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諸葛亮為何這麼恨曹操?原來12歲就結下了血海深仇!

幼年時代的諸葛亮,同那個時代的絕大多數歷史人物一樣,沒留下什麼記載。

能確定的,只是他的童年很不幸。在很小的時候,母親去世,隨後沒幾年父親也病死了。諸葛亮和他的大哥諸葛瑾、三弟諸葛均以及兩位姐姐,就成為相依為命的孤兒。

好在琅琊諸葛氏本是名門望族,親戚不少,諸葛亮他們幾個就投靠叔父諸葛玄,混口飯吃。諸葛玄後來被任命為豫章郡的太守(豫章在今天江西南昌一帶),南下上任,把諸葛亮、諸葛均他們姐弟幾個也一起帶去了。再後來,諸葛玄被免官後病逝,諸葛亮、諸葛均又搬家到荊州一帶居住。

諸葛亮為何這麼恨曹操?原來12歲就結下了血海深仇!

其居住地,有人認為在今天南陽的臥龍崗,有人認為在今天襄陽附近的隆中,也有人認為先在南陽,再在襄陽。

他們的大哥諸葛瑾則留在故鄉琅琊侍奉繼母,後來為了躲避戰亂,輾轉到江東,被孫權錄用,成為孫吳政權的重要大臣。

諸葛玄之死

據史書記載,諸葛玄被免官後,因為和荊州牧劉表有交情,就去投奔他,諸葛亮兄弟也被帶去。後來諸葛玄病故,諸葛亮只好自立門戶。另一種說法,諸葛玄是在軍閥混戰中被殺,之後諸葛亮兄弟自己去的荊州。諸葛亮躬耕地“臥龍崗”的具體地點,襄陽、南陽兩家爭得頭破血流,至今未能完全平息。

短短十多年中,年少的諸葛亮已經吃盡了世間的辛苦。與他一同吃苦的,則是整個大漢帝國屬下的千百萬子民。

就在諸葛亮四歲時,爆發了席捲半個中國的黃巾大起義,上百萬農民揭竿而起,向欺凌壓榨他們的貪官汙吏發動血拼,不惜同歸於盡。

諸葛亮為何這麼恨曹操?原來12歲就結下了血海深仇!

起義被鎮壓之後,朝廷更加腐敗,外戚和宦官又玩了一輪同歸於盡的鬥爭,最終造成西涼土霸王董卓入朝,武力把持朝政。隨後,袁紹為首的各地諸侯起兵,打著討伐董卓的旗號,趁機割據州郡,正式揭開了亂世混戰的序幕。

伴隨著“英雄”們的征戰,是下層民眾的受苦受難。曹操曾有詩作“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生民百遺一,念之斷人腸”,憐憫那個時代軍民的慘景。當然,憐憫是停留在文學作品層面上的。到實際操作的時候,屠城,坑降,一個也不能少。

諸葛亮的故鄉琅琊郡屬徐州,原本遭受戰禍相對較少,是中原民眾避難的安樂窩。曹操的父親曹嵩也曾在琅琊避禍。但到公元193年,這一切改變了。

這一年,曹操的父親曹嵩被徐州牧陶謙的部將殺害。曹操化悲痛為力量,出兵徐州復仇,所到之處屠戮十餘城。次年,曹軍再入徐州,一路殺到琅琊、東海。曾經的避難桃源,成為新的修羅血海。諸葛亮的故鄉,也被淹沒在死亡恐怖之中。

諸葛亮為何這麼恨曹操?原來12歲就結下了血海深仇!

諸葛亮此時是否還在琅琊,史料缺乏記載,不得而知。但至少他哥哥諸葛瑾應該經歷了這慘禍。諸葛瑾最終離家避難,遠走江東,這次戰禍即使不是全部原因,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