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王進被陷害時,林沖知道嗎?林沖為何沒有幫助王進?

春日之虎


王進有沒有被高俅陷害,這個問題得依據文本來細讀。但王進私走延安府的事情,林沖知不知道呢?假若知道,林教頭為何沒有同時出現在這段故事中,出手幫助王進呢?解讀這個問題,依然得從《水滸傳》文本中找答案。

王進被高俅“陷害”的前後

從《水滸傳》“王教頭私走延安府,九紋龍大鬧史家村”這回書看,王進並沒有被高俅陷害,而是防備高俅徇私報復而遠走避禍的。這其中,還有王進撞到槍口上的意思。假若換一個教頭,點卯不應,恐怕也是要吃軍棍的。但施耐庵卻就讓王進在高俅上任這天,點卯不應。

書中寫道,高俅做了殿帥府太尉,選了個吉日上任。一到殿帥府,便按照花名冊點卯。所謂點卯,大概是在上午5-7點中之間點名,清查到崗人數,類似於現在打卡上班。高俅是管禁軍的,軍中點卯非常嚴格,點卯不應,三通之後,當斬。何況,這是高俅新官上任,第一次點卯,這就不是單單點個卯的問題了,書中特別介紹:“所有一應合屬公吏衙將,都軍監軍,馬步人等,盡來參拜,各呈手本,開報花名。”

新官上任,部屬要來參拜,開報花名,是對新長官的尊重,新長官也需履行這個程序立馬揚威。偏巧,所有人都到齊了,“於內只欠一名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大概是高俅問了一番,得知王教頭半個月前就請病假了,也辦了手續,至今未痊癒。高俅一聽,當時就怒了,喝到:“胡說!既有手本呈來,卻不是那廝抗拒官府,搪塞下官!此人即系推病在家,快與我拿來。”

差官到了王進的家中,說明原委,王進便捱著病前去見高俅。進了殿帥府,參見高俅拜了四拜,躬身唱個喏,起來立在一邊。高俅一見王進,便問道:你是不是王升的兒子?王進如實回答說是。於是,高俅便叱罵道,你老子不過就是個街頭耍槍棒賣狗皮膏藥的,都是些花拳繡腿,前任長官瞎了眼,讓你做了個教頭,你們爺倆省得什麼武藝?

罵歸罵,高俅卻沒有立即下手,對王進進行整治,但卻留下一句話:你這賊配軍,且看眾將之面,饒恕你今日,明日卻和你理會。

按說,高俅完全有理由當場治罪,打個三五十軍棍的,恐怕也沒有多大問題。假如這樣,王進未必就跑路了。高俅大概是憋著大招,找機會一招置王進於死地吧。

聽了這番話,王進回家後,便對母親說,新到任的太尉,原來是圓社的高二。當年,高俅被王進的父親王升一棒打翻,將息了四個月。如今,是要徇私報復了,弄不好性命難保。

母子們一商量,便騙過高俅派過來監視的兩個牌軍,私走開封府,前往投奔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王進母子一路隱姓埋名,但卻因為史太公仁善厚道,又見史進刷著花拳繡腿,不禁動了報答之心,這才說出了自己的真實身份。

沒想到,王進這一說,竟然在江湖上傳開了。史進在渭州城一見魯達,說出自己的名字,魯提轄便說:“你要尋王教頭,莫不是在東京惡了高太尉的王進?”

看來,王進是“惡了”高太尉,這件事情並不是什麼秘密,遠在渭州城的魯提轄都知道了,林沖也是禁軍的教頭,豈能不知?但是,林沖為何不幫王進呢?

林沖與高俅關係很特殊

從書中的時間節點來看,王進私走延安府的時候,林沖也應當是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了。細節顯示,林沖此時的地位不高,大概是王進手下的一個教官而已。王升是八十萬禁軍都軍教頭,級別比兒子王進的禁軍教頭還要高,林沖的槍棒教頭地位就要低很多了。從職位上來講,林沖級別不夠,在禁軍當中說不上話,管不了上司的事情。

但是,王進走後,林沖的地位陡然上升了。

且說高衙內在五嶽樓遇到了林沖的老婆,害起了相思病。高衙內得病,不僅是迷戀林娘子,而是因為無計可施,這個花花太歲從內心裡有點懼怕林沖。高衙內為何懼怕林沖,不敢輕易對林娘子下手呢?高衙內的跟班富安道明瞭其中真相:“衙內怕林沖是個好漢,不敢欺他:這個無傷。他見在帳下聽使喚,大請大受,怎敢惡了太尉?”

