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這是大陸拍的第一部瓊瑤劇,女主氣質高冷是當年的女神

這是大陸拍的第一部瓊瑤劇,女主氣質高冷是當年的女神

瓊瑤的小說難得有三觀很正的,之前我提到的《秋歌》算是一個,還有一部《在水一方》也算一個。

《在水一方》是我唯一看完整了的一部瓊瑤小說。《秋歌》故事雖不錯,電影很養眼,但是小說很難看下去——通篇夢幻迷離不切實際的瓊瑤體語言,讀下去真是要有顆很強大的少女心。

《在水一方》在語言表達上,難得地略顯清醒理智,甚至有些雋永的味道。

1986年夏,江蘇電視臺將這部小說改編成同名連續劇搬上熒屏,由李芸、王詩槐、馬曉偉、嚴曉頻主演, 是大陸拍的第一部瓊瑤劇,只有四集。 瓊瑤88年拍的 《在水一方》卻拉扯出了40集,劇情承襲了瓊瑤劇一貫的狗血和三觀清奇。

大陸李芸版《在水一方》將瓊瑤原著中的人物和情節都加以精減,敘事緊湊完整, 故事卻依然跌拓起伏,曲折婉轉,引人入勝……

這是大陸拍的第一部瓊瑤劇,女主氣質高冷是當年的女神

故事講述的是:杜小雙父母雙亡,被父親故友朱自耕接至家中,被朱家當成自家人般的疼愛。朱詩卉對小雙情同姐妹 ,朱詩堯喜歡小雙,卻因腳瘸自卑,始終不敢表白。小雙在詩卉男友的介紹下,認識了作家盧友文。 盧友文聰明、熱情,深深地吸引小雙,他和小雙一樣無父無母,同病相憐的兩人,很快就決定結婚。誰知友文不切實際、好高騖遠,連一篇像樣的文章都寫不出來。 為了維持家計,小雙在詩堯的幫忙下,靠寫歌賺取微薄的版稅。家中一貧如洗 ,兩人之間爭執也愈來愈多,友文為了尋找靈感竟然迷上賭博,甚至還為了搶走小雙奶奶送的玉墜子,失手將她推倒,導致流產。小雙傷心欲絕,決定離婚。儘管如此,小雙還是拒絕詩堯,表示願意等待友文,直到他完成作品。詩堯無奈,只好繼續守候在小雙身旁。之後聽說友文得了肝癌,小雙特地南下探望,友文即使生了重病還是堅持完成作品。 友文去世後,他的作品出版了。他在書的序中寫道:“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天才,而且是個不可一世的天才。我輕視平凡,我憤恨庸俗。然而終於我發現,我的自認天才與自命不凡卻正是我平凡與庸俗之處。換言之,我所痛恨與輕視的人卻正是我自己。於是,我寫下一個平凡的故事,獻給深深愛我,而為我受盡傷害和折磨的妻子——小雙。如果這世界上真有不凡,我認為,只有她還配得上這兩個字。她——一個柔弱的女子,治好了兩個殘廢!” (內容簡介基本源自百度)

這是大陸拍的第一部瓊瑤劇,女主氣質高冷是當年的女神

在瓊瑤小說裡,《在水一方》和《秋歌》一樣是難得的不以愛情至上的作品,甚至嚴格說來它不是一部愛情小說,而是一部關於健康人格建設的小說……

這部小說的女主杜小雙在瓊瑤小說裡一眾遊手好閒的“夢想家”女主中,顯得非常獨特和真實。她柔弱卻堅韌,善良而獨立,吃苦耐勞,她以自己美好的人格和深沉的愛治癒了兩個殘疾的男人 ——一個是好高騖遠眼高手低渴望成功又害怕失敗,其實質就是人格不健全的盧有文;一個是因腿瘸而心生自卑性格孤僻的朱詩堯。這兩個男人在杜小雙的人格魅力和愛的啟發之下,各自完成自己人生觀、價值觀的重建,對生活,對愛情,都有了勇敢和正確的態度!

80年代,大陸的電視劇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嚴謹,不像現今神劇頻出,一個個的,立志把觀眾雷得外焦裡嫩。

80年代,瓊瑤小說風靡東南亞,大陸影視界的從業者既想借這股風,又接受不了那種類似於無知少女的夢囈般的愛情模式,竟是翻遍瓊瑤等身的著作,終於找到這麼一個《在水一方》,也算是用心良苦。

這是大陸拍的第一部瓊瑤劇,女主氣質高冷是當年的女神

大陸版 《在水一方》選角非常精準,演員的演繹也非常到位:馬曉偉清俊廋削神采飛揚簡直就是活脫脫的盧有文;王詩槐堅毅偏執與朱詩堯也是神似;給人印象最深的是李芸清冷孤傲的氣質,頃刻間就讓廣大觀眾敬為女神——那個時候不流行女神的稱謂,反正就這意思吧。

這是大陸拍的第一部瓊瑤劇,女主氣質高冷是當年的女神

但是,李芸走紅後沒多久便出國了,逐漸就銷聲匿跡。近幾年好像回國了,貌似還出演了一些影視角色,雖已遠不是當年的風光,但看她的人還是恬淡清冷,彷彿是中年杜小雙的模樣。

時光飛逝,人生無常,歲月靜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