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宇宙之最”有哪些?它是如何形成的?

正義果實


現在的“宇宙之最”只是截止到目前為止,在往後的時間裡,一定會發現更多的、更震撼的宇宙天體。

下面給大家簡單介紹介紹幾個人類目前已知的“宇宙之最”:

最大的星系——IC 1101。

IC 1101星系半徑約為210±10萬光年,相比較銀河系來看,銀河系的直徑大約為16萬光年(含暈)。IC1101位於距離地球10.45億光年的阿貝爾2029星系群。

IC1101星系體積之大,足以容納數千個銀河系,從擁有恆星的數量上來比較的話,銀河系含有恆星大約2500億顆,直徑比銀河系大6萬光年的仙女星系含有恆星大約為4000億顆,而IC1101呢,足足擁有大約100萬億顆恆星。

無法用人類的想象力去描寫的大!

質量最大的恆星、體積最大的恆星:

質量最大的恆星——R136a1,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265倍,亮度大約為太陽的800萬倍,位於大麥哲倫星系中的蜘蛛星雲中,距離地球16.3萬光年。它在5秒鐘內釋放出來的能量相當於太陽一年釋放出來的能量總和,溫度要比太陽高近十倍。

體積最大的恆星——盾牌座UY,直徑大約為太陽直徑的1700倍,太陽如果放在它的面前,簡直就像一個豆粒,盾牌座UY是一顆紅超巨星,它已經處在恆星的老年階段了,質量僅為太陽的32倍,這顆恆星將在數千萬年後進行超新星爆發,最終變為黑洞,吞噬一切。

質量最大的黑洞——OJ 287:

經過長期的觀測,天文學家推測這個蠍虎座BL型天體OJ 287為超大型黑洞,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180億倍!

它們都是如何形成的,恆星起源於星雲中,就像太陽一樣,太陽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中,而星系形成的歷史往往可以追溯到宇宙大爆炸初期之後的數億年時間裡。

黑洞,普通黑洞為大質量恆星進行超新星爆發後的產物,另外天文學家推測宇宙中存在原生黑洞,而往往這種超巨型黑洞則伴隨著宇宙大爆炸初期較高的密度、溫度而形成,並有可能存在至今,當然這個QJ287很大可能上就是原生黑洞。


科學船塢


“宇宙之最”有哪些?它是如何形成的?

一、“伽瑪射線暴”應該是宇宙中最為劇烈的能量釋放事件了,一般是由黑洞或者中子星合併產生,如果有比這兩個更大的事件,那麼肯定是兩個更大質量的黑洞合併。

二、人類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黑洞

黑洞S5 0014+81的直徑大於冥王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47倍中間這個小點就是整個太陽系,包括冥王星在內。

三、觀測到的最大的恆星

最大的盾牌座UY,太陽就是一個點,實際狀況是一個像素大都沒有,如果將它放入太陽系的話,它將填滿土星軌道以內所有的空間

四、迄今發現的宇宙中最大的空洞

這個巨大的空洞結構直徑達2億5000萬光年,這個是什麼概念呢?如果銀河系在其中間的話,到1960年以前我們都不會發現有河外星系。

五、到現在為止觀測到的最大的星系

銀河系在這裡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不點,如果沒有箭頭提示,或許您甚至沒有注意到。

六、最遙遠的天體

甚至是第一顆恆星的優選對象,它距離地球134億光年,當然射電觀測到了136億光年遠的天體的信號,但仍然沒有具體的圖像,暫時我們仍然以此為準

仍然有很多宇宙之最,就不一一羅列了,如果有您認為有更有意思的宇宙之最,不妨留言討論。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我們目前的觀測能力有限,所謂的“宇宙之最”都是在已觀測到的情況下。

擁有最多生命的星球是地球。地球在擁有生命這方面與其他星球十分不同,因為我們在目前已知的幾千顆個地外世界中都沒有發現生命。但在地球上,目前至少還生活著幾百萬種生命。已經滅絕的地球生命則更多,現在的物種數量僅佔地球在歷史上出現過的物種總數的1%。

TON 618是已知質量和事件視界半徑最大的黑洞(不是另外兩位答主所說的黑洞)。它是一個超大質量黑洞,質量達到驚人的660億倍太陽質量,對應的視界半徑為1200天文單位(海王星到太陽的距離約為30天文單位)。TON 618是一個十分活躍的超大質量黑洞,它的周圍有一個極其明亮的吸積盤,所以它實際上是一個特超光度的類星體。正因為如此,它發出的光在太空中行進了104億光年後,還能被我們探測到。但最近有研究指出,SDSS J140821.67+025733.2可能才是質量最大的黑洞,它的質量預計有太陽的1960億倍,視界半徑則高達3600天文單位,但有關這個黑洞的數據還沒有得到最終的確認。根據此前的一項研究,SDSS J140821.67+025733.2的質量已經遠超過了超大質量黑洞所能達到的最高質量上限。

武仙-北冕座長城是目前已觀測到的最大宇宙結構,它的最大直徑達到驚人的100億光年,最小直徑則為70億光年。相比之下,可觀測宇宙的半徑也就460億光年左右。這個巨大結構發出的光在太空中傳播了100億光年才到達地球,這意味著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它在宇宙誕生38億年後的情形。武仙-北冕座長城的存在令天文學家感到很困惑,因為早期的宇宙無法讓這樣的巨型結構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