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貫穿整個三國曆史,怎樣看待劉備這個君主?

劉大騷


我們看看史書裡的記載,在劉備年輕的時候,就是: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

文中所言,劉備就是縣中的少年領袖人物,少年爭附之,都想給他當小弟,而且販馬的商人,一甩手就提供資金給他創業。

關羽張飛說起來是劉備的兄弟,其實是馬仔,兩位萬人敵,不去投靠有前途的袁紹曹操,而在劉備下面當個跟班,劉備坐著,兩人站著護衛,一天到晚都不休息。

到了盧植那裡讀書,他的出身本來很差,但馬上跟同學打成一片,跟公孫瓚的關係就一個例子。

而最神奇的是他在當平原相時,郡民中有一個對劉備看不順眼,買了一個刺客來殺劉備,而劉備跟他聊了聊,刺客竟然放棄了刺殺,反而提醒他注意安全。

而到了徐州,陶謙病死前,把徐州讓給了劉備,說出來非劉備不能安此州的話來,這樣的話還有人信。徐州的大富豪麋竺就此成了劉備的鐵桿粉絲,劉備被呂布所攻殺,流浪在外,麋竺從自己家裡運來了糧食,還擔心劉備孤單寂寞冷,運糧的同時把自己的妹子也運了過來。

孔融,當代名士,卻對寒門劉備推崇備至,認為劉備遠在四世三公的袁術之上。

投靠袁紹,袁紹親自出城三十里來接,趙雲一看劉備就誤終身,馬上開始運作跳槽大業。

關羽身在曹營身在漢,無論多遠,劉備在的地方,就是他的方向。徐庶被逼離開劉備,心卻在劉備這裡……

可以說,劉備的聲望是極高的。但是,這有一個謎團,劉備為什麼得人心,他靠什麼得人心。史書只講了劉備怎麼得人心,他的人心怎麼來的,卻說的不多,唯一可提的,大概就是三顧茅廬,看重人才。但這樣就夠了嗎?還有摔兒子的事情,這也是小說家言,可能寫小說的也意識到了這個大的漏洞,劉備的人心是怎麼得來的,他的人格魅力來自哪裡,他憑什麼讓曹操認為天下英雄唯操及備了。所以小說家需要虛構一些事情來解釋。

尤其是早期的劉備,怎麼讓眾人爭附,就更是一個謎團了。而且,史書的記載,看上去是矛盾的,比如說劉備沉默寡言,但劉備小時候就好放大言,說自己將來要坐皇帝的車子。史書記載劉備不喜歡讀書,喜歡打獵,漂亮衣服跟玩音樂,就是一個古惑仔的樣子,這樣的人,怎麼會沉默寡言呢?

因為史書記載的簡略,劉備為什麼能夠得人心,反而是一個謎了。他是怎麼收服關羽,收服張飛的?怎麼讓商人心甘情願給他投資的?

他的人格魅力是相當大的,但劉備是不可能統一三國的,不但劉備不可能,孫權也不可能。三國之中,唯一有機會統一三國的,只有曹操。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看一下劉備。

首先,劉備的基礎太差了,他本身家裡不是豪強,是一個賣草鞋的,這樣的話,就得不到豪強的支持。沒有豪強的支持,是不可能在三國取得成就的。

這跟西漢開國不同,西漢開國,那真的是天下寧有種乎,秦國無貴種,天下皆亡人,秦國一亡,無論草根貴族都可以爭天下,因為秦國把天下掃平了,地方上沒有任何的勢力,等於出現了權力真空,誰去就能佔有一方。

但東漢末年不同,東漢未年地方豪族勢力很強,手裡有大量的土地,有經濟力,手上還有私兵,還能建塢堡,等於地方上的權力原本就掌握在豪強的手裡,一個人要想在三國建功立業,看的就是他有沒有爭取到地方豪強的支持,比如袁紹,他就是因為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所以第一桶金是韓馥白送的。這種機會,不要說劉備別想了,就是曹操也沒有的。

沒有豪強,劉備最先爭取到的一些人,不過是他差不多的小地主比如張飛,無業流民比如關羽,最多就是一些大商人的風投。他要拿著這些東西去在東漢找立足太難了。打來打去,都處在四處飄泊的地步,就連陶謙讓徐州,那其實也是假的,因為徐州不是陶謙可以讓的,陶謙本身就沒有得到徐州豪強的支持,所以他才最苦逼,手下都約束不住,手下跑去搶曹操的父親,曹操打過來,陶謙因為沒有地方勢力的支持,一點還手之力都沒有,陶謙讓給劉備的只是一個虛名,而不是真正的有根基的地方,所以劉備在徐州也沒有站穩腳跟,被呂布輕鬆就奪走了。

