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身為大清中流砥柱,努爾哈赤去世後,為何不傳位給多爾袞?

鄭曉奇


我是小林,我來回答一下。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1626年),大清帝國的實際開創者,他從一個邊疆的少數民族武裝首領,東征西討幾十年,終於創立了大清帝國的前身——後金汗國。努爾哈赤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一生勝多敗少。大明帝國面對這樣的一個敵人,真是倒了八輩子的血黴。

(大清帝國創始人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努爾哈赤創立的八旗軍,為日後清軍統一中華大地立下汗馬功勞)


努爾哈赤也會死,死後也會牽涉到繼承人的問題。我們說說努爾哈赤的死後的王位爭鬥情況。

有人說,努爾哈赤死前,希望傳位給自己的兒子多爾袞,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努爾哈赤的兄弟和兒子(侄子)

在古代的封建王朝和少數民族聚集區,首領“寶座”的傳承,基本上是基於血緣關係:父傳子,兄傳弟。因此,有機會繼承努爾哈赤汗位(注意:還不是王位或者皇位)的人,無非是他的兄弟和兒子(侄子)了。


我們來梳理一下努爾哈赤的男性親屬情況。

1、努爾哈赤的兄弟。

努爾哈赤有4個弟弟,他們的名字和生卒年如下:

二弟(同父異母兄弟) 愛新覺羅·穆爾哈齊(1561年-1620年)

三弟(同父同母兄弟)愛新覺羅·舒爾哈齊(1564年―1611年)

四弟(同父同母兄弟)愛新覺羅·雅爾哈齊(1565年—1589年)

五弟(同父異母兄弟)愛新覺羅·巴雅喇(1582年——1624年)


雅爾哈齊死的早,在努爾哈赤真正崛起之前就去世了,也沒什麼只得大書特書的事情。另外三個兄弟,都參加了努爾哈赤的東征西討。值得一提的是:舒爾哈齊曾經想和努爾哈赤分庭抗禮,最後被圈進致死。後世有說法,認為努爾哈赤逼死了這個同父同母的兄弟。


事實上,努爾哈赤死於1626年,他的弟弟們都死得比他早,因此這些人是不可能繼承努爾哈赤的汗位的。


2、努爾哈赤的兒子(包含侄子)。

史料記載,努爾哈赤共有16個兒子(另外還有個相當於兒子的侄子)。


一般來說,帝王(包含少數民族首領)的兒子中,長子一般有巨大的優勢。努爾哈赤的長子曾經也是儲君(繼承人)。他的長子是愛新覺羅·褚英(1580年—1615年),在兄弟中間,褚英年齡最長,並且曾經追隨努爾哈赤出征,屢立戰功。但是他的人際關係太差,兄弟們和朝中的大臣他得罪了很多。因此,褚英的繼承權力被廢除,最後被努爾哈赤下令處死。


不是努爾哈赤心狠,而是褚英得罪了太多人,他真的掌權了,後金汗國(清國)還不雞飛狗跳啊!


最具優勢的繼承人不存在了,剩下的幾個年齡大,威望高的,就有機會了。這些人是:

(1)大貝勒代善(1583年-1648年)。

(2)二貝勒阿敏(1586年—1640年)。注意,這是努爾哈赤的侄子。

(3)三貝勒莽古爾泰(1587年-1632年)。

(4)四貝勒皇太極(1592年-1643年)。

(皇太極有勇有謀,知人善任,支持者眾多)


當然,滿洲人沒有固定的汗位繼承法則,要是努爾哈赤願意,還是可以立下其他兒子的。因此,還有三個年齡偏小的兒子有機會,因為據說他們的母親很受努爾哈赤寵幸。他們是:


(5)愛新覺羅·阿濟格(1605年—1651年)

(6)愛新覺羅·多爾袞(1612年—1650年)

(7)愛新覺羅·多鐸(1614年—1649年)

