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子彈擊發後,彈殼可以回收再造子彈嗎?

行者東海


在槍械的子彈擊發後,將激發後的彈殼回收重新裝填底火、火藥、彈頭使用,這樣重裝過後的子彈叫做“復裝彈”,一般這樣的情況在現在各國的軍隊中,幾乎是沒有存在的。

因為這樣簡單裝填過後的“復裝彈”缺點極多,比如精度缺失、威力減弱、甚至還有炸膛、損壞槍械的威脅。對於戰場上千變萬化的局勢,根本沒有哪個國家的軍隊會使用這樣毫無保障的“復裝彈”,因為這樣對於一支軍隊來說無疑是自殺的危險。

那麼激發後的子彈殼,還有沒有回收利用的價值、或者存在的情況呢?

答案是:有的



我們都知道美國的民間槍械文化非常流行,只要是符合法律規定年齡、以及沒有犯罪記錄檔案的美國公民,一般都可以非常簡單的購買槍支。

而在美國這些合法持有槍械的公民,他們日常的打靶射擊所消耗的子彈還是非常大的。那麼對於一些美國的工薪階層來說,如果叫他們每次都購買全新的子彈,很可能以他們的工資也會有點承擔不起,就如許多人買車加不起油系列一樣。


因為全新的子彈與“復裝彈”在價格上貴的不是一點半點,所以許多美國人都會在射擊後,將用過的彈殼收集起來。這些被激發後的彈殼,會被重新裝填底火、火藥、彈頭重新使用,這樣的“復裝彈”的成本是非常低的。

而這些“復裝彈”的使用效果,對於美國民間射擊來說,已經可以馬馬虎虎達得到他們的要求。如果要說“復裝彈”用於實戰的情況,那麼更多是體現在如我國的抗日時期、或者世界各國的游擊隊。因為這些遊擊武裝的裝備簡陋、各種條件拮据,而子彈等武器裝備更是少的可憐。

所以,這些遊擊武裝的部隊,都會在戰場上收集激發過後的蛋殼,之後會重新送到簡陋的“兵工廠”進行加工成“復裝彈”使用。甚至這些缺點繁多的“復裝彈”,對於長期“缺槍少炮”的游擊隊,很可能每人都分配不到幾顆。

而對於正規軍隊來說,雖然他們都不會使用毫無保障的“復裝子彈”,但是一些國家的軍隊還是會收集激發過後的彈殼。當然,他們絕對不會是滿山亂跑的去撿彈殼,而是會配備一個專門的彈殼收集袋。

這些收集過來的彈殼,絕對不是簡單的加工成“復裝彈”就使用。而是會將彈殼回爐融化,重新按嚴格的製造要求生產出全新的彈殼,這樣生產出來的子彈既不會影響軍隊的作戰需求,同時也儘可能的節省了大量的戰爭資源。

頭條“軍器戰位”報道!

發佈:牧小明

作者 : 感謝我們生在這個和平的年代,願世界沒有戰爭。

軍器戰位:關注每天為你講解軍事武器裝備知識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我,“軍器戰位”每天講解軍事知識


軍器戰位


當然可以,但是哪個國家窮到這程度了?

子彈擊發之後,剩下的彈殼,是可以重新裝藥再次製造成子彈的,這種子彈叫做復裝彈。當年,我軍兵工廠有非常多的這種復裝彈,原因就是窮,當年真就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只能拿打過的彈殼,作為原材料,裝了火藥再用。

抗戰時期,我軍撿回來的子彈殼,也都是挑選品相好點的,去除底火,裝上自己的,或者是直接用日軍用過的,加上氯磷混合物作為底火藥,直接裝上。經常出現的情況就是,子彈打不響。後來,八路軍自己隊伍壯大後,到了1943年左右,兵工廠可以開始製造全新的子彈了,自己可以提煉黃銅、衝壓彈殼了。

這種復裝彈藥,受限於子彈擊發後,彈殼損壞程度,比如說,太嚴重的形變、開裂等情況,毛病太大的,根本就不能用了。這子彈的問題呢,就是這個彈殼強度不夠、密封性不好等,造出來的復裝彈質量也不過關。還有的問題就是打不準,沒準還容易炸膛。一般情況下,沒人願意使用這種復裝彈了。

現代的突擊步槍對於子彈要求比較高,比如M16,他那個比較細長細長的導氣管就是個問題,是用復裝彈,氣壓不夠,打不準不說,沒準復進都不到位。

現代戰爭中,需要步兵去上戰場的時候,大多都是清掃殘餘了,或者是小規模的局部衝突,或者是治安戰一類的,根本就不存在子彈不夠用,需要用復裝彈的這種情況。一旦你需要用復裝彈了,這國家已經窮到一定程度了,子彈都沒有了,那什麼導彈、火箭炮什麼的也就都沒了。


