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為什麼很多老大爺都喜歡在地上拿根大毛筆寫字?

拜孟


這種書法還有一個名字叫“地書”,他們使用的也不是毛筆,這種筆的筆頭是用海綿做的,有很強的吸水性,適合在地上書寫。

這種工具寫起來要比毛筆好用很多,它的筆鋒短而硬,甚至不會寫毛筆字的也能寫上幾筆。tao寶上有很多賣的,各種型號和顏色都有,有的還是和水桶一塊配套的,價格也不貴。

家裡有老人的可以買一套,早上和晚飯後可以出去寫寫,既鍛鍊了身體,又陶冶了情操,很好。

我晚上吃完飯去散步的時候,經常在路燈下面看到在地上寫毛筆字的大爺,我有時候也會去聊兩句,和他們一塊寫幾筆,這種地書,一個人在那寫沒意思,要有幾個人一塊,邊寫邊交流。

寫完之後,大家點評一寫,然後再接著寫,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交了朋友,豐富了業餘生活。

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我帶上你你帶上桶,一塊去寫字吧。


不二齋


不說老人家哈,少時代的我就有十年在地板上用毛筆蘸水寫字的經歷。

2001左右,讀初中時我開始學習書法。可是生長農村,家裡比較困難,每個禮拜只有兩塊錢零花錢,這兩塊錢還包括了兩天的菜錢(自己帶梅菜醃菜到學校吃三天,接著兩毛三毛就能在食堂打菜)。因為我酷愛書法,每天都要三四個小時獨自練習,練得是在勤快,家裡的報紙,廢紙舊書,都被消耗一光,實在沒紙張沒墨水的根本不會去買,因為買了也意味著一兩天就寫完了。最後被逼無奈,之後開始蹲在地上用毛筆蘸水練字。


從2001年到2011年吧,一直到讀大學,我一直都保持這個習慣,每天放學或者晚上熄燈之前都要練上幾個小時。連續多年,終於對書法有了一點點感覺,但也僅僅是剛剛入門而已。不過對於大爺們也這樣練字。我確實也是有自己切身體會的,好處壞處都非常明顯。大概有以下幾方面:


一、容易練大字的間架結構。

大家知道我們懸腕或站著寫大字,這個時候對字的空間感是比較強的,也是相對容易把握的,經常這樣練習,外加一本好字帖,的確能夠讓大字的結構練出來。

二、從地板迴歸紙上創作又難度。

大字的執筆方式和小字是有差別的(僅僅以字的個頭而言),大字最重要是間架結構,所有動作都看得見,小字則更加的精妙。所以,其實在地板上即使寫的很好很好了,要回歸到紙上創作是有難度的,要經過非常長的時間來適應。從宣紙和地板不同的質感,吸水性,再到用筆的精微細緻皆是如此。可以這麼說能掌控地板上大字的人,未必可以掌控紙上小字。但從紙上到地板會相對容易的多。


三、地板書法也是書法,也可以修身養性。

地板書法和紙上書法要遵循用筆的規律,同樣要練帖,同樣有諸多的講究。同樣具有藝術性,這個我們必須得承認,我覺得老人在地板上寫字是非常非常棒的鍛鍊。當然如果能夠從地板回到紙上,回到真正的筆墨間那就更棒了。當然,有些老人在地板上寫的字,其實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了,至少比我寫的好很多。


最後,這個也很環保,很考驗腰力和定力,也能讓老人精神集中,避免老年痴呆症,所以公用還是還多的。


李藝泓


老大爺拿大毛筆在地上寫字,這個事情其實早已有之,比如古代流傳下來的書法有很多是寫在牆上的,還有很多石刻也都是先用毛筆寫在石頭上再刻。

當然古人那時候都是用墨或者硃砂寫,用水寫卻是近代的事兒了。以前在農村老家,有很多青石板鋪的地面,小時候我就見過村裡一位讀過私塾的老先生用木棒綁了布頭蘸水在上面寫字,其實他就是為了練字。

現在很多老年朋友在公園寫字比他這個進步了,用的是海綿筆頭,因為如果用毛筆的話,第一會很貴,第二會很費筆頭,是件得不償失的事情。

所以現在市面上開始出售專門的在地上寫字的毛筆,用的是海綿筆頭,杆有塑料的、有不鏽鋼的,有直接沾水用的,也有可以上水用的。

這個不僅可以練字,而且對很多老人而言更多是一種健身的方式。記得電視上曾經有一檔節目,叫《人間體育》什麼的,做過一期專門說在地上寫毛筆字的節目,可見這已經是被認定是適合全民健身的項目,而且也有很多專業書法人士參與其中。

