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 題/庫爾斯克會戰:反法西斯戰爭破曉後的第一縷耀眼之光
  • 文/金色明月,一位熱愛歷史的,喜歡寫點東西的小人物
  •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摘要:

1943年7月,蘇德兩國最精銳的部隊在庫爾斯克進行了一次具有決定雙方命運的大會戰。儘管雙方都準備充分,但最終卻以德軍失敗告終,蘇軍獲得了這場大戰的勝利。

蘇軍在庫爾斯克大戰中給予德軍的打擊是毀滅性的,如果說斯大林格勒戰役是反法西斯戰爭轉折的曙光初現,那麼庫爾斯克大戰則是曙光初現後的第一縷耀眼之光。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德軍在1942年7月24日至11月18日對斯大林格勒的進攻示意圖,紅色為德軍、藍色為蘇軍)

歷史的車輪開到了1943年,剛剛結束的冬季戰役,對於德軍來說是一次極其沉重的打擊,戰局雖然處於僵持狀態,先前“牛×哄哄”的德軍在進攻屢屢受挫的形勢下已經處在了“退潮”階段。

蘇軍已由戰略防禦轉入戰略反攻,急需擴大戰果,收復失土。希特勒是極其不願意接受戰場失利的結果,他時刻籌劃著作戰計劃,準備孤注一擲,去和蘇聯人一決高下。

總之,蘇德雙方都在為對方“精心”準備著“一份厚禮”,都迫不及待地等著一場新的決戰,而事實上,這場決戰已經不遠。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希特勒(左三)、曼斯坦因(左一)、蔡茨勒(左四)、克萊斯特(左五)在商討軍事行動)

庫爾斯克突出部

蘇軍在斯大林格勒取得重大勝利後,繼續在蘇德戰場上快速推進,對德軍展開凌厲攻勢,先後從德國人手中解放了近五十萬平方公里的國土,擊斃德軍七十多萬人,俘三十多萬人,給予了希特勒沉重的打擊,雙方呈現出此消彼長的趨勢。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蘇軍士兵在沼澤地上搭設浮橋,為大部隊進攻做準備)

在1942年的冬季攻勢中,德軍雖然遭受到了蘇軍沉重的打擊,但是並沒有從此一蹶不振,百萬雄師依在,它依然是蘇聯人強有力的對手。

蘇軍經過連番的戰鬥已經非常疲憊,戰鬥主要是在被德軍洗劫一空的地區展開,時間又是冬季,鐵路運輸中斷,飛機場來不及修建,道路又被炸得坑坑窪窪,蘇軍的後勤跟不上,補給頗為困難。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蘇聯朱可夫元帥)

德軍就趁著這一有利時機於1943年2月在第聶伯河東岸的烏克蘭地區和頓巴斯地區轉入反攻,重新佔領了哈爾科夫,在遭到蘇軍的抵抗後才停下前進的腳步,蘇軍也由於後勤補給跟不上被迫停止進攻,就地休整。

就這樣,蘇軍在庫爾斯克地區形成了一個插入德軍防線的突出部,攻防雙方的主力部隊在這個弧形突出部對峙駐紮下來了。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德軍的作戰計劃示意圖)

代號“堡壘”

由於在斯大林格勒會戰和1942—1943年的冬季戰役中失利,德軍統帥部為了重振士氣和搶回戰場主動權,決定在蘇德戰場上組織一場大的反擊戰,打算對蘇軍予以強擊。

正如德軍步兵上將蒂佩爾斯基希所說:“無論如何不甘心把主動權就這樣輕易地讓給敵人”。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蒂佩爾斯基希)

自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德軍損失慘重,再也無力在蘇德戰場上發起全面進攻,只能集中兵力於一個方向進行重點突破。

