,他沒有因為自己的經歷和過往而選擇逃避。相反,失敗的經歷卻激發了他錘鍊口才的決心。在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通過自己的奮發努力,刻苦練習,竇文濤的口語表達能力得以飛速提高。也正是堅持口才鍛鍊,才有了竇文濤今天的成就。

2

口才與機遇,缺一不可

竇文濤的成功,離不開口才的鍛鍊與機遇的垂青,當然,過程並不輕鬆。

竇文濤在珠江經濟廣播做主持人那會兒,就玩兒過“許三多”式的逆襲,從基本什麼都不會,甚至在珠三角的人文環境裡,嘴都笨到比棉褲腰子還松,依然能幹到吃“開口飯”,奮鬥到門面擔當,走進大老闆的視線裡,這背後是怎樣的經歷跟悟性,煎熬與折磨。

隨著能力的提升與經驗的增長,竇文濤有幸與鳳凰衛視簽約。那時候的竇文濤心裡依舊有些不太自信,甚至要求籤兩個約,一個主持人,一個撰稿人。“因為我當時還是比較自卑,覺得自己不上鏡,會不會幹一段時間炒了我。”

也正是這段時期,不自信的竇文濤遇到了他的伯樂——鳳凰電視臺創辦人劉長樂。

最開始,劉長樂的想法是做一檔說人話的談話節目,這個任務被安排給了竇文濤,而“三人行”的形式則是竇文濤的想法。就這樣,《鏘鏘三人行》這檔談話節目誕生了。儘管這檔節目給人感覺東拉西扯、插科打諢,看上去似乎毫不費力。但就如網上流行語所說“你必須拼盡全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

誰曾想,這個精雕細刻、深入淺出的談話節目,一聊就聊了19年,而且能聊到不讓觀眾覺得煩,其中的“煞費苦心”可想而知。

3

從《鏘鏘》中的“三人行”

到《圓桌派》中的“四重奏”

《鏘鏘三人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能說會道,自信大方的竇文濤。或許,竇文濤的嘴可能是華人世界裡最能說的嘴,一個半夜三更的垃圾時間,聽他和另兩個人在那裡東拉西扯,這一扯就是十九年,也正是這十九年,讓竇文濤的口才能力得到了質的飛躍。

練好口才,一定不要害怕出錯。每個人都會犯錯,千萬不要因為害怕出錯而不敢說話、放棄溝通。

在《鏘鏘》停播後,竇文濤並沒有離開他所擅長的談話類節目,而是在贊助商的扶持下,開播了陣容更強的《圓桌派》。

從《圓桌派》開播到現在,已經播出了三季。每一集,主持人竇文濤都會和三位嘉賓圍著圓桌坐在一起,點一炷香,泡一壺茶。“四重奏”就這樣拉開了序幕。

《圓桌派》會聊,也能聊出名堂。

節目看似沒什麼核心觀點,其實全是有料的觀點,而且各位嘉賓一直都在碰撞。這就是《圓桌派》的魅力。光是單純的聊天技巧,就夠年輕人琢磨。

一個竇文濤,能把一桌人都捧開心,能讓一桌人都說出自己的心裡話,那是何等的能耐啊!

作為節目的主持人加話題的引導者,竇文濤能夠發揮出自己良好的口才和強大的局面掌控力。因此,他才能在節目中侃侃而談,主導話題方向。

在《圓桌派》的嘉賓中,既有馬未都這樣的資深老炮,也有梁文道這樣的香港文人,甚至還有蔣方舟這樣的青年作家。也正是如此,才讓《圓桌派》這個節目的思想性、話題性得到了質的提升。而這些提升,是絕對離不開竇文濤所起的引導、中轉作用的。

竇文濤不是天生的強者,他曾在生活的嘲笑中前行多年。或許,他不是最努力的,但他一直都在努力。竇文濤用自己二十餘年的工作經驗和生活積累,讓自己的談話和口才能力達到了一個巔峰。媒體的話或許便是最好的佐證。

談話節目的低成本引發群起效應,凸顯了對主持人內在功力和話題控制力的要求。——新浪新聞評

他有效地令電視與生活中的知道分子們互換著談資和學識,並使各種官方消息和民間話語找到了一個相得益彰的表達出口.——新華網評

不論二十一世紀頭十年的傳統電視媒體盛景有多熱鬧,掙錢走穴開副業的機會多麼繁旺,只有他獨處一隅,把玩打磨他南朝北國、天文地理的談話類產品。入世又出世的分寸感和神準的節奏點,再加上優良的口才和出色的場面把控力,使得《圓桌派》成為竇文濤繼《鏘鏘三人行》後最為成熟的談話類作品。

每個人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不足,當你面對它們時,你是選擇放棄逃避?還是選擇逆流而上?至少,有些不足是可以通過訓練和學習來彌補的,例如,口才。

擁有好的口才並非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很多人也許一輩子都難以達到竇文濤的高水準,但至少可以做到收放自如,侃侃而談。

生活,會更加眷顧努力奮鬥的人,而不是甘於平庸的人。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