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 ——熱帶胎生型睡蓮

近年來,隨著日漸興起的家庭園藝熱潮,國內不斷引進了許多新潮的園藝植物品種,熱帶睡蓮(圖1)便是其中的一類。此前國內以栽培耐寒性睡蓮為主,而熱帶睡蓮僅在各大植物園以及臺灣、廣東、海南等亞熱帶地區才有比較廣泛的栽培和應用。與耐寒型睡蓮相比,熱帶睡蓮的花色更為豐富、花香更為美妙,且株型大小可以更好地控制,開花性也更強更自由,可以說是十分完美的水生觀賞植物。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1 五彩繽紛的熱帶睡蓮

根據不同睡蓮種類的耐寒程度不同,園藝上將睡蓮品種分為耐寒睡蓮和熱帶睡蓮兩大類群。熱帶睡蓮品種繁多,主要分為廣熱帶睡蓮(Brachyceras,白天開花,也稱為晝開睡蓮),澳洲睡蓮(Anecphya),古熱帶睡蓮(Lotos,夜晚開花,也稱為夜開睡蓮)以及新熱帶睡蓮(Hydrocallis)。今天我們只要介紹廣熱帶睡蓮中最為奇妙的一類——會“胎生”的睡蓮。

植物的胎生與假胎生現象

在觀賞美麗的睡蓮花朵同時,有很多細心的朋友可能會觀察到,在一些熱帶睡蓮品種中,葉片在靠近葉柄處會長出一團類似芽眼的突起,隨著時間延長,突起會越長越大,最後形成小苗。這種現象便是一些熱帶睡蓮特有的繁殖方式——“胎生”(準確講應該稱為“假胎生”)。胎生型睡蓮是晝開睡蓮之中很重要的一個分支,此類品種因具有葉片胎生的能力,繁殖性很強,推廣起來相當容易,所以常常作為花友間涉獵熱帶睡蓮的敲門磚與引路石。

睡蓮的這種“胎生”現象,事實上是一種十分獨特的營養繁殖(無性繁殖)方式。所謂營養繁殖,就是不需要通過開花結果,而是依靠根、莖、葉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方式。我們日常生活中對花卉進行的扦插、壓條等,其實也都是營養繁殖。

而之所以不叫“胎生”而叫“假胎生”是有原因的:“胎生”一詞是源於動物學的稱呼,意思是胎兒從受精卵發育而來,並且在母體上吸收營養長大,發育到一定階段才脫離母體而出生(如各種哺乳動物)。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植物世界中胎生現象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種子成熟後,不馬上脫離母株,而是在果實內萌發,並長成幼苗,這是一種有性繁殖的方式,符合“胎生”一詞的定義。如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很多種紅樹林植物,大多具有這一特性。

另一種是幼芽(或珠芽、不定芽、小鱗莖)直接在營養器官(根、莖、葉)上發育,並且長成為小苗,沒有通過雌雄蕊受精形成種子這一過程,是一種無性繁殖方式。因此稱為“假胎生”。如落地生根屬(以前歸在伽藍菜屬)、胎生蕨類(如胎生狗脊)和一些熱帶睡蓮品種。

假胎生現象是植物長期適應乾旱、冷涼、高溫等惡劣環境的結果,並且成為可遺傳的方式而固定下來的。假胎生的好處顯而易見,如果母株在環境壓力下沒有成功授粉而形成種子,或是種子在發育成熟前就被破壞,那麼對於一個生長季只開花結果一次的植物而言,一年的努力就白白浪費了。但是對於具有假胎生這一“超生”本領的植物,隨隨便便就能長出幾十至幾百個小苗,繁殖下一代的任務簡直毫無壓力啊。雖然後代的變異率為零,但起碼好過沒有後代。

假胎生的熱帶睡蓮

胎生型睡蓮的胎生特性來自於原生種小花睡蓮(Nymphaea micrantha,圖2),該種原產於西非的熱帶地區,分佈於池塘與沼澤間,是一種小型的原生型熱帶睡蓮。整體植株不大,高度在20~80釐米之間,是中小型的熱帶睡蓮。花色為白色或者很淡的天藍色,有香味。浮葉小型而純綠色,沉水葉片有斑點,故而也被作為水景缸的水草栽培,觀賞價值很高。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2 小花睡蓮(Nymphaea micrantha)

這種睡蓮在葉片和葉柄的連接處,存在一團處於未分化狀態的細胞。在生長過程中,這些細胞會再次分化為根、莖、葉等組織,因此就會產生葉片中心帶有小植株的樣子。胎生的小植株通過葉柄和葉片輸送來的營養不斷生長,當老葉衰老、腐爛之後,長成的胎生植株就會脫離母株,隨水漂流,在新的地區紮根生長,綻放出淡藍色的花朵。