經過權衡利弊,德軍統帥部最終決定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對蘇軍實施反攻。

因為這裡的戰場態勢對德軍最有利,德軍可以從南北兩面實施向心突擊,全殲蘇聯守軍後快速向後方突擊,攻取列寧格勒,進而威脅莫斯科。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庫爾斯克會戰中,正在突擊的德軍裝甲集團)

德國統帥部將這次戰役代號為“堡壘”,希特勒親自籌劃,一方面瘋狂地為發動新一輪攻勢作準備,在國內宣佈總動員,所有16到65歲的男子和17到45歲的女子都要服兵役,強令國內的工廠企業都轉產為軍工廠,大批量生產軍火和軍需品。

另一方面要求附庸國有錢出錢、有人出人。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德軍裝備的“豹”式坦克)

希特勒的鐵血政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兵員得到了補充,但是素質和單兵作戰能力卻比以前大幅度地下降了。

軍工廠24小時開足馬力生產,以炮火威力大而著稱的虎式坦克和以機動性能好為亮點的豹式坦克都得到了大批量地裝備。

希特勒磨刀霍霍,他將莫德爾上將指揮的第九集團軍部署在庫爾斯克突出部北部,共計33.5萬人,424門各式火炮,60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外號“元首消防員”的奧托·莫里茨·瓦爾特·莫德爾)

在庫爾斯克突出部中部部署的是第二集團軍,共計9.6萬人,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銜接南北兩軍的進攻和防禦縱深,起到輔助性防禦作用;

而在南部部署的則是“納粹三大名將之一”的曼施坦因所指揮的南方集團軍群,共計35萬人,729門各式火炮,1444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1943年3月10日,希特勒飛到南方集團軍在烏克蘭扎波羅熱的總部,陸軍元帥馮·曼施坦因在當地機場迎接,右邊是漢斯·包爾和德國空軍元帥沃爾弗拉姆·馮·里希特霍芬)

陸戰部署後,希特勒還將空軍第4、第6航空隊共計2050架包含“百舌鳥”、“亨舍爾”等先進的各式飛機用來支援陸軍作戰。

由此,希特勒向庫爾斯克前線調集了共計78萬餘人主力部隊和另外20個師作為兩翼輔助防禦的輔助部隊,鐵流滾滾的德軍集團決心“再一次強迫敵人就範”,大戰一觸即發。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德軍裝備的“虎”式重型坦克)

“庫圖佐夫”行動

當德軍緊張地為攻勢作準備之時,蘇軍也在爭分奪秒地忙碌著。

1943年4月12日,蘇軍最高統帥部決定組織全面防禦,併為此擬定了代號為“庫圖佐夫”的行動計劃。

蘇軍計劃先防禦迎敵,消耗其有生力量,然後轉入反攻,徹底粉碎敵人的進攻。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蘇聯元帥朱可夫)

在朱可夫元帥的建議和指揮下,蘇軍從師、軍、集團軍到方面軍都編成了兩個作戰梯隊;構築由防禦地帶、反坦克支撐點、炮兵陣地、單兵掩體、機槍火力點組成的強大陣地配系,另外還構築了接近五千個火力觀察所和指揮所。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巴維爾.洛特米斯特洛夫中將(中)是蘇軍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指揮官,他在庫爾斯克大會戰中,在南方側翼粉碎了德軍的進攻)

在前沿陣地和縱深地域,蘇軍設置了大量的反坦克障礙物和阻攔坦克行進的鋼纜,而且還掘地三尺,構築反坦克戰壕,每公里配備了各式火炮和大量地雷,防禦縱深高達160多公里,防禦密度之大令人驚歎。

蘇軍統帥部在庫爾斯克是以羅科索夫斯基大將為司令的中央方面軍和以瓦圖京大將為司令的沃羅涅日方面軍為主要的防禦力量,總兵力高達133.6萬人,擁有19718門各式火炮,3489輛坦克和自行火炮,而且還有數量龐大的空軍支援。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蘇軍將軍羅科索夫斯基)

