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7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關於書價問題,和老師舉出了他這些年來關注的寶卷,他說這類書以前少有人問津,故而幾年前他的收購價格大多是一百塊到兩百塊,到如今購買寶卷的均價已經上漲了十倍,而稀見的品種則上漲了幾十倍。他告訴我說,雖然說寶卷是孔網的專藏,但網上的競價者也不是有意跟他抬價,因為那些人也想買這類書進行研究,所以價格的上漲乃是市場需求的正常反應。

關於孔網的經營模式,和老師說主要有兩大塊,一是書店區,二是拍賣區。關於書店區,到如今開店者已經超過了一萬三千家,而開書攤者則有五萬多家。我問他書店與書攤的區別,他說並沒有實質上的區別,僅是經營規模的大小而已。這兩者加起來,書店區在網上的經營品種有九千多萬種。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明嘉靖本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這個堂號的舊藏,我那裡也有,但不知道藏主的姓名

關於拍賣區,和老師用平板電腦給我作了演示,上面顯示出孔網的在線拍品有四萬多件,這些拍品都是由書主自行掛在網上上拍。每件拍品的展示時間是三天,所以到第三天的晚上,人們就爭相出價,以便搶在結束前拍得心儀之品。因此,每天平均有一萬五千件到兩萬件的拍品結束拍賣,同時也有相同數量的拍品重新掛在拍賣區。此區的繁榮,和都是說他事先也沒有預估得到。

看到這些數據令我也大為感慨,在正常的拍賣會上,每場的品種大多是在三百件左右,即使是小拍,也很少超過一千件者。孔網每天的上拍數量都超此十倍,這麼大的數量如何看得過來,但和老師卻說,因為網上的搜索功能,如果有空的話,當然可以一一瀏覽這幾百個頁面,沒有這麼多的時間,就可以通過搜索關鍵詞來查找自己所關心的專題。

而我則擔心網上交易的安全性,和老師告訴我,這種擔心太過多餘,因為孔網有一套制約措施,比如買家拍得之品發現是假貨,則可通過孔網向賣主提出退貨。孔網也有專門的鑑定人員,發現這個問題可以罰賣主三倍的佣金。此前也有人擔心網上交易的安全性,後來孔網解決了一系列相關的問題,為此贏得了業界的聲譽,以至於有些賣主直接在網頁上聲明:“若有異議,可請孔網鑑定,無論什麼結果全接受。”由此而增大了買主的信心。雖然有這樣的保障,但和老師也承認單件十萬元以上的成交數量就很少了,這類高端品種主要是拍賣公司來經營,而孔網主要上拍低價之書。幾百塊一件的線裝書拍賣公司經營起來賠錢,但孔網卻適合這類拍品,甚至幾千元到幾萬元一件的拍品,其數量也要比拍賣公司大得多。由此而說明,古書的高端產品拍賣公司是主打,而中低價成交額之書則孔網最有優勢。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品相不錯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藏章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作者簽名

對於買到假書的問題,我依然還有疑慮。和老師說,這個問題在網上經營大可放心,因為網店都是要用身份證來註冊,一旦有的書店賣假書,金額小的孔網有辦法解決,如果是大金額那就更好辦了,因為夠了一定額度就可以報警,這種行為會被視為犯法的欺詐。即使同一個人註冊不同的網站,但最終都能查到其本人,更何況每個人所上拍品的特色以及對某些書所寫提要的文風,只要常上網站的人,無論你換幾個網名,其實都能看出來。所以說,網上交易的透明度和誠信度,在今天已經不是問題。

在聊天中,我問陳閣,她原本在孔網哪個部門任職。陳閣笑著跟我說,她從剛進孔網開始就在糾紛調解部工作。隨著孔網交流數量的上升,爭議也漸漸多了起來,而很多爭議讓她看來都是一些書生意氣。孔網乃是中間人的角色,她的工作就是兩邊勸,以便讓糾紛得以平息。而和老師插話說,正是因為陳閣在工作上的用心,才使得他把陳閣調到了舊書交流中心。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封面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簽名沒有上款

