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在上海稅後20W可以過什麼樣的生活?

jiangyuming2010


在上海年薪20萬的話,其實只能說解決了生計問題。然後針對這個問題,在以一個在上海工作生活了十年的人來說說吧!



第一,上海人。

如果是未婚的上海人,80後或者90後,年薪二十萬,也就是每個月收入1萬6千多,家裡有房子或者早些年父母已經給你買了房子,那麼這個收入可以給你提供生活開銷,不花費在還房貸,租房上,小日子能湊合著過。而且我說的還是單身貴族喲!談個戀愛,估計也只能是月光族了,去個餐廳吃飯,出去玩玩,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如果是已婚,有孩子,日子過得也是小拘謹的,孩子上幼兒園,小學或者輔導班,費用都不便宜。所以還得需要父母的幫襯。



第二,在上海打拼的外地人

沒結婚的話,真的需要努力了,因為這個收入在上海買房基本上不太可能了,上海周邊的城市還能考慮考慮。可以考慮回老家買房子。因為上海的房價月收入一萬多的,很有壓力。記得有個朋友說過,如果你的月收入沒有買到你所在城市一平米的房子,那麼可以考慮換個地方工作了。上海郊區房價已經到了五六萬,不是一般小白領能承擔得起的。

如果你還結婚了,家庭還是在上海生活,那麼可以說日子緊巴巴的過了,房租,生活開銷,孩子教育都是錢。在上海生活支出本來就不低。

當然了,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活法。比如我的朋友,收入差不多也就這個數,90後單身,所以活得非常瀟灑,節假日國外旅行,週末住好酒店。但基本上都是月光族。也有80後已婚的朋友,夫妻雙方共同努力,在上海有一個家,一起還房貸,小日子也一樣過著。

上海是一座慾望城市,有人成功,有人失敗,每個在追逐夢想的人,或者虛度光陰的人,都有他的活法。


但是,你只要努力,就能擁有屬於你自己的生活,至於是體面還是苟活,都取決於你。但是不努力,只能被淘汰出局。

不說了,我要去搬磚了。有空再聊聊我在上海的這些年吧!


潘昶永


如果你 不買房、不生小孩,那麼稅後年20萬應該可以在上海過上閒適的生活。


所謂的閒適是指:

  • 平時吃穿,都可以儘可能買中檔最高級別甚至低配高檔的,但奢飾品還是不太捨得買;

  • 對經濟變化的風險有一定的承擔能力:家裡有個小變故,或是生一場不太致命的大病,基本都可以扛過來。


不過,這種生活的前提實在是太重要了,即:不買房、不生小孩。


因為,這三件事,要做任何一件事,都可能是無底洞,它可能會讓你的收入成為一個沒什麼意義的數字。


先說買房。

如果你希望能在上海有尊嚴地生活(不用每天住在很破的地方、或是花上兩小時以上下班),又不願意終生租房,那麼,你就需要儘快制定自己的購房計劃。

而能滿足兩個人生活,且在外環以內的房源,基本都是 300-400 萬起了,即使是首套房,也需要 90萬-120萬 的首付。在沒有支援的情況下,即使你不吃不喝,也得等 5 年左右。雖然說你的工資會漲,但房價恐怕也會漲。所以 5 年左右的時間是迴避不了的。

即使你解決了首付,還房貸也有不小的壓力。400 萬左右的房子,貸款 280 萬,如果用三十年還貸,按照目前公積金和商業貸款的利率,基本要還 500 萬,也就是一年 16 萬,扣掉 16 萬 (公積金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兩個人還剩下多少錢呢?

更何況,400萬的房子,真算不上太好。


再說生小孩。

現在雖然開放了二胎,但是上海的大部分人還是不太願意養二胎的,因為光一胎的開銷就已經大得驚人了。

按照如今的行情,從生孩子起,每年在孩子身上的花費,沒個三五萬是很難夠的,如果希望孩子成為人中龍鳳,那開銷更是無底洞了。

但比錢更消耗的,是你們的時間。在孩子年齡很小的時候,勢必要有人去照顧他,因此在工作上必然需要作出很大的犧牲才行。一邊少了收入來源,一邊要多開銷,這個代價恐怕比你想象中的要更大。

這個準備,你做好了嗎?


所以,如果你打算買房和生孩子,那麼總計 20 萬的稅後收入,想在上海有尊嚴地活著,的確不太容易啊。


曾加


在上海稅後20W可以過什麼樣的生活?