(多爾袞和皇太極他們的年齡差距很大,儲位鬥爭中,這是極度不利的因素)


這三兄弟的母親是:大妃(努爾哈赤正妻)阿巴亥(1590年—1626年),努爾哈赤的寵妃。

(阿巴亥很漂亮,也很聰明伶俐,深得努爾哈赤的喜愛,他和努爾哈赤生了三個男孩)


雖然沒有明確的歷史資料佐證,但“子以母貴”,努爾哈赤很可能立這兄弟中的一個。有人說一定是多爾袞,這不見得,因為阿濟格年齡比多爾袞大呢。多爾袞成為風雲人物,是在皇太極死後,當上攝政王。大清入關這樣重大的事件就是多爾袞主持的!多爾袞和孝莊的愛情故事也被編成電視劇,被人津津樂道。


二、努爾哈赤死後的權力鬥爭

經過上文,我們看出,最有實力競爭的四貝勒(其中一個是侄子)和多爾袞三兄弟,這些人肯定會有一番明爭暗鬥。歷史的結果是:皇太極勝出,其他人被淘汰。


為什麼皇太極會勝出?為什麼多爾袞沒機會?


我們來看這些選手們的“表現”:

(1)大貝勒代善。代善在褚英死後,成為了長子,本人也有才能,有戰功。本來上位機會很大的,但是因為“桃色事件”被取消資格。他和誰發生了不正當關係?據說就是上文的大妃阿巴亥(這劇情很狗血啊,看看他們的年齡)。也就是說,代善和自己的後媽有不清不明的關係,更要命的是努爾哈赤發現了。代善沒掉腦袋算萬幸了!也有人說代善是被人冤枉的,是有人為了拉他下馬。這就說不清了,代善失去了儲君的資格(他曾經被立為儲君)。


(2)二貝勒阿敏,他的爸爸是舒爾哈齊,也就是被努爾哈赤處死的同母兄弟。不知道為什麼努爾哈赤放過了阿敏,還養育他如同自己的親兒子。阿敏雖然有戰功,但是因為自己生父的原因,加上自己也犯過錯誤,不可能繼承汗位。


(3)三貝勒莽古爾泰。此人英勇善戰,但是為人魯莽(皇太極即位後,竟敢頂撞皇太極),人際關係也不好,更重要的是,這人連自己的親生母親也下殺手。此人的人氣是最低的。


(4)四貝勒皇太極。此人文武雙全,有勇有謀,有戰功,且能知人善任,擁護者眾多。努爾哈赤沒有明確留下遺詔,而是採取王公貴族推舉體制。在權力鬥爭中,皇太極的勝算其實最高——因為他的擁護者很多。經過眾人的商議,對於皇太極繼位,沒有太大的異議。代善、莽古爾泰二人若真要繼位,估計就真的很多人反對了。


那麼多爾袞他們呢?

努爾哈赤死的時候,他才14歲,要軍功沒軍功,要人氣沒人氣。21歲的阿濟格和12歲的多鐸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哥哥們有兵權有軍功,還有不少親信追隨,並且身經百戰。面對比自己大十幾二十歲的哥哥們,這幾個人就像獅群中的小獅子,太弱小了!他們唯一的優勢就是:自己的母親是努爾哈赤還活著的正妻。按理說阿巴亥備份是最高的了!


但是這點優勢很快就沒了,1626年,努爾哈赤死後,36歲的大妃阿巴亥被逼殉葬。阿巴亥的死,應該是權力鬥爭的結果。至於是不是皇太極乾的,就不好說了。也可能是眾人的一致意見——因為努爾哈赤死了,阿巴亥的地位就很尊貴了。要是她真的扶自己的兒子當大汗(或者皇帝),這可不好玩。眾人找個機會讓她“殉葬”。


三、努爾哈赤去世後,為何不傳位給多爾袞?