後面劉備去了荊州,也是掛靠,曹操這時在整理北方,劉備只有陪劉表喝酒擼串吹牛逼的份,眼睜睜看著亂世要結束了,自己還沒有建功立業,這才看著大腿的肉徒悲傷。

他的轉折來自危機,來自曹操打過來。曹操不打過來,就算劉表死了,荊州也不會是劉備的。因為荊州豪強不認劉備,像劉巴,就是打死不鳥劉備,曹操打過來,把劉表嚇死,劉表家收編了,荊州出現了權力真空,而靠著東吳擊退了曹操,孫權又把荊州借給了劉備,劉備才有了真正的屬於自己的地盤。

但這個時候,他還是最弱的,而且年紀也不小了,拿下益州之後,又跟東吳起糾紛,最重要的是,他的敵人永遠都那麼強大。

我們講,不勝在已,勝在彼。就是你能掌控的只是自己不敗而已,能不能勝,要靠別人,這跟足球理論一樣,你只能保證自己不失球,而進球要靠對方出現漏洞,那孫權比他年輕,明顯要比他活得長,他打孫權的主意沒戲,曹操也沒有掉鏈子,他也找不到機會,能夠在蜀地稱帝,那已經是他創業的天花板了。

反觀曹操倒是錯失了兩次機會,一次是赤壁之戰,他跟袁紹一樣,犯了冒進的錯誤,如果不急於進攻,而是忽悠住東吳,那劉備就只有遠走交趾,曹操可以騰出手,拿下劉璋,得到蜀地,東吳不用攻,自個就會降。另一次機會,是劉備跟孫權開戰的時候,他沒有趁機進攻劉備,奪下益州。

所以,劉備能力很強,無奈抓到的是一手爛牌,而且對方又沒出太大的昏招,所以劉備也不能統一天下。


腦洞歷史觀


千里萬里路,不如讀書路。

我是千河,我來回答。

貫穿整個三國曆史,怎樣看待劉備這個君主?

縱觀整個三國時代,劉備是一步一步從草根爬上了人生的巔峰。雖說劉備也是漢氏宗親,但由於漢武帝時期頒佈的“推恩令”傳到劉備這一代已經是混到織蓆販履之流了。這樣的子低的起點,劉備是憑著什麼一步一步做到了,蜀漢政權的建立者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劉備生於公元161年,父親劉弘早亡。少年劉備與母親以織蓆販履為業。

也是在這時期造就了劉備堅韌不拔,臨危不亂,絲毫不受他人影響的性格。

公元175年,劉備與同宗劉德然,公孫瓚一起拜盧植為師。也是在這一時期和公孫瓚成為好友。劉備不愛說話,善待他人,喜歡結交豪俠。很多商人見到劉備都願資助於他。

也是在這時期,劉備結實了從解良而來的關羽和涿州的張飛。三國演義裡生動形象地描述了桃園三結義的故事,翻開陳壽的三國志裡描述到劉備與二人同床共枕,恩若兄弟。關羽與張飛二人一直跟隨劉備,不畏艱險。

要是一直講下去,我覺得就和別的講的都差不多。很多小事,我們跳過去講。

用我們現代話來講,劉備的人設非常好。

劉備一向以仁義道德著世。大部分覺得劉備假仁假義,常常以淚洗面。我覺得一個人如果假仁假意一段時間的話,那麼確實是假仁假意。如果一個人一輩子都是在假仁假義當中度過,那麼那麼這不管是這個人不是是裝出來的還是塑造的。他就是仁義君子!

從最先的,關羽.張飛.趙雲.陳到.都是被劉備的仁義感動追隨。

劉備起初是靠著大漢皇室的身份而行走江湖,等到被漢獻帝冊封為大漢皇叔後,他更是高舉中興大漢的旗幟。這個金字招牌並沒有吸引有才的人投靠,因為劉備本來是一個無名之輩,沒有人願意效忠他。

但劉備這個人確實夠厲害,他不像曹操那樣奸詐,也不像孫權那麼地睿智,他外表忠厚老實,讓人很容易產生依賴。同時劉備也是一個求賢若渴的人,像諸葛亮,龐統,黃忠等一批人才,都是他多次登門拜訪請出山,才成就了他的千秋霸業。

劉備的性格特點鮮明,他膽小怕事、心機非常重、臉皮厚,但是他善於抓住機遇,非常會把握機會,識人非常準。

劉備的優點是弘毅寬厚、識人很準,但是他比較突出的性格特點是膽小怕事,心機非常重而且臉皮很厚因為劉備出生市井,見慣了世間的人情冷暖,所以劉備很會審時度勢,他把握住機會,最後成全了他的帝王霸業。