淡泊的人在上海稅後2萬也可以過得心安理得;貪求的人在上海稅後200萬依然不會滿足。

幸福是主觀判斷

我有個認識十幾年的朋友,早些年是研究日本歷史的,出版過相關的著作。想進博物館做研究員因為學歷不夠被卡住了,退而求其次,現在在家中畫國畫,畫了五六年,已經是青年畫家,有人請他在藝術中心聯合開畫展了。


他的收入常年不超過稅後4萬,在上海住一套二居室的老公房,養了兩隻貓,平時就出去畫畫寫生,在小區裡教孩子們畫畫,不抽菸不喝酒也沒有女朋友,樂趣和愛好是喝茶(茶藝師級別)。

在很多人眼中他哪有幸福可言?但是和他交往十多年,從來沒有看到他特別沮喪、特別壓抑、特別不快樂的時候。我講一個顏回的故事給大家聽:

有一次,孔子對學生們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指:賢德啊,顏回吃的是一小筐飯, 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窮陋的小房中,別人都受不了這種貧苦,顏回卻仍然不改變向道的樂趣。賢德啊,顏回!
孔子十分讚賞顏回的這種品德。然而這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品德呢?孔安國說,這是“安於貧而樂於道”。

人最大的幸福是能瞭解“道”的真義,享受明道、悟道的樂趣,這樣的快樂,是用任何的金錢都換不回來的。

諾貝爾獎獲得者克雷格•梅洛說:“作為科學家,每天都會發現新的東西,這樣的體驗對我來說無與倫比。如果有一天,我的一個發現,足以重要到可以獲得諾貝爾獎,這當然令人興奮,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仍是每天發現的樂趣。”“其實,我們整個人類都應該有這樣的精神,不斷探索新領域,爭取不斷有新的發現。每個人都應該有值得自己全身心投入的愛好,不論是藝術、音樂還是科學,愛好可以幫助整個人類維持探索精神和創造性。對我來說,科學就是讓我保持探索精神的來源。”

有些人說,我的境界沒有這麼高,我不是科學家,也不是哲學家,更不是聖人,我就想擁有一點平常人普普通通的樂趣,那我還是希望能賺儘可能多的錢,改善生活,讓自己富足安康,這樣不也很好嗎?

避開“消費主義”的陷阱

有些人問“在上海稅後20W可以過什麼樣的生活?”

實際上他想問的可能是稅後20W可以買到什麼?可以享受到哪些物質生活,可以多少的消費能力,是不是可以購買許多奢侈品,是不是可以交往年輕漂亮的美女或者英俊瀟灑的帥哥?

這些我相信我都可以回答你。

我2001年剛畢業的時候月薪2300,年薪2萬多,徹底的吊絲工資;
到2007年的時候月薪15000,年薪20萬,之後收入一直在增長;

然而,現在的我並沒有購買許多的奢侈品,也沒有交往什麼年輕漂亮的美女,更沒有一年到頭各種旅遊各種亂花錢。

如果是大眾眼中一般的消費性奢侈品,我完全購買得起(遊艇飛機肯定還是買不起),什麼BBA的汽車、名牌包、新潮的電子產品、高級餐廳這些都不在話下。但是我並沒有去過度消費,上個手機因為實在沒法修了才換了一部,現在用了2年多,周圍人都是iphoneX之類我還是iphone6。

可能和同樣收入層次的人相比,我算是摳門的。這點要歸功於娶了一個勤儉持家的好太太。

但正因為我和太太相對比較“摳門”,我們才能在上海買了兩套房子,市值超過了1000萬。這對於一個貧寒的農家子弟來說,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我也有一些同學和朋友,掙錢不比我們少,大學畢業就買了房,到現在依然還是一套房,其餘的錢都瀟灑掉了,現在生了二寶覺得家裡地方太小不夠住很苦惱。

年輕的時候,要懂得積累,要學會積累資本。

你在上海稅後2萬,我建議你好好鍛鍊身體,身體健康了就有機會;

你在上海稅後10萬,我建議你好好充電學習提升視野,以後有機會走上更好的管理崗位/創業做老闆;

你在上海稅後20萬,我建議你攢錢買房,多少不拘,至少每年攢10萬,三年以後你可以有機會試試看能不能買房,真的紮根上海;

