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婚姻是一個人消失自我的過程嗎?具體如何?

獨石不語


我始終相信,婚姻是愛情的禮物。兩個人怎麼對待自己的伴侶,和對婚姻的看法是什麼很重要。很多人都是說為了對方而改變,從而消失了自我,我認為是不對的。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自我哪裡有那麼容易消失。

兩個人在一起嘛,難免有磕磕碰碰的時候。這叫磨合。磨合不是改變了自己,而是改變了相處的方式,從而可以接納對方。自我的消失是一種抑制,如果勉強自己或者勉強對方,都不是一個好的辦法,也不會有好的生活經歷和結果。


-/ 作者小姓陳,已婚,且稱作“陳先生”。/-


只是陳先生


我是一個遠嫁的女人,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陌生的環境,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有一年跟丈夫吵架了,他動手打了我,我內心非常憤怒,也憎恨。那時的想到了離婚,只想遠離那個地方,然後就拿了簡單的行禮,就去到外面,到漆黑的夜裡,我發現我無處可歸,在外徘徊了很久,頓時感覺自己無依無靠,也不敢打電話跟爸媽說……


非凡回憶


我結婚六年,剛開始就是聽取婆家人的意見,以為面面俱到就會理解和認同。事實是我做的在怎麼好她也不知足還是各種挑剔,總想讓我踩到腳底下,怎麼做都會指責我的不對,我也以為是我的問題總是去改,後來發現人的慾望是滿足不了的,你預想的讓步只會讓婆家蹬鼻子上臉,剛開始婆婆和大姑姐都欺負我,對她們在好,他們也無動於衷。所以尤其期待別人的高反饋,倒不如順從自己的心意,後來她們說她們的,我遵循內心的想法,不卑不亢。爭吵解決不了問題,因為價值觀不同,她們只會把無知當真理,爭來辯去生氣的還是自己,傷的也是自己。她們沒讓我當自家人,那我就好好的當一個外人,按照自己的活法走,人生是自己的,不用理會他們的指手畫腳,還有一點就是能力和內心強大是別人給不了的。

以前我會迷失自己,那是把希望寄託在婆家身上,現在不會了,因為不值得,迷失不迷失自我,決定權在自己手中,能給自己安全感的還是自己。這是我所遇到的婆家狀態,畢竟每個人都不一樣,有很多婆家是很好的。


卿嬸兒


婚姻是一個人消失自我的過程嗎?

婚姻意味著一個新的家庭的開始。如何去經營這個家庭的生活,如何去和家裡的人處好關係,比如說丈夫婆媳關係如何處好?這是很重要的一個問題。這不叫消失自我,而是改變自我。學習進步的一個過程。

有了新的家庭就要知道如何去打算接下來的一個生活如何共同去努力,讓這個家庭變得越來越美好,讓日子過得更加豐潤。更多的責任和承擔會讓我們不得不去努力,不得不去計劃。不能再像之前一個人的生活那樣自由自在,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隨時存在的一種責任感,讓我們去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去想著是為了家而努力。要為了這個家去奮鬥,要為了這個家去做。所以第一點是建立起自己對家庭未來發展的一個責任感。

第二,如何去和丈夫建立和諧的夫妻關係。有事兒多商量多溝通,不要讓這個家庭所產生的一個熱度很快消失掉。怎麼樣去做一個好妻子,怎麼樣讓一個男人感受到家的溫暖?怎麼樣去給予丈夫最大的支持,鼓勵和安慰。這是你第二個應該去考慮的問題。在生活上不懂得要問。不會的,要慢慢去學。學著把這個家打理的井井有條。不要讓奔波勞累的丈夫回家,過後看到的是一片凌亂。你要學會沒有丈夫在家的時候,你可以獨立的去承擔家裡的一切瑣事。家裡長家裡短,家裡的事情非常複雜也非常多,但是既然作為一個妻子,家裡的一份子就有這個責任和義務去把這個家打理好。然後在工作上相互關心。都給予語言上的互動和支持。理解和包容。也可以相互出謀劃策。一切的宗旨就是想辦法把這個家經營的越來越好。然後夫妻感情上要做到相互體貼相互噓寒問暖。相互關心,千萬不要不聞不問。女人要讓男人覺得有老婆真好。男人要讓女人覺得有丈夫真好。