但任何問題有利也有弊,和老師說,因為他長期在網上買書,為此跟很多人競價,買不到的人就會在網上罵他,他對此也無可奈何。他覺得自己並不用化名公開在網上競價,高價者得知,憑什麼要罵自己。但他覺得網站是自己所開,沒有辦法跟這些人較真:“如果網站不是我的,我早就找這些人去打架了。”和老師同時說,既然在社會上有了一定的名氣,那就應當接受被別人罵:“因為你佔了別人的位置。”而後,他打開一個網頁讓我觀看,原來他在跟別人競爭一部書,對方沒能爭過他,於是在網上開罵,說何老師有意抬價,因為他們已經查過記錄,和老師已經買過同樣一部這樣的書。對於這種說法他跟我也承認,他說自己已經忘了買過該書了,絕非是有意把某類書的價格抬上去:“我只是想把自己的專題搞得更豐富一些,把價格抬上去對我有什麼好處?”

有意思的是,這位對和老師不滿的愛書人也讓我殃及池魚,因為此人說和老師“與韋某不應當跟他競價”。和老師笑著說,看看把你也捲了進去。這真是冤枉乎哉!我雖然跟和老師相識這麼多年,直到今天我沒有在孔網上競拍過一本書,孔網給我帶來的最大便利,乃是可以買到一些寫作用的參考書。而買藏品這件事,我卻喜歡到現場看到原物,親力親為地將其買下。所以,關於我在網上跟別人競價這件事,確實子虛烏有,這才是現實版的躺著中槍。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線裝書都要上了塑料袋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待整理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雜字冊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競爭一些在我看來頗為偏門的品種?和老師給我的解釋是:“將小的門類作為專題很容易能夠搭建成一份特殊的收藏,比如小唱本這類書一百多塊錢一本,如果收得一萬種也就花一百多萬塊錢,但是這個數量已經就成為了某個專題的重要收藏。”但和老師也承認,這類偏僻品種價格也越來越貴,即便如此,如果在北京賣出一套房,用這個錢就足可以在某個小項目上成為霸主地位,他認為這正是小門類之書漲價的主要原因。

可能是因為有這種意識在,和老師一直在買一些冷僻之書。但孔網的舊書經營跟和老師的個人收藏顯然是兩個體系,如何能做到公私分明呢?和老師說,在這點上他分得很清楚,凡是他在孔網上所售之書都會算舊書交流中心的經營。他買得之書都要另付百分之二十的費用給交流中心,如果要賣出這樣的書,他也會再付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和老師說,只有這種作法才不會讓股東間產生矛盾。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寶卷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這種小冊蒐集不易

在超前意識方面,我的確佩服和老師的思維方式,因為他在孔夫子舊書網旁邊又建起了雜書館,並且他聘請很有影響力的社會名流高曉松擔任該館的館長。在開館之前,和老師前邀我去參觀一番,我感慨其規模之大,而後寫了篇介紹文章,發在了公微號中。轉年該館建成後對外開放,很多記者都對這件事有了大幅的報導,甚至有些報導也引用了我在文中的所談。比如2015年12月5日的《京華日報》就有記者田超所寫《高曉松“雜書館”真的有乾貨嗎?》一文,該文中有如下段落:

這家名叫“雜書館”的民間公益圖書館位於北京崔各莊紅廠設計創意產業園,距離地鐵15號線馬泉營站約1.5公里。如果追溯其前身,可以查看去年11月底,藏書家韋力曾在其微信公眾號平臺芷蘭齋中發佈的文章《籌建中的孔夫子國學資源館》,面對如此多的藏書,見多識廣的韋力也感嘆“就數量而言,這個館所的藏書數量要比芷蘭齋大許多。”

看來,我的感嘆挺有價值,然而該文中我感興趣者則是錄有高曉松對雜書館一名的來由:“因為我們收藏了最多的民間寶卷、鼓書、雜字、民國教材等雜書雜誌,故取此名。”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舊期刊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老雜誌

