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銀川鄉村將如何規劃振興?

精靈Jae


經過4個多月的規劃編制,《銀川市鄉村振興規劃綱要(2018-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經過銀川市政府專題會議討論通過。按照《規劃綱要》,鄉村振興戰略帶來的惠民福祉將在銀川周邊鄉鎮遍地開花結果:農民增收渠道大大拓寬,新型城鎮化水平顯著提升,鄉風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不久的將來,一個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鄉村將向我們走來。

《銀川市鄉村振興規劃綱要》出爐


構建“兩帶三軸多片區多節點”功能結構體系

《規劃綱要》整合了銀川市的各個鄉村,鄉村功能將大大得到優化。未來,銀川將構建起“兩帶三軸多片區多節點”的鄉村功能結構體系。優化後的功能佈局,將大力推進產業經濟發展,鄉村振興戰略將更廣泛地惠及百姓。


兩帶:沿黃河經濟發展帶和沿賀蘭山生態特色發展帶。 沿黃河經濟發展帶是銀川發展新興經濟、高效生態農業、田園休閒旅遊的重點地帶;沿賀蘭山生態特色發展帶是銀川生態涵養區,發展特色農業、葡萄種植業、旅遊業的重要地帶。


三軸:北部產業提升發展軸、中部特色產業發展軸、南部特色產業發展軸。

多片區:各個小鎮及各個鄉村將分別在特色產業、風貌、生態環境方面,逐漸連片形成鎮村特色片區。特色高效農業發展區、特色鄉村旅遊區、賀蘭山自然保護區、白芨灘生態保護區、生態修復區、礦產資源區等片區,將直接帶動村鎮經濟、發揮匯聚效應。


多節點:未來,特色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美麗村落和美麗庭院、田園綜合體、休閒生態農莊等人居空間、產業區塊,將形成多個節點散落在三區兩縣一市,推進鄉村功能釋放最大能效。


未來,“兩帶三軸多片區多節點”的鄉村功能結構體系,將為銀川人構建一個友好和諧的生產、生活、生態環境。


到2020年,四環高速以內的農村將退出傳統種植業和養殖業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


根據《規劃綱要》,未來銀川市將優化農業主體功能區域佈局,在興慶區、金鳳區、西夏區重點發展休閒度假、觀光旅遊、農事體驗、生態保護、田園綜合體等高端、高效農業新業態。靈武市、永寧縣、賀蘭縣將重點發展優質水稻、供外瓜菜、名優水產等產業,百姓“米袋子”、“菜籃子”的生產基地將得到更加安全的保障。


賀蘭山東麓釀酒葡萄產業帶、艾依河水系適水和創意休閒觀光農業產業帶、京藏高速公路兩側花卉園藝和優質蔬菜產業帶、黃河金岸魚米之鄉生態農業經濟帶、河東沙山區草畜產業帶在內的五大產業帶將成為重點建設的黃金地帶,鄉村農業將逐漸向這五大產業帶集中。


到2020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將達到8%以上。在逐漸優化的產業佈局下,依託於特色小(城)鎮帶動鄉村產業的“特色鎮+”發展模式將大大提高鄉村經濟實力,鄉村振興也將找到有效抓手。


《規劃綱要》中,望洪鎮、郝家橋鎮、立崗鎮、良田鎮、崇興鎮、白土崗鄉、通貴鄉、李俊鎮、習崗鎮、常信鄉、玉泉營等特色小鎮將按照“特色鎮+農業園區”的模式,開展龍頭企業、農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種植經營模式。示範農業園、休閒觀光農業園、自然課堂式農業園、科技農業園將讓這些特色鎮呈現出現代農業園區的差異化特色。


“特色鎮+產業園區”模式將有效帶動農民就業創業,推動城鎮化進程。洪廣鎮將依託生物科技園發展,望遠鎮將依託工業產業園發展,閩寧鎮將依託扶貧產業園,月牙湖鄉將依託通航產業園,金貴鎮依託生態紡織園,梧桐樹鄉(新華橋)依託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園。