這是一種和廣場舞、溜冰、長跑一樣的低成本健身活動,所需工具也很簡單,所以容易流行。而且在地上寫書法與在紙上感覺完全不同,全身運動、用力、出汗,不是為健身,而是感受人與自然的和諧,是迴歸自然,是怡養天年。


十年讀書


老大爺在地上寫書法,這種形式叫地書。4-5年前我也曾經學習過書法,但奈何當時面臨著工作壓力、考博壓力、家庭瑣事,導致時間分配出現了問題,沒有太多時間去練習。

但我也好多次和公園裡的老大爺們交流,我發現老大爺在地上寫書法有三個好處:

第一,可以練習字的架構

不管是寫毛筆書法、硬筆書法,還是任何書法,我們都需要練習字的架構,掌握字的架構是最基礎的,可以深刻理解一個文字是如何被寫出來的。

字的架構包括字的空間感、立體感、甚至這個字所傳遞的意思。而在地上寫書法就很容易把握這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空間架構感。

第二,環保、省時

以前我們練書法需要買專門的毛筆、紙、墨,還要專門找一張桌子,專門找一個時間練習,一定要沒人打擾才行,這前後一套工具下來就累的夠嗆了,啥也不想幹了。

但是在地板上寫書法就很簡單,只要有一個毛筆、一小瓶水,找一個乾淨的地就可以進行練習了。不但節省紙張、墨水,而且還不佔地方,寫完一會兒就幹了。

第三,地書可以幫助老年人修身養性、鍛鍊身體

在地上寫書跟在紙上寫書是不一樣的,在地上寫書,用的毛筆很大、比較重一點,不僅僅是靠手腕的發力,甚至有時候還需要腰部、腹部的力量。所以很多練地書的老年人身體都非常的好。因為他的腰部、胳膊、臂力可以得到鍛鍊。
再者,練習書法本身就是一件修身養性的事情,一個老大爺能在眾目睽睽之下寫地書,就足以說明他的書法到了一定境界,不然寫的不好看的話肯定不敢拿出來給別人看的。那豈不遭到小老太太們的笑話不是。

最後,雖然現在有很多老年人的娛樂形式。但等我老了,我還是希望我去寫地書。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

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想法。公眾號:千城撩書。一起打開新的世界!

在下千城


老年朋友在地上拿大毛筆寫字,這是最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有氧鍛鍊和文化娛樂休閒方式,非常有益於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在不影響市容市貌和城管的前提下,值得提倡推廣。至少具有以下幾種益處:

1、豐富了老年朋友的精神生活與娛樂方式,這種練字,就像打牌、上網、遊戲、唱歌、麻將一樣,而且是一種更加健康有益的文化娛樂休閒方式。

2、是一種有氧運動,老年朋友們在公園練字,不僅可以呼吸新鮮空氣,而且可以鍛鍊身體。


3、使老年朋友走出居室狹小封閉的小天地,更多地與人交流接觸,結實更多朋友,能使他們更加積極快樂地生活,提高幸福指數。

4、可以鍛鍊大腦,減少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

5、能給予老年朋友有一種文化追求和精神寄託,通過不斷練習提高,還會有成就感。

至於您說這是不是古人留下的傳統不是很清楚,古往今來很多書法家、書法愛好者在芭蕉葉上寫字(如唐代草書大家懷素)、磚上寫字、水泥地板上寫字的大有人在,以往可能主要是節約紙張的原因,但是沒有現在那麼普及。


麓風軒


現在,我們經常見到在城市公園或者廣場上有好多大爺在地上拿大筆寫字,我感覺這種活動還是挺不錯的,既不影響市容市貌還可以修身養性!



(1)強身健體

拿一根大筆寫字,其實是不容易的,要想寫的好,無形的鍛鍊了手部和胳膊的力量,能讓老年人起到鍛鍊身體的效果!

(2)修身養性

修身養性,通過寫這樣的一種方式可以讓老人感覺到生活的美好,其實老年人經常用腦是有好處的,可以防止老年痴呆的發生!

(3)豐富了老年生活

豐富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其實老年人很多喜歡打牌、扣麻將、跳舞等等,但是我感覺通過拿大筆在地上寫字更有益於老年人的身體健康!

