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論語》中的“德不孤,必有鄰”是什麼意思?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德不孤,必有鄰”,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因為他的周圍必定有其類。字面意思似乎不難理解,可言近旨遠,言簡意賅,微言大義,蘊味無窮。

首先來看“孤”。是“孤單”好還是“孤獨”妙?兩者意思相近相通,孤苦寂寞等。但“孤單”似乎偏重於形,失父曰孤,孤單單,單身,獨自,形單影隻;“孤獨”側重於神,心,老而無子曰獨,孤苦寂寞。有道德的人不會孤獨,他的周圍必定有志同道合者!是心靈的孤獨可怕還是形體的孤單可怕?應該說心靈的孤獨比形體的孤單更可怕!《大學》誠意正心修身,《中庸》“慎獨”,均是修心養性之說,道德修養之作。

有道德者不會孤獨,為什麼?有道德者內心都是充實的,豐盈的,天有多大,心有多寬;地有多厚,心有多滿。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慼慼,君子無一日之憂,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君子不僅成己,還成物。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故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有德者必有志同道合者相隨相圍,即使愚昧之輩,他也會誨人不倦春風化雨,使其入芝蘭之室。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形單影隻,而是心靈的孤苦寂寞,所以說,禍莫大於心死。

其次說“鄰”。《漢書·食貨志上》:五家為鄰,五鄰為裡。鄰,鄰居,鄰近,周圍。《晏子春秋》:居必擇鄰,遊必就士。《論語》:里仁為美。這些都強調一個字:德。有德的人一定不孤單,因為他必定有同樣有德的鄰居,或者說他的周圍必定有道德的人。為何?德有親和力,凝聚力,號召力,無限永恆的魅力。

其次不能不說的“必”!都知道孔子罕言利,其實孔子也“罕言必”,並且明確要求: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可在這裡偏僻冒出一個“必”有鄰!何哉?孔子最講本末終始,主次步驟。孰為本?《論語》,孝悌者其為人之本歟?《大學》,自天子至於庶民,一切皆以修身為本!本立而道生,德為人之本!大凡孔子講道德的作用時都給予充分地肯定。《中庸》: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祿,必得其名,必得其壽。故大德者必受命……有德之人即是通俗所言好人善人,《論語》通篇說的就是兩句話:做好人做好官,只有做好人才能做好官。堅定的志向,堅實的修為,毋庸置疑,必然必定!

最後關鍵詞“德”。“德”是這句話的關鍵詞,也是《論語》的關鍵詞,是孔學的根本,儒家文化的核心,中國文化的酵母。做人以德,以德治國。“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泱泱中華,禮儀之邦;洋洋華夏,道德之國。

有德的人不孤單,一定有有德的近鄰;有德之人不孤獨,一定有有德之人在他的周圍。

德不孤,必有鄰!


老黃0071


這句話出自《論語 里仁》篇,是很值得玩味的一句語錄。

我自己閱讀論語,一個是讀歷代註疏,因為我們思考的問題,古人基本上都思考過,所以,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觀照今天的新問題;第二個是看經典語錄在古代的歷史語境中是如何應用的,可以發現一個鮮活的、生動的,甚至驚心動魄的歷史世界。

這句話也不例外。

從字面意思看,古今無異議,即:德性從來不是孤立的,而是類聚叢生的。這個鄰字,往實裡講是鄰居,延伸來說就是彙集、類聚的意思。

但要深入理解,還需拓展思路。一個思路是我們發現,《論語》裡闡釋類似意思的語錄還有。比如:

子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等等。所以,順著這一種思路,我們從”道德“這個角度深入挖掘,就會得出朱熹的結論: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如居之有鄰也。也就是說,有德的人必然有同類,換言之,道德之所以是道德,不僅在於個體的德性,還在於能夠形成一種社會效應,成為社會的道德氛圍。

另一種思路,則是看漢朝人怎麼理解。為什麼單單挑選漢朝呢?因為漢朝特別是西漢,儒家經典的地位猶如今天的憲法,對語錄的理解是與國家的大政方針、法律制度有密切關係,也就是所謂的政治儒學。這與後世特別是宋代之後的儒家有著非常大的差異。