不要隨波逐流,不要因為別人買了新的電子產品、去了哪個國家旅遊,自己就覺得抓耳撓腮,甚至衝動之下我也去消費消費。

現在信用消費的渠道太多了,所有的商家都在教你“買買買”,但正是因為你不停的“買買買”,他們口袋裡的錢才會越來越多,最後他成為了大資本家,你永遠在添磚加瓦。

講一點經濟學

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家得主赫伯特·西蒙因此提出了“有限理性”理論,認為人追求的往往不是效用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而是對過程和結果感到“滿意”。但“滿意”這個標準,很難像傳統經濟學效用最大化和利潤最大化那樣在數學上通過線性規劃很容易地解決,因此,有一批人提出應該通過實驗的方法,去研究人類的經濟行為,行為經濟學也就因此而生。

我們的理性在勸告我們要未雨綢繆,積攢資本;

我們的慾望在促使我們寅吃卯糧,過度消費。

慾望是無窮無盡的,而理性是有限的。如果整天在想“稅後20W可以過什麼樣的生活?”,而不是“稅後20W怎樣才能更好的積累財富”,總有一天你會花的一文不剩。

這樣的人很多,很多,多到還有幾千萬人渴望在上海買房而不得,想創業而沒有一分錢啟動資金。

你是這樣的人嗎?

(圖源自網絡,侵刪)


談者無語


之前的回答跑題了。我家情況是平時我的工資全部用來還房貸,一個月就剩幾百,年底才有分紅和獎金。我老婆月薪20000,到手14000,加年終稅後20左右。我是87年,老婆89年,沒有小孩,住浦東世紀公園附近,一輛車子,老婆的陪嫁,我公司在張江,一般坐地鐵,我老婆在普陀,車子也是她開。我們早飯都是買好的點心,麵包牛奶之類,20塊錢,中午我一般點外賣,15到20元,我老婆出去吃,30塊。晚飯的話有時候出去吃有時候不想出去就煮粥和麵條,週末我總有一天要自己下廚的,一個月3000夠了。水電煤氣比較少,200以內,手機費200,交通卡400,我倆每週要麼看一場電影,要麼聽歌劇或看話劇,順便逛街,我老婆花錢還好,不會亂買,我倆是吃貨,經常逛超市買零食,嘉裡中心地下那家你懂的,下館子也常有,畢竟吃貨,這些花費平均2000吧。我倆養了只貓,養了些花草,一個月200吧。然後平時健身就繞著世紀公園跑跑,我受傷後就不去健身房了,家裡有啞鈴和瑜伽墊。我倆都是博士畢業,興趣也比較文藝。我週末在家喜歡看書,寫詩,或者水水論壇,寫點技術文章,敲敲代碼,做點開源工具,有時會彈彈吉他唱一唱,我老婆愛好書法,打掃家,我倆都喜歡玩累死魔方,數獨,孔明鎖之類的小玩具,這些也花不了多少錢,我感覺過得很充實,而且我和老婆很有共同話題,現在也保持寫詩給她的喜歡。我在外還是有些應酬的,我在公司管著技術團隊,有些人常加班,我自己掏腰包買了各種零食,經常組織大家聚聚餐。還有很多同學,朋友,大家也常聚聚,現在我喜歡把他們請回家,我自己下廚,感覺很開心,花費,算1000吧。還有車子,也就我老婆上班開,平時出去停車太麻煩了,還不如坐地鐵,一個月1000左右。算算也差不多,我老婆一個月剩個6000吧,不過買衣服,買手機這種另外算。以後有了孩子每個月就基本存不到錢了,到到年底有分紅和獎金會好很多,這些錢存著養小孩,生二胎也沒什麼壓力。而且學區房也準備好了,壓力小很多。希望老婆升職升職,希望我司越來越好。


亜牛


說上海,但是在上海市區和上海郊區還是有不小差別的。稅後20萬,大概就是稅前20000-21000的樣子,以13薪來看。市區不知道,這個收入在上海外環以外的郊區工作和生活,怎麼說呢,若沒有家底緊靠個人的話,平時吃飯也還是要悠著點大排檔小餐館為主,偶爾大餐可以接受。穿衣還是要以優衣庫Zara 為主,買過千的衣裝鞋子還是要心頭一緊。出行擠公交是不用了,十萬左右的代步車可以負擔,十五萬的高配都別想。買房是首套的話(就是說20-30%首付),緊衣縮食個幾年,也能自己湊夠首付(也是郊區房,七八十平二手房),貸到30年的款。所以沒有家底,沒有背景,年芳三十(或者未到三十),還是有可能負擔好自己的生活的。當然若是步入婚姻殿堂,花費增加,你另外一半的收入可以與之相抵,還是可以過上自立自主的小日子。