(4)環保經濟

環保經濟,在地上寫的字晾乾了就消失了,不影響城市環境,既鍛鍊了身體又提高了書法水平,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其實老年人能有事做,每天快快樂樂的真的挺好的,更何況這種方式好處多多,更值得更多的老年人加入,希望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快快樂樂的享受晚年生活!



希望各位批評指正,謝謝!


敏銳視角



凡是流行的就有存在的必要,從某種程度上講也有其生存的空間!就地取材:一隻大筆一桶水,地作書案又當宣。這無疑是最經濟最實惠最科學最養生的一種書寫和鍛鍊方式!好處有三:


(一)滿足了自己的書法慾望。老年人練習書法不僅可以靈活腕力指力,而且還能鍛鍊腰腿的耐力和韌力,可謂既陶冶了文化情操,又鍛鍊了老胳膊老腿,加上戶外的新鮮空氣,整個一個綠色環保健康的有氧運動,個人以為文化老人應首推此法!

(二)富於表演性質有成就感。自己在當中揮毫潑墨筆走龍蛇龍飛鳳舞,外邊圍觀的人聲聲喝彩、品評點贊會讓書寫者更興奮更起勁,血脈貫通,靜脈通暢什麼災啊病啊的一掃而光,可謂既參加了現場直播彩排,又舒筋活血強健了身體,能不流行嗎?



(三)提升了自身的文化品位。家裡看書,外邊默寫,字好字差且放一邊,這樣左右記不住的古詩古文,通過這一次次的書寫像過電影般會深深印在自己的腦中,一年下來可以學習不少古典文化知識,這又是一種收穫!


冀之筆


老大爺們喜歡在廣場上寫毛筆字,個人認為主要的原因是以下幾方面:

1、活動筋骨,一種很好的鍛鍊方式。有些老大爺寫字慢,有的寫得快而且動作還帶著招式,多好的鍛鍊方式啊。

2、修身養性。老年人閒暇之餘,寫字靜心,一個寧靜的心對老年人的健康無疑是一劑什麼也無法替代的良藥。另外字會越寫越好,得到很多人的掌聲,這也從一個側面對老人家的認可,也可以給老大爺們很好的自信心。

3、一種交友、消遣的好方式。現代生活節奏快,子女都得早九晚五上班,有些服務崗位更是需要更長時間的在工作崗位上。子女不能時時刻刻陪在身邊,這是一種交友和消遣的好方式。

4、一種快樂。我們心中都有自己的快樂,顯然寫字是老大爺們快樂的方式之一。

5、這是一種環保、綠色的書法練習。在廣場上練字,只需要一支筆,一瓶水就夠了,有的連筆都省了,直接一個礦泉水瓶擠著水寫出大乾坤,除了給大地一種藝術美感之外,還不汙染環境。

有這麼多的好處,自然成為老大爺們安度晚年的好方式,而且有的老大爺的書法境界已經相當高了,實踐了高手在民間這句話。我想,我老了,也會去廣場寫寫字?有同行的嗎?

若我的回答對您有所啟發,請關注,點贊討論或者轉發。關注我,未來您將看到更多有意義的東西。


楊大祥


以書法的名義,進行體育鍛煉。這是我理解的地書。

這些年,地書得到了較大發展,專制的用筆取代了以前各式各樣的自制筆,一些地方甚至成立了地書協會,讓地書愛好者找到了組織。

地書者喜愛書法的熱情是值得讚揚的,他們對書法的熱愛一點也不輸於那些書法名家。

但我們也應該明白,地書也好,在水寫布上寫也好,與真正在宣紙上寫字還有有很大差別。結構還好一點,筆法完全顯示不出來。

所以說,地書陶冶情操、鍛鍊身體的作用要遠高於書法學習。

更多文章及作品點評,敬請關注千年蘭亭。


千年蘭亭


在西湖邊,是真的很多!

我也想過這個問題,不外乎有以下原因:

1.活動筋骨,休身養性,這樣在地上寫字,成功的把書法變成一種休育活動,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是最好不過的!


2.在地上用水寫字:純天然,無汙染,不用紙,不用墨,寫完就走,轉身就幹!

綠色環保,又省事省工!

3.秀的一面!

好的書法,外面給大家秀一下,是很好的事情,在大夥圍觀中,在大夥的嘖嘖稱讚中,老人是很滿足的,也很開心的!

這很容易理解,人之常情嘛!



所以,我認為這個活動,真好!不但對身體有益,對路人影響也很正面,傳承文化,傳遞正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