最後是婆媳關係的一個處理。大部分人都會覺得婆媳關係很難處,是一個很大的一個問題。其實不然,只是我們平時缺少了交流。沒有去發現共同的點!人與人之間都有性格愛好相同相近的一個地方。一定要善於去發現,善於去了解,善於去溝通。我相信找到那個共同點並不難。實在找不到也可以讓自己去培養。就當成自己去學習。因為每個人都是活到老學到老。當你把婆媳關係處好了過後,你會發現你又成長了又進步了。你不僅僅在家裡得到了認可。你還得到了好的一個口碑。

所以我覺得婚姻不是在消失自我。而是在改變自我。讓我們在新的一個家庭當中新的環境當中學會了成長,學會了成熟。學會了更多的與人相處的方式。

當然如果說有了孩子過後又會有新的打算。等有了孩子過後,那就解決有孩子的問題。怎麼樣帶好孩子。怎麼樣去養育他?怎麼樣去幫助他成長,去教育他。這些都是很長的一個課程。等下次遇到相關的問題再做回答。

謝謝!


睥睨看天下


婚姻是一個完善自身的過程✔️

素未相識的兩個人一旦步入婚姻的殿堂,無論哪一方都要有所準備,你的另一半可能會時不時做出一些令你大失所望的舉動,而你要學會包容,不要以此為藉口輕易放棄你們的關係。履行婚約意味著不斷進行情感的投入和經營,加深雙方的感情。在共同分享的親密關係中,夫妻之間一定要做到真誠,彼此都能向對方暴露自己的脆弱之處。

(一)關於性格

生活中,夫妻雙方往往都在以自己的想法為基礎決定取捨,卻沒有想到彼此的期望是如此不同。我們都因對方的這些隱而未說的規則而煩惱,也因其中的差異而鬱悶。比如,我們或許總埋怨急性子的人暴躁又不靠譜,但換一個角度看實則不然。對於急性子的人,只要身邊的人稍加給予配合,就會發現這樣的人其實很好打理。當他大聲嚷嚷的時候,你只需在旁邊隨聲附和就好。等他平靜下來,你們再就問題好好溝通。這可能是一種妥協,但也是一種有效的相處方式。畢竟,我們連自己的性格都很難改變,又怎麼可能輕易改變別人的性格呢?

(二)男人和女人

對於男人而言,當他們感覺自己的痛苦情緒進入意識層面時,會本能地選擇閉關自己來調整情緒,這是一種男人無法控制的自身防禦機制。這種時候你最好的做法就是給他點時間靜靜。男人不管是針對某個特定情況,還是自己的內心情感,都習慣於藉助外在的事實來加以說明。男人通常是聚焦式認知模式,做事情比較專心,容易忽略他人的需要。而女人通常是發散式認知模式,生來就比較懂得關注所愛之人的需要。瞭解男女之間的差異,你才能更好地表達自己的需要。如果你想把你的丈夫留在家中,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感到家的輕鬆與舒適。而要讓婚姻雙方都自願地去承擔婚姻忠誠度的維護責任,那就必須讓你的另一半有所意識,他對這個家庭是最重要的、最不可或缺的。

女人特有的弱點使得女人在得到越少的情況下付出更多,而男人特有的弱點則使得男人在接受更多的情況下,反倒付出得更少。其實,當我們的愛足夠強大,就不會執著於個人的滿足。當看到所愛之人因我們的付出而快樂,更加積極地活著時,你所得到的滿足感也就超越了個人慾望上的滿足,可以說,這才是愛的真正力量。