天上白雲飄2013


94年,目前年薪還不到20萬,一年下來總體收入估計只有18萬左右,不打算在上海買房子,未來會離開上海,目前在東莞有房子,(父母在東莞),房價才1.3萬。買了一個144平的,現在珠三角劃成大灣區,了估計以後會升值,家裡去深圳市區60分鐘左右。 廣州也60分鐘左右。 月供6000。

目前住在上海浦江這邊,一個月2000。平常衣服頂多是優衣庫之類的牌子,以前有女朋友,每個月會支出1000到2000她身上,不過現在分手了,就多出了一點零花錢。不過我還年輕,以後應該還能拿到高一點工資。


馮塵


首先得問下你伴侶的意見。既然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你伴侶的意見是至關重要的。

下一步就想下你伴侶的工作問題了。你的工作已經有了。你伴侶的工作?是否可以適應以及跟上上海的步驟。如果你和你伴侶的工作問題已經不是問題。那麼接下來就要想下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以我個人來說。分2種。

第一種,現實類。必須要買房買車的。

第二種,浪漫類。賺錢的目的就是為了花。7天一小玩,一月一大玩。買車買房可以計劃但不會為了計劃而進行拮据的改變。

如果你和你伴侶是第一種。恭喜你。你和你伴侶去到上海20年時光將會非常拮据的過著中產階級的生活。省吃儉用,衣服鞋子不會超過1000。吃自己做,還要等晚上六點的打折貨。休假不求做點兼職補貼也絕不能去玩。薪水基本都用在了人生3子上。算是為下一代做犧牲。如果你還要養父母和岳父岳母。。在偶爾來個小病意外。那麼估計拮据時間會加長不少。

如果你和你伴侶是第二種。很幸福。3個字可以概括。上海作為我國超一線城市,經濟中心。各項設施設備都將讓你眼花繚亂。吃好喝好玩好。就算要養老人等而外支出你也可以遊刃有餘。還有一筆小金庫可以在大假的時候去旅遊度蜜月。生活美滋滋。但是相對應的,可能你的父母和岳父岳母會極力反對的同時,你的下一輩可能會很苦逼。在上海的3子。最關鍵的就是房子。即便有了車子,沒有房子也就沒有孩子。如果有了孩子,沒有房子,孩子就會很苦逼。

說白了。以我個人認為。你這樣的條件。如果在上海想要3子的。可能會過得比較拮据。但不代表不幸福。

如果你不是非要3子的。你和你的伴侶在上海會生活的很幸福很甜蜜。

一切的一切還是因為房子。

當然這一切只是在沒有意外的人生路進行的預測。

誰也不能保證你可以永遠不升職加薪?不會被炒魷魚?不會暴富?不會破產?

上海的意外性太高了。且行且珍惜。


cct木頭人


閱歷過淺,涉世未深,對錢的感覺與理解還太少。

稅後20萬,在上海薪資水平中,高於約90%的人。

這個要看你怎麼花了,各種債務是不是很多,家庭支出是不是很大。債務壓力不大的話,我認為只要會過日子,一定會很幸福。

祝生活愉快,開年大吉。


板牙哥


“到手年收入20萬在上海能過什麼樣的生活”,這是一個很難嚴謹回答的問題,畢竟每個人生活方式不一樣,對生活幸福感的敏感領域也不一樣。我只能從自身經驗出發,儘量描述一種真實但並不全面的生活狀態。

首先,上海的消費水平較二三線城市確實要高一些,在上海生活,日常開銷會有所提升。但是,對於日常消費的商品來說,上海價格並不高,甚至由於物流發達、商品豐富,某些商品價格反而要低。例如水電煤公用事業費(除了電信費用)、吃喝拉撒基本生活用品,上海不比別的地方貴,你要買進口商品、奢侈品說不定上海還便宜。上海消費貴在服務類消費和特殊領域消費。比如,裝修、僱人、打車,乃至教育、社交、裝B等等……舉個例子,你在外地買輛車上牌是不要錢的,上海要參加拍賣才能取得滬牌,價格高達八九萬不說,拍一年還不一定拍的到;上海交通也很貴,公交2塊起、地鐵3塊起、打車14塊起,油價全國領先,停車費反正我現在一年得五六千;吃飯應酬也是不小開支,朋友聚餐人均總歸一百朝上,兩三百也不稀奇;另外不要小看人情來往,小城市朋友結婚送個紅包三百五百的說不定就夠了,上海一千都不太拿得出手;裝B就更難說了,上海有錢人太多,在這樣的地方生活,想獲得優越感的成本很高……

綜上所述,我認為你來上海後的收入增長相較於日常生活開支的增長,基本可以覆蓋。也就是說15萬漲到20萬,來上海應該說生活水平不會下降。

但是!——最重要的永遠是“但是”之後的事情——但是,這一切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上,那就是你在上海解決了住房問題。如果尚未解決,那住房問題的解決方案將會給你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差別。一句話,上海房價太高了!太高了!高了!了!