高衙內可不管林沖的武藝有多高強,之所以認為林沖是個好漢,原因在於這個槍棒教頭與自己的幹老子關係非同一般。富安說了,林沖在高俅手下享受著“大請大受”的待遇。所謂“請受”,指的是薪俸,林沖的薪俸非常高,大請大受似乎超過了職位本身。林沖為何能夠得到“大請大受”的待遇呢?富安沒有講明白,但是,林沖買刀時的心理活動,卻解答了這個疑問。

聽了富安的話,高衙內便膽子大了起來,指使林沖的好友陸謙設計,把林娘子騙到盧府,差點就得手了。當時,林沖及時趕到,高衙內還是很害怕,慌不擇路跳窗逃走。畢竟高衙內還是認為,林沖這廝與幹老子關係很特殊,因而不敢跟林沖照面。

高衙內懼怕林沖,林沖卻還是如富安講的那樣,不敢“惡了”高太尉。倘若林沖接著從窗戶跳下去追趕,估計花花太歲跑不掉。林沖卻不敢去追,只是拿陸謙出氣,把他家砸了個粉碎。後來幾天,懷揣利刃,準備幹掉陸虞候出氣。林沖其實很明白,主謀是高衙內,陸謙不過是個被利用的棋子而已。即便殺了陸謙,高衙內還是要來糾纏的。但是,林沖卻還是不敢奈何高太尉的乾兒子。過了幾天,林沖與魯智深天天喝酒,這件事情也就淡忘了。

這天,林沖花了一千貫錢買了一口寶刀。林沖是武師,愛寶刀是肯定的。所以,晚上還拿著寶刀欣賞。此時,林沖心裡很高興,想道:“高太尉府中有一口寶刀,胡亂不肯教人看。我幾番借看,也不肯將出來。今日我也買了這口好刀,慢慢和他比試。”

林沖的這番心裡活動,便是他享受“大請大受”的原因。原來,林沖這樣一個最底層的教頭,竟然與殿帥府太尉這樣的高官走得很近。這兩人之間地位懸殊,但卻到了可以相互之間吹牛賽寶的地步。

這樣的林沖,高衙內當然有幾分懼怕了。然而,富安看得很清楚,林沖不敢得罪高俅。確實,為保住自己的地位,連老婆都不在話下,林沖能夠“惡了”高太尉,替王進出頭嗎?

王進、林沖的故事有寓意

從上面的解讀可以看出,只要不得罪高俅,大概便有機會進一步往上升。王進走了,教頭的位置空缺,若再獻一把寶刀,是不是可以去掉“槍棒”二字,升為“八十萬禁軍教頭”呢?很多讀者認為,林沖比刀,實則獻刀,此言得之。

那麼,如果假定林沖確實是一條好漢,如電視劇所說的“路見不平一聲吼”,出手相助王進,最好的結局也是兩人一起逃跑。其實,林沖與王進一樣,在關西也是有點人脈關係的。林沖在相國寺菜園裡見到魯智深時,和尚說,他小時候到過京師,見到過林沖的老子林提轄。說明林沖的父親也像王進的父親那樣,認識一些關西將領。與王進聯手鬥高俅,然後,逃出京師,私走延安府,林沖也不愁沒有落腳處。但是,這樣寫,就是廢話了,《水滸傳》還有什麼看頭?

