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直腸癌做完手術後,能動嗎?

文閣46


作為一名胃腸外科醫生,我來告訴你答案,直腸癌做完手術之後,是建議早下地,早活動的。

手術的當天,我們是不建議下地的,因為手術的打擊,還有麻醉藥物的副作用,還沒有完全清醒,所以,手術當天,是建議在床上平躺,不能離開病床。在病床的上面,也是鼓勵活動身體的,包括蜷腿,翻身等等。

手術後的第一天,需要看患者的身體情況,生命體徵,如果患者的生命體徵很平穩,血壓,心率等指標都在正常範圍內,我們建議第一天就可以下地活動了。下地活動的時候,一定要特別小心,量力而行,建議先在床邊坐一坐,沒有明顯不適,然後再站起來,最後可以下地活動,根據自己體力情況,量力而行,不要操之過急,小心低血壓,跌倒等情況。

為什麼要早下地活動

因為早下地活動,可以避免血栓形成,可以促進胃腸功能恢復,可以早排氣,早排便,可以早進食,縮短住院時間,提前出院,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早點活動,還可以預防腸粘連,減少墜積性肺炎的發生率。

總而言之,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情況,在身體情況允許的情況下,建議儘早下地活動,好處是比較多的。


普外科曾醫生


一般情況下,直腸癌術後當天不建議下床活動,但是可以在床上翻身、活動。術後第2天可以下床活動,具體活動量要看手術創傷大小,和患者自我感覺體力良好,一般先坐在床邊,如無頭暈等不適,可以床邊活動。

術後早期床邊活動注意事項:

從床上坐起來,先整理好盆腔引流管,不要不小心拔除或翻身拽出;做起來時需要家屬或護工幫助,起來或躺下都要緩慢進行;早期下床活動,量力而行,如感覺頭暈頭痛或體力不支,不勉強下床活動。

直腸癌手術相對來說創傷不大,尤其是目前腹腔鏡微創手術,患者疼痛感明顯減輕,所以完全可以早期下床活動。術後3天后基本可以正常活動。

早期下床活動的作用:促進胃腸功能恢復,早日排氣排便,這個方面也是因人而異,有的術後第2天就有,有的需要術後1周;下床活動,促進下肢靜脈迴流,減少或避免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進而避免更嚴重的心肺腦血管的栓塞;下床活動後,增加肺通氣,減少肺部併發症的發生等。

由於個體差異和手術方式的不同,能否下床活動,及活動量的大小,一定要和手術醫生溝通,比如有些手術創傷大,創面滲血止血困難,可能就不建議早期下床活動;或者患者行的不保留肛門手術,如果沒有關閉盆底腹膜,擔心小腸墜入盆底導致粘連,可能建議患者平臥3天等。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麻醉清醒後6小時,只要沒有活動性出血、發熱、不能控制的疼痛,就可以活動,不過術後連著監護儀就別下床了!左右勤翻翻身。監護結束,多下床活動活動有利於恢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