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7 撿回來的瘋娘,感動哭了

貴明的爹死了沒多久,他就撿了一個瘋瘋癲癲髒兮兮的老女人回來當親孃養著。

鄉親看到貴明和婆娘慧芬把瘋女人伺候得巴巴適適,一邊搖頭嘆氣,一邊勸他:“貴明,想娘也不要認這瘋女人為娘呀。”

貴明不說話,淚花兒在眼眶裡滾。他是真想娘啊。

撿回來的瘋娘,感動哭了

1

貴明還在穿開襠褲的時候,就沒了娘。稍大一點,看別人被娘摟著親著,他就會跑河邊灑一行淚,幾年下來河水也漲高了、變鹹了。

一天,父親又看到他在河邊哭著喊娘,過去愛憐地摸著他的頭,說:“貴明,你娘已經死了,再也回不來了。這是我撿到的她的遺物......”

貴明收起淚,看到了半個“愛”字吊墜。貴明看著父親把吊墜和母親生前的兩件衣服掩埋在後山,每到清明父子倆自去悼念,從此貴明娘跟富商跑了的傳言才消失。

父親原是山村野夫,不擅廚藝,更別說美味糕點和零嘴,除了燉雞湯。貴明嗅著濃郁雞香,一口口慢慢品咂著,如品珍饈美味。

漸經父親調教也能燒得一鍋雞湯。父子倆不擅言辭,只有雞湯無聲地傳遞著父子深情。

兩個雞腿,兩雙雞翅,再加完整的雞身,無不戳穿父親說自己也吃了雞肉的謊言,而接連幾天麵條裡的雞肉香,貴明明白了父親是連雞湯也沒捨得喝一口啊。父親病時,貴明也是空著飢腹,把雞肉連同雞湯一點點送進父親的嘴裡。

有女主人的鄰家,飯菜飄香,溫馨如畫,父子倆心照不宣地從未提過那個遠離他們生活的女人,好似她從沒出現過。

在貴明初中畢業後,父親便帶著貴明出外創業。像是蓄謀已久,父親盤下一家飯店,輕車熟路地賣起了雞湯。

那種原本只屬於山村的鄉味在城市的上空飄漾開來,吸引了絡繹不絕的食客。可父親並沒因此而喜悅,常是盯著來往的食客陷入沉思。

一天,他不顧紅火的生意關了店又去向另一個城市,再重起鍋灶賣土雞湯。在接近十年的時間父子倆就在週而復始地開店關店,從一個城市走向另一個城市,年事已高的貴明爹終經不起這般折騰累倒了。

在杭州美麗的西湖畔,貴明推著輪椅上的老父,提議兩人就在這人間天堂西湖畔安家樂業、頤養天年,父親卻以一貫的錚錚鐵漢形象斬釘截鐵地拒絕了:“回吧,你孃的墓地才是我的最終歸宿。”

發達後回到故鄉,父親沒再飽覽熟悉的青山,沒再聽熟悉的鄉音,不顧貴明聲聲呼喊,永遠地閉上了眼睛。貴明含著淚同鄉親們一起把父親送到了母親的衣冠豖裡。

撿回來的瘋娘,感動哭了


鄉親們沒有人不說貴明爹是思妻成疾,才過早撒手人寰的。他把那份濃烈的愛和思念都融在了雞湯裡,想當年貴明娘生了月子病,醫生告誡貴明爹光吃藥不起效,非得輔以雞湯補充才能痊癒,貴明爹賣得兩擔糧食的錢換回十隻土雞,加上山裡採摘的山菌野果一起慢火煨成美味雞湯,經過幾個月調理,硬是把貴明娘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這幾個月也讓一個鍋灶不沾的農夫練就了爐火純青的燉雞湯手藝,貴明娘從此也好上了這口。聽到鄉親一席話貴明才明白父親為何燉了一輩子雞湯,為何手把手教自己燉雞湯,還說這雞湯是咱張家男人的一張王牌,也是張家女人的福,慧芬就是喝了自己親手熬成的雞湯以身相許的。

安葬好父親,貴明夫妻留在家鄉繼續開飯店,主打菜還是山菌土雞湯。山區早興起了旅遊業,時有旅客光顧飯店,生意雖不算如日中天,卻也悠閒殷實。

善良的夫妻經常接濟貧困的老弱鄉親,一些陌生的流浪漢路經此地也受過二人恩惠。所以收留那個流浪的瘋女人,鄉親們並沒感到意外。

慧芬領瘋女人去澡堂洗浴乾淨,又從裡到外換上新衣後,瘋女人雖已六七十歲,仍能從眉宇間瞅出曾經是個美人胚子。

瘋女人有時傻笑,有時抱著枕頭,嘴裡咿呀個不停,貴明不僅不嫌棄,還拍著女人的肩背安慰道:“您就把這兒當自己的家,把我當您的兒子,安心住下吧。”瘋女人便不再傻笑,不再哼哈,呆愣愣地瞧了貴明半天,情緒明顯安定下來。