因為小花睡蓮的迷你株型與胎生特性,所以很多睡蓮育種家都比較喜歡使用小花睡蓮與它的後代品種來作為親本,這些睡蓮品種不但花型清秀,而且也保留了胎生的特性,為這些優良品種提供了新的繁殖手段,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培育出了超過20個具有胎生特性的熱帶睡蓮品種。而比較遺憾的是,目前依然沒有培育出重瓣花朵的胎生品種,只有日本培育出一款半重辦的胎生型睡蓮‘糖果雨’(N.‘Candy Rain’)。

“胎生型”熱帶睡蓮的養護技巧

胎生型睡蓮大部分都是比較小型的品種,可以適應小型容器的栽培(20~40釐米口徑容器),個別品種甚至可以栽培出奇妙的杯子睡蓮(Cup WaterLily),即將一株睡蓮養殖在大號馬克杯裡並正常開花,十分具有趣味性。

養護:胎生熱帶睡蓮的養護十分簡單,一般只要注意幾點即可。

1.容器:熱帶睡蓮的株型大小比較容易控制,最小型的品種可以微縮在30cm以內甚至更小的容器,當然也可以放任池塘大水面環境肆意生長。盆栽建議容器選擇在40~50釐米之間,一般常見的蔬果泡沫箱也是很好的選擇。

2.栽培:睡蓮栽培分套盆法與直栽法。前者是栽種在一個盆子內再套裝在外部容器裡,此法栽培一般更為乾淨整潔,且有助於睡蓮在冬季形成球根,有利於過冬與繁殖。直栽法則是在容器內鋪上二分之一的介質,然後直接將睡蓮栽培下去,該方法栽培的睡蓮生長更為旺盛與強大。不過盆水往往更為渾濁一些。

3.肥:睡蓮並不是很喜肥的植物,施肥不當很容易造成大面積的葉片潰爛或者生長畸形,所以一般不建議施肥,尤其是水溶肥。施肥可以使用專業的睡蓮肥或者顆粒肥。

4.光照:睡蓮是喜光植物,最喜歡陽光暴曬,所以儘可能地給予充足的陽光。很多睡蓮生長旺盛時,葉子會鑽出水面盆外,故而在夏季最炎熱的午後也需要一定的遮陰保護。

過冬:很多人覺得熱帶睡蓮屬於熱帶植物,所以耐寒性是其短板,故而很多花友都會對其望而卻步。實際上熱帶睡蓮的耐寒性並不算差。熱帶睡蓮其實也是一種球根植物,正常生長的熱帶睡蓮冬天會在根莖部形成球根(圖3),其餘部分則會完全枯萎。所以冬天季節採收睡蓮的球根放在溼潤的沙子中保存便可以安全過冬。球根的耐寒性可以達到零下幾度左右,南方的花友可以放在室內過冬,完全露天也沒問題(部分名貴品種耐寒性較弱需要更加的保護)。北方花友放在暖和的室內即可。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3 熱帶睡蓮的球根

一部分熱帶睡蓮的耐寒性也很強,在江浙零度以上的冬季依然可以正常生長與開花,品種有‘紫式部’、‘卡拉陽光’等。只要在白天保持日照充足,夜晚放入室內保護即可。

繁殖:熱帶睡蓮繁殖方式分為球根繁殖,分株繁殖,種子繁殖(適用於原生種與培育新品),而胎生型品種則還有一種胎生繁殖。

春季打破休眠的球根會發芽,每個球根一般都會有多個芽,等這些芽生長出浮葉與根系後便可以掰下拆卸進行分株栽培。球根只要不腐爛可以全年候不斷生育新芽,進行多次繁殖。生長旺盛的植株也會形成側芽,待到一定大小便可以分株另行栽培。

胎生繁殖:胎生型睡蓮的獨有繁殖方法。

1.胎生型品種的葉子中心會形成一團棉絮一樣的綿毛(圖4),這就意味著這片葉子已經具有胎點,很快就會形成胎芽。部分品種胎毛不明顯或者沒有,不夠健壯的植株也很少有胎毛。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4 綿毛(Daubenyana)

2.胎毛出現一段時間後便會消失,此時葉心會有成熟的胎點,然後開始發芽(圖5)。有時候會發現整片葉子發黃或者潰爛或者葉柄腐爛,這些都說明這片葉子不夠健壯不足以完全的繁殖一顆新苗,此時應該將這樣的葉子摘除拋棄。