可能用一句來概括是最貼切了。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最後的落幕---夷陵之戰

夷陵之戰是劉備一生中最慘敗的仗,最後輸掉了自己的命。

夷陵之戰初劉備一路勢如破竹,奪取峽口,攻入吳境,在巫地擊破吳軍李異、劉阿部,佔領秭歸。劉備倚恃優勢兵力企求速戰速決戰略,被陸遜識破。陸遜一直堅守不出。

蜀軍將士逐漸鬥志渙散鬆懈,失去了主動優勢地位。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時節,暑氣逼人,蜀軍將士不勝其苦。劉備無可奈何,只好將水軍舍舟轉移到陸地上,把軍營設於深山密林裡,依傍溪澗,屯兵休整,準備等待到秋後再發動進攻。由於蜀軍是處於吳境二三百公里的崎嶇山道上,遠離後方,故後勤保障多有困難,且加上劉備百里連營,兵力分散,從而為陸遜實施戰略反擊提供了可乘之機。正直酷夏,陸遜一場大火燒的蜀軍潰不成軍,大部死傷和逃散,車、船和其他軍用物資喪失殆盡。劉備乘夜突圍逃遁,行至石門山(今湖北巴東東北),被吳將孫桓部追逼,幾乎被擒,後衛將軍傅肜等被殺。後依賴驛站人員焚燒潰兵所棄的裝備堵塞山道,才得以擺脫追兵,逃入永安城。

至此夷陵之戰落幕,後來有名的白帝託孤。

縱觀劉備一生起起落落,成也仁義,敗也仁義。

我是千河,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

關注我,點擊觀看更多精彩歷史。


小主千河


就我的觀點來看,他如果放在現代來看,決定是一個好老闆,一個成功的老闆,我們應該學習他忍辱負重,愛國愛民,堅韌不拔,禮賢下士,還有他的待人接物,無論對任何人他都以仁義為本,以百姓為重,但晚年他確實有些一意孤行,優柔寡斷,不聽忠言,過度自信,太過傲慢,輕視敵人,才鑄成夷陵之敗。就幾點大家爭論的話題,下面就是我覺得寫得好,但不是我寫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1劉備性格很軟弱?

世人有個慣性的思維,“仁必弱”,仁慈的人往往在人的腦海裡浮現的印象是軟弱,誠實,總之是不甚剛強。其實,少年時期的劉備便顯示出了豪俠性格。即使他當時只是個毛頭小夥,卻有非同凡響的號召力。三國志記載: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而關羽張飛二人也是在劉備糾合徒眾時,所結交到的好漢。他還很看不起志向不高的人。辛棄疾詞雲:“求田問舍,怕應羞見,劉郎才氣。”

之後,剛步入仕途的劉備(安喜縣尉),又怒鞭了不肯接見他的督郵。(三國演義此處把劉備的事蹟挪到了張飛身上,大概是羅貫中想突出劉備的仁)強硬性格表露無疑。直到他晚年稱帝,而關羽被害,荊州被奪以後,他又爆發了豪俠本色---有仇必報。無人可以勸阻。這期間,孫權攝於劉備的神武,卑詞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偷襲荊州的卑鄙,斬殺兄弟的血仇,令他不顧一切的衝向了討伐東吳的戰場。

觀劉備一生,寧肯冒掉頭之禍也不肯屈服於曹操的刀鋒,戎馬征戰,顛沛流離,輾轉天下。這不是一個軟弱的人可以辦到了,相反,必是一個超級堅強有韌性的人才能辦到。

2劉備對不起呂布?

在白門樓,呂布被俘,呂布說願意歸順曹操,曹操略有遲疑。而劉備進言舉例丁原,董卓的下場,曹操便把呂布殺了。由此有人說呂布曾經轅門射戟解過劉備的兵危,救過劉備,劉備這麼做對不起呂布。那麼,我們可以想想呂布是怎麼對待劉備的。劉備先是收留了窮途末路的呂布,而呂布卻趁劉備征討袁術之機,奪了徐州。以致於劉備一方面要與袁術戰鬥,一方面後方沒有了供給。以致於到了兵士官吏人自相食的境地。劉備不得已請還小沛。呂布允許了。而當劉備在小沛收集兵馬的時候,呂布又看不慣了,帶兵將劉備打跑。根本不給恩人劉備活路。

至於轅門射戟,劉備若有徐州,焉用他轅門射戟?

3劉備不寫詩沒文化?

跟曹操的文采飛揚比起來,劉備一生中不見有一首詩作。又兼書上記載劉備:先主不甚樂讀書。所以有人為人劉備沒什麼文化。其實劉備少年時期便學於東漢大儒盧植。但是不太喜歡死讀書本。首先從劉備經常說出有哲理的話如“濟大事必以人為本”“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惟善惟德,可以服人”等方面來看,劉備相當有文化,只不過不是詩詞歌賦方面的文采,而是人生哲學方面的造詣。其次布仁德,講忠義,都有儒家思想的印跡。只不過他不是用在口頭,而是用在畢生的理想信念這方面了。

4劉備攜民渡江是為了讓百姓當肉盾來阻擋曹軍?