貴明夫妻與瘋女人同桌吃飯,為她碗裡盛滿雞湯,就見她貪婪地喝著,一副滿足的樣子。從此她結束流浪,安心地住在了貴明家,精神狀態也一天好似一天,漸漸地還能掃地、洗碗。

有一次她居然躲在角落裡穿針引線為貴明縫補一件破衣服,貴明無意中瞧見,禁不住熱淚盈眶。這雖是打算做拖把的舊衣,但想到兒時家貧,破了洞掉了線的衣褲還得繼續穿,調皮孩子就順著破洞伸進手指摳弄......想到這兒,他情不自禁對著瘋女人脫口而出“媽”,此一聲震天動地,把不少鄉親都招了來。

瘋女人害怕地踡縮在慧芬後面,有鄉親看看貴明,看看瘋女人,勸道:“貴明,想娘也不要認這瘋女人為娘呀。”也有人說:“細瞧這女人還真有點像貴明娘呢,要不是你爹當年親口說你娘死了,還真以為你娘回來了呢。”還有人說:“相像的人多了,這絕不是貴明娘,她那麼周正能幹怎會落得這個瘋樣!”貴明卻聲嘶力竭道:“從此俺就認她作娘,俺張貴明也是有孃的人了。”言罷像小孩般激動地上前拉抱瘋女人,就見她在他的懷裡傻呵呵地笑著。

有鄉親不住地搖頭,想這貴明是不是也瘋了。不過也有鄉親不住地點頭,他們想的是貴明這孩子真是有情有義呀!從此這個自己也道不出名姓的瘋女人在這兒有了地位、身份,大家都管她叫張阿婆了。

貴明和慧芬自此真把張阿婆當親孃一樣待,張阿婆病了,胃癌晚期,醫生說活著也是拖時間了,夫妻二人仍不放棄治療。老人每天靠輸營養液維持生命體徵,不再吃飯菜,唯獨不排斥那碗雞湯。

於是貴明每天慢火煟雞湯,由慧芬一勺一勺喂進張阿婆嘴裡。在醫院裡,張阿婆終日抱著一個包袱,嘴裡無力地咿呀著。

慧芬知道那裡麵包著老人流浪時所穿的衣褲,那是老人全部的家當。已經汙漬遍佈,破邊角都成笤帚了,當初慧芬要扔掉,她卻護崽樣緊緊護在胸前,慧芬便找來乾淨的包袱讓她包了起來。

半年過去,病床上的張阿婆如將熄的焟燭,一點點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彌留之際,貴明同慧芬一起守在她的床邊。

她顫抖著雙手要打開包袱,慧芬趕緊幫忙,包袱總算解開了,慌亂中掉出一串東西,貴明看得分明,那是半個愛字吊墜,同父親當初撿到的母親遺下的那串吊墜,正好拼成一個完整的"愛"字,貴明無比震驚。

張阿婆此時大口喘著氣,手一個勁伸向掉落的吊墜,貴明趕緊拾起送到她手上。她盯著吊墜,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微笑,隨之安詳地閉上了眼。

貴明抓著老人的手,撕心裂肺地喚道:“媽......媽......媽......”悲慟之聲令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只見張阿婆緊閉的眼角也流出一滴淚。

慧芬同貴明並排跪在張阿婆面前哭喊著媽,經過旁人一陣勸慰才收起眼淚。慧芬忍著悲痛打點老人唯一的遺物,突然一張影像模糊泛黃的照片自破衣服裡掉了出來,貴明拾起一看:那正是貴明幼時同父母的合影。

家裡原本也有一張,後被思女心切的外婆拿走了,貴明已經完全明白,瘋女人張阿婆正是自己的親孃無疑啊!

貴明含淚把父母合葬一起,陪伴他們的還有那合二為一的“愛”字。

父母用自己的一生向貴明詮釋了“愛”的真諦——彼此信任!父親在沒有母親半點音訊的時候,全然不理會外面的流言蜚語,只堅信自己的妻子絕非嫌貧愛富之人,為堵眾口和使兒堅強,父親才謊稱愛妻已逝,並拿出自己所持的半個“愛”字吊墜為證。

後來東奔西走各大城市賣雞湯,也實為尋找愛妻。母親為何流落在外變成瘋癲樣,他同父親的看法一樣,絕非母親自願,不然她不會一生尋家,在弄丟了自己時,還緊緊護著夫兒的照片,緊緊護著那個“愛”字。

貴明某天接到派出所打來的電話,稱抓到一個人販子,交待了當年拐賣貴明孃的事實,貴明一拳頭擂在木桌上,他從骨頭裡恨這個毀了他一家的人販子,所幸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心裡稍感安慰的是母親的最後幾年在他身邊,不算特別孝敬,卻也豐衣足食!可以想象在母親漫長的幾十年流浪生涯裡,一定還受過無數好心人的幫助,這個世界還是溫暖的,一如那濃濃的雞湯。

撿回來的瘋娘,感動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