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果讓中國四大名著去掉一個,你認為去掉哪一個最合適?

用戶7027178687015


個人認為,四大名著講的是千百年來,備受中國讀書人推崇的人生追求的四重境界: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每一部名著講一個方面: “西遊”講修身,“紅樓”講齊家,“三國”講治國,“水滸”講平天下,所以四大名著構成中華文化大觀園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缺一不可。

《西遊記》講修身。唐僧師徒四個外加一匹白龍馬,結伴西遊,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這五位,出身不一,履歷各異,卻殊途同歸,志向日趨一致,直麵人生大考——領取的是東土大唐的任務,接受的是上天佛祖的考察,收穫的是各自修身的正果。

《紅樓夢》講齊家。無論是甄士隱還是賈雨村,是“寶黛釵鳳”還是“元迎探惜”,都歸附於“賈史王薛”四家,圍繞在“寧國榮國”二府。大廈將傾,賈政正經八百齊家,然虛有其表的面子,總蓋不住賈敷賈衍敗家,敷衍了事、爛在根子上的裡子。整個大家族的齊、敗、興、衰,全收束在一支以功名、金銀、嬌妻、兒孫為內核的“好了歌”裡,曲終人散。

《三國演義》講治國。這倒不是看到“三國”其名,就說“治國”其實。根本一條在於,羅貫中先生也好,普天下三國讀者也罷,內心深處認為劉備、孫權、曹操們與“平天下”的境界,還有不小的距離。是的,歷史上真實的曹操雄才大略,有“平天下”的抱負和才能,可是遺憾的很,有民間流傳了千百年的三國故事“民意”在先,再有羅貫中先生撰寫三國演義“小說”在後。羅先生很想寫平天下的真事,當他預料到普天下讀者不買賬時,也只好作罷。於是歷史上的一代英雄成了《三國演義》裡的標準奸賊。

再說劉備吧。漢景帝閣下玄孫、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劉備上承劉漢基因血統,可謂先天很足;愛惜百姓,禮賢下士,“玄德”無量,後天也蠻拼的,甚至亮點頗多,當是“平天下”中興之主的不二人選?同樣遺憾的很,作者筆下,讀者心裡,感覺很是一致:劉主公 戰陣前“摔阿斗”很“作”,潰逃時“護百姓”很“偽”,白帝城“託孤”很“假”,以上三端,加上戰力不齊、心懷各異的“五虎上將”,已是自顧不暇,遑論“平天下”?歇歇吧您。

最後看孫權。坐擁東南富庶地利,手下戰將、謀士不弱,“生子當如孫仲謀”,主公本人也絕對抱負不凡,可以“平天下”了吧?NO。羅貫中心裡早有一本賬:和老曹這塊巨石相比,你小孫就是雞蛋!東吳平天下,曹魏臉往哪擱?即使我老羅硬這麼寫,老百姓也一百個不答應,是吧?

綜上,竊以為《三國演義》是一部講治國的書。面對“治國”這道命題作文,曹操遊刃有餘,孫權考試及格,劉備捉襟見肘。

《水滸傳》講平天下。看到這個結論,你第一時間感到的是突兀沒錯。是的,“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的這班人,似乎離“平天下”很遠,簡直是不挨著。

之所以給予梁山好漢如此高的評價,正是基於作者施耐庵的創作原意,以及千百年來植根於民間的更為廣泛的百姓願景。讀罷《水滸》,掩卷沉思,終生難忘的是: 嫉惡如仇、義薄雲天的好漢個性,“生死之交一碗酒,風風火火闖九州”的傳奇故事。至於昏庸帝王,權臣貪官,惡霸地痞,姦夫淫婦,還有一百單八將最後的投降招安,鮮有善終,一切的一切,無論是作者筆下,還是萬千讀者心中,都是陪襯,都為突出小說主題——“平天下”而設。為何是這樣?