這個說法非常荒唐。沒有辯駁的價值。劉備若要逃生直接飛騎奔夏口就完事了。何必拖著“肉盾”十幾二十裡的走,最後連自己都險些喪命?難道是刻意的想試試“肉盾”結實與否?真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關於攜民渡江之事,引用:!”【習鑿齒曰:先主雖顛沛險難而信義愈明,勢逼事危而言不失道。追景升之顧,則情感三軍;戀赴義之士,

則甘與同敗。觀其所以結物情者,豈徒投醪撫寒含蓼問疾而已哉!其終濟大業,

不亦宜乎!】這就是說,劉備待人接物是真誠的,不是那些噓寒問暖做表面功夫的人所能比的。

5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

這個問題至今仍有爭議。一方面三國志《武帝紀》和《先主傳》都有記載,劉備攻下了荊州的江南四郡,又與東吳共分南郡,自表荊州刺史,這樣劉備已經佔據了大部分的荊州(共七郡,分江南四郡,江北三郡),說明劉備是荊州的實際佔有者。而另一方面又有東吳向劉備討要荊州,劉備推脫先取涼州等等記載。所以劉備借荊州的問題一直是個懸疑。

6劉備殺張裕是因為小心眼?

有人說劉備殺張裕是因為張裕曾經笑話劉備沒有鬍子。所以找茬殺的。其實不是這樣的。當時劉備在劉璋那裡寄住,劉備看到站在劉璋身後的張裕鬍子很濃,就跟他隨便開了個玩笑說,你是:鬍子繞嘴居住。沒想到張裕因為劉備只是寄宿的,而自己是劉璋的愛臣,竟不管身份大小嘲笑劉備是:露出嘴巴的人(沒鬍子)。相當狗仗人勢。

後來劉備稱帝以後,他又跟人說“蜀漢九年必然滅亡”。而且不知道跟幾個人說過。

對於新建的國家來說,人心的穩定是最重要的,他卻散佈滅國論。真是找死啊!

7劉備徵東吳是因為失了荊州,而不是為關羽報仇?

首先我們從劉備的性格分析,待人真誠,尤其是他所賞識的人。劉備在鄉里時,鄉里有個叫劉平的派刺客殺劉備。刺客去拜訪劉備,而劉備不知對方為刺客,待他非常真誠,刺客竟被感動,把原委說了出來後走了。可見,劉備對待兄弟般的關羽是付出了多少的真心。

其次,《劉曄傳》佐證:東吳襲殺關羽奪荊州以後,魏國的謀臣皆分析劉備不會出兵。只有劉曄說劉備跟關羽名為君臣,恩猶父子(礙於君臣等級,所以沒說兄弟)。推測劉備必然出兵。

最後,《先主傳》明確記載:初,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

可見,劉備徵東的主要原因是關羽被害。否則不會內有諸葛亮趙雲等大臣竭力勸阻,外有孫權請和他還不依不饒。我們前文也提到了,劉備有豪俠性格,兄弟義氣重。

8劉備奪了同宗劉璋基業,不義?

其實,劉備要奪早奪了。張松和法正給劉備出主意,讓劉備在會所襲殺劉璋,西川可定。雖然劉備有取蜀之心,但始終不忍心也不喜歡暗殺這種手段。推脫“此大事也,不可倉卒”。後來,曹操徵孫權,而關羽又和樂進戰於青泥。劉備想管劉璋借一萬兵,劉璋只給4000,補給只給一半。張松催促劉備動手的信又被劉璋截獲,殺張松,並通知手下將領以後不要在聽劉備的了。劉備這才大怒,開始進攻西川。

劉璋自保之主。大漢名存實亡,作為漢室宗親他不僅不發兵討逆賊匡扶漢室,相反坐擁偌大益州,只為了私仇跟張魯打來打去。這就好比中國被日寇入侵,將要亡國。這時你作為一個軍閥有人有地有槍,卻不抗日救國。這時奪了他的基業用以抗日,義或不義?

9劉備舉國託孤是假,為了測試諸葛亮?