軍武文齋


可以回收造子彈的。只不過,這樣的成本比直接用黃銅製造子彈的成本要高很多。

我們印象中的子彈基本上都是鋥光乍亮的。

當然,這種子彈是新出廠的樣子,一枚子彈在存儲過程中如果不加防護彈殼是會迅速的氧化的。而在擊發之後,子彈更會由於在高溫、發射藥腐蝕和潮溼的作用迅速氧化得不成樣子。

從嚴格意義上說,這些子彈殼的黃銅已經不適合再繼續製造彈藥了,需要再次精煉後才可以再製成黃銅帶做成子彈。


簡單的說一個故事吧,精煉黃銅是一件極其複雜的事情。

這個東西叫做宣德爐,是明代宣德年間製造的純銅香爐。

相傳明宣宗時期,從西域得到了幾百斤的優質精煉黃銅,明宣宗十分喜歡,於是就鑄造成了供寺廟使用的香爐。但是要注意的一點是當年的黃銅雖然是精煉的,但是依舊不純。史書記載:製造宣德爐的黃銅依舊再經過了12次精煉,原來的一斤銅精煉後還能剩下四兩而已,損耗率達到了75%。

實際上目前的工業生產中對黃銅的精煉依舊是一個損耗十分巨大的工藝,和明代的工藝區別並不大。方法很簡單。在熔化的銅中撒入以硼砂為主要成份的精煉劑。這樣硼砂會結合銅內部雜質漂浮到銅水錶面,去除表面浮渣就可以得到精煉銅。

在這一個過程中銅本身的成本實際上並不高,更高的是能源成本。而子彈在擊發後,除了氧化意外還會參雜進發射藥中的各種元素成分。為了去除這些雜質元素成份,精煉黃銅的作業要經過3-5步才能徹底的清除乾淨。


這樣一來,子彈熔化後的“黃銅”使用成本還就真的比粗胚黃銅的成本要高出很多了。

所以實際上回收彈殼再做子彈本身是一個並不划算的操作。



同時,再說另外一種形式——復裝彈。

很多國外的槍械愛好者往往喜歡復裝彈。

但是要注意的是復裝彈往往適合於栓動式步槍,在自動武器上拋殼是這樣的:


子彈殼為啥會飛出來,我們要看下槍機的結構

槍機上有兩個很重要的東西,第一個是撞針孔左邊的抓殼鉤,這個抓殼鉤復炸抓住子彈的邊緣將子彈從槍膛拉出,同期槍機撞針孔右側還有一個圓柱形的拋殼挺負責在槍機退到底的時候將子彈彈出。

由於彈出子彈的速度很快,於是在出彈口的位置還會放置一塊阻鐵。防止子彈無規則跳躍。

基本上自動武器射擊後彈殼就成了這樣了,也就失去了復裝的價值。


軍武數據庫


子彈發射後,可以回收再造子彈。

子彈由彈頭,發射藥,底火和彈殼4部分構成。只要發射後的彈殼沒有開裂、變形,回收後重新安裝底火、發射藥和彈頭就可以重新使用。

抗日戰爭時期的八路軍游擊隊的兵工廠就曾經採取回收舊彈殼製作子彈。隨著現代子彈製作工藝的提升,回收利用彈殼製作子彈成本上不划算,質量上也沒有新子彈好。因此,現在手槍、步機子彈殼都不回收了。但大口徑的炮彈殼,特別是黃銅造的炮彈殼還是要回收利用的。





難忘8341


當然可以,你要知道有個名詞叫”復裝彈藥“,什麼是復裝彈藥呢?簡單來說就是回收擊發過的彈殼,經過清洗、修正後,重新給它裝上底火、發射藥以及彈頭,重新變成一顆能再次使用的子彈,所以,只要擊發後的彈殼沒有太大的質量問題(比如形變不嚴重、沒有開裂等),基本上都是可以再次回收後復裝彈藥的!不過使用銅彈殼復裝要比鋼彈殼好,可以復裝的次數更多一點!

有條件的槍械愛好者玩的是精度復裝,大家不要認為復裝彈就一定沒有原裝的好,只要你是使用正規工廠出來的彈頭、在裝藥量以及底火安裝時嚴格把控好,那麼個人也是同樣可以復裝出高精度子彈的,畢竟就算是正規兵工廠流水線上生產的子彈,都有精度上的區分,比如普通的潑水彈(可以理解為直接一梭子像“潑水一樣”掃射過去的普通彈)就不能跟狙擊步槍使用子彈相提並論,所以,自己復裝子彈時也差不多,想要復裝一顆質量上乘的精度彈,就必須在彈殼和彈頭的選擇、裝藥量控制、底火選擇和安裝上做到非常的熟悉和了解,不然,復裝出來的子彈就可能會存在質量問題!