興涇鎮、梧桐樹鄉(新華橋)將按照“特色鎮+物流園區”的模式發展。這一模式可以依託現有物流園區優勢科學打造現代物流集群,為周邊能源化工企業及園區提供物流整合服務。


“特色鎮+景區景點”模式將以旅遊產業作為產業支撐來主導特色小鎮發展,實現旅遊產業發展與城鎮建設的產城融合系統整合。鎮北堡鎮、鎮北堡鎮、掌政鎮、楊和鎮、勝利鄉被界定為這一發展模式。


“特色鎮+能源基地”模式將引進高新技術產品和國內外知名企業,打造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現代裝備製造業集群。馬家灘鎮將成為這一發展模式的典型。


建設“綠色鄉村”,提高百姓幸福感


打造“看得見賀蘭山,望得見黃河水,記得住塞上江南美麗風景”的好風光,“綠色鄉村”建設將成為銀川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未來的“綠色鄉村”,將從生態環境治理、人居環境治理、鎮村風貌建設入手,打造一批美麗社區、美麗庭院、美麗田園、美麗莊園、美麗鄉道、美麗水道。


通過實施山水林田一體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開展湖河水系綜合治理、開展大氣汙染整治等手段改善鄉村生態環境;通過農田環境整治、水系環境整治、住宅院落整治、遊園廣場整治、村路巷道整治等手段改善鄉村人居環境;通過不同的色彩和空間格局為特色小(城)鎮塑造特色風貌……這些舉措,將引領銀川建設綠色鄉村、人居鄉村、美麗鄉村,為鄉村環境整治邁出重要一步。


另一方面,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鄉村公共服務的整體發展,將大大改善鄉村居民的生活水平,為鄉村居民帶來更多幸福感、獲得感。按照《規劃綱要》,到2020年,農村社區進村道路將實現100%通暢、村內道路將實現100%硬化,完善村道、打通巷道、優化道路斷面、停車設施等一攬子規劃佈局,將讓城鄉道路一體化逐漸縮小城鄉差距。


未來,銀川將按照“特色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幸福美麗村落”構建三級公共服務設施單元,從提升文化、教育、醫療、養老、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中,適時建設公園、廣場、衛生院、中小學、文化活動站等各類公共服務設施。


新消息報


我談 快速發展大銀川.首先要吸引人口(把海源.固原.同心.石嘴山.偏遠的農村村莊的人都給整來.增加人氣)沒有人氣怎麼發展?其次留住人口.就業政策.創業政策.教育政策.再就是城市發展太慢.特別是老城.老城是最具有人氣的地方.也是目前最繁華的.可是太破爛.路又太窄.停車不方便還到處都是收費員.迅速把賀蘭縣.永寧縣併入銀川市改區.火速發展城際高鐵四通八達.改變思路不斷創新.取締小區停車費.進門費以及道路兩邊收費員.就是改善良好投資環境.拓寬老城區的道路.大力開通免費旅遊或者象徵性意思意思~!全民參與城市規劃建設新思路的創意創新徵求意見.比如桌球城.體育城市.游泳城市.倡導普及各種體育賽事.比如足球運動就是國家的弱點.就用全國各個部隊抽優秀人員定點銀川.比賽世界.普通老百姓沒有那個耐力.體質.……全國體育看寧夏.全國桌球看寧夏.全國象棋.圍棋看寧夏.賭城銀川.比如世界之最.中國之最的項目.就是吸引什麼樣年齡段過來投資和定居的項目.養老的項目.……!大力整治物業亂收費.安居樂業不能讓物業公司充當黑社會.政府設置外地人來寧投資人困難熱線.進行扶持和幫助.沒有新血液進入難發展.高科技大發展.比如免費醫院從銀川做起....總之亮點照亮了別人.隨著光線她就不請自來.我來銀川十八年了.全家人沒有去過沙坡頭.青銅峽108塔.什麼一線天.永寧這邊有個穆斯林啥.我想像我這樣來寧創業並安家的不在少數.記得兩千年來的時候北京路上沒有幾輛車……!