你說你女朋友是上海人,你們勉強能夠付首付。我樂觀估計你們目前可以拿出200萬來。那麼問題來了,你要買200萬的房子,500萬的房子,還是1000萬的房子。

我個人認為,買房子主要考慮三個方面:一是夠不夠住,面積要符合要求;二是夠不夠近,上下班交通要符合要求;三是夠不夠用,主要是考慮將來孩子上學問題。對於夠不夠住,考慮到你的父母在外地,你們馬上要結婚生孩子,那房子最少要兩房、60平以上;對於夠不夠近,以往來市區單程不超過1小時計,至少要住在外環線附近,最好地鐵沿線;對於夠不夠用,房子最好是學區房,最起碼不能是菜場小學。以上不可兼得的情況下,總要有所取捨。現在僅按三項要求全滿足的情況下來分析一下:

200萬能買到什麼樣的房子?200萬的話你就不用貸款了,或者少量貸款後還能留有現金用於投資,還貸壓力也不大,資產配置健康,成長性良好。說白了,就是生活很有希望!但是200萬買60平以上的新房只能買在崇明、金山等距離市區50公里以上的超級遠郊。如果要符合條件1、條件2,只能買外環線附近房齡在20年以上的老房(單價3萬)。這種房子因為遠離市區,對口的學校一般都不好。

500萬能買到什麼樣的房子?如果總預算能有500萬,那麼恭喜你,你可以考慮外環附近的新房了,一般單價在7萬左右。或者再遠一點,嘉定南翔、青浦徐涇、松江九亭等近郊,地鐵方便,新房單價五萬多,可以買到小三房了。這樣交通、居住問題都不大。但上學是個問題,好學校都在市區。如果要兼顧一流學區,那隻能在市區買20年以上的小戶型老房子,單價10萬左右,可以買50平米。如此一來你們首付200萬,需要貸款300萬(前提是你不限購,否則首付比例還要提高)。以組合貸款30年計算(很多老房子貸不到30年),每個月還款1萬5。去掉兩個人的公積金每個月還要還1萬多。應該說生活質量應該還可以保證,但想攢下錢來是很難了。還有一個方案就是花200-300萬買個小學區房掛戶口,然後在附近租稍微大一點的房子。上海市區租售比800-1000,賣1000萬的房子,月租金可能也就1萬多。單純從居住角度來說,租比買划算。

1000萬能買到什麼樣的房子?如果總預算能有1000萬,那麼基本上可以在內環內購買到面積夠住、房齡20年內的一流學區房了(單價10萬左右)。或者可以在市區買個小房子掛戶口,然後在交通方便的近郊買個大房子用於居住(300萬+700萬)。再或者不管學區的問題,可以在中環附近買到100平米左右的新房,在外環附近買到140平米的大戶型,在郊區買到200平米以上的疊層別墅或者大平層了。當然如果只有200萬首付……

綜上所述,不一定全面準確,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也希望在上海生活的朋友指出錯誤,避免一家之言誤導了題主。畢竟是件人生大事。


EricBull


85年人,老婆86年,08年底來上海,金融行業,09年到12年在師傅那學習,每年不到100萬,12年出來單做趕上市場好時候,每年500左右,15年大漲大跌賺了2000多,無房貸,之前在梅園租房好幾年,房租從4000多漲到6000多,這的房價從3萬多漲到10萬,15年才買房,趕在大漲之前買到算省了一點,現在值個1800左右,兩個孩子,大的幼兒園小班,小的剛出生,這幾年行情又不好做了,收入也在減少,去年300左右,感覺不是很穩定,兩輛車一個滬牌,共花了不到300,老家3套房,值300萬左右,老婆不上班,全職太太,雙方父母都不上班了,家裡不算購物和外面吃喝剩下各種開銷生活費一個月3萬左右,過年會給家裡額外紅包,上下班騎共享單車,晚上偶爾加班才開車,路上太堵,不會去亂買奢侈品,平常喜歡健身運動,收藏些小玩意都花不了多少錢,生活還是有壓力,現在閒餘資金做銀行保本或者低風險理財,以前買過社會上的理財,好在不多20萬,虧個乾淨,生活上花錢壓力不大,但感覺不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