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那些高中復讀了很多年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_她夏了夏天丶


作為記者,我曾經探訪過中國最著名的復讀鎮——毛坦廠,毛中算得上是全中國最為著名的復讀生聚集地,但是今天我們不聊毛坦廠,聊聊復讀屆的一個高端群體,也就是高分復讀考生。

眾所周知,中國最著名的復讀人物估計是馬雲和俞敏洪,兩個人都是復讀兩年,三次高考,不同的是,馬雲第三次高考還只是達到了專科線,最後因為本科沒有招滿被補錄;而俞敏洪,則最後考上了北京大學。

但是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一個復讀九次,參加十次高考,最終考上清華的大神。

這個復讀之王叫吳善柳,1982年出生,在2001年,他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復讀,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學,211水平的學校,在當地也算不錯了。但是在大學四年期間,吳善柳犯了很多小地方學霸的通病,就是見識不夠,沒有很好的在各方面提升自己,以至於畢業之後成了一個平庸無奇的重點大學大學生。

於是,在2007年,也就是吳善柳畢業兩年之後,職場碰壁兩年的吳善柳忽然萌生了復讀的念頭,回到了老家,並於當年考上了北師大,一所在北京排名前五的高校,比起之前的北京交大可謂更進了一步。

但是,這似乎並沒有阻斷吳善柳的復讀之路。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又接連進步,相繼考取了中山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知名院校,可他就是不走,年復一年地在老家中學的重點班教室最後一排座位上駐紮。原來,吳善柳的夢想就是考上北大清華,那些年的有一段經歷給了他很大刺激:那些手握北大清華文憑的高材生一亮學校,總是輕而易舉地找到了好工作,這讓他覺得自己也要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年,即將30歲的他以650多分的成績首次進入廣西前一百名,這個成績應該說非常不錯了,復旦交大人大等學校的招生組老師都找到他,承諾報考即可進入金融等專業。

大家知道,像復旦金融這樣的專業,也是很多考生的趨之若鶩之地,就業錢景也是一路光明,可此時走火入魔的吳善柳心理只有北大清華,於是報考了北大。然而,北大的分數線異常高,吳善柳最終被調劑到北京大學醫學部。當地轟動了!那個復讀好幾年的青年終於考上了!當地的企業甚至聞風而動,請吳善柳吃飯。

但是令他們大跌眼鏡的是,吳善柳再次選擇了放棄——原因是:1.吳善柳怕血,不喜歡醫學。2.他覺得北大醫學部不是正宗的北大,因為北大醫學部是以前的北京醫科大學,後來被合併入了北大,上學都不在北大本部。

於是,在眾人的不解和嘖嘖稱奇的目光裡,吳善柳再次回到學校。

不過這個時候,他在原來的學校已經呆不下去了,因為大家見到他,都說“那是個考上北大都不去的瘋子”,他選擇了另外一個學校。

像吳善柳這樣的考霸,學校雖然會奉勸他三思,但是肯定是求之不得,畢竟又多了一個名校的指標。於是,不僅提供他所有的學費,住宿費,還給他特殊優待,安排了一個單間,並且每個月給他幾百塊錢的象徵性生活補助。

在之後的兩年裡,也就是2012和2013年高考,吳善柳的成績有所反覆,跌到了全省100名開外,但是老天有眼,在2014年高考,吳善柳終於達到了歷史最好成績,也就是穩進清華的水平,如願被清華大學機械系錄取,32歲的他終於結束了長達“八年抗戰”的馬拉松復讀之路,而就在他去清華報道的那天,偶遇了比自己小13歲的奧運游泳冠軍葉詩文,小葉子憑藉游泳特長被保送到清華。

轉眼4年過去了,現在是2018年的6月,正是2014級本科生畢業的日子,想必吳善柳一路順利,正值畢業了吧。

其實吳善柳不算是歷史上第一位“考霸復讀生”,有一位比他小一歲,卻出名很早的考霸在考試能力上比他更勝一籌,那就是1983年出生的張空谷。

此人起點比吳善柳更高,19歲時也就是2002年第一次高考,考上了復旦大學,不滿意遂復讀,第二年考上了北大的熱門專業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因為沉迷網遊,第二年就被退學。張空谷回老家復讀,於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考上了清華大學數理基礎科學專業(狀元雲集之地)。沒進去一年時間,又因為沉湎網遊,學分沒有修滿,2006年再次被退學。回家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沉寂在迷茫中,到2007年終於再次選擇重考,花了3個月的時間,怒奪南充市理科狀元,全省榜眼,再次被清華錄取。至此,24歲的張空谷,完成了罕見的“三進三出”北大清華,還有一個打醬油的復旦,可謂是歷史罕見。

如何評價這兩位復讀界的天王呢?

我們先說吳善柳。

一位清華畢業的朋友跟我講:他本人覺得吳善柳完全是在浪費時間。用很多年的時間去追求清華北大,完全沒有必要。雖然清華確實比其它學校在很多方面要強不少,但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講,如果清華是太平洋,那麼復旦好歹也是大西洋,同濟就算是地中海,但是對於個體而言,又有什麼差別呢?因為個體不過是一艘輪船罷了,無論是在太平洋還是地中海,真的能把這個學校給與你的資源全部利用到了,你也就很成功了——馬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杭州師範學院充其量也就是杭州西湖那麼大吧,但是馬雲很好的利用了這個學校的環境,如果馬雲這個小木船真的去了太平洋(清華北大),反而會被巨浪掀翻。

但是也有人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說,每個人的價值觀裡,都有一些必須達到的底線,而恰好在吳善柳的內心世界深處,他必須考上清華才能了卻自己心中的一樁遺願,就像他自己說的:沒上清華的人生不夠完整。也就是說,他考上清華,並不算是完全從實際利益考慮,而是演變成了一種心理情節。他有這個夢想,敢於付出一般人不敢付出的代價,這本身也是值得敬畏的。

再說張空谷。

其實張空谷的復讀完全是形勢所迫,被逼的。

當年新聞爆出來,很多人說他復讀是為了賺取高額獎金,是職業考生。因為張空谷在的地方,學校確實比較有錢,他幾次復讀,拿狀元,先後賺了幾十萬獎金,那還是在10年前,非常大的一個數字。後來他們家上《魯豫有約》,才在陳魯豫面前吐露了自己的苦衷。

張空谷第一次高考,應該說是比較正常的。考上了C7級別的學校(清北復交浙南肥),而選擇復讀,其實是一個比較大的勝算,如果你自己覺得沒有發揮好的話。張空谷應該屬於這種情況,花一年時間考個清華,自己學習基礎也不錯,倒也是無可厚非。

但是後面的情況就是有點收不住了。張空谷迷上了網遊,這個是他初中開始就深陷的泥潭,其實每年北大清華的退學生中,有一大半都是網癮患者,因為沉湎網絡,徹底廢掉了。

所以張空谷相比於吳善柳,他所反映的問題比較普遍;吳善柳這樣的人,其實周圍也有,比較執念,但是未必是體現在考大學這上面,而吳善柳正是因為體現在了考大學這個大家關注的焦點上,才引起了比較大的關注。

兩人的前景,應該說吳善柳會更好一點,清華的執念一旦實現,也就像一個噩夢一樣結束。而張空谷的三觀,其實已經出現了極端的一面,於是後來第二次進入清華之後,網癮再次有所反覆,但還是畢業了,可是他這種人,終究很難融入社會。現在全家下落不明,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堅持優質原創,分享我的經歷和見解。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就請點贊和關注,並在評論區發表高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