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最近,我给原18团3营23连编辑了一个电视片《友谊地久天长》,说的是城市知识青年重返北大荒,回到阔别多年的第二故乡,寻找一种情怀的故事。看到他们回到第二故乡的感言,久别重逢的激情,寻找着当年他们下乡时候住过的宿舍,教过学生的校舍;寻找当年的老乡、学生的那种情怀,让我有了一种感言,不得不说出来。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这种见面的情感让我们无以言表,既有喜悦之情,又有无限的沧桑夹杂在其中。岁月改变了一切,而心中的那份眷恋却永远不会改变。(这是23连知青与学生见面的情景)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从全国五大城市(北京、天津、上海、温州、哈尔滨)下乡来到友谊农场的城市知识青年就有12批,共计10887人。知识青年在友谊农场的土地上留下了生命的印记,留下了精神的根柢,他们最宝贵的青春年华永远刻在了友谊农场的发展年轮里。

在友谊农场的历史上,迄今最大规模的知青回访是2010年7月的一次,有487位温州知青乘火车从温州车站出发,直奔北大荒。当时是友谊县接待了这次大规模的回访活动。

当年他们离别了这片黑土地的时候是那么的庆幸,庆幸自己终于脱离了苦海,实现了回家的梦。有的知青在离开的时候愤恨地说,这辈子我是不会再来这个冻死人不偿命的鬼地方了。可是,谁会知道,四十年后,他们竟然是千里万里地重回了这里,回到了当年他们住过的宿舍,寻找当年生活工作的足迹,寻找一起工作的当地荒友......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又是什么改变了他们离别时的庆幸与愤恨?有人说是时间改变了一切,我想,这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问题,这个问题一时难以说清......

让我们先来读一段知青写的回忆文章吧。

四十三年前,温州市1987位气血方刚、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在那永远铭记的日子里,为了追寻一个憧憬而又飘渺的梦,远离了南国的故土与亲人,在北疆他乡之野,开始了艰难的北大荒知青生涯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追寻知青足迹,重踏戍边故里,2010720下午,一列满载着487位温州老知青的火车,徐徐开出了温州火 车站,向着我们的第二故乡——友谊奔驰而去,再次去 追寻那曾经憧憬而又真实的梦。斗转星移四十载,魂牵梦绕北荒情,想起那片曾经令人刻骨铭心的黑土地,感慨万分,留给我们的只有永远难以忘怀的纪念。”这是下乡到友谊农场原18团6营各个连队的温州知青当年从家乡出发和在友谊的生活工作留影。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北大荒物资是匮乏的,生活是落后的,对于城市知青来说这是一种艰辛和困苦。但是那个时代的人们精神却不缺氧,有我们伟大领袖“农村是个广阔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指示,让他们的信仰变得坚真、牢固,不可取代。他们在这种艰辛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还怀着对双亲刻骨铭心的思念......这就是苦难,在这种环境中生存成长,无疑就是一种磨砺。

知识青年历经着肉体和灵魂的磨砺。

在友谊农场工作了十一年的北京知青胡志成由于家庭问题,曾经多次申请入党而未被批准,他甚至在梦中惊醒,喊着“我要入党!”

知识青年历经着意志的磨砺。

下乡到老蔡营(6营58连,现在的六分场七队)的知青刘玉芝回忆当年的恶劳动情景,“在老蔡营的六年里,庄稼地里的所有的农活都干过,面对一年四季无休止的各种农活及高强度的疲劳作业,几乎让人绝望。那种艰辛和劳累是现在年青人无法体会的,春播、夏锄、秋收,冬天地里没活了,还要刨粪、修水利,一年到头休息不了几天......”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知识青年历经着成长的磨砺。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当年下乡到18团2营的哈尔滨知青傅程把友谊农场称做自己“理想之帆升起的地方”,从连队到农场广播站,然后考入大学,大学毕业后又考入北京广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最后走上了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学院院长的岗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们因为工作关系成了好朋友。为了给农场电视片配音找央视的著名播音员邢质斌,我就是通过傅程的关系找到的。傅程还在他的文章《友谊农场,我理想之帆升起的地方》中提及了此事:“2010年3月中旬,我受友谊农场电视台委托,请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邢质斌来到我工作的中国传媒大学,为电视专题片《天下第一大农场》解说配音。

‘在黑龙江的版图上,有一片被世人称之为三江平原的地方,在她的腹地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她就是享有天下第一大农场和中国农业现代化旗帜之美誉的友谊农场……’

