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警界線」他是警察,卻把自己“關”進了高牆

「警界線」他是警察,卻把自己“關”進了高牆

高高的院牆,層層的鐵門,密密的電網......這裡,是一個與外界隔絕的世界;這裡,是改造罪惡靈魂的場所;這裡,每天有形形色色的人來,也有各種各樣的人走......監區的中央是一塊空地,這裡可以望見一片天,感受得到陰與晴,風和雨,寒與暑......

「警界線」他是警察,卻把自己“關”進了高牆

牆外,有棵高高的楠木樹,葉子黃了枯,枯了落,到了春天,在陽光雨露的沐浴下,又發出新芽,慢慢地、慢慢地綻放出新嫩的、綠意盎然的生命!

故事從這幾個人的心聲說起——

“我想託您給我媽打個電話......”重刑犯閃著淚花的眼裡,那是怎樣的一種期待和信任?

“唐大,不知道我申請的那個器官捐獻的事怎麼樣了,您瞧,我的身體棒棒的”

“暫時還不能給你明確的答覆,再說,你家裡人也還沒有同意這件事”

......

近日,在桂林市第二看守所六監區一談話室裡,管教大隊副大隊長唐德華正與一名身形彪悍的在押人員進行例行談話,雖然是個嚴肅的話題,但兩人卻談笑風生,氣氛輕鬆而融洽,完全看不出這是管教民警與一名等待死刑終審判決的在押人員的交談。

「警界線」他是警察,卻把自己“關”進了高牆

雖然戴著腳鐐,也知道了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向終點,但是,從他的洋溢著笑容的臉上,看得出來,在認罪贖罪的同時,也完全釋然了!

然而,就在前幾個月前,他卻完全是另外一種狀態——消極、頹廢、狂躁、易怒......同監舍的人都避而遠之。該在押人員是2015年9月因涉嫌故意殺人被送看守所關押,入監以來,深知罪孽深重的他,萬念俱灰,我行我素,不服從管理,與他人關係緊張,給監內帶來極大的不穩定因素。今年3月,所里根據綜合考慮,決定安排唐德華副大隊長接手該在押人員的管教工作。

通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和觀察,唐德華摸清了該在押人員的性格特點和思想脈搏以及基本訴求,於是就對症下藥:嚴厲管理不失公正和公平,回應訴求不失原則和底線,人性關懷不失真心和真意......剛柔並濟!

在今年4月的一次談話中,該在押人員突然向唐警官提出一個心願:“唐大,今天是我媽的生日,您能不能幫我給我媽媽打個電話,就說我這個逆子祝她老人家生日快樂,健康長壽,我——想她了......”

「警界線」他是警察,卻把自己“關”進了高牆

那一刻,唐德華驚異地發現,那張本來滿臉橫肉、面無表情的臉變得舒緩、和善,那雙一向兇殘冷酷、寒光逼人的眼裡竟然閃著淚花......

這個曾經扭曲的心靈、罪惡的靈魂,在想念親人的那一刻,似乎喚回了基本的良知和正常的感情。唐德華從中也瞭解到,這對母子情深,他現在唯一的精神寄託就是能在“走”的那一天,見上母親一面!

親情的力量,母愛的偉大,在這一刻,怎不讓人動容?

唐德華敏銳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對症下藥的好時機,從人性化的角度出發,爽快地答應了對方的要求。由於對方給的手機號碼已是空號,唐德華費盡周折才聯繫上該在押人員的哥哥,讓對方轉達了對其年近八旬、正在住院治療的母親的問候。

「警界線」他是警察,卻把自己“關”進了高牆

訴求有答覆,辦事有結果。在管教工作中,唐德華始終堅持做到這一點。當他把辦事的過程和結果告訴那位在押人員時,對方開始從內心深處感激和敬佩唐警官。

因為,他真切地感受到了,唐警官是真心實意地幫他的!

有了母親的訊息,民警的感召,從那以後,他開始振作起來,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加之民警對其生活上的關心和思想上的鼓勵,他也開始從內心深處認罪、悔罪,並以實際行動積極要求贖罪,於是也就出現了文章開頭那一幕。

“當他說:我不僅僅把管教工作當作一份工作和職業來做,而是把它當作一門藝術來研究,其樂無窮.......!我愣了一下,以為聽錯了......”

這是市第二看守所趙政委說的一番話,他接著說到:“我好奇地再問了一遍,他又重複這樣回答了一遍......這下聽明白了,讓我很震驚,感觸頗多,怪不得總見這個小夥兒呆在監區的時間比別人多,有熱情,愛學習,喜歡動腦筋、想辦法、樂此不彼”......