首先,好漢們“逼上梁山”前,幾乎都有一身好武藝,一個幸福的家。他們的“修身”、“齊家”兩門功課都是優秀。不但不是天生的“賊”,恰恰相反,他們循規守矩,大大超過了那些高高在上的朝廷命官。諸如地位很高的柴進、盧俊義,地位不低的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林沖,地位極低的宋押司、武都頭,都在勤勉做事,默默為國效力。武松打虎為民除害自不必說,為了“齊家”,手刃姦夫淫婦後,主動投案自首,良民大大的一個。奈何後來一系列的官惡勾結陷害,逼上梁山。一連串狗血的事實描寫,指向一個主題:奸佞當道,綱紀敗壞,國將不國,只有揭竿而起了。“黑旋風”李逵在先前的聚義廳,後來叫“忠義堂”裡,一怒就口無遮攔:“殺到東京,奪了鳥位!”看似衝動、無腦,實際是大眾心底有此強烈意願,只是借李逵之口表達出來罷了,就如紅樓裡的寧榮二府都爛到骨子裡去了,作者或者書中別的人說出這個事實都不太合適,只好借喝醉了的老家奴焦大之口罵出來,是一個道理。

“天下為公”,是古典籍裡“平天下”思想的本義。梁山好漢之所以稱“好漢”,是他們的實際行動,既完美詮釋了從那時至今,留存於世人心底分量極其沉重的公平正義,又痛快宣洩了百姓對現實醜惡的憤怒與不滿。好漢的作為,粗看是殺人越貨,細看是除暴安良,深看是公平天下。從這個意義上說,四大名著中,《水滸傳》作者的理想追求最高。










小園微吟


去掉紅樓!紅樓害了好多人。女的中毒就嬌情,無病呻吟,男的中毒就神經不正常!高中有個隔壁床同學,大家都睡覺了,他一人口裡碎碎念,問他幹嘛,他說背紅樓裡的詩詞。若干年後同學都成家立業,他大學畢業後分在縣委,最後神鼓叨叨被領導看不下去了,分到看檔案,四十歲了還沒結婚


用戶7743200264160


家都知道我們通常所說的四大名著分別是《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作者的問題是如果要少一部我們認為應該是哪一部?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弄清楚每一部所講述的內容和其意義所在。

《西遊記》

《西遊記》這本書是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做,吳承恩自幼敏慧,博覽群書,尤喜愛神話故事。吳承恩在本書中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的神魔故事,人們無不在作者的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歎不已。本書原型是唐朝時期玄奘到印度求取真經的故事,作者通過藝術的手法將為我們描述了一段具有神話色彩的唐僧師徒私人歷經磨難,西天取經的經歷。書中每一個角色都描繪的惟妙惟肖,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就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我國古代神話故事的代表作。

《紅樓夢》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小說,又名《石頭記》。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本書主要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以其餘林黛玉、薛寶釵的愛情婚姻悲劇為主線,描繪出了一個家族的跌宕起伏,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中國古代社會世態百像的史詩性著作。

魯迅對紅樓夢的評價是:《紅樓夢》是中國許多人所知道,至少,是知道這名目的書。誰是作者和續者姑且勿論,單是命意,就因讀者的眼光而有種種: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全書所寫,雖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跡。

《水滸傳》

《水滸傳》為明代作家施耐庵所著,講述的是宋朝宋徽宗時期皇帝昏庸、奸臣當道、貪官汙吏陷害忠良,弄得名不聊生,許多正直善良的人被官府逼得無路可走,被迫奮起反抗,最終108好漢齊聚水波梁山,但隨後由於朝廷的招降使得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最後走向失敗的故事。本書為古代農民起義和民間江湖的代表作。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又稱《三國志傳》)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亦是中國第一部長篇歷史章回小說,作者一般被認為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

該書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其虛實結合,曲盡其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根據歷史事實改編的小說,被許多人誤以為該書內容就是中國三國時期的正史。

這四部小說各具特點,每一部都是古代文學藝術的代表作,都是我們中華名族的文化瑰寶,所以哪一部都不可缺少。


先搬五車


首先感謝,提問者對中華傳統文化有個深刻的思考!四大名著,對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功不可沒!每一部幾乎都有現實的版本。其實對您的問題,仁者見仁,見智見智!我談談我的淺見吧!

