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洪水過後衝出一塊石碑,刻著大清皇帝功德碑,韓國人看了都想哭

前面小編不是和大家聊美女,就是聊帥哥猛男,小編十分擔心大家審美疲勞,所以呢?今天不和大家聊人物。今天週末心情頗好,和大家聊聊一塊石碑,上面刻著:大清皇帝功德碑,其實這個石碑的全稱是:三田渡清太宗功德碑,是因為這塊石碑是在韓國的三田渡發現的,這就很好理解了吧,地名加上石碑的名字就是今天我們聊得主人翁。

洪水過後衝出一塊石碑,刻著大清皇帝功德碑,韓國人看了都想哭

其實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在中國不同的朝代,朝鮮都是有不同的身份出現的,有的朝代是就是中國的一個地區,大多數朝代朝鮮其實就是中國的附屬國的身份出現的,更多的時候其實就是大哥和小弟的關係,不同的朝代更替,朝鮮的待遇也有很大的不同。

洪水過後衝出一塊石碑,刻著大清皇帝功德碑,韓國人看了都想哭

在中國如果是漢人的建立的國家政權的話,漢人一直有老大自居,總是說自己漢人是世界上最明文的一組,天朝上國,地大物博、物產豐富、人才濟濟,周邊的所有的番邦小國,都不帶正眼看,你們自願臣服的話,就來進貢,我還有回禮,大大超過他們的進貢,所以呢好多番邦小國就主動進貢,這樣有錢賺,說白了很簡單的道理,比如說身邊有一個很有錢很有權利的人,她的身邊一定有很多人,像蒼蠅一樣圍著轉,為什麼呢?有便宜可以賺。

洪水過後衝出一塊石碑,刻著大清皇帝功德碑,韓國人看了都想哭

朝鮮在中國的歷史上,最早記載的話,小編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司馬遷的《史記》都有詳細的記載了,當時名字好像是叫做鮮朝,就是現在的朝鮮,還有各種傳說,最有影響力的就是說數十萬年前,我國東北的小數民族遷移到朝鮮半島居住生活了,和當地的土著結合形成的現在的朝鮮,用百姓的大白話說,朝鮮就是中國東北小數民族和當地土著的雜種。

洪水過後衝出一塊石碑,刻著大清皇帝功德碑,韓國人看了都想哭

根據小編的記憶描寫三田渡的詩就有數十首,描寫朝鮮的就不用說了那就更多了,三田渡清太宗功德碑是這麼回事呢?當年在清朝初期,朝鮮的老大想和清朝求和,派使臣去瀋陽朝賀,朝鮮的使者也挺牛逼,見到皇太極竟然不行大禮,皇太極當時就發火了,讓使臣告訴朝鮮老大,在規定的時間內送太子到清朝,不然的話就會大兵壓境,殲滅朝鮮。

洪水過後衝出一塊石碑,刻著大清皇帝功德碑,韓國人看了都想哭

當時朝鮮的貴族和老大一直不承認清朝的存在,朝鮮也是很有情有義的,思念舊主大明王朝的恩惠,當時其實明朝早就滅亡了,只有很少的反清復明的存在,最有名的就是大家熟悉的朱三太子,但是朝鮮明知道明朝沒有了,就是心理還過不去這個障礙,不接受清朝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想想清朝幾百年的歷史,有很多說不清的關係存在著,突然來個清朝,以前的什麼都沒有了,還要重新開始。

洪水過後衝出一塊石碑,刻著大清皇帝功德碑,韓國人看了都想哭

等了好久皇太極生氣,直接大兵壓境,一口氣攻打到朝鮮的首都了快,朝鮮老大也慌張了,帶著老婆孩子跑到一個小島嶼上避難,大臣們也後退首都30公里,這就樣還是堅持了將近一年,朝鮮實在堅持不住了,又派使臣遊說,最後還是談崩了,也打不過清朝部隊,最後只有投降了。

洪水過後衝出一塊石碑,刻著大清皇帝功德碑,韓國人看了都想哭

皇太極要求朝鮮送一個太子和太子的一個兄弟,送到大清朝當做人質,承認清朝的合法性,還有就是我們今天的主題,三田渡清太宗功德碑,來歌頌皇太極的功德,後來朝鮮人把這個功德碑推到給埋在地下了,事實就是事實,在1963年的一次洪水過後呀,這個三田渡清太宗功德碑被衝了出來,現在韓國人看見這個石碑就想哭,多次被噴、塗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