最後,我們談談多爾袞的繼承權問題。如上述分析,多爾袞繼承汗位的可能性其實不大。當今也沒有發現什麼“努爾哈赤遺詔”之類的,更沒有明確說明努爾哈赤要讓多爾袞繼位。


假如努爾哈赤真的想讓多爾袞繼位呢?


筆者覺得不太可能。理由如下:

(1)努爾哈赤南征北戰多年,富含計謀,他不可能不知道汗位的繼承者需要足夠的實力和支持者。很遺憾,多爾袞沒這樣的條件,他媽媽也沒有啊。硬扶多爾袞上位,努爾哈赤死後,多爾袞怎麼面對這些比自己大十幾二十歲的哥哥們呢?這些哥哥們還是手握兵權,屢立戰功的悍將!


(2)多爾袞作為“滿清的中流砥柱”,是努爾哈赤死了十幾年以後了,努爾哈赤不是神仙,怎麼料得到自己的孩子未來這麼牛逼啊?怎麼可能以“多爾袞是未來的中流砥柱”為理由強行讓他繼位?

(大清入關,多爾袞功不可沒。他確實是一個智勇雙全的政治家,不過他爸爸死的時候只是個沒什麼威脅的小孩童)


(3)努爾哈赤心中的法則:實行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體質。說白了,就是讓有權力的王公們推舉一個人最有才能的人做汗王(皇帝),其他人參與議政,公平選舉強者“登頂”。同時大家相互制衡。


總之,多爾袞在努爾哈赤死後的情形看來,是很難被立為繼承人的,主要的原因:年齡太小了!沒什麼功勞,難以服眾。


小林品歷史


毫無疑問多爾袞是優秀的,但是他的優秀是來自後來皇太極的培養。至於努爾哈赤駕崩的時候,為什麼不傳位給多爾袞,其實是有以下兩點原因,我們具體來說說:

努爾哈赤畫像

一、地位不夠。很多書上都記載努爾哈赤非常喜歡多爾袞,甚至都說過努爾哈赤實際屬意的是多爾袞作為接班人。但我覺得疑點破多,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大妃阿巴亥跟努爾哈赤所生的第二子,同母兄弟中還有阿濟格和多鐸。阿巴亥確實是深得努爾哈赤的寵愛,天命五年三月,努爾哈赤廢掉時任大妃的富察氏,大妃的地位相當於後來的皇后,罪名之一就是富察氏與太子代善有私情,同年九月努爾哈赤宣佈廢黜大貝勒代善的太子名位,而“立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德格類、嶽託、濟爾哈朗、阿濟格、多鐸、多爾袞為和碩額真”,共議國政。也就是說,從此時起,多爾袞以八齡幼童躋身於參預國政的和碩額真行列。八歲的孩子封為額真(相當於後來的親王)就能參與朝政,很多觀眾都有孩子,我們自己都知道八歲的孩子什麼樣,就算是皇家子弟在從政方面有天賦,但是你覺得八歲的孩子,再有天賦能有多大最為?還不是子以母貴的原因嗎!因為多爾袞天資聰慧,從小就與眾不同,努爾哈赤喜歡多爾袞那是一定的,如果說想傳位給多爾袞,那麼站不住。因為比他小的多鐸排名都在他前面,也就是說皇子能上朝議政,也得是比他更小的多鐸排在他前面說話,那麼努爾哈赤想傳位給多鐸的希望也要比他大。

