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武漢: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留下許多人文古蹟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同時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發祥地。武漢是一座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一草一木、一屋一椽,無不帶著歷史文化的印記,其人文景觀具有濃郁的楚文化特色。市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3處,國家5A級旅遊景區3家,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14家。


武漢: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留下許多人文古蹟


  武漢旅遊景點很多,自然風光獨特。三十多年來,我先後到過武漢四次,遊覽景點十幾個,其中黃鶴樓、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武漢大學、曇華林和楚河漢街等五個有著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景點留給我印象最深。雖然這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斷,不可能整合出一個完整的印象來,但我願意用這些零碎的文字和照片,留下一個我對武漢的基本印象吧,請朋友們有機會也到這些地方去看看。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代吳黃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詩人崔顥在此題下《黃鶴樓》一詩,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歷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使得黃鶴樓自古以來聞名遐邇。


武漢: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留下許多人文古蹟


  黃鶴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長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巔,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是有著1700多年曆史的風景名勝,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樓“、”天下絕景“之稱。黃鶴樓是武漢市標誌性建築,與晴川閣、古琴臺並稱“武漢三大名勝”。該建築也與湖南嶽陽樓、江西南昌滕王閣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

  黃鶴樓與蛇山腳下的武漢長江大橋交相輝映;登樓遠眺,武漢三鎮的風光盡收眼底,也可以看到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

  黃鶴樓公園包括白雲閣、落梅軒、岳飛廣場、百松園、梅園、杜鵑園等大小景點60多處,形成由名勝區、文化區、植物區、岳飛景區四大景區組成,集觀光、購物、休閒、文化餐飲於一體,人文與自然景觀兼備,具有江南園林風格的一大公園。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位於中國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閱馬場。館址原為清末湖北省諮議局,建成於1910年。武昌起義的次日,即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黨人在這裡創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1961年,經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紀念辛亥革命70週年時,依託舊址建立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宋慶齡名譽主席親筆題寫了館名。

  


武漢: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留下許多人文古蹟


武漢: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留下許多人文古蹟

1911年(農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孫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幟下集結起來的湖北革命黨人,蓄勢既久,為天下先,勇敢地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並一舉光復武昌。次日在此組建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推舉湖北新軍協統黎元洪為都督,宣告廢除清朝宣統年號,建立中華民國。隨即,辛亥革命領袖之一黃興趕赴武昌,出任革命軍戰時總司令,領導了英勇悲壯的抗擊南下清軍的陽夏保衛戰。武昌義聲贏得全國響應,260餘年的清朝統治頓時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隨之終結。武昌因此被譽為“首義之區”,紅樓則被尊崇為“民國之門”。

  武漢大學從創建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曆史,作為中國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傳承了近百年的優秀歷史建築和獨具特色的文化風格。武漢大學人文氣息濃郁,學術氛圍很好,校園文化底蘊濃厚。武大被譽為“中國最美的大學校園”,校內26棟早期建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漢: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留下許多人文古蹟


  武漢大學環繞東湖水,坐擁珞珈山,校園內中西合璧的宮殿式早期建築群古樸典雅,巍峨壯觀,堪稱“近現代中國大學校園建築的佳作與典範”,一批武漢大學早期建築(群)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宋卿體育館、櫻園老齋舍、老圖書館、理學樓、半山廬、十八棟。武漢大學法學大樓、經管大樓、外語大樓等標誌性建築群氣勢雄偉,新老建築交相輝映,相得益彰。

  中西合璧的宮殿式早期建築群古樸典雅,讓武大充滿了滄桑感。在滿是現代建築的城市,老建築寄託了太多故事。一年四季,無論哪個時節,武大都是中國最美的高校。

  櫻園老齋舍是武漢大學最早的學生宿舍,也是校園早期建築群之一。於1930年3月開工建設,1931年9月竣工。建築整體設計巧妙,有四棟宿舍組成,這四棟宿舍由三座羅馬券拱門連為一體。建築主體以花崗岩的灰色為主色調,尤顯質樸大方、厚重沉穩,入口處修建有多層階梯(百步梯),外形統一,氣勢宏偉。

  為突出其導向性,又在次基礎上將拱門上部修了一層單簷歇山式亭樓。每棟宿舍由兩個大天井將宿舍分隔為前中後3排,各排則依山勢高低分為1至4層;每棟每層以《千字文》命名,形成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張16個齋舍。宿舍屋頂做成了平面,蘊涵“地不平天平”的理想追求,

