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在這裡 寫點東西有多不容易

在這裡 寫點東西有多不容易

一起殺人案,再一次震驚全國。

張扣扣殺人案還沒有最終有個結果,米脂就出了個殺人狂。如果說張扣扣殺人算是要一報還一報的報復,趙澤偉殺人,就非常莫名其妙,且手段令人髮指,專挑初中生下手,說一句“人神共憤”一點都不過分。

事件極其惡性,但同張扣扣殺人案一樣的是,這麼惡性的事,其實並不複雜——可以推想的是,並沒有什麼了不得的內幕。

甚至可以這麼說,趙澤偉案比張扣扣案還要簡單,畢竟,後者還牽扯著一樁頗有點撲朔迷離的陳年舊案。

但就這麼個事,居然還起了不同的聲音,讓我詫異莫名。

公號每日人物,派出了一個成員前往米脂收集一手材料並於昨日推出一篇文章。

我看過全文,老實講,料不是很多。它只是近乎白描地寫了一下當時發生了什麼。外加拍了點殺人案過後的照片。

內容生產者的用力並不是太深,但時間倉促,可以理解。

但就是這樣一篇文章,居然已經消失不見。

然後就冒出來兩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這種殺人案報道,會讓人有樣學樣。

其實這個說法是從自殺案報道推導出來的。對於自殺案進行詳細報道,有可能會導致一些受眾模仿事主進行自殺。

掉書袋的說法,這叫“維特效應”。

但這種說法不求甚解得很。對於自殺報道的新聞倫理,並不是說不要報道,而是不要煽情、不要渲染,不要將死因神秘化浪漫化。另外,在報道時,報道者應注意隱私問題,哪怕自殺者是公共人物,也有其私隱需要寫作者考量。

這不是報道不報道的問題,而是該如何報道的問題——這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每日人物的這篇文章,首先就不是報道自殺,而是一樁他殺。作為震驚全國的惡性事件,有什麼理由可以說“不報道”?

再看它報道的手法。

最後一句,引用了一位受傷學生的話語:我再也不想上學了。這裡是有點小煽情的,但並不是對趙澤偉的煽情。通篇文章,也沒有渲染當時的血腥。

關於趙澤偉的動機,沒有太神秘的地方,也沒有浪漫的地方——老實講,張扣扣案,有報道就有浪漫化的地方,比如強調張扣扣不殺婦孺,強調張扣扣母親當年的慘死。

但每日人物那篇文章裡,的確隱隱約約提到了趙澤偉殺人的原因(或者,原因之一)。

每日人物的文章裡,有這樣一段:

一名熟悉他的村民說,近一段時間以來,他都把自己關在家裡玩一款名為“吃雞”的遊戲。這款遊戲裡,共有100個人跳傘降落到荒島上,只有最擅長殺人的玩家,才能取得遊戲的最終勝利。玩家們把最終勝利稱為“吃雞”。

在米脂縣政府部門工作的邱先生說, “他(趙澤偉)在遊戲的場景中,最喜歡選擇的殺人的地方就是學校和醫院。”

這段話中的部分話語,做成了推送的摘要。

我前文中之所以用”隱隱約約“四個字,就是因為每日人物並沒有明說吃雞和殺人之間的因果關係,但這麼鋪陳文章,讀者有類似理解,也不奇怪。

於是,就有人這麼說:

在這裡 寫點東西有多不容易

王星這回是有點誅心之論了。

遊戲和殺人之間,如果說無法斷言一定有因果,那麼,投資人和被投媒體之間,就本案而言,也同樣很難講因果。

事起倉促(27日下午六點殺人),每日人物立刻派員(應該是28日成行),立刻成文(29日推送),就這麼一個過程,說阿里為了給騰訊製造事端,干預寫作讓每日人物去黑騰訊,我是覺得相當匪夷所思的。

對於公關,人們有時候會腦洞大開,開到什麼程度?我專門寫過一個長篇段子(http://weiwuhui.com/7466.html),本來是本號最有希望十萬加的,可惜在兩個小時創造四五萬點擊之後被刪了。

更何況,吃雞不是騰訊專有的產品,你當網易吃素的麼?

今天,公號穀雨實驗室,推出文章”米脂無差別殺人嫌犯:深宅五年,村中以為無此人“。

這篇文章對於趙澤偉深宅五年到底在幹嘛,小心翼翼地提到了電腦遊戲,沒有寫出”吃雞“二字。

村民還提到了電腦遊戲。成年之後的趙澤偉,似乎將所有的興趣都放在了電腦上,村民們無論何時去他家,都能看見他戴著耳機趴在電腦上,人們說他喜歡遊戲裡的打打殺殺,“所以是被電腦影響了”。

此文旋即刪除,與每日人物的“被刪除”所不同的是,此文屬於“該內容已被髮布者刪除”。

哦,穀雨實驗室是騰訊的號,確切地說,騰訊OMG的號。

關於遊戲,我在“刷屏”裡這麼說:

人和人不一樣 有的人自控力強 有的則弱 所以遊戲對某些人是沒什麼害處的 但對某些人是致命的。反正我心裡明白一件事 我要是高中就有網遊 可能現在就是個渣子。任何為遊戲辯護的話語 都有些輕描淡寫。至於什麼父母為啥不多陪陪小孩 都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主。現在這個通訊如此發達的時代 你確定你真能下班?#有些人抽菸也的確不生肺癌#

請注意,我說遊戲對有些人影響危害很大。

所以這樣的辯護:

1、有些人打遊戲一樣可以考上985;

2、有些人不打遊戲也考不上985

邏輯上的漏洞,我就懶得懟了,自己琢磨去。

在這裡 寫點東西有多不容易

在中國,寫點東西是真不容易。

—— 首發 扯氮集 ——

作者執教於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天奇阿米巴創投基金管理合夥人

附:本文提到的兩篇米脂案報道,PC互聯網上有,請自行搜索。

有友人覺得我對騰訊有點陰謀論 底下有個評論也這麼說。那我只好解釋一下。在前面說阿里黑騰訊 我就表示不以為然 這事扯到遊戲上目前還查無實據---當然 沉迷遊戲的我個人堅信遊戲不是好東西。既然這種態度 穀雨的刪除(或者被刪除)和遊戲之間 我也以為關係不大。最重要的是 江湖裡盛傳 天下有個公司就叫OMG。OMG雖然也重組了一下 但以我對OMG裡內容一線的人的瞭解(是 OMG裡還有條線)讓他們去聽ieg的招呼 總裁辦不發話 是不會點頭滴。我這篇文章實際上懟的指向很繞 但為啥這麼繞 我想各位是可以理解的

看到王局的大作 惡性犯罪的嫌犯報道該不該禁止 https://mp.weixin.qq.com/s/_p1uEXsjR3rJxQ_ZASg3_Q 可以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