多爾袞畫像

二、資歷尚淺。前文說了,多爾袞在努爾哈赤心目中不如多鐸,天命元年正月初一的朝賀典禮中,可以親自叩拜努爾哈赤的宗室顯貴中,阿濟格與多鐸分列第六、第七位,而多爾袞則不允許參與其中。儘管如此,除排在前面的四大貝勒和自己的同母兄弟之外,多爾袞比其他皇親還是優越很多的。努爾哈赤生前的八旗旗主大致是這樣的:正黃(45牛錄)和鑲黃(20牛錄)努爾哈赤;正白旗(25牛錄) 皇太極;鑲白旗(15牛錄)諸英之子杜度;正紅旗(25牛錄)代善;鑲紅旗(26牛錄)代善長子嶽託;正藍旗(21牛錄)莽古爾泰;鑲藍旗(33牛錄)阿敏。努爾哈赤晚年把自己的兩黃旗分一部分給阿巴亥的三個孩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每人15牛錄,但他有明確旨意,阿濟格是鑲黃旗旗主,多鐸領正黃旗,將來自己死後統帥的親軍全給多鐸,有的史學家認為這等於是明確立多爾袞作繼承人的公開宣示。但是這裡面是有疑點的,如果努爾哈赤真的屬意多爾袞作為接班人培養,那麼為什麼多爾袞的政治地位和軍事地位都不如同母兄弟二人?更別說四大貝勒的了。歷朝歷代哪個皇帝想培養得接班人相比較地位會這麼低?


多鐸畫像所以綜上所述兩點來看,我認為努爾哈赤並沒有關於多爾袞接班做相關具體安排,所以我認為努爾哈赤是喜歡多爾袞,但是並沒有傳位多爾袞的打算。


巴顏鵠09


皇太極這個人物,大家都熟悉得不得了。太祖努爾哈赤之子,順治帝福臨之父,大清帝國的構建者。將原始的後金變革為強盛的大清,這位帝王使出了渾身解數。行走在政治的刀鋒上,皇太極究竟上演了怎樣的權力遊戲。

皇太極畫像

一、從來就不是皇太子

有一種說法,皇太極之所以叫皇太極,是因為他就是努爾哈赤指定的皇太子。蒙古大汗的繼承人被稱作“渾臺吉”。“皇太極”“渾臺吉”“皇太子”三種稱謂是音譯的結果。當然也有萌系的謎之推論:大獅子=大獅幾,小猴子=小猴幾,所以皇太子=皇太幾=皇太極。

實際上,努爾哈赤指定過繼承人。這個人就是長子褚英。褚英隨努爾哈赤一同開疆拓土,屢立戰功,一度被授命執掌國政。然而褚英與開國五大臣: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安費揚古和扈爾漢不和,又傾軋親兄弟,搞得怨聲載道,最終被努爾哈赤處死。隨後又令代善執政,幾年後再廢,改為四大貝勒輪政。

“皇太極”這個稱呼在整個清代帝王名稱中顯得尤為氣派。因為滿語需要音譯為漢文,這個稱謂實際上是乾隆時期才敲定的。

皇太極(hong taiji)可以翻譯為黃臺吉或者洪臺吉。臺吉是蒙古的貴族子弟稱謂,可以理解為“阿哥”。所以皇太極真實姓名可能是洪。《清史稿》記載:“上儀表奇偉,聰睿絕倫,顏如渥丹,嚴寒不慄。”一張大紅臉瞭解一下!

劉愷威飾演的皇太極影視形象

二、制衡之下的巧妙繼位

自努爾哈赤廢除嗣子代善後,後金朝廷大事由四大貝勒: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輪流執政。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爾哈赤兵敗寧遠城,不久去世,繼位大劇拉開序幕。

努爾哈赤

於是各家陰謀論者紛紛跳出來,分析皇太極如何腹黑,如何陰險。真是想太多……這裡梳理下汗位的競爭者。

大貝勒代善。福晉佟佳氏之子,戰功卓著,儘管被廢除太子之位,可還是四大貝勒之首,掌管正紅、鑲紅二旗。兒子嶽託、碩託、薩哈廉、瓦克達以及侄子杜度也是戰功卓著。代善無疑是實力最強的。

