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9 新零售與新物種,智慧商業的價值與實現

從O2O的商業浪潮開始,再到實體店的枯木逢春,線上與線下的邊界逐漸模糊。從以前的電商肆虐再到現在的資源共享,這是“新經濟”時代到來發生的巨大變化。從本質上來說,互聯網公司和商業公司在做的是同一件事情:

在控制流量的基礎上做好招商(相當於騰訊公眾號)與自營(相當於騰訊遊戲)。

新零售與新物種,智慧商業的價值與實現

智慧商業的價值與實現

針對實體商業近些年的出現的問題、如何能夠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和實體零售業相結合、在新零售、新技術、新業態、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時機,我們要擁抱新技術、利用新思路,勇於嘗試、敢於探索,讓新技術更好的為實體零售服務,以新的觀點、新的思路為實體商業創新發展與盈利模式尋找新的維度。

線下商業如何創新?

對於實體商業而言,其實並不是缺少消費者,而是我們根本不知道消費者需要什麼,這種錯位嚴重影響實體商業的效率。線上商業能為消費者帶來即時性的滿足感,而線下場景能給消費者帶來零距離的體驗感。

與線上流量相比較,實體流量具備穩定和低成本特點,這使得線上運營效率和數據應用優勢有了更大的發揮空間。目前,BAT等互聯網巨頭紛紛與眾多線下實體店開展流量運營的創新嘗試與探索,實體商業正在全面進入流量運營時代。

何為新零售浪潮變革的核心?

隨著線上線下商業的各種各種邊界、壁壘、門檻、圍牆,都在被不斷地打破和重構。技術變革使萬物線上化成為可能,同時,也帶來了流量入口的變遷,多樣化的流量入口使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因為以上這些變化,商業模式也呈現出與以往不同的趨勢,創想實驗室為大家總結了以下4點:

新零售核心方向一 :泛社區商業

社區店一方面通過滿足當下消費升級和便捷性的雙重需求,另一方面,經營優秀的社區店連鎖還能通過有競爭力的價格、更貼近社區的優勢,截流大型商超,搶佔超市的市場份額。與傳統超市相比較,社區店的盈利模式有著本質區別:前者只用靠生鮮品類就實現盈利,而後者靠生鮮引流、帶動其他高毛利品類消費以獲利。

新零售核心方向二 :生鮮供應鏈整合及線上化

人以食為天。在消費升級的引領下,生鮮行業在最近一兩年變得越來越火爆,電商更是被稱為下一個千億市場。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和行業巨頭加入了生鮮行業的戰場,行業發展空間巨大。而大型超市往往覆蓋密度有限,在大眾基礎生鮮消費這個存量市場中,社區生鮮業態通過滿足當下消費升級和便捷性的雙重需求,正在截流大型商超,搶佔超市的市場份額。

新零售核心方向三 :內容消費升級

仔細觀察後,我們會發現,近半年中國消費者增加的新形態生活消費中,購買視頻網站會員、購買有機食材、出境旅遊、購買進口生鮮、付費購買內容產品等成為排在前面的類型。消費升級不只是“價格升級”,而是消費能力範圍內的生活品質最優解。為了讓生活品質實現最優化,人們需要通過移動互聯網的獲得更豐富多彩的內容,因此,消費升級驅動了“內容消費升級”。

新零售核心方向四 :智慧商城改造

大數據、雲計算和商業模式擦出新火花,一次商業變革時代的大轉換,背後都有技術的巨大拉動。技術的變革,使很多原本不可能或者效率低下的商業模式成為可能。線下商業的智能化連接包含了人工智能、用戶交互、無人駕駛、機器人及自動化、通訊技術在內的方方面面。

未來何去何從?

縱觀阿里巴巴內部孵化項目親橙裡,我們可以發現阿里收入結構的核心閉環是用戶、數據和交互。而在親橙裡中,依託於阿里巴巴完善的底層支付系統,實現平臺消費信息的全捕捉,所有的用戶消費數據,包括瀏覽痕跡、場內動線、品牌偏好、購物習慣等大量精細化數據信息都到了沉澱和集結。

採用多維度用戶交互方式,形成戶信息獲取與告推送戶的雙向渠道,並利用內容交互長期刺激用戶的高活躍度,極大的增強了運營基礎,獲得有效轉化。

寶龍創想實驗室作為新興業態探索的小雷達,是新零售進入線下場景的載體實驗室及孵化空間,目前已涵蓋了智能購物、無人零售、虛擬試衣、AR技術及移動電競等豐富的多元化商業業態。

線下商業的運營突破創新,與數據、科技、人息息相關,要在提高服務質量、增加購物樂趣、讓消費者能在線下場景中也能獲得即時的愉悅感的同時,擴大銷售渠道,提高客單價及銷售水平。可以預見的是,技術的革新與運用在商業方面還有更大的施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