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身為攝影愛好者的你們,在用什麼相機?


身為攝影愛好者的你們,在用什麼相機?

我是一名攝影愛好者,玩攝影已有10多年了。這些年在攝影器材上的投入雖然沒有仔細算過,但累計下來也應該是個不小的數目。今天我也來聊聊攝影器材這個話題。

記得最開始的幾年,我換相機比較頻繁,從富士長焦相機S5600,到尼康D3000,接著D200,到最後的D300S。用得最久的一款相機就是尼康D300S了,從2011年用到現在。說到這裡,很多朋友一定會覺得奇怪,為什麼那麼久都不更新升級機身?我告訴您,因為我覺得玩攝影,機身真的不重要。這也是我玩攝影十幾年的經驗之談。

機身的更新換代十分快,各大相機廠商每年都會出新產品。實際上,每一次更新都只是在像數,感光元件,處理器,軟件等方面做升級處理。在外觀和操作上幾乎是沒有差別的,有的升級型號用料上面反而還不如老型號。這也是我不更新機身的原因。我手上的這部尼康D300S當時屬於半幅旗艦機型,無論是做工還是成像都相當優秀,只是和現在的機型相比,1200W的像素確實低了一些,其他方面完全能夠滿足我的日常拍攝。

那機身不重要,什麼才重要呢?鏡頭!鏡頭!鏡頭!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對的,這些年在攝影上花得最多的錢就是用在購買鏡頭上啦。作為一個純玩的攝影愛好者,也不想在攝影上花費太多。我購買器材的原則是:不買最貴的,只買適合自己的。

在選擇鏡頭的時候,我一般會首選定焦鏡頭,其次是恆定大光圈變焦鏡頭,其他變焦鏡頭基本不考慮。

下面我想通過自己拍的一些照片,讓大家更直觀地感受一下不同鏡頭所拍攝的效果。

尼康D300S+尼康135mm f/2.8




尼康D300S+尼康105mm f/2.8


尼康D300S+尼康80-200mm f/2.8


尼康D300S+尼康12-24mmf/4


尼康D300S+尼康50 f/1.8


尼康D300S+尼康80-200mmf/2.8


尼康D300S+尼康50mm f/1.4



尼康D300S+騰龍28-75mm f/2.8


尼康D300S+尼康24-70mm f/2.8

好啦,暫時就傳這麼多照片吧,以後有機會繼續聊這個話題。希望我的觀點能給一些攝友提供參考。

歡迎大家提出不同意見,可以給我留言,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蘇州三憶影像。


蘇州三憶影像


玩攝影有日子了,儘管水平不咋的,哈。

很久以前就不說了,就說一下最近的兩臺相機,2008年的時候,入手D300S,當時光機身差不多小一萬,用到現在,差不多十年了。說句實在話,一直用尼康,也一直沒出過什麼問題,成像又好,所以由不得我不說尼康好。十年間,要說一點毛病也沒有,那是不可能的。先是有些開膠,右側手柄後部,很早就有些開膠,咧著口,一開始我摁摁接著用,再後來嫌麻煩,直接502粘死,哈。還有就是插數據線那地方,很不容易扣上,還老是自己彈出來,後來一生氣,直接剪掉,讓它祼奔。自從祼奔後,再無其它問題。

顯擺下用D300S拍的照片:

2011年時,D300S加24-70鏡頭照片。

2012年時,D300S加24-70鏡頭照片。

2013年時,D300S加24-70鏡頭照片。

2014年時,D300S加24-70鏡頭照片。

2015年時,D300S加14-24鏡頭照片。

2016年時,D300S加14-24鏡頭照片。

2017年時,D300S加24-70鏡頭照片。

時間到了2018年,早已按捺不住的心情,咬咬牙跺跺腳,入手了D850,其實D800出來的時候就心癢癢,可惜家裡窮,一直沒能力下手,也好,等來的D850.現在D850已經是俺的主力機了。

2018年,D850加24-70鏡頭照片。

2018年,D850加80-400鏡頭照片。

這是昨天的夕陽,D850加80+400.

不圖名不利,就圖個玩,成本是不理有點高?哈。


南方之南


身為攝影愛好者的你們,在用什麼相機?


從學攝影到現在用了很多的相機,第一臺,尼康FM2,這是一臺純手動的膠圈相機,質量相當的好, 用起來有點重。


後面用過佳能40D


佳能550D


佳能7D


佳能5D3

現在用尼康的D600,入門級的全畫幅相機, 用起來不錯,再配上27-70 F2.8的鏡頭,基本能滿足日常的拍攝,



我還有一臺,D3400+40MM帶微距的定焦鏡頭。(這臺相機小巧,很方便攜帶)

因為我平時比較喜歡拍點美食等 。需要一臺小巧的隨身機。


個人認為用什麼相機都可以, 也可以多臺相機,如全畫幅一臺,小相機一臺,(像我一樣),還有些要根據自己的用途來定,(資金也是一部分哦),你永遠記住一句話“你的相機已足夠拍出偉大的作品”,拍不好,可能是你發現美的眼睛不夠“完善”。