二貝勒阿敏。努爾哈赤的侄兒,戰功卓著,鑲藍旗主,弟弟齋桑古和濟爾哈朗,都是“執政貝勒”,勢力不容小覷。

三貝勒莽古爾泰。努爾哈赤第五子,福晉富察氏所生,戰功卓著,正藍旗主,同母弟弟德格類也是“執政貝勒”,實力也不可小視。

四貝勒皇太極。努爾哈赤第八子,福晉孟古哲哲獨子,戰功卓著,正白旗主,四大貝勒之中,排名最低,實力最弱。

劉德凱飾演的皇太極

貝勒阿濟格。努爾哈赤第十二子,大福晉阿巴亥之子,戰功卓著。同母弟弟多爾袞和多鐸亦為“執政貝勒”,實力亦不俗。

一些分析指出,代善因為廢太子和私通繼母的問題無法繼位。阿敏是侄兒沒有繼位權。莽古爾泰性情暴躁,不堪重用。阿濟格地位低於四大貝勒也無法與之抗衡。只有皇太極是合適的人選。

其實還可以這樣解釋:皇太極的繼位是出於權力制衡的考慮。五大候選人中,皇太極勢力最弱。母妃去世,沒有兄弟可以依託,四大貝勒中排序最低。

代善扶植皇太極上位就是為了維持四大貝勒執政的政治平衡。代善知道自己勢力最強,強行上位亦非難事。可是一旦代善繼位大汗,四大貝勒執政體系也就瓦解了,後金隨時有四分五裂的危機。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建立後金的努力就會付諸東流。

最弱的皇太極繼位就不一樣了。四大貝勒執政的政治常態繼續保留,皇太極也不會因為進尊汗位而無視諸貝勒。皇太極繼位與《潛伏》中餘則成在李涯和陸橋山的夾縫中巧奪副站長的操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四大貝勒共同執政

三、權力的遊戲

天聰元年(1627年),後金南攻明軍。明軍守將滿桂出城迎戰,皇太極想要進擊,各位貝勒都推脫距離城池太近不願出戰。皇太極督導阿濟格迅速擊破明軍,兵臨城下,讓各位貝勒都鬧了一個大紅臉。這次戰鬥讓皇太極體會到了自己的傀儡狀態,心有不甘的皇太極開始導演出權力的遊戲。

天聰二年(1628年),皇太極帶領多爾袞、多鐸出征察哈爾,蒙古諸部紛紛來投。次年繞開山海關,進攻京畿,設計害死袁崇煥,報了寧遠之仇。

幾年之間,皇太極開疆拓土並報了父仇,威望大增。關鍵是皇太極有意重用阿濟格、多鐸、多爾袞,三大貝勒的影響力漸漸被削弱。

馬景濤飾演的多爾袞影視形象

天聰五年(1629年),消極作戰的阿敏被皇太極抓到,定下十六條罪狀,從此過上了囚禁生活。同年,皇太極責難莽古爾泰,誘導暴躁的莽古爾泰抽刀相向,由此將其削爵。次年,莽古爾泰憂鬱至死。

暴躁的莽古爾泰

代善親眼看著自己扶植的皇太極一步步坐大,卻無力改變。南面共坐的四把貝勒椅在這一年變成了兩把。可是皇太極並沒有扶植多爾袞等人上位大貝勒的意思。惶恐的代善匆忙撤下了椅子,傀儡皇太極終於變成了大汗皇太極。然而遊戲還沒結束!

天聰九年(1635年),皇太極終於在貝勒大臣會議上向代善發難問罪,隨後閉門不出,請求另請高明!這是皇太極逼迫眾貝勒在代善與自己間作抉擇。眾貝勒紛紛對皇太極表示支持,並請求問罪代善。被削爵的代善再也無力抗爭,同年勸皇太極進尊皇帝,發誓永世效忠。

就這樣,皇太極從傀儡變成了帝王,大清也愈發強盛!

