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芯片紗布大戶奧美醫療,奕瑞光電子IPO後股權穩定性引猜疑IPO稜鏡

這家擬登陸創業板的企業因主營領域技術先進使得毛利率表現出色,不過其董事長長時間同步出任TCL醫療公司高管的事實,也令市場狐疑

芯片紗布大戶奧美醫療,奕瑞光電子IPO後股權穩定性引猜疑IPO稜鏡

《投資時報》記者 羅藝

宣稱在國產非晶硅平板探測領域領先的上海奕瑞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奕瑞光電子),正希望通過登陸創業板募資4.76億元以擴充產能。

《投資時報》記者注意到,5月11日其在證監會網站預披露的招股書顯示,該公司並無控股股東且股權分散,12個發起人股東全部為機構股東,不過更值得留意的是,其中有一半股東,為私募基金。

此外,招股書顯示,奕瑞光電子創始人曹紅光此前在擔任TCL集團旗下醫療公司要職期間,即已成立奕瑞光電子,且兩家公司有交易產生。而在奕瑞光電子後續發展過程中,也曾多次出現其與控股子公司發生關聯交易的情形。

針對上述問題,《投資時報》記者向該公司董秘辦發送採訪提綱詢問,該公司回覆稱,“公司尚處於靜默期,對外披露信息需在招股書範圍內。”對於相關情況及由此產生的市場疑問,公司避而不談。

股東半數為私募基金

奕瑞光電子招股書披露信息顯示,該公司主營業務為數字化X線探測器的研發、生產、銷售與服務,產品廣泛應用於醫療診斷、工業無損檢測、安防檢查等領域。

從其資料看,奕瑞光電子是一家“成功研製出國產非晶硅平板探測器並實現產業化,打破國外廠商對非晶硅平板探測器的技術壟斷,國內少數通過自主研發成功實現平板探測器產業化並在技術上具備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成立於2011年。

芯片紗布大戶奧美醫療,奕瑞光電子IPO後股權穩定性引猜疑IPO稜鏡

2015—2017年,該公司主營業務分別實現2.13億元、2.56億元和3.56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29.22%,同期淨利潤為1893.45萬元、4277.22萬元和7090.54萬元,平均淨資產收益率分別為30.98%、25.76%和31.70%。

該公司目前的收入來源主要為醫用數字化X線平板探測器產品銷售,2015-2017年,其主業毛利率分別為50.35%、50.92%和51.72%。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看上去業績“高光”的公司,在招股書中卻披露“無控股股東”。2017年整體變更設立時,奕瑞光電子按淨資產合計折股5434.78萬股,差額1.51億元計入資本公積。招股書顯示,該公司共有12個發起人股東,均為投資機構。

其中,上海奕原禾銳佔股21.92%、上海和毅佔股17.65%,蘇州北極光佔股12.3%,紅杉聚業佔股11.59%,紅杉信遠佔股8.1%,上海常則佔股8%,上海辰岱佔股5.06%,上海常銳佔股3.91%,上海慨聞佔股3.41%,鼎成合眾佔股3.11%,辰德春華佔股3%,辰知德佔股1.94%。

這12家投資機構中,包含多家著名私募基金。其中,蘇州北極光、天津紅杉聚業、北京紅杉信遠、上海辰岱、上海辰德春華、蘇州辰知德,經從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中查詢,均為已備案的私募基金。

招股書同時顯示,該公司共同實際控制人為曹紅光、Tieer Gu、Chengbin Qiu、楊偉振,本次發行前,上述四人合計可支配股份表決權的比例為58.01%。其中,董事長曹紅光實際支配表決權股份為1606.28萬股,佔發行前總表決權股份的29.56%,Tieer Gu佔21.92%,Chengbin Qiu佔3.41%,楊偉振佔3.11%。

招股書披露,發行後上述四人合計可支配股份表決權比例為43.45%,仍為公司共同實控人。

若公司完成上市,四位共同實控人的股權將會被稀釋。由於近半股東身份為私募基金,考慮到私募基金的行業特色—有上市後獲利了結並退出的可能,因此,市場普遍猜測,上市後,不排除部分私募基金會將手中籌碼售予相關機構或關聯方。

這一點,亦是令市場普遍擔心該公司實際運營可能由此出現波動的原因所在。

創始人違反競業禁止?