西漢的《鹽鐵論》裡引用這句話,就說:湯興而伊尹至,未有明君在上,而亂臣在下也。

這就很有意思了,因為德不孤必有鄰,強調的不是個人道德的修養,而是一個國家的君臣關係,或者說,這個德是君王的道德。君王有道德,才可能有賢臣,明君賢臣是相輔相成,比鄰而生的。這就把這句話拔高到了國家政治的層面了。

董仲舒則更加進一步,《漢書 董仲舒傳》裡,董仲舒在談及”讖緯符讖“時說,德不孤,必有鄰,是因為一個王者如果具備了德性,上天就會降下祥瑞,來證明王者的德性不孤。

聽上去完全是瞎扯對吧?但如果回到西漢的歷史政治語境中,則不僅不是瞎扯,而且很有用,因為漢朝人相信這一套。

綜上所述:我們今天理解這句話,當然也要從我們今天的問題出發。那這個問題是什麼呢?捫心自問吧。


danyboy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第四》)

這裡先講〈里仁〉篇是《論語》的第四篇,是《論語》思想核心所在,共26章,“仁”與“君子”是〈里仁〉篇兩個重要主題。

因為我們知道孔子的思想核心學說主要在於“仁”,整部《論語》的思想核心也在於“仁”,更道出這一篇在《論語》中的重要地位。

〈里仁〉篇論述仁的部分,基本上以「子曰」句式構成,是從每人面對自己之力行言。不只論述其為道如何,更指出其實行之條件與基礎,也指出人類存在應以仁為基礎,是以仁本身作為存在之道,是知識、物質慾望、愛惡之依歸。

「德不孤,必有鄰。」

《四書章句集註》中說:德不孤立,必以類應。故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如居之有鄰也。

用白話文翻譯就是:孔子說:“有的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來跟他做朋友” 。

這裡的提到德

德字有兩種說法

一指修德言

師古注:“言修德不獨空為之而已,必有近助也”。(意思說,人不能獨自修成德,必有人相助)。

二指有德言

有德之人縱處衰亂之世,亦不孤立,必有同聲相應、同氣相求之鄰。

其中,《論語集註》對這一句話解得很好:“有德者必有其類從之。” 因為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根本在於修已身,已身若修得有德,必有人從之。如此方成齊家,治國,平天下。

推薦書籍:

l 漢.班固,《漢書.藝文志》,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l 楊伯峻,《論語譯註》,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安意如


擁有德性之人有可能會不被理解,甚至被人孤立與排擠,但不要害怕,更不用擔心,那隻能證明你沒有遇到欣賞你的人,沒有碰到心意相通的人。

十步之內,必有芳草!一方面我們不要害怕暫時的孤立,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要自以為德行高而傲視他人,也許我們輕視的人正是擁有相似德行之人,甚至更高德行之人!不被他人理解,正是我們的德行還不顯著,還不圓滿!是易經之潛龍勿用階段!以德自傲於人是無德的表現!起碼達不到至德的境界!

德不孤,必有鄰!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放下自己的身段,去主動尋找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成就一翻偉業!

德不孤,必有鄰!縱然心心相印,也難完全同一,為了共同的追求與事業!求大同存小異,時時溝通,消除分歧與障礙仍是非常必要的!超越自我知見與習性的約束,正是德性得以壯大與圓滿的基石!











離相如如


“德不孤,必有鄰”這句話很震撼,字面意思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德行高尚的人不會孤獨,一定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

但是,這句話怎麼更深層理解?趙師漢學書院院長趙崎老師在《論語本懷》課上正本清源:

第一,有德行的人是不會孤單的,這種孤單是指心靈上的,不是指有德行的人必定有很多好朋友。往往曲高和寡,高處不勝寒,真正懂你的朋友並不多。

第二,這裡的“鄰”,有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

“我們說有朋自遠方來,這個遠方不單單是指空間上的,也指時間上的,我們就拿孔子來講,孔子在世的時候,他的徒弟可能是他最好的朋友,那麼孔子的學說能夠被冠成百家之首,能夠獨尊起來,那要有一個人他叫什麼?董仲舒,那麼董仲舒離孔子多少年?500年,所以這種遠方不單單是空間上的,也是時間上的,所以在這邊說,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在聖人的語境裡面,其實這種時間和空間不會被時空所困的。比方說一個聖人在這邊講德不孤,必有鄰。你覺得他自己一個人,很孤單,但他並沒有,所以他沒有被時間和空間困住。

