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關隴集團的締造者-宇文泰(1)

六鎮豪強

北魏立國之初北方柔然常年南下侵擾,對北魏的邊疆地區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北魏政府在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東北) 以北( 今內蒙古河套平原以東,陰山山脈以南地區) 陸續設置軍鎮,其中以沃野鎮、懷朔鎮、武川鎮、撫冥鎮、柔玄鎮、懷荒鎮六個軍鎮的地位最為重要,以此構建一道堅固的防禦體系拱衛都城平城。北方六鎮對北魏防禦體系各方面的作用綦巨,所以六鎮建立之初便得到北魏朝廷的高度重視,“昔皇始以移防為重,盛簡親信賢,擁麾作鎮,配以高門子弟,以死防遏,”這些世代駐守六鎮的豪強酋帥得到北魏政府物質上和仕宦上的雙重優待,與此同時,六鎮武人集團作為拱衛北魏政權的中堅力量而受到人們的尊崇,贏得社會的聲譽,使得“當時人物,忻慕為之”。而且,在防禦戰略極為重要的戍邊之地,驍勇善戰的軍人更容易受到當時人們的傾慕,俠義氣節和尚武之風的盛行,也使得六鎮武人集團具有成為當時最強軍事集團的實力。

然而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都城位於黃河以南地區,有了黃河與陰山的雙重保護,六鎮防禦邊疆、拱衛都城的軍事壓力驟減,柔然也因與高車的戰爭而實力減弱無暇南下,六鎮在北魏國防戰略體系中的地位隨之下降。政治經濟中心的南移,也使洛陽政府對六鎮的重視程度逐年降低,對六鎮軍將的選拔也不再嚴格,“自定鼎伊洛,邊任益輕,唯底滯凡才,出為鎮將”,六鎮的軍將們還失去了往日的尊崇地位,北魏朝廷甚至還任用一些被貶黜的將領擔任鎮將。

正光四年(523 年),柔然南下寇擾北魏邊境,大肆掠奪鎮民物資,鎮民要求鎮將於景發放糧食,而於景沒有答應鎮民的要求,把已經走投無路的鎮民推向了更加絕望的境地,“鎮民不勝其忿,遂反叛”。因此,六鎮鎮民在面臨政治地位低下,經濟遭受嚴重剝削以及自然災害頻發的多重打擊之下,為求生存,掀起了反抗六鎮軍將壓迫的暴動。總之,孝文帝南遷之後,六鎮作為北魏戰略體系中的軍事職能迅速減弱,北魏朝廷對其重視程度驟降,社會地位低落,生活極其艱苦,由此造成了六鎮鎮民與軍將之間政治、經濟矛盾的迅速激化,進而爆發了六鎮起義。總之,孝文帝南遷之後,六鎮作為北魏戰略體系中的軍事職能迅速減弱,北魏朝廷對其重視程度驟降,社會地位低落,生活極其艱苦,由此造成了六鎮鎮民與軍將之間政治、經濟矛盾的迅速激化,進而爆發了六鎮起義,在短時間內形成燎原之勢,促使北魏發生分裂,最終走向衰亡。正光末年(公元 524年),沃野鎮鎮民破六韓拔陵殺鎮將,“聚眾反”這些原來生活在北魏邊鎮的鎮民,在長期飽受不公平的待遇下,最終以武力方式進行回應。隨之而來的戰亂造成北魏中央權威的逐步喪失,各地方勢力乘機崛起,使得中國北方從北魏短暫的統一又一次回到了軍閥混戰的狀態。

河北起事

而擁有一定權勢地位的豪強酋帥到了北魏末年其政治軍事地位雖然早已今非昔比“然其往世房分留居京者得上品通官,在鎮者便為清途所隔”,但其身份仍高於普通的鎮民,為了保住家族利益和自身性命只能站在北魏朝廷一邊,相互集結起來共同對抗戰亂以謀求自存。宇文泰的父親宇文肱就聯合賀拔度拔“率州里豪傑輿珍、念賢、乙弗庫根、尉遲檀等”襲殺起義將領衛可孤。他的家族和其他武川豪強酋帥一樣,當初是以豪傑或者良家子的身份遷來武川定居,在政治經濟上仍處於六鎮的統治地位。因此,宇文泰及其他武川出生的豪強酋帥出於守土保家的需要,成為與六鎮起義勢力作戰最積極的群體。六鎮起義在柔然和北魏的聯合絞殺下以失敗告終。“時北境州 ,悉皆淪沒”北部邊鎮的破壞殆盡使得北魏政府把六鎮豪強酋帥及其二十餘萬降戶遷移到河北的冀、定、瀛三州就食。而此時河北“饑饉積年,戶口逃散”,六鎮降戶的大量湧入使得所經之處的土地和糧食愈發緊張,給原本經濟蕭條的河北地區帶來災難性的打擊。與此同時,舉族遷徙到河北地區的六鎮豪強酋帥同樣面臨著生存的大考驗,如趙貴“率鄉里避難南遷。屬葛榮陷中山,遂被拘逼。”他們從故土帶著大量的鄉里宗親來到新的地域,而凋敝的河北地區已經無法再提供他們新的生存環境。因此,腐朽北魏朝廷已經無力協調河北大族進行合理安置六鎮豪強酋帥和降戶這一龐大而又具體的社會工作,惡劣的生存環境和政府的不作為使得原本支持北魏的六鎮豪強酋帥和六鎮鎮民一起全都站到了北魏政府的對立面,爆發了更大規模的河北起事,北魏國祚的斷送已經無可避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