奕瑞光電子在梳理公司發展歷程時披露,其核心團隊早在2009年Airay Holding Limited(奕原禾銳的控股股東)成立後就已組建。2011年,奕原禾銳控股的奕瑞光電子成立,並完成首款產品的測試與交付。

招股書顯示,2010年即奕原禾銳成立當年,曹紅光入職TCL,並在2010—2015年間擔任TCL醫療放射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首席科學家。該公司招股書顯示,2012—2017年,曹紅光歷任奕瑞光電子董事、董事長。

如果按公司發展歷程披露,曹紅光在入職TCL前後,即已開始謀劃奕瑞光電子的設立及發展,而TCL醫療同時又是業內排名靠前的醫療器械公司。官網顯示,TCL醫療的前身是“TCL醫療系統”,成立於2009年,主營業務為提供醫療影像診斷產品及解決方案,包括X射線設備、數字胃腸設備、超聲設備、DSA、RIS/PACS、可視化解決方案等,業務範圍覆蓋中國大陸地區、東南亞地區及北美地區。

招股書披露,2015年2月前,公司董事長曹紅光在同步擔任TCL醫療放射技術(北京)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期間,曾將產品銷售給TCL公司,交易金額為236.01萬元。而2015年之後的兩年,雙方並未發生交易。

子公司應收賬款高企

招股書顯示,iRay Europe GmbH為奕瑞光電子控股子公司,其業務定位為歐洲市場的業務開拓、產品經銷和售後維護。

2015-2017年,奕瑞光電子與iRay Europe GmbH的銷售額分別達到581.37萬元、1541.65萬元和2431.75萬元,佔當年銷售額的比例分別為2.73%、6.03%和6.84%,呈逐年上升趨勢。

但iRay Europe GmbH雖向奕瑞光電子買貨,卻並未及時支付貨款,對後者形成大額佔款。2015—2017年,來自iRay Europe GmbH的應收賬款分別為467.36萬元、1226.02萬元、1198.84萬元。

作為一家負責歐洲分銷的公司,iRay Europe GmbH的應收賬款在2015-2017年分別佔到奕瑞光電子當期應收賬款的14.15%、21.38%及14.01%。

除iRay Europe GmbH帶來的應收賬款,由於業務攀升和銷售方式的原因,奕瑞光電子應收賬款整體規模也在逐年攀高。2015—2017年,該公司應收賬款賬面淨額為3125.77萬元、5360.02萬元和7899.42萬元,分別佔公司當期資產總額的17.41%、20.55%和20.49%。

奕瑞光電子在招股書中表示,較高的應收賬款餘額會影響公司的資金週轉、限制公司業務的快速發展,若應收賬款客戶發生重大不利變化,可能導致公司發生壞賬損失,進而影響公司的利潤水平。

相關專利已至保護期期末,但該公司高管也曾表示正加強技術儲備,但招股書中對此並未反映

芯片紗布大戶奧美醫療,奕瑞光電子IPO後股權穩定性引猜疑IPO稜鏡

《投資時報》記者 王宏

31.31元/股,4月17 日至5月25日的39天裡,中興通訊(000063.SZ)石化般的股價一度成為各種輿論反覆掃描的結點。而有關“中國傷芯”癥結的大辯論,現在終於放低了調門。

儘管很多人已對芯片與高端製造的關係瞭然於胸,但實際上,芯片可以運用到不同的細分領域,從手機、電腦等高端製造業,到空調、電燈等傳統制造業。事實上,格力電器(000651.SZ)有意投入500億予芯片業的新聞,本不值得大驚小怪。

目前的情況是,即便一塊普通的醫用紗布,也能通過嵌入電子芯片提高技術含量,從而避免術後紗布遺留體內的醫療事故。通過使用“變身”後的紗布,美國的醫生們在縫合傷口前只需要藉助掃描儀,便能識別所有紗布並計數,從而確保無一遺漏。

這些“高大上”的醫用紗布,有一部分其實“MADE IN CHINA”。作為國際醫療品牌的貼牌生產商,奧美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美醫療”)被正式授權生產這款紗布。不過,由於相關技術還處於專利保護期,只有被授權的企業方能生產。

近日,奧美醫療在證監會網站披露招股說明書,擬在深交所公開發行不超過4800萬股,計劃募資5.98億元。其中,3.54億元的募資將用於新疆奧美醫用紡織品的醫用棉紗項目和醫用紗布項目建設,剩餘2.44億元則用於醫用衛生非製造品項目建設。

奧美醫療主營業務為醫用敷料等一次性醫用耗材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外銷收入是其營收的主要來源,2014—2016年以及2017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內”),該公司外銷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89.33%、87.53%、92.71%和95.76%。很顯然,海外市場是“智慧紗布”的大去處,且比重更是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對於過於依賴外銷收入的狀況,奧美醫療方面向《投資時報》記者表示,未來將完善其營銷網絡,進一步開拓國內市場,除了目前的醫用敷料市場外,還將向母嬰衛生用衛生和護理產品市場發展。