在配音室导播机房里,听着邢质斌声情并茂的解说,我的研究生们都沉浸在有声语言艺术的美妙享受之中。而随着邢老师的娓娓叙述,在我的眼前,又一次清晰地浮现出了北大荒那一幅幅辽阔壮丽的画面;我的思绪也仿佛回到了38年前,回到了我一生事业之舟起航的地方——友谊农场……”

潮来潮去寰宇廓,十年青春已消磨。蹉跎岁月甘与苦,黑土情怀可记得!当年下乡到18团3营23连的上海知青章黎明1978年考入大学,多年后走上了上海市妇联秘书长的岗位,她念念不忘刚下乡时关心和照顾知青的肖爱英副连长和知青们的良师益友冯振山老主任,还有像知青们的老大姐一样的老政委雷庆岩的夫人柳玉环,章黎明深情的道出“回望凄风苦雨的年代,你们张开双臂接纳了我们,温暖了我们;万木复苏之际,你们又忍痛割爱送走了我们,遥遥关注着一代知青迈步新的人生之路”。

现代农业文明像一条巨河,它容纳了无数的支流汇聚而奔、流转迁徙、冲突撞击,每一次汇聚都能激起新的生力,新的能量,都能在无数人的心中埋下催生新文明的火种。在史无前例、后无来者的城市青年上山下乡迁徙大潮中,知识青年作为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概念,和北大荒的现代农业文明有着血缘关系,下乡到垦区的54万知识青年与北大荒结缘。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在我原来工作的单位里就有一位温州乐清县的女知青,她叫胡美芬,当年下乡来到了九分场,在九分场结婚生女儿。后来随着丈夫调到总场工作,她调到了农场的广播电视局,我们一同工作了十年。胡姐是个性格开朗活泼、心地善良的女性,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期才回到乐清县。后来我听说她们刚回到家乡的时候日子过得很苦。如今离开北大荒二十多年了,还没有再见到胡美芬大姐。知识青年的到来,给落后的北大荒带来了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他们的南北行走建立了许多特殊的人际关系与情感,有的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永远地保持了交往的关系。这就使人们有了一种情感的挂牵与眷恋。这是知识青们这一特殊人群为社会带来的新的人际关系,改变了北大荒许多的生活观念。也正是这一南北的千里万里的遥远距离,使知青与老乡们产生了一种美好。就是我们说的距离产生美。如果天天在一起就会有矛盾,就会干仗、吵架。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1997年我到了农场电视科任副科长的时候,和上海知青刘业民在一个党支部,业民哥在农场法律顾问处工作,直到退休后才回到了老家上海,也是把一生的大好时光献给了北大荒,献给了友谊农场。我为他们那种无奈和选择有着深深的敬意!1981年我调到总场工作,住在招待所里,那时候业民哥在招待所工作,我们是那个时候相识的,算来也是36个年头了,时光匆匆,一晃就是36年,如今我们都退休了。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2014年9月间,18团6营54连的上海市、哈尔滨市的一小部分知青回访到了五十四连,有幸我为他们录像去了。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知青怀恋北大荒的深厚情感,知道他们心里挂牵着他们曾经付出过青春的地方以及那个地方上的们,

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行动这是一种情怀所致,这种情怀就是对北大荒以及这里人们的一种情感上的深情眷恋。而这种眷恋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里,将伴随他们的余生,甚至波及到他们的子孙。所以,我给他们编辑的电视片名字叫《青春的记忆》。

历史就是大潮涌动,潮起潮落,岁月更迭。1979年后,大批知青返回城市,也有知青选择了一辈子扎根北大荒。如今友谊农场还有百余名知青留下来,他们在总场、管理区、作业站工作、退休。劳作在农场,奉献在农场,厮守在农场,如今霜染白发,“镜里朱颜已改,只有丹心未灭”。上海知青袁福星,1969年下乡到友谊农场,2009年退休,至今还在为农场工作着,儿子、孙子全都生活在农场,这个知青家庭三代北大荒人。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2015年6月间,我又有幸随同6营54连的老乡们去了上海、温州回访知青们,我为他们录像照相,记录下了他们回访的感人一幕幕场景。知青与老乡们见面就像久别的亲人一样,盛情招待,交流往事。这些感触使我觉得,其实人是生活在情感之中的一种高级动物。社会的属性是后天带给人们的,先天的属性只要有了适合的机会就会展现出来。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千里万里追寻着你——有感于知青回访友谊第二故乡

这两张小照片保存了近半个世纪,这是一对温州知青当年在友谊的留影,后来他们成了夫妻。男的叫陈祥军,女的叫朱美英。就是那黑土地的肥沃,滋养了一代知青生命的根系。他们永远都忘不了北大荒带给他们的那份深深的情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