另外蘇軍還組織了由科涅夫指揮的草原方面軍共計57.3萬人,8510門各式火炮,1639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的戰略預備隊隨時待命,蘇軍決心將庫爾斯克變成德軍寸步難行的銅牆鐵壁。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庫爾斯克戰役結束後被晉升為大將軍銜,最終銜至元帥)

蘇德“攻守道”

6月下旬,雙方的空軍為了爭奪制空權首先在庫爾斯克上空投入戰鬥。緊接著地面的戰鬥也打響了。

7月5日拂曉,蘇聯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開始對德軍發起攻擊,如暴風驟雨般的炮彈猛烈地砸向德軍彈藥庫、指揮所、坦克陣地等,德軍遭受重大損失,被迫延遲了對蘇軍的反攻時間。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庫爾斯克會戰示意圖)

直至早晨,德軍才在坦克和飛機的掩護下向蘇軍中央方面軍陣地進攻,蘇軍憑藉之前構置的反坦克障礙,利用各種火力將德軍步兵與坦克分割出來再予以殲滅,戰鬥進行到當晚,由於蘇軍的英勇抵抗,德軍始終未能突破蘇軍防線。

第二天拂曉,德軍在航空兵和炮火的支援下,再次對蘇軍陣地發起猛攻,由於蘇軍的拼死抵抗,德軍推進緩慢。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蘇軍的T34/85坦克開赴前線)

至7月10日,德軍對中央方面軍方向的進攻完全被阻止了,從北面向庫爾斯克方向的縱深進攻也僅僅推進了不到12公里,但是卻承受了巨大的損失,短短几天的戰鬥,德軍傷亡就達到了四萬多人,“報銷”的坦克和自行火炮接近一千輛。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正在燃燒的“虎”式坦克,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首次使用了先進的“虎”式重型坦克,但這也未能改變其失敗的命運)

另外,在南面的沃羅涅日方面軍的陣地上,戰鬥進行得也尤為激烈。德軍首先出動近千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對蘇軍陣地進行猛轟,企圖奪下通往庫爾斯克的奧博揚,但在蘇軍的強力阻擊下,德軍推進還不到十公里。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蘇聯空軍掃射德軍運輸補給隊)

7月6日,惱羞成怒的德軍發起了更加密集的坦克突擊,在主要的突擊方面,坦克的密度達到了每公里一百多輛,戰至9日,德軍雖然深入到了蘇軍陣地縱深三十多公里,但是卻始終未能“拿下”奧博揚,戰略預想未能實現。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蘇軍的反坦克部隊)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德軍將主要進攻方向轉向了普洛夫卡方向,計劃從東南面突破蘇軍防線。情況危急,蘇軍統帥部決定“百萬大軍中取上將首級”,對德軍契入的部隊實施反攻擊。

12日,在庫爾斯克戰場上發生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大戰,蘇、德出動的參戰坦克和各式自行火炮達一千二百多輛。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1943年7月12日,在鮮為人知的普羅霍夫小火車站附近發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坦克大會戰)

雙方的坦克如移動堡壘般地向對方衝去,成百上千輛坦克互相沖撞,炮彈聲、爆炸聲、坦克的嘶鳴聲、傷員的哀嚎聲此起彼伏。

數百架飛機在空中不斷地來回穿梭,雙方的空戰的激烈地進行著。經過一天的戰鬥,至旁晚時分,力不能支的德軍轉入防禦,蘇軍取得了戰鬥的勝利,德軍在此戰中“報銷”一萬多人和四百多輛坦克。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德軍坦克集團發起衝擊)

希特勒夢碎庫爾斯克

戰至7月12日,蘇軍開始轉入反攻狀態。在航空兵的支援下,蘇軍對位於奧廖爾的德軍發起攻擊;

7月18日,草原方面軍根據預定計劃對德軍發起攻擊;