首先按我個人的排序,《西遊記》是排在之後的,也就是說,非要取捨,它就會在當列!

我們思維主線如下:

一,《紅樓夢》是一個百科全書式的文集政治,詩詞文化,中醫,姓名學,建築學,商業等包羅萬象。從歷史政治講,四大家族,既是對以往歷史的反映,又是對明清社會以及到民國的現實映射,直到當今也有其局部的影子!現在國際上有紅學會,專門研究紅樓夢!可見一斑,她的影響有多大!

二,《三國演義》,它有巜三國志》為底本,而且很多人物是歷史上真真切切存在的!對國家發展歷史的總結了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曹操乃一代政治家,軍事家,三曹在中國文學史上,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桃園三結義,義字是影響中華民族幾千年的一個重要品質的傳承,劉備是有皇家血統的血脈,關雲長是義字的代表人物,從而成為老百姓心目中的武聖人,武財神!諸葛亮是中國文人最完美的形象代言人,文韜武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道易經,學識淵博。五虎上將,中,長常將軍趙子龍等光彩照人的形象,更是家喻戶曉!

三,《水滸傳》,一百單八將,把中國人心目中的義氣推到了高潮!寫出了很多不得志的心聲,他們個個才華橫溢,但最終被逼上梁山。一百單將,又有天上星宿之說,宋朝重文輕武,奸臣當道,民不聊生,官逼民反!他們替天行道,既有正統觀念,又有革命的精神氣魄!作者施耐奄,本是落榜秀才,但文采斐然!寫作中,每個人的名字,及外號很有趣!及時雨一宋江,雨下陸地,本為萬物潤色,卻被送到江去;智多星一上通天文學,後知來世,卻是[吳用)無用!花和尚,魯智深,打破了人們對修行人的偏見,拳打鎮關西,為民除害,魯到極至就是智慧!等等,江湖文化影響後代千年之久!

四,當然《西遊記》,寫得很精彩,唐僧師徒四人,更是把人間的人分類,把天上神仙的倫理世俗化,更為精妙的是,一個石縫中誕生的石猴,無法無天,本領過人,取名悟空,了不可得!但西遊記,千百年來,對唐三藏是個貶低,同時也誤導了人們對佛法的認知!真正歷史上的唐三藏,是中國歷史至今為至最傑出,最受人崇拜的留學生,他不僅使佛法沒有中斷,他的著作,更使印度的史記真實再現!

篇幅關係,略說一二,敬請批評指正!


經典傳頌


大家回答的很專業。我個人的看法,最該拿掉的是《紅樓夢》。我們看四大名著的其他三著:

1、《三國演義》傳達出一個觀念:那就是最強大的武力和最高深的智謀都不如活的久活的好的。人中呂布,武力第一,早早被殺。郭嘉不死,孔明不出,郭嘉才智第一,早早夭亡,孔明多智如妖還不是嘔心瀝血命喪前線。陸遜周瑜智計卓絕結果都很悲催,關老爺過五關斬六將還不是身首異處。倒是司馬懿心胸開闊隱忍長壽得了大便宜。三國演義三觀很正。

2、《水滸傳》傳達出的觀念:要講政治。政治再黑暗也不允許濫用暴力殺人越貨,你可以革命,但不能濫殺無辜,搞啥納投名狀這類沒人性的事,也就是政治黑暗不是個人作惡的遮羞布,最後還是要被收拾,出來混遲早要還的,梁山的結局符合主流價值觀。我黨當年就說過,搞暗殺不是政治。梁山集團本質就是土匪路霸恐怖組織。

3、《西遊記》傳達出的觀念:單打獨鬥沒有出路,要發展要融入組織服從安排。孫悟空使出渾身解數打打鬧鬧看似牛逼,也只落個被困五指山的下場。加入組織,服從領導,兢兢業業,輕輕鬆鬆就能修成正果。說實話,非常正能量。

綜上三部,傳遞的信息都是正能量且符合主流價值觀的。再看《紅樓夢》,表達什麼?雞毛蒜皮,吃喝拉撒,鶯鶯燕燕,卿卿我我,無處不在的病態思想和負能量,讀來於人有何好處?所以,如果一定要拿掉一本,那就是紅樓了。