武漢: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留下許多人文古蹟

  老齋舍也是一座仿布達拉宮琉璃瓦建築,整個建築巧妙地順應了自然地勢的變化,利用獅子山南坡依山就勢進行建造,在不同標高處, 沿等高線建成不同層次的房屋,各排房屋底層地面在不同高度上,而屋面則在同一平面上,形成“天平地不平”的格局。建築的東西方向有50個開間,總長近200米,沿山坡等高線建築了不同樓層的建築,共有三排,一排比一排高,形成了高低錯落的兩重內天井的院子,如果從遠處眺望“老齋舍”,確實頗有一點布達拉宮的氣勢。

  老齋舍房頂就是一覽武漢大學的櫻頂,美麗景色盡收眼底。每年櫻花盛開的季節,在推開老齋舍的窗子就能看見瀟瀟灑灑的櫻花雨! 甚至屋內伸手就可以碰得到櫻花,讓在這裡居住的學生感覺十分愜意。

武漢: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留下許多人文古蹟

  武漢大學校園以櫻花最為聞名,有櫻花城堡、櫻花大道、櫻頂、珞珈廣場等相關景點。珞珈山被譽為全國樹木園。擁有多種國家一級保護樹種的武漢大學校園是中國植物學會植物園分會。每年春季3月中旬,櫻花盛開的時候,武漢大學校園都會吸引全國數百萬遊客前來賞花。

  正謂“三月賞櫻,唯有武大”。花事正盛的時候,武大櫻花大道上花枝濃密,抬頭只見花不見天,彷彿進入一個晶瑩透亮的世界。可惜我們沒能趕上櫻花盛開的季節(正常開放為每年三月下旬,有時秋季也會開放),錯過了賞櫻花的好時光。

  曇華林,屬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西部,位於湖北中醫藥大學旁邊,地處城牆內的花園山北麓與螃蟹岬(亦名城山)南麓之間,隨兩山並行呈東西走向。現曇華林街武昌花園山以北、鳳凰山以南,東起中山路,西至得勝橋,全長1200米,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武昌城擴建定型後逐漸形成的一條老街。

  來了武漢,找小資偽文藝來這裡是再好不過了!紅色和灰色的牆磚彷彿在述說著這裡的過去,小店都非常的有特色。

  

武漢: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留下許多人文古蹟

曇華林,有點類似廈門的鼓浪嶼,上海的田子坊,是文藝小清新,攝影控必須到的地方。曇華林絕對是屬於學生的地方,或者是文青的地方。很多有特色的小店,一家接著一家,每一家都有自己獨到的地方,讓人不得不走近看看或者是拍拍照片。

  曇華林是一條富有文藝氣息、小資情調的街道,道路不長也不太寬,街道上林立著奶茶店、咖啡店、小吃店、特色商品小店,道路很多地方是磚石鋪就成的,不管晴天或者下雨,都可以過來感受這裡的文藝氣息。

  有關曇華林的名字,有兩種傳說,一說是昔時巷內有花園,大多種植的是曇花,因為多而成林,加之古時花與華是通字,故而得名。第二種說法,巷內多住種花人,一罈一花,蔚然成林,後來“壇”為“曇”,遂有曇華林。 明清時期,曇華林曾是湖北全省各縣秀才下榻、苦心備考的地方,是清廷地方衙門的所在地,並有以戈甲命名的營盤。

  1861年漢口開埠後,曇華林一帶逐漸形成華洋雜處、比鄰而居的地域特色。先後有意大利、英國、美國和瑞士的傳教士在此傳教、辦學、施醫。受西方文化及資產階級自由、平等、博愛思想和價值觀的影響,中國第一座公共圖書館學科在此建立。 這裡至今隱沒著西方傳教士在武漢最早設立的文華書院(華中師範大學的前身)和天文臺、修建於1895年的仁濟醫院、石瑛故居、錢基博(錢鍾書之父)老宅、瑞典領事館等眾多近代歷史建築。 而今,曇華林已經是一個靜靜地坐落在喧鬧城市中的安靜小街。

  

武漢: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留下許多人文古蹟

曇華林保存最多最完好的是近代建築。近代中國傳統建築、西式建築、中西合璧建築,形成了曇華林的整體建築風貌,呈現出中西交融的特徵,使中西文化交流在建築上得到充分體現。

  曇華林為一部“活的”近代史書:一條普普通通長僅千多米的街區,集中了數十處百年以上的老建築,有老教堂、老醫院、老學校、老民居、老公寓、老花園、老領事館、老城牆……難得的是這些建築雖經百年風雨,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但基本風貌未有大的改變,有些還顯示出相當優良的建築品質。

  曇華林是一條文藝街,沿路店鋪設計都是極具個性。讓人流連忘返,也是愛拍照的你不可錯過的。這裡幾乎成為了武漢的文藝第一街,濃縮了整個武漢的文藝情懷。拍照、閒逛,或者享受一個帶著咖啡香的下午,都是文青們在這裡願意做的事。觸摸街邊飽經風霜的老建築,你會發現曇華林有的不僅僅是文藝,這裡的一磚一瓦都刻著老武漢的歷史記憶。