所以說,林沖不幫王進,除了當時地位低,林沖存心巴結高俅這兩個原因外,還有第三個緣故,就是人物要服從故事、服從主題。施耐庵寫了幾個禁軍教頭,遭遇都是不一樣的。王進逃走避難,林沖被逼上梁山,徐寧則被誆騙做了草寇。三個不同禁軍教頭的遭遇,正是徽宗時期任用奸佞的寫照,從另一個角度隱含著施耐庵《水滸傳》反皇帝的主題。而這個主題的引導者,其實就是王進。

查一查宋徽宗的簡歷,這個問題就十分的明瞭了。《宋史·徽宗本紀》記載,趙佶出生後的第二年十月便被授鎮寧軍節度使、封寧國公。哲宗即位,封遂寧郡王。紹聖三年,以平江、鎮江軍節度使封端王。哲宗去世後,以第三順位繼承人身份,被皇太后選為皇帝。

宋徽宗的這個人生歷程,便是“王升”,由郡王升為親王。親王做了皇帝,便不是“升”,而是“進”,是王“進”為帝。古代勸進,便是勸人做皇帝。王進身上有帝王符碼,父子二人隱寫了宋徽宗的“晉級”過程,反過來,卻被高俅徇私報復。施耐庵的寓意很明確,說的是宋徽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任用奸佞,到頭來葬送了自己江山。

林沖也是如此,巴結高俅,最終落得個家破人亡的境遇,不得已上梁山與皇帝作對。林沖其實在上梁山後來了個大轉身,殺王倫,雖然有挾私報復的嫌疑。但王倫蝸居梁山,不敢造官府的反,從這個角度講,殺王倫有理。殺了王倫,晁蓋做寨主,卻比王倫強不到哪裡去。宋江上山,開始與官府大幹,還在青州殺了宋徽宗的大舅哥慕容知府,直接叫板宋徽宗。所以,林沖便很主動的參與了謀殺晁蓋的行動。

當然,晁蓋之死撲朔迷離,施耐庵在其中隱寫了很多隱喻。因這其中的隱情不涉及本回答,按下不表。

王進身上隱伏著帝王符碼,林沖也在經歷很多事情後,變成了與宋江站在一條陣線上的反皇帝急先鋒,又怎麼可能出手幫王進呢?


綠野萍蹤01


王進,《水滸傳》中人物,東京人,京城八十萬禁軍教頭。其父王升為有名武師,家傳槍棒絕技。高俅年輕時曾和王升相鬥,被王升打傷,結下樑子。後高俅當了太尉,趁機置王進死地,王進乃攜母逃離東京,投奔邊庭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處安身立命。王進武藝高強,是九紋龍史進師父。

王進是個小人物,雖然武藝高強,但只任禁軍教頭。東京府有八十萬禁軍,教頭有無數個,林沖也是,屬軍隊中下級軍官,可有可無。宋朝尊文貶武,底層軍官俸祿極低,老婆養不起。林沖有老婆,是他岳父也是教頭,才嫁女給林沖的,否則象王進樣光棍一條。正因為王進光棍一個,只有老孃,高司令想陷害他,他拋棄家當,一走了只,高司令只有幹登眼。

王進出事時,林沖肯定知道。因為高俅上任,所有軍官都要去拜會。王進就是沒有去人才惹怒高俅。但林沖不會去幫王進。此時林沖家庭穩定,身為軍官公務員,收入穩定,家有美貌妻,只為經營自家,不會管別人事。再說林沖也無魯智深打抱不平的性格。你看他妻子被高衙內調戲,魯智深上前欲打時,他都攔住了,便知林沖不想惹事的。林沖越不想惹事,但高俅高衙內一樣要找他事,逼得他妻死家破,忍無可忍,大殺一場,上了梁山。


我是伍洋


水滸能成為名著有它更深層次的思想,借宋寫明,明朝社會結構穩定,階層也經過多年發展與沉澱開始形成,這個時候社會思想也很多。

水滸每個角色都有它所代表的人群,林沖角色在水滸裡面用四個字:逆來順受!

堂堂武將怎麼能和這四個字聯繫一起呢?因為社會結構穩定了,他也只是這結構中的一員,八十萬禁軍教頭只是個職稱。

有專業,有工作,有職稱,有房子,有老婆,還有個小丫鬟[舔屏]。

套今天的一句話:林沖是體制內的人。

王進的遭遇,相信同部門的林沖是知道的,而且肯定還很清楚,但是他什麼都不能做,他是體制內的人,就這點限制林沖不能去幹涉。

因為高俅沒有用體制外的手段去搞王進,這時候林沖為王進跳出來,就成了和體制作對,一作對即將喪失他所有的一切。

有了牽掛林沖就會畏畏縮縮,王進的事情他只能眼不見心不煩,找陸謙喝喝小酒吐吐槽。

人算不如天算,他認為他能忍,不惹事,希望平平安安老婆熱炕頭地過下去,事情卻沒有如他所願,剩下的就是逼上梁山。

總結林沖沒有幫助王進:面對罪惡無動於衷,自欺欺人,小富即安!