就比如對子彈裝藥量的控制,這個對於復裝彈的要求是非常嚴格的,細微上的差別,都可能導致子彈的彈著點不一樣,所以,復裝子彈的發射藥必須使用高精度的電子稱稱量。而擊發過的彈頭則是不能重複使用的,因為這些彈頭往往都形變的非常嚴重,裡面的鉛芯可能完全變形了,如果使用這些廢彈頭去復裝子彈的話,不說精度沒有爆炸,還有可能損壞槍械,因此,要想復裝一個高精度的子彈,那麼最好的選擇就是使用正規工廠出來的高質量彈頭,並且嚴格控制裝藥量,以及保證底火的正確安裝!


哨兵ZH


在物資比較匱乏的時代,回收子彈還是有一定意義的,但是當前我們各個製造業已經非常的完備,而且物資上是比較充足的,在這種情況下再去撿子彈回收子彈意義沒那麼大

1.我們看以前的抗戰劇,它裡面都有一些場景,就是我們的八路軍、新四軍等等,他們會把打出去的子彈,包括敵人的彈殼都回收起來,然後到我們這個邊防區裡面去進行這個重新的製造,製造出了我們自己的子彈,但是我們自己的子彈,因為工藝上會有差距,所以說這個準度上可能會差一些。

2.但是要說的那個時候是我們物資比較匱乏的時候,採取這樣一種措施也是逼不得已,因為在戰場上你去撿彈殼的話會廢掉你很多的時間,同時也會有一些的危險性。在現在的戰場上面如果說我們再去撿彈殼這個意義確實不是很大,你回來是可以再造的,當前我們的物資是比較充沛,每年製造的子彈都是遠遠能夠滿足我們戰場的需求。

3.那還有沒有必要撿呢?是要看情況的,比如狙擊手專業可能在戰場上的時候,你射擊之後,如果不及時的處理彈殼,行動是很容易被發現的。還有一些隱秘進行作戰的這種特種部隊,,他們這也要對彈殼進行一些相應的處理,來防止自己的行蹤被暴露,對這方面是有一定的意義。

4.但是對其他情況你要說去回收利用的話,現在的意義是非常非常小的,它還會加重你的負擔,因為比方說我帶了150發子彈,你還要彈殼撿回來,肯定也是增加自己的負重,沒有這個意義。

如有關於報考軍校、入伍參軍及後續發展相關的問題,歡迎關注諮詢。


起步一二一


你好,我來回答你這個問題。

彈殼是完全可以回收再造子彈的。

這個在我軍抗戰時期,八路軍就經常這麼做。一是在那個時代軍需物資匱乏,二是在部隊也是有這樣嚴格的規定的。

首先,我們都知道,全世界的彈殼大多素都是用黃銅製成,黃銅是一種比較昂貴的金屬。如果彈殼能夠進行回收再利用,會降低子彈的生產成本。我國的子彈雖然不都是由黃銅製成的,但裡面多少是有銅的成分的,因此我國的士兵在訓練完 打把之後都會回收自己打完的彈殼,這也十分符合我軍一直以來勤儉節約的革命作風。

再者,回收彈殼也是為了防止真子彈的外洩,大家都知道,在我國除了軍隊武警之外槍支彈藥禁止的更是違法的,回收彈殼,也可以避免在射擊中有士兵偷偷藏起沒有發射的子彈,要知道子彈離開了槍也照樣具有相同的威力,完好的子彈撞擊底火,子彈同樣效能相同。所以,訓練中也有打出多少交多少彈殼的規定。

再有就是,肯定你也聽說過“復裝彈”這個也是開頭說到的抗日時期八路軍使用的一種方式,在現代技術對子彈有了很大的技術改進,軍隊是不可能再使用“復裝彈”了,但是也為了防止民間有人在這麼做。據說,在以前就發生過這一類的時間。一些人撿上打完彈殼重新裝入火藥來危害社會。覺得這些人腦子都用歪了,也是可怕的很。我國後來也有了明確的規定。

世界各個國家,也有明確的規定,士兵們都會把自己使用完的子彈殼帶回去,比如美國在戰場上都要帶回去,也會有專門的人去清理戰場,回收這些東西。

所以說,彈殼是完全被回收的。同樣也可以在此用來造子彈。

以上代表個人觀點看法,歡迎交流指導。(圖片源於網絡)


武器洞察者


這裡不討論回收後能不能在原來彈殼基礎上再造的問題,有一點是肯定的,回收想造原來規格的肯定不行,因為料不足了,只能造小一號的規格,那麼問題來了,。回收加工的工裝夾具,流水線的排放等都是問題,總不能手工去幹吧,這還不考慮材料二次加工時其能否達標的問題,綜合這些因素,重造一枚,代價可能比回收加工要小的多,也快的多!所以,子彈殼出路只有一個,回收,回爐,加工再造!


如月豆腐刀


可以的,當年八路打完子彈後就撿彈殼,回去可以憑彈殼領子彈。


用戶83903916492


根本就不可用,因為變形,嘴口擴大,只能回收廢品收購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