這就更不可能了。劉備平生最會識人,又最得人心。劉備跟諸葛相處這麼久,不可能在快死的時候才去測驗諸葛亮吧。而且,諸葛亮奇才,會看不出劉備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嗎?佐證是《三國志》: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心神無二是說只有一顆誠心。以劉備的性格和平生處事態度來看,的確如此。






一位愛電影的職工


劉備的人生告訴我們是金子總會發光的。劉備的家境不好,從小父親就死了,跟隨母親編制草鞋和草蓆為生。不過千萬不要因此而覺得他像電影《赤壁》中一樣給士兵做草鞋,那都是沒有的事。

劉備十五歲的時候他母親就讓他跟隨盧植學習了,可見劉母並非普通的草鞋編制工人,她深知讀書的重要性,而且從劉備的為人處事來看,劉母作為他唯一的監護人應該不簡單。

劉備少年時期的形象其實跟他賣草鞋的家境相差很遠,他喜歡騎馬打獵,聽音樂,穿華麗的衣服,結交少年豪傑。他身邊早已聚集了一群少年豪傑,從小就展露了領導力。因此同宗的劉元起從小就資助他,讓他可以有錢揮霍。劉備的性格特徵是“少言語,善下人”也就是不太說話,能夠以低調的姿態對待人,所以很多同鄉少年跟隨他。

劉備在涿郡有一定影響力,中山的兩位商人去涿郡販馬時注意到這位有領導力的少年,於是他們資助了劉備。這筆資金使得劉備可以招募士兵,組織了剿黃巾的力量。之後他帶著自己的團隊,可以說真是白手起家,以軍功封縣尉,從這種小官一直做起。

劉備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籠絡人心,就像他跟自己兒子說的:“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所以他雖然地位不高,但是聲望早就傳播開了。直到陶謙臨死將徐州託付給劉備,他算是正式成為一方諸侯。他來徐州時自己只有一千多正規軍,加上一些收編的烏桓騎兵和幾千名饑民。然後徐州的陳登,糜竺等人依然為了讓劉備接任徐州而奔走呼號。

曹操從一起兵就不缺人才,一方面沛國譙縣老家的能人不少,家資也富裕,另外一方面曹操本就結交了一批上流社會。劉備直到徐州才算進入上流,但是他依然缺乏人才。真正讓劉備得到大量人才是在新野的七年,這七年雖然寄人籬下,但是籠絡了不少荊州士人。

就這樣,劉備從一文不名到很多人跟隨,很多上流社會跟隨。一步步走來,靠的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要問劉備是個怎麼樣的人?他是個具有領導力和人格魅力的人,也是個具有堅毅的創業精神的人。


傳奇歷史觀


劉備,在古代時期,一直都是被認為匡扶漢室的志士能人。有一句諺語這樣評價劉備的功績: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依此句評析,大家不免認為他比較窩囊。自古以來,大奸似忠,大偽似真,所以還有人認為他只是一個打著匡扶漢室的幌子來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但是我們要正確地評價一個人應當看他的行為和社會背景。

劉備白手起家,本是皇室後裔,無奈家道中落,淪落到以編織草鞋為生的地步。奈何心中有大志之人並不會因為環境而改變。他抓住了命運的稻草,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業。婦孺皆知的三顧茅廬可見他的仁慈寬厚。他知人善任,團結各方力量,籠絡各種人才,並且禮賢下士,所以他的屬下也都盡心輔佐。再者,劉備品德高尚。他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足見其做人的智慧。

毛主席曾評論劉備“如魚得水”,可見對其評價之高。總的來說,劉備絕不失為一代明主。



野林子


貫穿整個三國曆史,怎樣看待劉備這個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的觀點如下。


任人唯賢

劉備是一個十分知道怎麼用人的人,當然他更知道的是怎麼看人。

正是因為他知道怎麼看人,怎麼用人,所以他才三顧茅廬不辭辛苦地把諸葛亮給請出山,事實也證明了諸葛亮的神通廣大,為他的霸業給了無數的功勞。

正是因為他知道怎麼看怎麼用人,才能使三國時期的蜀漢人才濟濟。

有仁義

劉備是一個有仁義的人,正是因為他有仁義,這一點才能為他籠絡一大批的人才,才能使很多人對他忠心耿耿。當然這是我從好的一個方面來解讀的。

如果我從另一個方面來解讀劉備的仁義,我們可以將他歸結於一個人設。當今世界很多的明星,包括動漫小說人物都會擁有一些屬於自己的人設。一個好的人士可以讓人們在人際交往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劉備正是通過給自己建立一個仁義的人社,才能籠絡一大批的人才。這是我的第二種解讀方式。

有毅力

劉備是一個十分有毅力的人。在他的創業初期,他的處境十分的艱難,可他仍然堅持了下來。

從無到有,從失敗到成功,這期間到底要經歷多少的痛苦,我們不知道,可是這一切劉備他自己都承受了下來。他不僅承受自己一個人的痛苦,還承受著整個蜀漢的痛苦。因此我覺得劉備是一個十分有毅力的人。

懂得隱忍

劉備是一個十分懂得隱忍的人。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在煮酒論英雄中可以看出來。在曹操說出全天下只有他們兩個人是英雄的時候,劉備已經成了自己的雄心壯志。

因為他當時還沒有足夠的實力,所以他隱忍了下來,這也使得他能逃過一劫,使得他能建立蜀漢。

(題外話,我覺得這一點朱元璋做的也很好,他採用了廣積糧,緩稱王的方法)


綜上所述,我覺得劉備是一個任人唯賢,有仁義,有毅力,懂得隱忍的聰明人。歡迎大家來指正我的錯誤,也歡迎大家關注我!