博士祭酒張大帥


去掉《水滸傳》吧。

這當然只是在下個人的看法。

我覺得,四大名著中,排第一應該《紅樓夢》,因為它文學性和思想性最高。

對於古人而言,《紅樓夢》的思想太超前,有離經叛道的嫌疑,但對於當代人而言,《紅樓夢》卻實在是最好閱讀的小說,其思想,即便是當代很多人,都會覺得很前衛的。

《紅樓夢》至少開創了個第一:

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

中國第一部古往今來、絕無僅有的文化小說;

中國第一部真正跨越性別鴻溝由衷讚美女性的小說;

四大名著,《西遊記》應排第二。

因為《西遊記》是中國第一部長篇魔幻小說,它的藝術形象創造的功勞,都堪稱是開天闢地式的。

最近看了《魔戒》,有一個感覺,覺得小說的架構和故事,與《西遊記》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西遊記》中,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四人去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回西天真經;

《魔戒》中,佛羅多和山姆、梅里、皮聘,也是四人,去末日火山銷燬魔戒,也是歷經造成磨難,最終將魔戒扔進了末日火山,使人類最終獲得了光明和平安。

這是是《西遊記》的影響力和超越性。

《三國演義》可排第三。

說實話,四大名著中我最不喜歡的,就是《水許傳》。

一是我不喜歡《水許傳》中宣揚的瘋狂殺戮。

你看劫法場那一段,為了救一個殺妻的宋江,梁山好漢殺進人群,無論官吏、觀眾,皆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而且,李逵那板斧一路披過去,簡直是血流如注、人頭滾滾,那滾下來的,很多都是無辜的尋常百姓,而書中所透露出來的,卻有一種殺戮的快感,實在讓人反感;

二是也不喜歡裡面的陰謀手段。

梁山以“替天行道”自詡,但在替天行道的過程中,那些所謂的好漢卻用盡陰謀手段,對自己的兄弟都是如此,比如,宋江為拉秦明、盧俊義等人入夥,竟然弄得他們家破人亡;為了所謂的哥們義氣,竟然將花榮的妹妹當禮物“送”給秦明,把一個貌美如花的扈三娘送給殘忍好色王英,為了自己招安,那些兄弟殺的殺、害的害,還一杯毒酒將李逵送上了西天。

這哪是什麼義,純粹一群混世魔王。

所以,《水許傳》不符合我的審美觀,我不是很喜歡。


帝國的臉譜


不是一上來就是四大名著的,建國以前其實是六大名著齊名,除了現在所熟知的四大名著,另外兩部是《聊齋志異》和《儒林外史》。

這兩部同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

一個“寫鬼寫妖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三分”,記錄了無數個精彩的民間故事,狐妖書生的人鬼戀情,在現代也有廣泛的影響,深入人心。

另一個則大筆如椽針砭時弊,一篇《范進中舉》將那時候的科舉制度的弊端和對人性的摧殘刻畫的淋漓盡致。是我國傳統文學中諷刺小說的開山之作,個人認為也是扛鼎之作。

建國初期,因為這兩部分題材不適合當時破四舊,破除封建迷信等等的宣傳,出於各種考慮才沒有列入四大名著當中。

所以說六大名著,四大名著的歷史地位和創作水平沒有很大的差異,只是題材上的原因導致了現在的局面。

如果真要拿掉一本的話,個人之見可以忍痛拿掉《水滸傳》。

畢竟其餘三本都太經典了,相比之下《水滸》無論傳播度還是文學性似乎都差了那麼一點。

而談及的其餘兩部都可以替代它的位置。

中國傳統文化太過璀璨,各代作品都各有特色,煊赫一時。評出其中的四大必定會有很大的爭議,這是無可避免的。


JC工作


對於這個問題,我想說四大名著是我國文化瑰寶,缺一不可,每一部作品都是一個時代的印記,反應了當時人民的生活,為我們留下了至高的精神財富和人文理念!如果去掉一本的話,我會選擇《水滸傳》。