因為教頭沒有價值觀,沒有思考,也沒有行動。

所以林沖放過罪惡,但罪惡也沒有放過林沖!

如果角色互換,你,怎麼辦?

喜歡就幫忙點個贊![耶][耶][耶][耶][耶]



CA十Peter


《水滸傳》裡的王進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師,應該是同“豹子頭"林沖同屬一個擋次,可能武藝比林沖還要高,因他父親王升是八十萬禁軍總教頭。早些年間,高俅沒有發跡之時,被王升所傷,而懷恨在心。後來高俅發跡做殿府太尉後百般刁難王升,四處找理由陷害王升及其子王進,后王升受害後而終。王進只有攜母四海為家,以在江湖演藝度日,後遇見史家莊莊主史太公。王進母子二人也得到史太公的善舉義助。王進為了報答太公的傾囊解助,就把畢生十八般武藝一一傳授給史太公公子,就是故事中的"九紋龍"史進。用了半年時間,經過恩師王進的用心指點,九紋龍史進的武藝也突飛猛進。王進見愛徒史進十八般武藝基本上能獨霸一方,也于于不捨,攜母投東京經略府而去,九紋龍多次免留,無奈教頭一心要去,史進只有淚別恩師,相送十里。再說這九紋龍自師徒辭別以後,每日使槍弄棒,練就一身好武功,相信大家都知道,後在少華山,二龍山解逅“花和尚"魯智深,"神機師"朱武,"跳澗虎"陳達,“白花蛇"楊春。上梁山後位居二十三把交椅。至於題主問王進被陷害時,“豹子頭"林沖為什麼不救?我也讀水滸已有三十多年未閱了,所以也忘記了好多。但在腦海裡記得是在王進與史進剛露面時,林沖還沒有出現在書中。再說王進自從史家莊與史進一別後,書中也沒多少提到王進的記載。那就是林沖與王進都沒有接觸過,又那來王進被陷害,林沖不救的說法?我也不太清楚了,望各位給予指點。


用戶WeiXinHai


王進被高俅陷害時,林沖肯定知道呀。同為大宋禁軍教頭,其影響非同一般。林沖未幫王進,是因林沖的性格和環境所限。林沖統領十八萬禁軍教頭,是憑勢力上位的。他性格耿直,顧大局所以對事有些拖泥帶水。高俅上位後,為培養自己勢力,多次拉攏林沖未果,逐懷恨在心。加之林沖之妻面容嬌美,被高俅之子看上。在這兩個原因下,高俅決心除掉林沖。所以精心設計,讓林沖一步步走入陷井。林沖家有美妻相伴,岳父相陪,有統領禁軍十萬之多。他不忍捨棄,而沒憂患意識。在高俅用記陷害時,他顧及太多。最終被逼上梁山。而王進從高俅上後後,已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主動求變,帶著老母,除掉門哨,趁著夜色逃離家鄉。所以林沖這種隱忍顧全大局的的處世特點,知道王進被陷害也是不會去幫的。更何況自己還被高俅算計著呢。。人


遊遊蜉蝣


你好,我是風中的漢子難,很高興和你交流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實際上可以把他套進我們日常的生活中來看待。王進和林沖其實就是我們生活中同一公司的同事。林沖對王進的遭遇也就是同情、安慰、資助,應該不至於去抱打不平。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144306ee05664d87b708cad259fef37f\

風中的漢子難


不說小小的少尉教官了,岳飛獲罪,也沒人敢BB幾句,人性使然,形勢使然[大笑]


一志凝神


題出錯了吧?


八門MP


江湖中人,為了活著。自己都無法生存,推演是因其能力不具足。


薛紅娟


裝糊塗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