奉旨說史


作為一個三國迷,讀過很多關於劉備的史書,正史野史都有。其實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劉備的性格,堅韌不拔,百折不撓,善於組織人際關係,並且寬容仁厚,但是劉備也是個有仇必報的人物。

劉備是河北人,自稱是中山靖王之後,家族先人們的榮耀並沒有給他的生活增加多少財富,相反劉備小時候的家庭非常貧寒,但劉備是一個很有志氣的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曾指著一棵樹對同族的發小說,我將來的華蓋也如它一般。

劉備15歲的時候,她的母親就讓他到外面尋學了,但少年時的劉備並不喜歡上學,反而更喜歡鮮豔的衣服和醉人的音樂,他喜歡飛鷹走獸和狗馬。劉備不愛說話,喜怒從不表現出來,為人大方善待朋友,結交了許多當地的豪傑,人們都樂於資助他,這讓他集結很多的人脈。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劉備因為殺敵有功,被封為縣尉,因為沒錢送禮要被督郵遣散,劉備懷恨在心鞭打督郵200下棄官投奔公孫瓚,後因曹操父親在徐州被殺,曹操血屠徐州城,劉備趕來救援而入主徐州,這才安下家,劉備百折不撓的性格表現在,越戰越勇,每次都是失敗,每次都能捲土重來,直到遇到諸葛亮聯合東吳,才有了借來的荊州,逐漸紮下根來。

劉備善於組織人際關係,有時也會假仁假義,長坂坡之戰有一段就可以體會出來。常山趙子龍冒死救阿斗,滿身是血來到劉備身邊。劉備抓起阿斗就往地上摔,說險些折了我一員大將,趙雲聽後感激涕零,此後30年忠心耿耿,被封為順平候,順就是聽話的意思。

有仇必報也是劉備的一大特點,也是他最致命的缺點,鞭打督郵是一,白門樓呂布殞命也是劉備復仇的結果,後來主政益州,聽聞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張飛因為酒後鞭打士卒被殺,劉備不顧諸葛亮苦勸,決心復仇東吳,結果大家都知道被陸遜火燒連營,才有了白帝城託孤。

史學家陳壽評價白帝城託孤,說劉備和諸葛亮這樣的君臣關係,從古至今不多見。

總之劉備還是個很厲害的角色,因為性格而起,又因性格而敗。


書生讀書


劉備不算是一個成功的君主。

但,他絕對是一個成功的“劉備”,即是說,劉備的人生是成功的人生,這比做一個成功的君主可要來的高尚,也來的艱難。

不談這個,談君主!

個人觀點:

在“三國英雄譜”中,劉備絕對是第一名;

在“三國君主排行”中,劉備只能排在第二名。

“三國君主排行”中第一名應該是曹操。

劉備做君主為什麼是第二名?

毛主席說的好:

劉備這個人的優點主要是善於用人,善於團結各方人士;而主要缺點表現在兩個方面:
  • 一是好感情用事;
  • 二是不能區分主次矛盾。

評價歷代帝王君主,誰有毛主席有資格呢?

做一個君主不能保持住理性,被感性左右,是可怕的,劉備因為關羽被殺,起傾國之兵殺向東吳,他破壞了三方平衡,失敗!合格的君主不會做這種事情。

劉備為什麼不能保持理性,因為他不能分清主次矛盾呀!關羽和孫權因為結兒女親家不成而生的仇是次要矛盾,和東吳政權的聯合抗曹才是主要需求,因為東吳和蜀國相比曹魏是弱小的,當然是兩個小的聯合起來抗擊大的才是正確的生存之道。

可惜,劉備被“兄弟義氣”迷住了眼睛,糊住了腦子。

讓“耿直”的呂布憑他的直覺來瞎說大實話吧:

大耳兒最是叵信——呂布

可能有人不同意了,呂布一個三姓家奴也配來談“信”嗎?

呂布當然不配,但是他有資格要求劉備講信用。

為什麼?

因為劉備是準備做君主的人,他必須放棄感性思維。

劉備因為討厭呂布而讓曹操殺呂布,這不是“君主作風”,也不是“君主謀略”!他被“自己的好惡”迷住了雙眼,糊住了腦袋。

說劉備沒有君主風度可以理解,

為什麼說劉備缺乏“君主謀略”?

呂布被綁到曹操馬下之時,苦苦哀求曹操饒他一命,曹操惜才,正準備放呂布一馬,讓呂布帶領騎兵的。

劉備輕輕一句話“明公您看不見呂布如何侍奉丁建陽和董太師的嗎?”曹操驚醒,殺呂布!

