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你還在認為,床前明月光的“床”是床嗎?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是唐代李白所作的一首五言詩,也是我們最早接觸到的詩文之一,朗朗上口,爛熟於心,但能真正理解這首詩的人,卻沒有多少。

寫到這小編隨口說兩句閒話,就在剛剛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還隨口問了一下我弟弟,一位常年年級前十的學霸,但依舊認為床前明月光的床是指普通睡覺的床,其實就連小編自己,在大學之前也一直是這樣認為的。

由此可見,關於“床”的誤解,確確實實還是蠻深的。

你還在認為,床前明月光的“床”是床嗎?

那麼文中的“床”究竟是指什麼呢?關於這一點,有兩個比較主流的觀點。

其一,床指的是井的井欄(亦稱:井床)

而如此一來的翻譯呢,就變為了李白站在井欄旁,看到皎潔的月光如同霜一般灑在地面上,抬頭仰望著明月,思念著自己的故鄉。

中國最早的水井是木結構水井。古代井欄有數米高,成方框形圍住井口,防止人跌入井內,這方框形既像四堵牆,又像古代的床,因此古代井欄又叫銀床。而且自古人類臨水而居,井在這裡又可以有故鄉的意思,更可以與整篇詩的感情連接到一起。

你還在認為,床前明月光的“床”是床嗎?

其二,床是指胡床。

馬未都先生提出觀點:床應解釋為胡床,胡床,亦稱“交床”,“交椅”,“繩床”。古時一種可以摺疊的輕便坐具,但人所坐的面非木板,而是可卷折的布或類似物,兩邊腿可合起來。現代人常為古代文獻中或詩詞中的“胡床”或“床”所誤。至遲在唐時,“床”仍然是“胡床”(即馬紮, 一種坐具),而不是指我們現在的睡覺的床。

同樣要提的是,不僅僅是《靜夜思》,還有我們非常熟悉的青梅竹馬所來源的詩句“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中的床也同樣不是我們睡覺的床,古人睡覺的床一般是有一面貼著牆的,所以孩子是不可能繞床玩耍的。

你還在認為,床前明月光的“床”是床嗎?

青梅竹馬

同樣是一個“床”字,在不同的語境中,不同的情境下,表達的意思卻完全不相同,其實這樣的字還有許多,而這也正是詩詞古文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各位若是有興趣,不妨也可以自己找找,像這樣的字還有那些,大家可以發出來一起討論討論呢。

好了,文章到這就差不多完了,咱們下次再見吧。

最後,我把李白的《長幹行》貼下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看看哦。

你還在認為,床前明月光的“床”是床嗎?

李白 《長幹行》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十六君遠行,瞿塘灩澦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來,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憶妾深閨裡,煙塵不曾識。

嫁與長幹人,沙頭候風色。 五月南風興,思君下巴陵。

八月西風起,想君發揚子。 去來悲如何,見少離別多。

湘潭幾日到,妾夢越風波。 昨夜狂風度,吹折江頭樹。

淼淼暗無邊,行人在何處。 好乘浮雲驄,佳期蘭渚東。

鴛鴦綠蒲上,翡翠錦屏中。 自憐十五餘,顏色桃花紅。

那作商人婦,愁水復愁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