  曇華林小學附近一家叫“茶色傾城”,是一家賣茶飲的,經過的時候很多人在排隊買。這種文藝的地方,無論是店鋪裡面穿越般的設計融入很多中國元素,帶有一股不平凡的復古氣息,就連拿到手的杯子都充滿曇華林的文藝範,給你不一樣的體驗與感受,有著復古情懷的你千萬記得去,會給你不一樣的驚喜。

武漢: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留下許多人文古蹟

  這裡是文藝青年集聚地,來玩的年輕人居多,有很多比較文藝的店,鮮花餅店和銅鑼燒店排隊的較多,這裡還有很多比較不錯的咖啡店,甜品店,另外,可以在拾間書局買一些自己喜歡的明信片寄給最愛的家人朋友等等。

  走在清淨的街面上,可以見到各式各樣的小店,每一間都有著自己 獨特的風格品位,比如有名的鮮花餅店、創新的老麵館、饒有情調的明信片店...等等,最多的是獨具特色的咖啡館,那些風格各異的咖啡小店嫻靜溫馨地待在巷口街邊,好像就是在等你進去歇歇腳,坐一坐。 單就那一間間小店的藝術品味來說,與北京的南鑼鼓巷、成都的寬窄巷子很相似。

  一千年前的《清明上河圖》生動地記錄了北宋時期都城東京(今河南開封)以及汴河兩岸的自然風光和繁榮景象;而楚河漢街就是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楚河漢街突出打造了大都市武漢中央文化區的歷史文化品位和展示商業步行街的現代城市風貌。

  

武漢: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留下許多人文古蹟

“楚河”貫穿武漢中央文化區東西,是文化區的靈魂。楚河”全長2.2公里,連通東湖和沙湖,是國務院批准的武漢市“六湖連通水網治理工程”的首個工程。楚河兩旁高樓林立,不長的河段建有風格各異的四座橋樑,連通中央文化區的南北。

  晨曦下,楚河碧波盪漾。坐在豪華遊船的船頭,盡覽兩岸金碧輝煌的風景。武漢,還有哪兒比這裡更美輪美奐;中國,又有幾個城市,能夠媲美這裡,在大氣中深藏著溫柔,在鬧市中隱藏著精緻。

  可以想象,楚河就如一段歷史的長河,遊客乘坐數百萬一艘的豪華遊艇,從美麗的沙湖駛入碧波盪漾的楚河,就像進入一段懷舊的歷史畫卷,湖風讓人沉醉,古街令人神往。特別是秋季,當清冽的湖風吹來,這種感覺,在喧囂的城市水泥叢林中,是一種難得的生活體驗。“楚河漢街”,將以這樣的方式,帶給武漢人百年的精彩。

  “漢街”商業步行街位於楚河南岸,沿河而建,總長1500米,總面積21萬平方米,包括購物、餐飲、文化、休閒、娛樂等多種業態,集合200多個國內外一流商家。

  漢街是武漢中央文化區的“眼睛”,擁有中國最豐富的商業內容,最多的時尚流行品牌,集合世界頂級文化項目,創造六個中國之最,被譽為“中國第一商業街”。

  漢街是中國最具建築特色的城市商業步行街,主體採用民國建築風格,紅灰相間的清水磚牆、精緻的磚砌線腳、烏漆大門、銅製門環、石庫門頭、青磚小道、老舊的木漆窗戶,置身其中,彷彿時光倒流。同時,漢街將極具時尚元素的現代建築和歐式建築穿插在民國風格建築中,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

  武漢中央文化區的規劃設計定位是“中國第一,世界一流,業內朝拜之地”,將打造成世界文化新品牌。武漢中央文化區一期楚河漢街是整個項目的重要內容,楚河漢街的完美結合,堪稱現代“清明上河圖”。

  漢街將匯聚 ZARA、H&M、GAP、MUJI、M&S、UNIQLO、C&A、MAP、UR、依戀TT館等十大快時尚品牌,此外全球知名服裝品牌NIKE、MORGAN、DAZZLE、歐時力 、PAGEONE、 卡賓 、CacheCache也將同時進駐。在美輪美奐的街景中,享受來自世界頂級的商品品質與服務,愜意快意。

  可以預見的是,這裡除了將被打造成“清明上河圖”般繁榮購物旅遊綜合體之外,還將成為武漢新的經濟中心,匯聚全國乃至全球的上萬精英匯聚在楚河漢街畔,在這裡創業、工作、生活,將這裡創造成武漢乃至華中地區的“曼哈頓”。

武漢:歷史文化底蘊豐厚,留下許多人文古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