3.小型品種的胎芽發育生長很快,一般就留在母株之上。它們會很快的形成胎苗(圖6、7),然後耗盡母葉的營養長大並形成根系,且會在成熟的時候脫離母體沉入水底髮根生長。部分大型品種胎芽在母株上反而發育生長緩慢,此時則應該將有胎芽的葉片採摘泡水,這樣生長會更快一些。比如:‘卡拉陽光’(圖8、9)。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5 胎芽(Charles Thomas)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6 胎苗(Islamorada)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7 脫落的胎苗(Josephine)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8 掐葉形成胎苗(Carla’s Sonshine)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9 Carla’s Sonshine

4.母株越健壯,孕育的胎苗越大,有的甚至可以在母株上生長到開花的程度。大部分胎苗會在成熟時候脫離母株,也有部分會被母株持續供養,所以要在適時的摘掉成熟的胎苗進行移栽(圖10)。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10 待移栽苗

5.成熟胎苗移栽建議使用黑方盆(圖11),介質選擇園土即可,將胎苗以鑷子栽好(圖12),放入水中。一段時間後根系生長出盆底則更換更大的容器,一個半月即可開花。如果一直不更換容器,小苗生長被控制,不容易開花,卻會形成強壯的球根。球根保護過冬來年可以繁殖更多的小苗。八月中旬之前繁殖的胎苗盡心培養都可以當年開花,此後的氣溫開始轉涼,不足以小苗生長成熟到開花,建議用以培育球根。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11 多肉小黑方盆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12 栽好

常見的胎生型睡蓮介紹:

1.‘查爾斯·托馬斯’(N.‘Charles Thomas’,圖13)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13 查爾斯·托馬斯

中大型品種,花朵與多貝相似,不過更藍更美,花朵大,香氣非常美,最好聞最香的品種之一。葉子巨大且有漂亮的虎皮斑紋。

2.‘卡拉金屬’或‘卡拉陽光’(N.‘Carla's Sonshine’,圖14)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14 卡拉金屬

中型品種,花色為檸檬鮮黃色,新葉具有漂亮的虎斑條紋,老葉斑紋淺淡。花朵香味中等,卻是最好喝的品種。

3.‘多貝’或‘杜賓’(N.‘Daubenyana’,圖15)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15 多貝

最早的雜交熱帶睡蓮,親本為N.caerulea×N.micrantha,分別繼承了母本的淡藍色花色與尖型花瓣以及父本的葉片,小株型與胎生特性。公認的最經典的胎生品種,也是最小型的品種之一。

4.‘伊斯蘭達’(N.‘Islamorada’,圖16)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16 伊斯蘭達

中小型綠葉品種,葉子背面鮮紅色。胎生容易,開花性很好。花色為深藍色帶有白色的灑金斑點,香味甜美濃郁。

5.‘約瑟芬’(N.‘Josephine’,圖17)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17 約瑟芬

白色系品種,株型小型,葉片褐綠色,花朵小巧純白色,低溫環境花蕊會變成紫色,非常精緻特別。

6.‘甘娜夫人’(N.‘Madame Ganna Walska’,圖18)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18 甘娜夫人

中型品種,葉子比較大,有美麗的斑紋。花色為雪青色或者薰衣草色,花瓣細長,整體花型非常美妙。

7.‘紫喬伊’或‘紫色驚喜’(N.‘Purple Joy’,圖19)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19 紫色欣喜

近年泰國培育的新品,中大型綠葉品種。花朵很美,素白的花色配紫色瓣尖,萼片深紫色,與紫式部有幾分相似。

8.‘魯比’(N.‘Ruby’,圖20)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20 魯比

深粉色紅色品種,花瓣根部發白,花朵質感非常美妙,中小型綠葉品種。

9.‘紫式部’或‘黑美人’(N.‘Murasakishikibu’,圖21)

用葉子就能繁殖的奇特睡蓮——熱帶胎生型睡蓮

圖21 紫式部

日本品種,也是最小型的品種之一,花朵萼片深紫色至黑色,花色藍白色,瓣尖一點藍色。

10.‘純真’(N.‘Innocence’)

是比較少見的白色系品種,株型小巧,開花性非常棒,是最經典的白色系品種。

11.‘林西·伍茲’(N.‘Lindsey Woods’)

中型品種,花色為深藍紫色帶有深色的斑紋紋理。

12.‘保羅藍’(N.‘Paul Stetson’)

最小型的品種之一,與多貝相似,花瓣較為圓潤,且葉子為漂亮的花葉,多貝為綠葉。

13.‘巴拿馬太平洋’(N.‘Panama Pacific’)

中型品種,花色深藍色。

14.‘泰後’(N.‘Queen of Siam’)

泰國培育的中大型品種,花色深粉色。

15.‘蒂娜’(N.‘Tina’)

中小型深紫色品種,葉子純綠色,香氣濃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