雜書館開館之時,和老師在本館舉辦了開館研討會,在那個會上我見到了高曉松先生。他為人之和藹、訪談之睿智,都給我留下很好的印象。在會上我也見到了《百家講談》的著名講座人于丹老師,于丹從各個側面誇讚了雜書館所起到的社會公用,還有多位專家學者都從各個角度論證了雜書館存在的重要意義。

對於該館的報導,大多數記者都是關心該館所藏之書數量之大,路豔霞在《高曉松雜書館寶貝多:藏有清朝和民國雜誌所有首期》一文中說:“走進這家圖書館,一片安靜,你甚至會為眼前所看到的藏書樓般的氣派所震住。新書館藏有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的文學、歷史、哲學、經濟等各類圖書共20餘萬冊。直通屋頂的書架足有四米高,人被書架、圖書所包圍,瞬間覺得自身很渺小。特意闢出的兒童區域,有孩子們最愛的積木,還特別突出了連環畫特色,《沸騰的群山》《白毛女》《宋江》《風雲初記》等正靜待小讀者的到來。”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成摞地擺在這裡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舊平裝

雜書館在設計方面給人造成的視覺衝擊力的確很大,而這些書也都是和老師陸續買來者。我以往到他那裡看書只是留意古籍善本,而他藏有這麼多的舊書,卻是我未曾料到者。而雜書館在設計方面也的確用了許多的心思,2015年12月29日的《北京晨報》載有張璐所寫《高曉松“雜書館”人氣旺,提前四天預約未成功》一文,此文亦感慨雜書館的高大書架以及全過程的閱讀環境:

新書館書盈四壁,20多萬冊新中國成立後出版的各類圖書,靜立在高達四米的書架上等候取閱。這裡雖名為“新書”,但大多是私人的藏書,有不少泛黃的“老書”,還有一些是公共圖書館淘汰的舊書,散發著陳舊的書香。書館一層裝修風格簡約時尚,二層有不少茶座間,木質座椅古色古香。館內不僅提供免費WiFi,還有免費的咖啡、茶和水果。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新印古籍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一排排的書架

其實和老師所建之館並非只是雜書館,陳閣給我的一份材料中介紹了孔夫子網所建各個書館的情況。關於雜書館,該材料中首先給出瞭如下的定位:“雜書舘是一家大型私立公益圖書館,也是一所免費公開借閱的藏書樓。”而對於雜書館的狀況,這份資料中則有如下數據:

雜書舘館藏面積三千餘平方米,館藏圖書及紙質文獻資料近百萬冊(件),存近千架。其中線裝明清古籍文獻二十多萬冊,晚清民國期刊及圖書二十多萬冊,西文圖書五萬多冊,特藏新書十萬多冊,名人信札手稿檔案等二十餘萬件。新書館館藏新書二十餘萬冊。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正在整理編目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翻拍儀不錯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工作中

除雜書館外,這裡還有“晚清民國期刊館”,該館的情況則為:“本館收藏晚清民國期刊近一萬四千種,十萬餘冊,囊括了當時絕大多數重要期刊。其中創刊號九千多種,晚清期刊數百種。其中,近四千餘種期刊或其中若干期數未見公開著錄。對研究晚清民國時期社會生活、文化變遷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

對於此館所收藏期刊的特色,本材料中列出了四點,其中第一點談到的則是該館有創刊號九千多種,這應當是已知藏量最大的創刊號專題。而其第二點,則是提到該館有未見著錄的期刊四千餘種:“新中國成立後,雖然許多公私機構都在為搶救民國期刊做努力,但仍有大量資源散落於民間,沒有得到認真保護。雜書舘所藏四千多種期刊或其中若干期數未見公開著錄,此次經本館首次公開,將為晚清民國研究注入新的史料。”

餘外,這裡還有“民國圖書文獻館”,該館的藏量為:“收藏民國圖書文獻近十萬冊,涵蓋文學、歷史、哲學、經濟學、社會學、法學、教育學、財政金融學等眾多領域。其中十幾個領域館藏自成體系,在國內外公私館藏中均名列前茅。”