「警界線」他是警察,卻把自己“關”進了高牆

唐德華,85後青年,入警9年,曾是110警務大隊的一名巡警,2012年調任看守所工作後,先是從巡控提審、收押等獄政基礎工作做起,2015年所里根據工作需要,把他調整到管教大隊工作。

在新崗位上,面對全新的業務,他沒有發怵,而是在虛心向老同志學習請教的同時,他以勤補拙,把自己“關”進高牆內,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時間投入到管教工作中去。工作中,不斷觀察、實踐、摸索、總結、創新,逐漸摸索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管教方法:從談話次數、內容的合理安排到矛盾的大小、主次的有效處理,從時刻掌握監內在押人員的一舉一動到他們的內務、操練的一招一式,從日常生活的一點一滴到到各類臺賬一字一句,他都不等不靠,親力親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做到精細化管理;

「警界線」他是警察,卻把自己“關”進了高牆

「警界線」他是警察,卻把自己“關”進了高牆

從公平公正處理問題到關心關懷在押人員的生活、身體,從堅決打擊牢頭獄霸到尊重每一名在押人員的人格平等和合理訴求,從適時組織開展集體教育活動到先進典型培塑,努力營造監室和諧環境,做到人性化管理;從各種場合的口號、舉止的規範到“以心交心”的信任制度,從深入淺出地運用好心理、哲學等科學方法到把“四大教育”貫穿於管教全過程,做到創新化管理。

“我這個人不善言談,也不喜歡吹捧奉承,但您在工作中兢兢業業、大公無私、平易近人的作風和態度,給我們這些在押人員留下深刻的印象......”

「警界線」他是警察,卻把自己“關”進了高牆

「警界線」他是警察,卻把自己“關”進了高牆

這是已經走出看守所、曾經接受唐警官教育轉化的在押人員來信的一段話。這樣情真意切的信箋還有很多、很多——

“還記得一次下暴雨您值班沒有帶雨傘,全身溼透了,可是你卻關心監室裡有誰不舒服,好去醫務室講......”

“我親身感受到了您的公平公正,目睹了您打擊牢頭獄霸,切身體會到您的工作給我曾經所在的監室所帶來的好處......”

“雖然在你手下只管了我幾天,但三年後你還喊出我的名字來時,我真的驚訝過......”

“記得那次您帶我去醫院檢查身體,是您在一樓到三樓跑來跑去,看到您汗溼衣背,使我心中深深感動......時常想起您忙碌的身影和辛勤的付出,對待每一個人的公平公正,無論是打電話、寄郵件,還是看病拿藥......”

……

他們,可能文化程度有高低,信中的字跡有美醜,表達有好差,但都是肺腑之言,真情流露!

是的,多少個日夜,他,加班加點,備教案、做臺賬;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孜孜以求,學知識,找資料;多少個日日夜夜,他,輾轉反側,想問題,求創新;多少個日日夜夜,風裡雨裡,探監室,噓寒問暖,送醫送藥......談話室裡他在幫大家打電話、聯繫家人的聲音,監室裡他與在押人員交流互動的畫面,醫務室裡他為病號忙前忙後的身影......

這些,全體在押人員都看在眼裡,感激和欽佩在心裡。走出這裡的大門,不管去往哪裡,他們都會跟唐警官來信匯報思想,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警界線」他是警察,卻把自己“關”進了高牆

「警界線」他是警察,卻把自己“關”進了高牆

短短3年多的管教工作過去了,如今,唐德華所管理的監室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進監“幹部好”,離監“幹部辛苦了”,口號洪亮,掌聲雷動;內務整齊劃一......每次進監室,不管老的少的,大家都打心眼裡尊重這位85後的警官,可謂“亦師亦友”!

「警界線」他是警察,卻把自己“關”進了高牆

當然,還有許多在押人員反過來關心他,“唐大,有女朋友了沒有?祝你早日找到心目中的她呀”

雖然是打趣,但確實是事實,為了肩上的那份責任和追求完美的倔勁兒,這位也算是老大不小的唐警官在“個人問題”上至今還“單”著。他經常這麼自嘲地說:“我原來是想當一名教師,結果當了一名公安,不過,現在從事管教工作與教師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很感興趣,也很享受。說實話,我能以自己的綿薄之力,去喚醒一個個即將泯滅的良知,矯正一個個曾經迷失的靈魂,從而在此走向新生,我就很欣慰了,挺滿足的!我不需他們給我什麼回報,只要走時能打心眼裡給我道一聲“謝謝”,到新的地方再給我報一聲——平安,一切都好!”

至於其他的,他真沒有想太多。

在這裡,我們也祝唐警官——

事業有成,早日脫“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