攝影PS醉美證件照



我現在使用的單反相機是尼康系列產品。2008年入手尼康半幅機D90,2011年入手尼康全畫幅機D700。後來得知,尼康的這兩款機型,都是尼康系列產品的經典機型。

D90配的套頭是18-105,我平時主要是早些時候戶外登山時攜帶,一是這個機器重量相對較輕,二是廣角與長焦合二而一,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D700機器購買時,一併收齊了大三元。16-35廣角鏡頭、24-70頭及70-200。剛剛到手D700後,著實興奮了好一陣子。現在是不行了,屬於老掉牙的機型。但好在我的這兩款機型,在尼康業內的口碑還好,儘管後來陸續的產品越來越先進,我也沒有去更新換代。

我玩攝影始於幾十年前的膠片時代,暗房裡自己衝、印、擴,玩的昏天地暗不亦樂乎。進入單反世界之後,剛開始對器材極為推崇,隨著時間的變化,深刻地感悟到片子的好壞與否,關鍵在攝影人自身,器材倒在於次。


2016年,花4000多新入手了索尼黑卡3,很有些欣喜若狂的感覺,幾次出片獲獎、掙稿費,大多出於這個機器,一年多的時間,已經衝減了大約有近一半的原購機成本。

我認識一個退休的上海籍老工程師,他在網上花了300多美金,買了一套好多年前的德國機器,平時活動一個兜子裝上就出門,拍出片子真的簡直了,常常令人讚歎不已。

以過來人的經驗之談,攝影關鍵還取決於攝影人自己。攝影人的思想、理念、修養,會深層次地滲透到攝影作品之中,使得作品自身的內涵及外延無不彰顯出誘人的文化魅力與底蘊。


靜靜的雲裳


十多年前開始學習攝影,直到成為專業攝影師,開了自己的攝影工作室,再到職業旅行玩家,我的切身感受有兩點。

一是從相機的品牌來說,最初我用尼康,家裡至今還有一臺尼康8700,那可是我結婚後用份子錢買的第一臺相機,在13年前花了將近7000元,也算大投入了。尼康的畫質細膩,有質感,但總覺得缺少了一點“親和力”,不夠柔和。但依然要感謝這臺尼康相機讓我在攝影上起步。後來我參加某網站的一個視頻創意大賽,得了一等獎,獎品是由馮德倫親自頒發的一臺佳能500D套機。這臺相機開啟了我的佳能之旅。佳能的畫質更明媚柔和,更有親和力。

後來我換了佳能5D2,當然,也相應的配了好幾個鏡頭,拿著這臺無敵兔走遍了全中國。

直到最近我才換了5D4。第二點我想說的是,攝影水平跟機子有關係,但關係不大,我們不必追求機器的高端,用中斷的機子一樣可以拍出很棒的照片。好的攝影作品在於觀察,在於走心的記錄,作為一名攝影愛好者足夠了。


路燈攝影


剛接觸攝影,小白一枚的時候,選擇的是輕便易操作的富士X-A2微單。不得不說,這是一款集顏值與技能於一身的相機,拍攝人像在同等價位的微單中算是很不錯的了,而且學生黨也能承受2700+軟妹幣的入坑費用。最讓出入坑的妹子心動的是,富士X-A2還有粉色、薄荷綠、咖色、黑色、白色可以選擇,還能翻屏自拍。如果想節約成本,並且致力於拍人像還是很不錯的。

入坑半年後,微單套機鏡頭已經不能滿足小白蠢蠢欲動的大光圈的心。所以,果斷入手了一枚國產的小痰盂(50mm F/1.8),大概500軟妹幣,背景虛化效果槓槓的!但是富士的微單最大的不足就是不像索尼的微單(比如α系列)有取景器,這樣在光線較強的晴天,無法正常的通過顯示屏進行拍攝。

因此,入坑一年後,達到進階階段的我換了一臺佳能80D(裸機+小痰盂)大概5800+軟妹幣,拍照一下就方便了起來。但是一入攝影深似海,從此吃土是常態。在半年後,我又買了一個小鋼炮,不得不說,鏡頭是可以影響攝影心情的,至少對於我這種處於大佬與小白之間的娃來說。

Emmm,總結一下,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入坑,不管是拍立得、微單、傻瓜膠片機還是100D的單反都可以,培養出自己的攝影愛好後,確定自己的方向(是否要繼續學習),然後再一步步的進階。當然,如果你是有錢銀,你可以直接砸一大堆好機器,嘻嘻嘻~~~~~~~~~

【圖片來源於網絡,個人觀點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如有錯誤可以指出,不喜勿噴!】153010165


STEAM教研室


我玩單反,是同事帶我下水的。他們倆個討論了大約兩個月,買什麼樣的相機,最後選來選去,選好了之後他們問我:你不買?