(三)相處之道

婚姻中最令人吃驚的一個事實就是夫妻之間的大部分爭吵是無法解決的。夫妻雙方需要弄懂那些之所以會導致彼此之間出現衝突的根本分歧,在此基礎上,通過相互尊重、相互讚賞的方式來容忍這些分歧,只有明白了這些,才能在婚姻中達成共識並確立共同的目標。

友誼可以激起浪漫的火焰,因為它為你對伴侶的對抗情緒提供了最好的防護。當你們爭吵時,可以進行感情修復嘗試,它是指通過一些語言或行動上的舉止(不管這些行為是愚蠢的還是聰明的)來防止消極感的升級,從而不讓它失去控制。問題的關鍵不是證明誰更正確,而是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們總喜歡強調自己善意的意圖,意圖好不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卻是正確認識事實。當你充分理解對方的立場和處境,如實觀察自己的內心,就會發現雖然我們並非完美的人,卻還是可以在這個世界上幸福地生活。

如果想讓你們的婚姻關係產生巨大轉變,其實並不需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舉動,當然,更不應該強迫你的伴侶改變自己的行為。只要其中一方能夠做到保持冷靜就行了。這裡的冷靜並不是要你矯揉造作地強壓怒火、息事寧人,恰恰相反,而是要心平氣和、樂觀豁達。你應該對自己的一切言行、選擇、態度以及情緒負責。“如果”式的思維方式不但站不住腳,而且還會讓你變得更加軟弱,因為這無異於把原本屬於自己的控制權拱手讓給別人,然後卻抱怨伴侶觸怒了自己。

導致婚姻緊張的三種處理方式:投身到孩子身上、責備伴侶和疏遠伴侶。我們看待我們的親人,遠遠要比我們意識到的更加主觀。指責實際上是人類“卸載”焦慮的一種本能表現,以尋找其替罪羊的形式,將焦慮轉嫁給他人。對於婚姻處於困境中的人們,伴侶看起來不好的行為正是他們要責怪自己伴侶的正當理由,就連他們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焦慮會引起煩躁,還導致他們對伴侶行為的消極看法。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責怪對方,往往是因為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時間久了,大爆發也就隨之而來。困難的是,在爭論中我們總認為自己完全有理由氣憤,可回想起來又似乎覺得很瑣碎。

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你越是迴避伴侶,就越會製造出許多不幸的婚姻。一旦離開你的伴侶,你很有可能就會走近你的孩子,而過度的教養會造成許多家庭問題。和諧的夫妻關係總是在建立新的紐帶、擁有新的體驗,兩人始終相親相愛。只有夫妻雙方都知道怎樣接受改變,怎樣解決問題,並且怎樣在產生隔閡時協調彼此之間的關係,你們才能長久地相處下去、相伴終生。要使你們的感情永遠保持鮮活,你們必須不斷地重塑自己的性格。改變自己並不意味著你要捨棄自己原先擁有的性格特徵,而是要挖掘出你性格中蘊藏的新特質。

(四)關注自己的做法和動機

面對並接觸別人身上不被我們喜歡,甚至是仇視的那些特質,需要很大的勇氣,但這對我們的確很有幫助。當我們接近這些特質時就會發現,它們所顯示的總是與我們特別想要成為的人或特別想要的東西背道而馳。因此,它們讓我們覺得不舒服,我們不喜歡它們,哪怕它們本來就是我們的一部分。不過,當我們可以接受自己內心的陰影時,我們就能學會放鬆地生活,並且不斷在生活中發現更多的可能。只有一個人能夠為你的幸福負責任,那就是你自己。只有當你肯定了自己的價值,並且有能力滿足自己的一切需要時,才有資格去接受另一個人的愛。我們想要變得更幸福,就要為自己找一個目標,併為實現這個目標不斷努力。當這個目標實現後,再儘快找到下一個目標,如此反覆,你和你的伴侶以及所有家庭成員才會總是處於一種共享目標、一起努力、再次找到目標的狀態。維持愛情的,是你們的意志力和努力,還有你們的夢想。