劉備完全可以等著呂布給曹操搗亂的,說不定傻缺呂布一個生氣那一天就和曹操魚死網破了呢!

劉備就因為討厭“呂布”是三姓家奴,出於義憤,殺死了呂布,忘記了他的政治家身份。

不是一個合格的君主。

君主應該寡恩少情多厚黑。

反觀曹操,就讓活著的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回到劉備身邊去了,關羽那性格,不是缺乏理性,是完全沒有理性,做事情只憑好惡。

最後果然給劉備惹了大麻煩。

如果曹操在關羽不願意投降之時,殺了關羽呢?

也許守荊州的就是趙子龍了呢!誰知道會是什麼局面?


葭明通半瓶歷史


劉備的形象的大家都知道,一生只做兩件事:逃命和哭。帶著一幫老鐵顛沛流離,從一個擺地攤的硬是拼上一代帝王,縱觀上下五千年,也只有劉邦和朱元璋可比了吧。越是成長,越能感覺到劉備的厲害之處。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有多少人能記得兒時的夢想呢?劉備就是其中一個。二十三歲開始創業,起起落落,也曾風光一時,也曾一夜傾家蕩產。一個男人,直到四十歲的時候還在親戚家蹭飯,老婆被人抓的抓殺的殺。四十歲,快到知天命的時候了,換了平常人應該早就放棄了吧。

但是他記得,在劉表家吃飯的時候,中途上廁所發現自己已經是油膩的中年大叔了,不由潸然淚下,年華老去,一事無成,除了夢想,一無所有,痛何如哉!

痛歸痛,這是每個男人都會做的事,感慨誰不會啊,關鍵在於感慨過後要做什麼?繼續渾渾噩噩還是振作起來,劉備選擇了後者。

第一次創業,才23歲,打黃巾軍有功,撈了個派出所所長,因鞭打督郵被辭退了,於是去投奔老同學公孫瓚。

為公孫瓚打工十一年,終於有了二次創業的資本。曹操兵圍徐州,劉備帶著一千嫡系部隊去救援,陶謙很大方地給了四千精銳丹陽兵。

沒多久,陶謙死了,劉備當上了徐州集團的董事長兼總經理,上市公司,很是風光。這一年,他34歲,迎娶白富美,榮升CEO。

然而好景不長,招聘的時候人事沒把關,把呂布招了進來。呂布剛剛破產,看到劉備家大業大,乾脆趁他和袁術幹架的時候動手搶了,不但把公司搶了,還把他老婆也搶了。

一夜回到解放前。要是一般人遇見這事,那絕對要把呂布乾死的節奏。劉備不是一般人,他忍了,還主動給呂布當小弟,換回老婆,在一個叫小沛的分公司當經理。

呂布見這人真能忍,心裡發怵,琢磨著這人絕對不能留,否則是個大禍害,就派張遼和高順把他又揍了一次。這回是徹底栽了,老婆孩子又扔了,沒辦法,投奔曹操去吧。

曹操不愧是上市大公司老闆,一出手就把呂布收拾了,兼併了徐州集團。呂布說,幫我說說情吧。劉備說,這人白眼狼,不能留。曹操就把呂布宰了。

劉備在曹操這裡,除了夾著尾巴裝孫子,一切都挺好,還撈了個皇叔的頭銜。這時候,他面臨著人生第一個十字路口——衣帶詔。

權衡之下,他選擇和皇帝合作,趁袁術搞事,找機會溜了,還有曹操給的好幾萬大軍。

劉備到了徐州,把徐州集團總經理車胄砍了,又一次成為徐州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這是他第三次創業,這一年,他38歲。

然而好景不長,過了一年,衣帶詔事發,曹操一怒之下把劉備揍了。劉備被揍的很慘,老婆又丟了,小弟關羽被俘虜了,張飛跑到芒碭山開了個黑公司。

劉備又一次破產,就投奔了袁氏集團。

說來也怪,他投奔誰,誰就破產。先是公孫瓚,後是呂布,這回是袁紹。劉備一看勢頭不對,接回老婆和小弟,就帶著公司併到荊州集團劉表名下。這是他第四次創業失敗,這一年,他39歲。

劉表對他這個下屬公司的小老闆很不放心,劉備過的很不快活。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就是七年,劉備哭了,這一年他47歲。

轉機在第七年出現了。一個快50歲的人,被一個27歲的年輕人放了兩次鴿子,還對他言聽計從,只因為有人和他說這個年輕人很厲害。

這個年輕人叫諸葛亮,他給劉備寫了一份很厲害的策劃案——隆中對。

果然,劉備投奔誰,誰就破產。沒多久,劉表死了,荊州集團被兼併,他的小公司也破產了,只好帶著團隊跑到江東,準備和孫權的江東集團合作。

諸葛亮很厲害,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動孫權一起揍曹操,而且還把曹操揍的很慘,還給劉備掙了半個荊州集團的股份。