除此之外,孔網還辦有“西文漢學館”,相應的介紹文字是:“主要藏有17世紀以來以英文為主的西文書籍五萬多冊,規模在目前已知的國內私人館藏中首屈一指。其中‘西文漢學文獻’、‘詹氏舊藏西文圖書’、‘西方學術原典文獻’及‘名人藏閱西文圖書’四大類館藏獨具特色。”

“特藏新書館”則為:“藏有建國後特色書籍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簽名本十萬多冊。”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已整完部分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進行清理

以價值論,當然是“線裝古籍館”最大:“藏有從唐宋到明清豐富的古籍文獻十萬多冊,是目前已知國內最大的私人館藏,館藏重要系列包括:明版書籍、清朝殿版書、清朝刻本、清末民國詩文集、明清叢書、清末西學新學文獻、線裝高等學校教材、唐宋遼元版本等。”

對於該館藏書的具體特色,該材料中有如下簡述:

一、明版書籍存十二架,近五百餘種,以明早期刻本、明藩府刻本、明版畫、明版叢書為特色。

二、清朝殿版書存十架,近百種。清朝殿版圖書為清朝皇家刻印,紙墨精良,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精品。雜書舘中殿版書的數量和質量在國內私人館藏中名列前茅。

三、清朝刻本數量豐富,近三千種,基本涵蓋了清朝各時期重要作家的作品,其中有眾多珍稀版本,是研究清朝歷史文化的第一手文獻。

四、清末民國詩文集數千種。這些詩文集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清末社會文化、時局變化,有大量重要人物的初版作品,是研究晚清文化和思想的重要資料。

五、明清叢書近百種。叢書刊印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且多為大型綜合性叢書,涉及領域廣闊,保存了大量珍稀的歷史文獻。

六、清末西學新學文獻四千多種,在國內外公私館藏中數量名列前茅。西學新學文獻是清末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存證,也是清末仁人志士救亡圖存的真實寫照,具有極高史料價值。

七、線裝高等學校教材三千多種,在國內外公私館藏中名列前茅。中國新式高等教育發端於清末,國內主要知名大學多始建於清末民初,而教材是一個學校教育思想和內容的代表性成果。這些教材涵蓋了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武漢大學、北洋大學等,即使現在看來也是教材中的典範。

八、唐宋遼元版本近二十種。這些早期版本具有較高的文物與藝術價值。

就我的瞭解,和老師其實最為看重線裝古籍,這些年來,他依然在努力地買進,然而他在購買品種上卻始終走寬泛的路線。今日在其館中,他向我出示了在拍賣行買到的西夏文殘本。和老師調侃說,正是因為我寫過相應的介紹文章,使得這類拍品價格大漲,他花了不小的代價才買得了這幾件。我卻問他,何必要每類品種都要買到。他告訴我說,自己的目的乃是要建成版本博物館,這個館包括國學圖書館和圖書文獻博物館。所以,他每個品種都要有樣品。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壯觀

孔夫子舊書網:古舊巨擘,私館最大(下)韋力撰

分類方式

其實在線裝書方面,和老師下的力氣最大者乃是一些民間文獻的收藏。而這份收藏則讓他建起了“民族民俗古籍館”,這個館的收藏情況為:“本館藏有豐富的線裝清朝民國民間地方文學、文化、民俗、歷史文獻,包括彈詞、鼓詞、唱本、寶卷、木魚書、潮歌、小說、戲曲、幼學文獻和地方雜字共三萬餘種,十萬餘冊。這部分藏品為雜•書舘最具特色之珍品,居中外公私館藏之首。”

陳閣給我的材料中祥列出了該館每個品種的藏量,比如鼓詞有三千多種、彈詞有數百種、唱本一萬多種、不同版本的寶卷有四千多種、木魚書數百種、地方雜字和幼學文獻五千多種等等。正如和老師所言,他在某個小門類方面都達到了國內頂尖的水平,而這也正是他在藏書方面的獨到眼光。就這點來論,我的藏書眼光太過落後,只是亦步亦趨地走傳統之路,真想學得和老師的這種超前意識,讓自己的藏書多一些花樣也多一些樂趣。不知道,未來的孔夫子網還會玩出什麼新花招,我只能作為一個旁觀者繼續看待他的發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