積香苑


現在的婚姻問題是結婚了還都活的不是一般的自我!都以自我為中心,除非兩個人的目標很一致,否則矛盾都不會少,離婚也就是高概率了!為了自己其實也沒錯,關鍵是怎樣理解什麼是真正的為了自己!?為了自己不等於自私自利!一個和諧的婚姻才是真正對自己的利!所以要學會多找找對方的優點,多檢討自己的缺點,誰都有缺點,要找的活都有一大堆的問題!找對方優點,你會越來越滿意,對方也會很高興,反之都煩,何談人類的生生不息!?婚姻是自己的婚姻,婚姻又怎麼會消失自我呢?而是昇華自我的過程!


馬微1234


得說婚姻中的兩個人情趣,愛好,職業能力不相上下的一種和諧狀態就是互補相生,再有職業能力相復但愛好興趣完全不同也成為不了和諧關係,如今人們都追求文化娛樂,可在有些人眼裡就是掙錢是正事,其它的都看不慣沒用,這樣的兩個人在婚姻裡一個沒自尊,一個活的累,尋找快樂的被打擊不得開心,這種婚姻要不得,總不能剝奪人家的正常愛好享受人生快樂的生活吧,在一起永遠都沒解,是最失敗的。



學友紫氣東來


首先說,好的婚姻是彼此成就的,男人會事業更好,女人會越來越漂亮。

為什麼會消失自我呢?也有很多這種情況,比方說結婚後有了孩子,女方做全職太太,天天不洗臉不梳頭的做家務,不買漂亮衣服,不知道打扮自己,不看文章,不學習。相反男方事業慢慢往上走,接觸的人群不一樣,久而久之,兩個人就就產生了樓梯式不同,一個在地下室,一個在2樓,能有共同語言嗎?回答肯定是沒有的!

我們女性一直是弱勢群體,現在要求,既要下的廳堂,還要照顧好孩子,又要拿的出門去,雖然相當難,但是聰明女人一樣都能做到。

至於你說的這個失去自我,我想說,不想學習的懶人,註定會失去自我[得意]


紫簾帳


有道理。婚姻是男女按照婚姻法在經濟生活、精神物質等方面的結合,雙方共同生產生活並組成家庭的一種社會現象,形成人際間親屬關係的社會結合或法律約束。這就要求在經濟、精神等諸多方面相互適應,而每一個人的觀念、性格、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喜好厭惡等等,都是婚前已形成並獨立存在的,兩個人完全相同或適應是不可能的,這也正是婚姻中各種矛盾的原因所在。家,不是說理的地方,因為絕大多數事件根本就分不出對與錯。家,重在和諧,家和萬事興嘛。和諧的釋義就是和睦協調、配合得適當。要達到和諧的狀態,就需要雙方都自覺的祛除對方所不能容忍的觀念、習慣、好惡等各方面的“自我”個性,而不能以法律、習俗、對錯等為藉口或依據“屢教不改”,更不能只要求對方適應自己而自己“無動於衷”。當然,促進對方的改變也很重要,有一句調侃語叫“老婆都是別人的好”,從正面理解,那是人家的老公改變老婆的方式方法得當“塑造”的好。不管主動改變也好、被動改變也罷,總之,改變是必需的也是必然的。否則,婚姻勢必走向名存實亡甚至終結。


天天平安616


婚姻是一個人消失自我的過程嗎?

結了婚就消失了自我,這句話聽起來挺殘忍。但是,現實生活中確實有很多這種現象。

特別是女人,結婚以後,把老公、孩子、家庭當成了生活的全部。而自己的理想、事業、甚至是自己的形象都拋在了千里之外。從此迷失了自我。

這也成了導致很多家庭破裂的隱患。

這是女人最大的一個誤區,要知道家庭是兩個人組成的,就得有兩個人來經營,男人也有做家務帶孩子的義務。

而女人,更應該有除了家庭以外的生活,不論是思想,還是行為和著裝都不要落伍,這才是現代女性應有的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