經典微博大全彙總


2018年4月2日,留壩縣召開脫貧摘帽工作推進會,安排部署全縣脫貧摘帽重點工作。會上縣委書記許秋雯指出,留壩縣脫貧摘帽工作已全面進入攻堅衝刺階段,工作重心也將由目前的“大水漫灌”逐漸轉變為“精準滴灌”。

更早之前,縣委書記許秋雯代表縣委常委會向中共留壩縣委十四屆四次全會報告工作,就深入貫徹落實省市決策部署、加快追趕超越步伐、2018年全縣脫貧摘帽、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建設“四個留壩”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社員網“小紅帽”在當地調研中發現,留壩縣正在轉型升級之中的“四養一藥一旅遊”佈局中,發展食用菌產業是貫徹脫貧摘帽、“精準滴灌”,落實鄉村振興、“四個留壩”建設的一個重要突破口。

小小食用菌,脫貧好幫手

留壩縣江口鎮江口村5組的村民馮小菊說:“我家裡有老人有孩子,家庭支出大,以前打工一個月也就賺幾百塊錢,現在來村上的食用菌基地來幹活,一個月就拿2400元,極大緩解了家庭壓力。”

據悉,留壩縣近年來依託農業企業的帶動能力,按照“基地引領、大戶帶動、扶貧社託管、全民參與”的帶動模式,鼓勵扶貧社、能人大戶、農村黨員幹部積極參與,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帶領群眾發展食用菌產業。

其中,對於有生產能力、技術的農戶在扶貧社的帶動下,自主發展食用菌產業。而對於沒有生產能力但有發展意願的農戶的,在扶貧社的組織下,通過在外購買成品菌筒的方式發展。同時,政府通過購買技術服務的方式,由菌業企業負責技術指導和銷售。這些措施極大鼓舞了村民從事香菇種植的信心。

村民們的信心還來自於留壩縣大量的支持政策和鼓勵頒發。據瞭解,留壩縣財政統籌整合資金3000萬元作為食用菌產業發展基金,重點在菌種選育、生產設備、基地建設、技術服務、品牌建設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負責在留壩縣對接項目合作的社員網項目總監魯建民說:“留壩縣在特色農業發展方面的財政支持力度相當大,這與縣委縣政府確定以脫貧攻堅為抓手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決心,以及堅持‘生態立縣’、‘藥菌興縣’、‘旅遊強縣’的發展發展戰略分不開。”

該縣對帶動發展建設20萬筒以上食用菌產業基地的扶貧社,配齊全套代料香菇生產設備。生產設備由扶貧社所有,並由扶貧社統一管理,轄區內所有農戶均可依管理規定使用。並且留壩縣還詳細規定了補助領取範圍:

對新發展代料香菇2,500筒以上(含2,500筒)的農戶,每筒補助0.3元。

對新建食用菌生產大棚的,按每筒1元的標準,補助大棚建設費用。

對發展2萬筒代料香菇以上的專業大戶,按菌筒生產成本(3元/筒)的貸款額度,按照國家基準利率貼息1年。

對當年新發展段木香菇10架以上(含10架)的,每架補助100元。

對2017年鎮(街道)與企業簽訂協議建設的食用菌產業(託管)基地,繼續按代料食用菌每筒獎補1元、椴木食用菌每架獎補100元的標準執行,(託管)基地新建改建食用菌標準大棚的,每棚補助建棚決算費用80%。

同時,以項目方式鼓勵支持廢菌筒循環加工利用;政府分別按每筒0.1元、0.25元的標準,統一購買技術服務和產業保險......