由於主要通過代工模式生產並銷往國外,且無自主品牌產品銷售,奧美醫療公司毛利率低於行業平均水平3到5個百分點。數據顯示,2016年其主營業務毛利率為35.04%,到2017年上半年微降至33.96%。

記者注意到,奧美醫療被當地連續多年評為高新技術企業,並享受一定程度的稅收優惠。但代工為主,過度依賴海外市場,對於一家企業來說,並不是一種具備可持續競爭力的模式。此前,奧美醫療總經理曾對媒體表示,前述芯片紗布的專利保護期即將到期,公司正積極做好相關技術準備,技術研發進展順利。

據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的統計,僅2016年中國就有超過4000家企業從事醫用敷料產品的出口,行業競爭激烈。如果能通過IPO募集的資金順利實現產業升級轉型,當然無可厚非,但從奧美醫療的募資用途來看,其仍然發力在過去的傳統業務上。另外,記者並未在招股書中找到任何有關嵌入芯片紗布的研發描述。

突擊入股

作為一家為中部地區創造大量就業崗位的納稅大戶,奧美醫療理所當然地享受到了多年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報告期內,該公司所得稅優惠金額佔利潤總額比例分別為9.72%、10.48%、10.03%以及10.89%。

報告期內,該公司對應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5.09億元、15.85億元、15.58億元以及8.32億元;同期實現淨利潤則分別為1.92億元、1.54億元、2.49億元以及1.29億元。靠著多年的業務積累,奧美醫療已經連續三年成為行業出口第一的企業。

就在奧美醫療打算上市的前一年,五家外部投資者以入股的方式進入到其股權結構中。

招股書顯示,2015年10月31日,外部投資者海富恆康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海富恆和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分別向奧美醫療注資4500萬元;隨後的2016年1月,新股東長江經濟帶(湖北)產業併購基金又向奧美醫療注資6000萬元參股;該年4月,長江普惠醫療股權投資管理中心又對其以1855萬元進行增資。就在奧美醫療進行股改後,其又引入了新股東五星鈦信綠色股權投資基金,後者以現金1.2億元對其進行增資。

一般而言,公司股利分配視公司發展情況而定,成長期的公司不會出現大量分紅。在引入外部投資者之前,奧美醫療對於分紅並不大方,2014年分紅7300萬元,2015年僅分紅221.48萬元。

不過,自2015年11月引入外部投資者後,奧美醫療已陸續進行多筆大額分紅。2016年的5月、6月及8月,奧美醫療先後分配股利1.82億元、1.28億元和7068萬元;2017年2月又進行了1.12億元的股利分配。其中,2016年分紅總額為3.81億元,已超過當年2.49億元的利潤總額,甚至接近2015年、2016年兩年的利潤總和。

對於多次大額分紅的原因,奧美醫療對《投資時報》記者表示,公司分紅系經過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具體利潤分配方式會結合公司利潤實現狀況、現金流量狀況和股本規模決定。

壞賬計提不尋常

在現金分紅上極為慷慨的奧美醫療的負債率也高於同行。報告期內,該公司合併後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7.62%、46.17%、46.28%和48.4%,而同期行業平均水平分別為41.35%、33.33%、27.93%和21.68%。

奧美醫療對單一客戶的依賴程度一直較高。報告期內來自前五大客戶的收入佔其總收入的59%左右。而該公司最大客戶為Medline,報告期內來自該客戶的銷售收入佔比分別為24.47%、24.24%、27.55%和30.04%。一旦前五大客戶更換供應商,奧美醫療存在較大的轉型風險。

此外,奧美醫療壞賬計提比例遠低於行業平均水平。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分別為1.74億元、1.56億元、1.52億元和1.69億元,佔同期流動資產的比例分別為19.75%、15.6%、15.75%和19.89%。

同業公司均對應收賬款進行三年內的全額壞賬計提,而奧美醫療卻採用五年壞賬計提的方式。其中,同行業對一年內的壞賬進行5%計提,對兩年內的壞賬進行20%計提,而該公司壞賬計提比例僅為2%和10%。

減少壞賬計提比例,使該公司壞賬準備減少500萬元左右,而這些減少的壞賬損失,則轉化為當年的利潤。奧美醫療在招股書中表示,由於與同業公司相比外銷比例較高,境外客戶信譽良好,所以壞賬計提比例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近日,證監會明確表示將在IPO、再融資和併購重組審核中,進一步加大對環保問題的重點關注。而就在2017年9月,由於存在水汙染物超標排放的問題,奧美醫療被當地的環保部門處以153萬元罰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