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聊一聊剛看完的電影《囧媽》

徐崢的電影我是挺期待的。從他演豬八戒開始就喜歡這個演員了。後面得知他與陶紅結連理,因為本身也比較喜歡陶紅。加上他自己出了那麼多好看好笑的電影。更是喜歡他了。

好,言歸正傳,聊一下我在電影裡看到的一些東西。

電影整體下來還不錯。風景,畫面,都是非常棒的宣傳,讓人看了想去旅遊的衝動。

情節是老調重彈千古不變的家庭矛盾。但徐崢拍出了一些亮點。

亮點1.主角與媽媽之間的關係。這極大還原了普通家庭的兩代之間的矛盾。不是吵架就是逃離。因為我們不知道不會也不敢用其他方法嘗試。人總是傾向選擇自己熟悉的或者自己能承擔後果的做法。年輕時什麼都不懂,只知道被壓抑著要窒息了,選擇逃離父母身邊。後來工作小有所成,翅膀硬了。也懂得該盡孝心。於是我們安排自己分出一些時間精力放在父母身上。認為做了該做的事安心。但我們從來不曾學會如何與他們相處。我們的模式裡只有“隔離”啊!於是我們“裝模作樣”以為滿足他們的需求,照顧他們的生理就好了。甚至心裡還有一點小優越,覺得他們以前都對“我”不怎麼好,現在我夠意思了!

電影中有兩個場景我印象深刻,一個是主角說他爸不是喝酒喝死的,是被他媽逼死的。還有一個是兩個人坐在雪森林的枯木上,媽媽回憶後說,你看到的爸爸和我的丈夫是不同的。(大概是這個意思,因為角度確實不同)

前後的對比顯示出一個母親的不容易。一個投身於婚姻的女人,各種現實生活的桎梏。長期的讓她妥協。電影中媽媽時不時表露出的婚姻觀——婚姻裡總要做一點犧牲。想想自己十年的婚姻,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多多少少都會遇到要妥協的事。從這個角度來說它是犧牲,從一個家庭的角度來說它是無怨付出是無悔貢獻。這是無論家庭中的女性還是男性都在做的事。

而一個家庭中孩子的角度是看不到這些的。孩子只能看到他自己的角度看到的東西。這也是兩代人之間矛盾的根源。很多人說換位思考。但有些東西不在其位怎知其味!但如果兩代人把心敞開去溝通,還是能互相理解的。因為心與心的碰撞才是最真實的。就像電影裡一樣,可以放下很多東西。雖然這很難,我還在努力!

亮點2.男主與女主的婚姻。這段婚姻同樣敗在溝通上。(電影中兩代人的感情都是自己談的戀愛,有感情基礎的。)男主因為生活在一個控制型家庭,多少有點“巨嬰”的影子。(這裡的巨嬰不是指那種嚴重無自理能力的,電影中男主還是挺自主獨立的)可以說這段婚姻讓他成長為一個成熟的男人。

可是 女主呢?女主從進入婚姻後,做好了社會角色,做好了妻子角色,做好了媳婦角色。為了做這些,她一步步妥協退讓。也嘗試與男主各種溝通。無果。最後只能離婚收場。幾年的婚姻生活男主成長了,女主得到了什麼?

如果電影中女主也生了孩子,那她多半的後路就和男主媽媽一樣。不過女主比較理性,她認為兩個人之間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不是要孩子的時候。這讓她在轉身時能輕鬆許多。我認為這是電影中的第二大亮點。我也希望女性朋友在對待感情和婚姻能更夠感性與理性並存。

以上是我自己的價值觀,僅供參考!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