於是,我們一起買了“索尼α350”套機。

開始的時候,看見什麼拍什麼,一點兒攝影的常識都沒有!那時候,還把拍的片子曬到網上,還是號稱全國最大的攝影博客“太平洋攝影部落”!真是無知者無畏…

從哪兒,我認識了“貝藍品”,大家可以搜搜他的作品。那個時候,他主要是拍外景人像。從他那裡我多少學了一點攝影的常識。

後來,相機也換了“無敵兔”套裝,又買了一支小小白和430的閃光燈。可是水平沒有漲!(汗!)

然後,好長一段時間,沒玩單反了…

最近一兩年才又開始玩,時過境遷,原來的博客也沒了,重新申請了一個。

我的水平不值一提,還總是喜歡嘚瑟。這不,老毛病又犯了…其實,我是想讓大家指導我一下,真的。厚著臉皮上圖了…大家多指導,謝謝

下面來幾張手機拍的






接著來幾張相機拍的








大家不惜賜教,謝謝


永l喜歡兵器和攝影


10月份剛升級為佳能6d2,給題主介紹介紹吧:

佳能全幅單反相機EOS 6D2是EOS 6D的升級產品,採用2620萬像素全畫幅CMOS圖像傳感器,使用佳能最新的DIGIC 7數字影像處理器,常用感光度ISO 100-40000,擴展時ISO可以達到 102400。支持45點全十字自動對焦系統,最高連拍速度大概6.5張/秒,內置有Wi-Fi,支持NFC功能,藍牙,GPS,支持4K延時攝影和5軸防抖功能。

6D2機身比較小巧,因為是定位於入門級全畫幅單反相機,所以機身設置對新人友好,在曝光模式轉盤SCN模式包含了風光、運動、美食、微距、人像、遙攝等智能模式,就算你是新人,也很快能上手。6D2取景器略有遺憾只有98%,還不如自家小弟80D的100%。6D2還是延續單卡槽設計,不支持USH-II超高速SD卡。

6D2給我帶來的驚喜就是翻轉屏,以往用6D拍一些低角度的照片經常需要趴著取景,有了這塊翻轉屏,蹲下拍攝就可以了。同時這塊翻轉屏也是靈敏度很高的觸摸屏。支持觸摸選擇對焦點,可以邊看取景器邊用手指划動屏幕調整對焦點的位置。

6D2採用了80D上的45全十字對焦點,這比6D有了非常大的提升,提高對焦的速度與精度。6D2因為採用了全像素雙核CMOS,在實時取景狀態下對焦也非常快速。6D2具備了NFC功能,可以非常方便的連接手機。6D2的高感畫質非常優秀,在iso 6400的情況下依然可用。

6D2唯一的缺陷就是的動態範圍不如自家中端80D,但是基本上可以滿足絕大部分人像攝影師的需要,如果你是經常拍人,那就趕快買買買吧。



新攝影課堂


我愛旅行,愛攝影,每次旅行中拍到一些美美的照片,就滿心歡喜,過去,我一直用的佳能,最早是很老的一個型號,加上一個廣角鏡頭,以及一個定焦,和一個超級大的小白,我總揹著他們在高原上奔走,甚至在海拔4600多的羊卓雍措,也不覺得累,佳能是出了名的重,我喜歡用小白拍黑頸鶴、拍南迦巴瓦的夕陽,拍的清晰極了。

現在,我改用了索尼,一部索尼黑卡,一部索尼A7,都是超級輕巧,適合女孩子,索尼黑卡很強大,被稱作最強卡片機,也是專業攝影人的備用機,具有單反功能,如果拍攝任務不重,我會比較喜歡帶黑卡,看到什麼隨手一拍,拍美食,我也喜歡用它,個人感覺它的微距很棒。

我的A7目前只配了一個24-70的鏡頭,有人說這個鏡頭,黑卡就能到達效果了,買它太浪費,我也沒有太多注意,我對鏡頭的認識也在進一步加深中。總之攝影真的很燒錢,你對鏡頭、性能的追求會隨著自己的進步而提升,比如我現在就很想要一個長焦。

但我認為,無論用什麼相機,只要你有一定的思想、內涵,或者帶著跑滿的情感,都能拍出感人的照片,你說呢?


曉嵐邊畫邊遊


筆者現在主要用尼康D800相機,後來尼康又推出了D810、D850相機等。尼康D800系列是尼康家族中較好的一系列相機,從價格上看不是頂級,可各項功能和頂級機相同或相近,有的功能甚至超過頂級機。它的像素較高,超過了頂級機,適合印刷尺寸比較大要求照片的拍照,比如人像攝影、建築攝影、廣告攝影等。

攝影者攝影要選擇適合自己要求的相機,除了土豪,一般是要考慮性價比的,不能一概都要頂級機。作為攝影愛好者拍照首先要使用好自己現有的相機,如果想買相機當然要考慮自己的財力,玩兒攝影是無底洞,可以說有多少錢都能花出去,所以適合自己才是最好的。

美國有位老先生荷花拍的非常好,此前曾風靡攝影圈,他用的相機非常一般,可以說我們絕大多數攝影愛好者的相機都遠遠超過他,可我們的作品有幾位超過他呢?看來拍照還得靠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