包括說這句話本身的孔子,他的好朋友500年後才出現的,對吧?說不定是自己不小心轉世,轉了一下,看上自己的書了,寫的好,說的好,其實有可能是他自己的。所以這也告訴我們,修行的人,不要被一時的時間,或者空間所困擾、拘束。

其實這種一時也不單單是一時,在古人來說的話,實際上,因為古人的時間觀比我們大多了,我們現在非常小的時間觀。比如一兩天我們覺得不行了,一兩個禮拜我們就覺得很長了,其實在古人來說,那種時間的格局上,比方說他說這句話,不要被這些所困擾,他說的可能不單單是指我們說的一時,他有可能一輩子都有可能。

所以說我們古人一直說什麼?如果這輩子來他的時運不濟,他就幹嘛?我們中國古代就多隱士就歸隱,因為他覺得這一輩子不對,所以他們的格局觀比我們大好多,我們最多如果能覺得,這一段時間不對,那其實我們已經很好了,對吧?

就比方說那件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沉浸在裡面,那沉浸是可以,但你要出來,有可能很多人就沉浸下去,或者一直沉浸,不是,要能出來,因為要把自己的那種格局觀,空間和時間一定要拉的長一點,對吧?那怎麼能拉的長呢?就是我們所說的定力,對吧?這就不是我們拍腦子的想法,長一點,長一點,就像什麼?比諾橋的鼻子一樣,你要長就長,不是,他要吹牛才能長,那所以咱們怎麼說吧,時間和空間格局拉的長,要怎麼樣?定力,所以說定力強的人時間會過的非常快的,所以說我們每次上課就是在練定力,你發現沒有?時間過的非常快吧?一節課有45分鐘的,就像20分鐘一樣對吧


-


趙師漢學


有一天,孔子的弟子司馬牛不知因為什麼事觸發了他的傷感,哀傷地說:“別人都有兄弟,唯獨我沒有。”他的同學子夏聽見了,就安慰他說:“我聽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只要對待所做的事情嚴肅認真,不出差錯,對人恭敬而合乎於禮的規定,那麼,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沒有兄弟呢?”( 《論語·顏淵》12·5)

《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只記載說司馬牛姓司馬,名耕,字子牛,“多言而躁”,然後從《論語》中摘錄了司馬牛問仁、問君子兩章(《論語·顏淵》第3、4章),沒有再多的記載。

有人說,這個司馬牛就是宋國的司馬桓魋的弟弟。

《史記·孔子世家》記載說:

孔子去曹適宋,與弟子習禮大樹下。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拔其樹。孔子去。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論語·述而》第23章記載了這句話。

據說,桓魋姓向名魋,因為是宋桓公的後代,因此又稱桓魋。後來,桓魋“犯上作亂”,被迫逃離宋國。桓魋有個弟弟司馬牛,後來逃到魯國,死在魯國都城城門之外。《左傳》(哀公十四年)是這麼記載的。但《左傳》沒說他是孔子的弟子。

但也有人認為,比如楊伯峻,孔子弟子司馬牛應該不是桓魋的弟弟,因為連《史記》都沒有采納《左傳》的記載;二是說《論語》中的司馬牛就是桓魋的弟弟之說,始自孔安國,但這一說法也是漏洞百出,不足信。

還是不管這些吧。

子夏開導司馬牛說,有沒有兄弟那是命裡的事,但是,老話說的好:“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你只要做到這樣,天下人都是你的兄弟,你還用擔心沒有兄弟嗎?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則四海之內皆兄弟,正是孔子“德不孤,必有鄰”的最好註解。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論語·里仁》4·25)

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獨的,也不會孤立的,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與你並肩一起。

孔子的這個意思,與《論語》開篇“有朋自遠方來”的意思是基本一致的,即只要你有德行,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唐朝的詩人王勃用詩的形式再次表達了這一思想:“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中庸》中的“柔遠人,懷諸侯”的“懷柔”思想,後來發展成為中國曆代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內容,並且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最深層的來源,亦當來於此。