有諸葛亮在,第六次創業果然很順利。奮鬥七年,吞併益州集團,還得到了益州集團和班底和市場,這一年,劉備55歲了。

59歲的時候,劉備又打下了漢中市場,前途一片大好。在這個時代,大多數人都已經埋了,但是他還滿足,他是要做海賊王的男人。

61歲的時候,小弟關羽被人砍了,半個荊州集團沒了。這一年,他稱帝了,在多數人都死了的年紀攀上人生的巔峰。

62歲,為了給小弟報仇人,忍了一輩子不想再忍了,終於衝動了一次。這一次,輸的很慘,敗光了一半的家底,。

63歲,他在白帝城溘然長逝,拼了一輩子,累了,把蜀漢集團給了兒子,讓諸葛亮幫忙打理。

大器晚成,大概說的就是他吧。他太能忍了,也太能拼了,一生六次創業,直到60歲的時候才成功。然而,人生太短暫,還沒來得及享受就該走了。也許對於他來說,奮鬥才是一輩子的使命。





歷史名人物


在三國曆史中,劉備從草根英雄到建立了蜀國偉業,確實很有過人之處。可能有人會覺得劉備不是皇叔嗎?怎麼會是草根呢?要知道,從東漢的漢光武帝劉秀到漢獻帝劉協共傳了12個皇帝8代人,何況劉備的祖上還是西漢的皇帝,光憑這個皇叔的頭銜根本混不到人氣。

那劉備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一、心有大志,卻又甘屈人下

劉備少年時就表現得很有志向。家門前有棵桑樹,亭亭如蓋,長得像古時候豪華的車子一樣,劉備就和小夥伴說:“我以後一定會坐上這樣華麗的豪車。”當然會誇這樣海口的人很多,但是有志氣又甘心屈於人下的太少,比如陳勝,雖然有鴻鵠之志,但剛起步就像當王,最後搞得垮了臺。然而劉備卻願意寄人籬下,從起兵之初投靠公孫瓚,又投奔陶謙,再向呂布求和,依附曹操等等。表面上看來劉備一直在東走西奔,為求立身而疲於奔命,實際上劉備內心從沒有歸順過誰,他清楚這都是過渡期,只是為了積攢實力,厚積薄發。

二、劉備善待下人,會招攬人心

有許多人覺得劉備假仁義,很做作。尤其是《三國演義》中所描述,劉備的眼淚說來就來,絕對能達到一級演員的水準。但我覺得,如果一兩個人覺得某個人挺好的,或許他存在表演的成分,但如果不同層次中大多數人都覺得這個人人品很好,那麼他應該真的挺好。且不說關羽、張飛對劉備死心塌地的追隨,也不說用說當陽城十餘萬人跟著劉備逃命,只說一個小故事。有一個叫劉平的一向瞧不起劉備,便找了個刺客刺殺劉備,結果刺客覺得劉備人太好,不忍心刺殺他,聊了幾句就走了。從這件事來看,劉皇叔可謂是中國的白雪公主啊,難怪陳壽在《三國志》中說:其得人心如此!如果說劉備是演出來的,我只能說演的真情流入,深入人心。

三、劉備會識人、敢用人

劉備從起兵之初,深知自己能力不足,實力薄弱,所以一直求賢若渴,廣招天下有能力的人輔佐自己。劉備向來會量才用人,不用說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即便是年近花甲的黃忠,劉備依然封為五虎上將,當時連諸葛亮都擔心關羽會瞧不起黃忠,可能搞得內部有意見,但劉備覺得應該這樣,他也能說服關羽。陳壽也認為劉備知人待士,有劉邦的風範!

不過,劉備也有很多不可取得地方,比如說他每次打仗打輸了都會扔下老婆,真不知道誰敢嫁他,當然這個封建社會男尊女卑的觀念有關。


學歷史,用歷史。從劉備的為人之中我們需要學到些東西,尤其是很多創業者應該學學劉備。一)單打獨鬥不如抱團取暖,劉備在初期一直都在和別人合作,漸漸地把自己變得強大,我們在做項目的時候也儘量少閉門造車,多和其他團隊合作;

二)找比自己能幹的人,在三國的歷史中劉備基本上啥技能也沒有,不會寫也不會算,但是卻找來了各路神人幫他幹活。馬雲說他不會寫一行代碼,但是他能找來碼神幫他碼代碼。

三)散財聚人,我覺得這點比較難,這也是前兩點的基礎,捨不得散財的人找不來能幹的人,也不會有人和他抱團取暖。

參看資料《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