目前,留壩縣已在全縣建立食用菌基地52個,其中重點基地15個。現已建設大棚1,503個,新發展代料香菇687萬筒,段木香菇1.3萬架,帶動貧困戶527戶、非貧困戶207戶參與,4月底前完成計劃任務。預計代料香菇產值5,500萬元、段木香菇託管分紅255萬元,帶動貧困戶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

今年,留壩縣計劃發展代料香菇1,000萬筒和段木香菇1.5萬架,實現1,140戶3,263人貧困戶人均增加純收入3,400元以上。

為什麼發展食用菌產業?

香菇,廣義上講又可以叫做花菇、香蕈、香信、香菌、冬菇、香菰等,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國特產之一,在民間素有“山珍”之稱。香菇是一種生長在木材上的真菌,味道鮮美,香氣沁人,營養豐富,口感尤在草菇、平菇、白蘑菇之上,是高蛋白、低脂肪的營養保健食品,素有“真菌皇后”之譽,即使在全部山珍名錄中,香菇也一向有"山珍之王"之稱。

中國曆代醫學家對香菇都留下了著名論述,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香菇:“益氣、不飢、治風破血。”而隨著現代醫學和營養學的不斷深入研究,香菇的藥用價值也不斷被髮掘出來,被消費者們廣為認知:

香菇富含維生素B群,鐵、鉀等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D原等,味甘,性平,治食慾減退、少氣乏力;其麥角甾醇含量很高,對防治佝僂病有效;香菇多糖能增強細胞免疫能力,從而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另外香菇含有六大酶類的40多種酶,可以糾正人體酶缺乏症,就連香菇中的脂肪所含有的脂肪酸,對人體降低血脂也非常有益......

留壩縣林業資源豐富,菌類生長氣候條件適宜,發展香菇種植產業可謂得天獨厚。而且香菇產業初級階段的高勞動力特點和高級階段的高附加值、產業帶動特點,都是留壩縣所需要的。加上成功幫助臨近多個縣域實現“互聯網+精準扶貧+農產品上行”階段目標的社員網“小紅帽”當前已經實質進駐了留壩縣,等於已從整個產業鏈最關鍵的產品銷售環節上打了一劑強心針,所以縣委縣政府一致決定從零突破,在留壩縣大力發展香菇產業,並以此打開脫貧摘帽、鄉村振興工作的新的局面。

吹響推進鄉村振興的號角

眾所周知,鄉村全面振興,是一項需要長期奮鬥的艱鉅任務。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

留壩縣縣委書記許秋雯兩會時接受採訪指出:

當前留壩縣要堅持“生態立縣、藥菌興縣、旅遊強縣”戰略不動搖,貫穿一條主線(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緊盯一個目標(高標準越線摘帽、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聚焦三個著力(著力推進鄉村振興、著力建設大秦嶺山地度假旅遊目的地、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強化一大保障(全面從嚴治黨),為加快建設“四個留壩”(精美留壩、富強留壩、宜居留壩、和諧留壩),實現全面小康奠定堅實基礎。

圖為2月9日,社員網CEO景崗帶隊參加“社員網(北京)與留壩縣推動產業發展 助力脫貧攻堅座談會”

據社員網“小紅帽”調研,如今留壩縣已初步形成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百姓受益的鄉村振興模式雛形,其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按照“四養一藥一旅遊”產業發展方向,預計今年將實現“四養一藥”產值1.6個億並打造一批旅遊景區和特色民宿類產業。其中食用菌種植方面,留壩縣計劃發展代料香菇1,000萬筒,產鮮菇5500噸,產值達5,500萬元;段木香菇1.5萬架,帶動以1,140戶3,263人貧困人口為主的全縣農民群眾,人均發展代料香菇2,000筒或段木香菇20架,實現貧困戶人均增加純收入3,400元以上,與發展中藥材產業一起邁向“藥菌興縣”之路,推進實施留壩縣鄉村振興模式。


社員網


永寧縣2014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各鄉鎮搬個亂七八糟,餘下的鄉村還搬不搬?


用戶9398623775084


啥時候能來望遠鎮好好安置小區呢?


Zxc欣宇


銀川周邊還有農村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