23日,沃羅涅日方面軍轉入反攻,並在傍晚將實際控制範圍恢復到開戰前;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蘇軍進入反攻狀態)

8月3日,沃羅涅日方面軍和草原方面軍在西南方面軍的協同下對別爾哥羅德——哈爾科夫方向德軍發起反攻。

經過一番血戰後,蘇軍在8月5日分別收復了奧廖爾和別爾哥羅德。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英勇作戰的蘇軍炮兵)

哈爾科夫是蘇聯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工業城市,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希特勒對其是“志在必守”。

為了保住哈爾科夫,德軍在此集結了8個步兵師、2個坦克師的強大兵力,此外還有大量的黨衛軍部隊、秘密警察和從頓巴斯調來的戰役預備隊,可謂是兵強馬壯。

對於哈爾科夫,蘇軍是“志在必得”,參加解放哈爾科夫的部隊有草原方面軍、沃羅涅日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哈爾科夫地理位置)

8月11日,哈爾科夫戰鬥打響,雙方進行了激烈的廝殺,最終德軍不敵且在人力、物力方面遭受了重大損失。

8月22日下午,德軍被迫開始從哈爾科夫撤退。

為了全殲守敵,草原方面軍司令科涅夫下令夜攻哈爾科夫,雖敗仍勇的德軍寸土不讓,雙方在城裡進行了激烈的巷戰,23日中午,哈爾科夫解放,這標誌著庫爾斯克大會戰以蘇軍勝利而結束。

庫爾斯克戰役中德國傷亡:約36萬餘人陣亡、受傷、失蹤或被俘;約1500輛坦克和火炮被擊毀;約1030架飛機被擊毀。

蘇聯傷亡:約86萬餘人陣亡、受傷、被俘或者患病而亡;約6800輛坦克和各式火炮被擊毀;約2200架飛機被擊傷或擊毀。

至此,德軍“堡壘”計劃破產,希特勒夢碎庫爾斯克,而蘇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蘇聯航空兵積極支援地面部隊)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的意義

在大會戰中,交戰雙方互相都投入了百萬雄師要一比高低,戰況之慘烈,規模之宏大,完全可以歸納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戰役之一。此外,庫爾斯克會戰所產生的影響更是極其深遠的。

第一,庫爾斯克會戰的失敗,對於德軍士氣,尤其是對於一些參戰的高級將領的打擊是非常大的。

曼施坦因說:“當‘衛城作戰’叫停之時,東戰場的主動權也就終於轉移到俄國人手裡了。”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納粹德國的陸軍元帥曼施坦因)

第二,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德軍及其附庸國的士兵死傷慘重,武器裝備也受損嚴重,這對德國來說完全是無法接受的,此戰進一步改變了戰場上蘇德雙方兵力的對比,由於損失慘重,德軍被迫轉入戰略防禦;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在庫爾斯克會戰中被俘的德國士兵)

第三,庫爾斯克會戰後,蘇聯牢牢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德軍處處捱打,再也沒有力量發起反攻。古德里安感嘆:“我們算是遭到了一次具有決定性的挫折”。站在整個蘇德戰場的角度來看,如果說斯大林格勒大戰是反法西斯戰爭轉折的開始,那麼庫爾斯克大戰則是這一轉折的最後完成。

血染的風采,庫爾斯克大會戰:蘇德百萬雄師硬碰硬

(蘇軍伊爾-2對地攻擊機)

第四、蘇軍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大量地消滅了德軍的有生力量,打亂了希特勒在歐洲的“縱橫”計劃,有利於盟軍在歐洲的軍事行動,極大地支援了英美聯軍的行動,也為英美聯軍於1943年7月登陸意大利創造了條件。

總之,庫爾斯克會戰揭開了蘇軍的戰略總攻序幕,德軍在蘇軍的凌厲攻勢下步步後退,希特勒再一次夢碎蘇德戰場。



更多【不易君子】精彩內容請參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