首先,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是最不能去掉的,《紅樓夢》一直被奉為經典,文學地位是非常高的,它通過寫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史,折射出封建社會的權勢風雲變幻,制度的弊端,有利於我們去研究明清時期的朝代階級鬥爭。後世很多人在研究這本書,還專門成立了紅學。

《三國演義》是選取的真實的東漢未年,戰亂四起,魏蜀吳三國的權力爭霸故事,對於研究三國還是非常有意義的,而且影響力也畢竟大,喜愛的觀眾特別多,劉關張桃源三結義至今世代相傳,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爭鬥可謂一絕,同時這本名著還向我們介紹了許多戰略計謀,對於人生教導也是意義非凡的。

《西遊記》就不說了,恐怕就找不出沒有讀過的人吧,翻拍的電視劇也是特別多的,揭示人性醜惡,人生艱難,同時也表達出了孫悟空這樣的人的英雄氣質,不畏強權,同時還涉及到宗教神學,是一本不可或缺的經典!

而《水滸傳》相比較而言就不如前三個,傳達的理念和宗旨不太好,而且多打鬥,對於青少年稱兄道弟、拉幫結派影響不好,被逼上梁山,但是後面卻接受招安傳達的價值觀不太好。

能被五千年的中華文化列為四大名著,存在是有價值的!我們只是遊戲而已,非要忍痛割愛就選《水滸傳》!

喜歡我的作品請你關注——獻縣人家


獻縣人家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不愛讀《水滸》,只是不怎麼喜歡,談不出具體的原因,可能因為筆者是女生,對這些男兒們興趣不大。

最愛的屬《紅樓夢》,這本書裡有太多可以學習的東西,毫不誇張的說,這是一部百科全書,也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筆者也是不厭其煩的想去深讀。

《西遊記》是童年最愛的神話故事,最羨慕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想要什麼有什麼,這當然是孩子們的異想天開,但也給了童年最美好的幻想。

不是英雄,不讀《三國》。小女子算不得英雄,只是佩服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只是領略了周瑜“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能成為四大名著,都有其可取之處,只是每個人的感受不同,所以才有了偏愛,筆者淺談,歡迎評論指正。


一夕談


悟空好,題主好。我是聿遠。

你提了一個好問題。很高興來回答你的問題。

在四大名著中去掉水滸傳。

在我少年的時候看水滸傳就感覺奇怪,這樣的書也可以稱名著。

作為全書男一號,頂了個及時雨名。從宋江私放晁蓋。並且為了怕事情暴露,殺死閻婆惜。從這些事情上來說,我們可以說宋江是一個仗義的英雄。

上山以後先設計殺了山寨頭領托塔天王晁蓋。後為了壯大山寨勢力不惜採用各種極其卑鄙無恥手段,使出絕戶計,搬走下樓梯。迫使得其家破人亡,無路可走只能上山落草。

玉麒麟盧俊義,小義哥燕青,霹靂火秦明,美髯公朱仝,小旋風柴進……計幾十號好漢的被逼迫上山落草是宋江所害。

宋江臨死還害死了李逵,不是說李逵不該死。書中描寫不管什麼人,李逵輪著斧頭挨排砍去。早就該死幾回了。只是說明宋江卑鄙齷齪無恥。

上山時候就想著詔安,找皇帝老兒弄個官。

另外,沒有感覺到梁山有好漢,基本全是殺人不眨眼的,做人肉饅頭孫二孃,張青。做水上強盜讓人吃板刀麵還是吃餛飩的水上三阮……。

就是我敬佩的武松也曾經無理殺人。

我心中的好漢只有花和尚魯智深一個。

如此混帳之書不知道怎麼排到四大。金聖嘆老先生泉下有知一定會爬出來吶喊。

除了殺戮,便是陷害,餘下就是祈求招安。魯迅先生說過,於是便替皇帝打其他的好漢去了。

難道人性,人情,友誼,公理是這樣描寫的嗎?

宋江的替天行道只不過是其個人達到出人頭地的幌子。

水滸傳當然有其優秀的地方,但是我認為不適合放在這麼高的地位。專家可以研究,喜歡的也可以讀。只是應該從四大名著裡退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