龍門村夫1


德不孤,必有鄰,出自論語《里仁》。

我們來看里仁這個詞。這個詞的意思是居住在有仁德的氛圍的環境之中的意思。用我們現在的話說,買房子一定要在大學、中學附近的,那裡文化氛圍濃厚,人的文化素質和道德素質比較高。看來,孔子很早就有了買學區房的觀念。後來,孟子的母親也是給孟子買了學區房,最後孟子也成了亞聖,成了儒家學派的宗師級的人物。

在里仁中,孔子說德不孤,必有鄰。其實是首先強調個人在道德教育上的努力。儒家是強調道德的,但是儒家認為,道德是發自內心的向上和向善的要求,不是誰指派的,也不是誰可以強制要求的。所以,孔子說,我欲仁,斯仁至矣。我自己追求仁德,那麼仁德就來了。孔子又說,古之人為己,今之人為人。古代的君子修身養心是為了自己道德的提升,而現在的人是為了做給別人看。一種是內在的道德要求,是審美的,自發的,另外一種是功利的,外源的。在這種仁德內生思想的指引下,儒家特別重視自省。所謂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有著高尚的道德的人,他自身會散發出人格的光輝,這種光輝就像是陽光一樣,會照耀他人溫暖他人,這樣他就會有同道中人,他在思想上是不孤獨的,哪怕在生活上孤獨。所謂同門為朋,同志為友,德不孤,必然會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來和他一起,加入他的道德生活。


好玩的國學


“德不孤,必有鄰”出自《論語·里仁》,對這句話的理解必須要全面考慮《論語》,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思想脈絡。儒家的“仁義禮智信”,“克己復禮”,“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核心思想,是理解這句話的關鍵。

對於這句話的解釋,關鍵在收尾兩字,“德”和“鄰”。放在整個儒家思想脈絡中,“德”至少包括兩個層面的意思:一、德行,主要關涉個人道德,如何做人,如何對待人與世界的關係,這些基本的對於人的道德的考察。仁義,講求禮,這些都是儒家基本要求的德行,再比如,“一事不知,儒者之恥”,這種對於知識的要求,都是儒家的要求;二、品行,在行動中的所作所為,“言行一致”也是儒家對於“德”的重要要求,如何將德行的要求付諸實踐中,這也是“德”的體現。

如果德行和品行兩方面都能做到“德”,那麼就會有“鄰”,這裡的“鄰”至少也包含兩個層次的意思:一個層次,做到了“德”就會得到更多的助力,助力既可能是來自人,也可能來自其他事物。還有一個層次,做到了“德”就會吸引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人或物的到來,會將“德”進一步發揚。

這句話雖然是在幾千年前就說過,但是它包含的道理在今天依舊不過時,“仁義”,要求“德行”,做到“德”,“言行一致”,會在生活中獲得更多同道中人的助力。


老李有刀


最近,大家都在熱議“德不孤,必有鄰。”這句《論語》中的話,今年的中考也是以此為題讓學生們做作文。按照《論語》一般的解釋,“德不孤”說的是有德行的人不會孤單,但我認為這裡的“德”指的是福德,可以說,福德大的人必然有人跟隨,就像《論語》中說的另一句話:“譬如北辰,眾星拱之。”

那麼什麼是福德呢?福德的積累是要靠利他來完成的,一個極端利己的人是沒有福德的。福德的基礎便是六度中的佈施精神,也是佛法所說的大乘精神。佛教中有這樣兩句話作比喻,說的是福和慧的關係:“修福不修慧,白象掛瓔珞;修慧不修福,羅漢託空缽。”這裡的“修慧不修福”,指的就是有一些修行人只注重自己的智慧增長,而不注重修福德,不注重去做利他的事,不注重幫助別人,像個擔板漢,只顧自己修。那這樣的人即使有德行,也是孤立、孤獨的,他們像個獨行俠,好像和周圍人沒有關係,但是他們託缽乞食的時候都不能要到一口飯,別人不會給他們飯吃