淪為臣屬的代善

文史君說

皇太極的確是一個城府極深的君王。繼位中的借勢,解決貝勒輪政時的一壓一抬,處理代善史的以退為進都將權力遊戲玩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也正是因為有皇太極這樣的成熟君王,才推動大清國逐漸走向富強,也奠定了清朝統治的根基。

參考文獻

《清史稿》

文中使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浩然文史


題目有點歧義,說的是是努爾哈赤還是多爾袞是大清的中流砥柱?

努爾哈赤那不消說,建立後金的人,叛明後一直在戰鬥,中流砥柱可以形容他,但是多爾袞在努爾哈赤死時才15歲,也就是剛可以上戰場而已,後來都是在皇太極的帶領下南征北戰,才練就了一身本領。

有史料記載努爾哈赤死亡前是想傳位多爾袞,但是被皇太極聯合代善逼宮,皇太極才上位。之所以想傳位多爾袞也是因為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是努爾哈赤喜愛之人,愛屋及烏之下,才預備傳位多爾袞,如果真是多爾袞登基,那麼歷史很大概率會被改寫,還有沒有清朝就不好說了。

15歲的多爾袞真的是菜鳥一枚,有什麼本領帶領後金前進呢?


夢迴伍千年


多爾袞雄才大略,努爾哈赤沒有傳位給多爾袞,而傳位給皇太極。

一、多爾袞年僅十五歲,他的幾位兄長: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都已經有自己的政治和軍事班底。

二、爭奪可汗寶座,以四貝勒為首的皇太極和以皇后阿巴亥為首的多爾袞。

多爾袞兄弟擁有兩旗,皇太極掌握正黃旗和鑲黃旗,四大貝勒各掌握一旗,實力強勁。

三、軍事戰略。

皇太極聰明多智、策略過人、英勇善戰、戰功赫赫。

多爾袞在對明的軍事行動中取得了赫赫戰功,是清朝的中流砥柱。

多爾袞幼年失去了母親,政治鬥爭中失去依靠。

最後只是個“義皇帝”。


語文360


1. 傳位問題,需要深思熟慮,努爾哈赤重傷以後,大腦迷糊,來不及思考就一命呼啦。

2. 多爾袞當時才十幾歲,太年輕,沒有足夠的經驗和威望,而且還不是當時女真核心集團成員。

3. 沒有傳位給多爾袞,也是對他的一種保護。自古以來,在皇位問題上的競爭非常殘酷,而最強大最有能力的皇太極,卻是虎目耽耽,這也註定沒有努爾哈赤保護下的多爾袞,只能靠邊站。


黃河水天


。努爾哈赤的一直以來的野心就是要入主中原,實現大一統。隨後努爾哈赤在寧遠被袁崇煥給打敗後,心裡一直不服氣想要殺回去。所以,努爾哈赤在彌留之際緊急需要的是一個有著卓越軍事眼光的繼承人,而當時以多爾袞的實力和才情來看是肩負不起這個責任,軍事戰略相比其他貝勒明顯棋高一著的皇太極就是繼承人的首選。


愛笑的呂家姑娘


提問者,瞎問,努爾哈赤死的時候多爾袞14歲!在當時他有什麼用?


蛇狼王


1.當時多爾袞地位並不高,和皇太極一夥人相比,實力根本不夠格,皇太極和阿敏,莽古爾泰等人關係較好,多爾袞比較孤立。

2.可能努爾哈赤看到如果傳位給多爾袞,他就成了眾矢之的,怕多爾袞鬥不過皇太極等人,會被害死。


小魚談文史


這話說的,為啥自己有兒子,還要傳給弟弟?

就算是草原民族,部落首領還是傾向於傳子的,若是兒子不夠年齡,當時人的壽命又不夠,沒辦法才傳給兄弟的。

大清入關之前,就成為了一個草原和農業二元的帝國模式,農業提供的錢糧可以讓政權無視草原勢力的威脅,而且還能卡住草原的命門,所以,完全可以忽略草原的兄終弟及傳統,傳位給兒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