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紐帶青年」別嘲笑小時候愛舉手的那個同學

「紐帶青年」別嘲笑小時候愛舉手的那個同學

中學讀書那會,總會有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每當老師提問的時候,那個愛主動舉手回答的“好”同學,反而會被其他同學綁在道德的制低點上。

這個時候但凡他這道題答對了,其他同學會認為他愛出風頭,喜歡錶現自己;而更不幸的是如果他還答錯了,那周遭的眼神更是飄著一股酸菜味——“不會還舉什麼手嘛!”

更嚴重的是,我們會開始本能的排斥那個經常愛主動舉手的同學,覺得他就像個跳樑小醜一般,譁眾取寵。

久而久之,當我們自己有更好的解題思路,當我們對作文有更多維度的理解,當我們質疑一個“標準答案”正確性的時候,我們考慮再三,我們蠢蠢欲動,但是最後,我們選擇了不舉手。

弱者思維——井底之蛙

選擇平庸的生活方式總是更不容易犯錯,但同時你也選擇放棄了讓自己出彩的可能。

「紐帶青年」別嘲笑小時候愛舉手的那個同學

1

“井底之蛙”會本能的否定井外的世界

看到同事開了公眾號並且堅持定期更新文章,你可能會很認真的調侃他,“別瞎折騰了,能有多少人看啊。”殊不知他可能通過分享自己的時間管理經驗,找到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甚至因此換了一個更好的工作機會,又或者用自己的這項斜槓技能做起了兼職授課。

我們本能的對自己所認為“出格”的事情保持否定,對其他人的“主動舉手”,從勸阻、不屑到排斥,我們就是無法改變自己對新生事物的反對;甚至還會因此找出各種理由,來證明自己的正確。

就算別人的出格最後成功了,我們也不認為這是因為背後的努力和眼光,而認為是運氣或巧合,表示不屑。

2

“井底之蛙”的囚徒困境

學生時代是過去了,可這種“說服”自己的方式,卻印在了你的思維習慣裡。

然而社會可不像學校,你會有一萬個機會需要你去主動舉手爭取。

在某個重要的工作會議上,你有個很好的提案想說,但是你內心的博弈最後是這麼“說服”你的,“這個提案要是說錯了,我肯定會被領導和同事批,可能最後還會被同事排擠;而我不說就一定不會犯錯,反正,後面也還有機會...”

這種囚徒困境的思維,讓“井底之蛙”本質上已經失去了跳到井外的能力;但同時他還能找到理由安慰自己,“我其實可以跳出去,只是不想罷了,井內的世界夠大了。”

也許我們誰也想不到,當時課堂上對愛舉手同學的那聲嘲笑,代價會那麼大。

更多“弱者的100種思維方式”內容,請關注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