,這便是所謂的“羅漢託空缽”。

這種“羅漢託空缽”,是一種自己只顧自己而潛在所帶的那股氣、那股能量。因為所有的托缽僧人大家都是不認識的,為什麼有的托缽僧人就能得到很豐盛的食物,而有的會託空缽呢?這便是他們內在的能量決定的。他們的內在能量有利他能量的積累就會得到別人的幫助,別人看到他就會充滿歡喜,就會自然的願意親近他、給予他。反過來,如果心中從來都沒有裝過別人的人,心中只有自己的人,那就只能託空缽了,即使有再高的智慧也是沒有用的。我想借由佛家的這兩句句子來幫助我們理解“德不孤,必有鄰”。

這裡“德不孤”的“德”,指的是願意利他的人所具備的德行。因為無論人還是物,都有類、群的需要,人類是群居動物,都是需要朋友、需要家人、需要周圍的人認同和加持的,沒有一個人能單獨靠自己完成自己的一生的。所以,當我們感嘆“人心不古,知音難求”時,首先要反省自己:你有去利他了嗎?你的能量有沒有去惠及他人?如果你是一個常常惠及他人的人,那你永遠都不用擔心你會不會有鄰人,會不會有跟隨你的一直在你身邊的知音朋友,這便是“德不孤,必有鄰”的核心。

當我們能量足夠大的時候,當我們能像太陽一樣不斷地將自己的光和熱釋放給這個世界的時候,它周圍就會圍繞著九大行星,乃至無數的衛星,人也是一樣的。所以,要修德,一定不能修孤德,不能做一個孤獨的修行人。這裡的“德”,我特別要強調的就是福德,而福德的積累是需要不斷的利他的。做一個善於利他的人吧!不要總懷疑這個世界,懷疑周遭的人,懷疑世態炎涼,人心不古。相信只要你能夠真心的去利他,你就不會缺少志同道合的人,即使遠隔千里之外的人,也會來到你的身邊!

最後,以萃辰天心書院印竹、印安老師《如是我說》中的對話結束本題的回答:

印安說:
常有人感嘆“人心不古,知音難求。”事實並不是這樣。«論語»中說:“德不孤,必有鄰。”如果你是一個德行高尚的人,怎麼會沒有知音和朋友呢?

印竹說:
我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裡的類和群是沒有時間和空間的侷限的。志同道合的人們之間,或許時空距離很近,或許很遠,但是不管是近是遠,最終他們都會產生共鳴。

萃辰天心書院,願國學智慧走進千家萬戶……

《如是我說》是萃辰天心書院兩位極具智慧的老師的對談,從中能讓我們學習更多人生智慧,豐富我們看待世界的角度。您可以到喜馬拉雅關注“印竹”老師,收聽音頻,也可以關注萃辰天心書院官方訂閱號“萃辰天心國學傳播”(cctxgxcb),收聽完整圖文、音頻哦~


萃辰天心書院


上面的一個答案是記錯了,還是有意這樣把風馬牛不相及的問答放在一起?"人皆有兄弟,我獨無"的話在《論語.顏淵第十二》篇第五章,"德不孤必有鄰"在同書“里仁第四篇的二十五章,就像問答題笫十二題的問,能用第四題的答案嗎?《論語》不是關公戰秦始皇的胡說,字典與平常的解釋,也不是頭條要問的答案,即算術裡的1+1,不是哥德巴赫猜想的1+1,不可胡答。人在答,天在看,億萬讀者就是天!

"德不孤必有鄰"出自《論語》“里仁第四篇的二十五章,這句話的真正意思: 做被選頭腦意識、對象、貨主、被選舉人時,不看重當頭腦意識(平常心)、找對象(輕色)、交換獲勝成功、發財(輕財)、當選做官的榮耀(輕權),只為滿足人們需要而做頭腦意識、對象、商家、領導等人的“德”,“不孤"獨,變成拉幫結派、拉票的不德,“必有鄰"近直選的代表代替權利人選擇有德的人當選德位,即不會選有德之人,使其有掌握巨大財富支配權位、掌握領導大權位的位子,即德不配位。 簡單地說,就是德等於給其匹配的位,有德才能有位,好人有好報。否則,在位的人無德,整天空說講德(不孤),必有以鄰代己選德的不負責任的、以選謀私的選德方式。 詳見《破譯背後的龍學密碼》《解密紅樓夢真味道》前面的“說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