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素質越高的人越易相處,素質越低的人越難相處”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素質高的人,言行舉止接地氣,所以容易相處。因為這種人始終秉持“高調做事,低調做人”的理念,從不高抬自己,壓制他人。與人相處時,柔和謙卑,懂得謙讓,能夠放下姿態,尊重他人,從不擺架子。在人際關際中,和任何人都能打成一片火熱,從而擺正自己的位置,以良好的形象展方於人。

而素質低的人,往往會以自我為中心。總是趾高氣揚,高高在上,目中無人,唯我獨尊。喜歡把別人踩在自己的腳下,對他人總會不屑一顧,嗤之以鼻。總是帶著一副有色眼鏡,面對世界。到最後,會換來滿世界對之唾棄的目光,被人拋之歷史的垃圾堆。




生命河歡迎您


這句話我非常認同。只有越是有文化有素質的人越是好打攪。因為他們懂道理,有見識,有處理事情的能力,能分辨事情的對錯,說話辦事都和素質低的人大不一樣。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老公家有一位叔叔,也就是我公爹的親弟弟。

在我大兒子六歲的時候,那年的夏天,每天中午回來,我就趕快讓他吃過飯,上床上去睡覺。小孩子愛睡覺,他一上床就呼呼大睡了。在孩子睡了半個多小時的時候,叔叔就找上門來。(因為我家和叔叔是前後院),他氣沖沖的對我說:“你讓孩子在院子裡亂扔石頭,都砸到我的自行車上了,要是砸到我的頭上還得了嗎?”,我說:“叔叔你先不要生氣,你把話說清楚”叔叔這才坐下來生氣的說:“你讓孩子扔石頭,扔那麼大一塊石頭,都扔到我的自行車上了,要是打到我的頭上,不是打一個大窟窿嗎?”,我說:“叔叔你先不要生氣,你過來看一下”,我把叔叔叫到臥室讓他看一下熟睡的孩子問:“孩子都睡著一會兒啦,石頭是什麼時候扔的?”,“就是剛扔了,我就過來了”,叔叔說。我說:“那就不管孩子的事,孩子已經睡了好長時間了,而且是我讓他剛吃過飯就上床睡覺的,他不可能扔石頭到你院裡去”,“就是他扔的,不是他讓的,是誰讓的,誰能把石頭扔到我院裡,你不講理,你孩子扔了,你還護著他”我當時的氣一下子到了嗓子眼,真想跟他好好理論一番,可是我一想,和這種人理論能理論出個頭緒來嗎?他院子的邊上就有一條小路。那些學生不在家裡午睡,到學校玩耍,走在路上亂扔石頭,這些話你能跟他說清楚嗎?

從那時起,我就認為叔叔是一個沒有文化而且不講道理的人,這種人他不聽你講話,他也不會分析問題,就是會和你胡來。提起這件事我還生氣了很長時間,經常跟我老公說,我才知道沒文化的人很可怕,他一點道理也不懂,也不會分析問題,還和你胡吵亂吵,真是氣死人了。

好長時間我都沒有跟叔叔多說過話,現在他已經80多歲了,我又覺得老年人很可憐,每年都要回家探望他,每當逢年過節,還要給他買一些食品或者給他送點錢。所以人一定要好好的學習文化,沒有文化,就等於沒有素質,沒有文化素質的人太可怕了。





五子龍女


素質高的人,行為都比較靠譜。

所謂靠譜,就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

靠譜的人從來不會自吹自擂,隨便承諾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只要答應別人的事,就必定會盡自己的心力去辦到。

哪怕是辦不成,也會為自己當初承諾負責到底。

和這樣的人在一起,不僅放心,而且還安心。

素質低的人,明明事先答應的好好的,臨了卻推三阻四變卦;

嘴上說的挺好聽,到頭來用各種藉口推脫,從來不去行動;

交代的事情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和這樣言而無信的人相交,自己不僅會受傷害,時間長了容易侵染不靠譜的氣質。

和高素質的人相處,就會出於正能量的環境中,就會吸引同樣美好的事情。

和低素質的人長期相處,就會處於負能量的環境中,你的周糟也會變得暗淡無光。

正所謂:“跟著蜜蜂找花朵,跟著蒼蠅找廁所”。

素質高的人都善良,品行端正,與這樣的人相處,你也會變得言語行為端正。

如果和一個品行不端,低素質的人在一起相處,也一定會沾染他的惡習和不良品德。

他們表面上和你友好,實際上最陰險,會為了利益毫不猶豫的傷害你。

最後記住一句話:“低素質的社交,不如高質量的獨處!”


梵音心語


好不好相處,與素質高低沒有必然的聯繫。有的人雖然才高八斗,但是恃才傲物,盛氣凌人,讓人難以接近;有的人雖然讀書不多,但是通情達理,善解人意,與之相處讓人如沐春風。我以為,人與人之間好不好相處,無關學識、素質,而更多的與性格和修養有關。通常性格隨和、為人大度的人更容易相處,而性格古怪、斤斤計較的人,更難以交往!當然一致的例子也很多,像胡適先生就是一個既學貫中西又隨和親切的大學問家,大家都願意親近他,他也願意接納大家,所以胡適的朋友遍天下,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我們的朋友胡適”。


衡山小明


是,很同意這樣的觀點。

和素質高的人,有時候真是很好相處,如果兩個高素質的人聊天,是件很愉悅的事情,不會彼此搶話,一個說另一個會靜靜的聽,偶爾回應一句,兩個人談話會提出不同的觀點,有素質的人也不會爭的面紅耳赤。

素質高的人,在生活中就能看出來,談話的話語,內容,做客時的舉動和態度,都能體現一個人的素質。

素質和學歷是沒什麼關係的,素質是一個人的修養,有素質的人都會為他人著想,善良包容,有誠信,所以,和高素質的人相處會感到很舒服。

相反,低素質的人就很讓人頭疼,不是說他們人不好,就是在外面脫鞋摳腳,隨地吐痰,說話大聲,別人還沒說完呢就搶話,吐沫都能噴出來,去別人家做客各處瞅,東西隨便拿隨便放,去廁所不衝馬桶,反正好多事覺得沒辦法說,但是真的忍受不了,說又不好意思說,說了還閒你事多,各種諷刺挖苦,所以,乾脆,能少來就少來,能不來不來。我想,這也是不好相處的原因吧。




梅影千雪


確實如此。這個問題應當這樣看: 第一,越寬容越好相處。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因為君子都大度,寬容他人的缺點,總覺得應當向別人學習優點;小人都心胸狹窄,盯著別人的毛病,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 第二,越成熟越好相處。一個人是否成熟,要看他能否接納他人的意見。就像盲人摸象,每個人摸的都是對的,但是同時又是錯的,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很不容易。認識到這一點以後,人就不再固持己見,就不會堅持認為自己的是正確的了。那麼誰的意見一直正確?或者更深一步,誰的意見能夠超越時代,跨越時空?我們找來找去,發現聖賢人的認知是這樣的,是究竟正確的。 第三,越善良越好相處。人發表意見,待人接物,要有一個出發點,這個出發點是善是惡,非常重要。善良的人,他與人為善,願意幫助人,容易相處;惡人,他嫉妒障礙他人,非常難處。 第四,越明理越好相處。一個人明白道理越多,明白道理越深,就越平和,越謙虛;一個人貢高我慢,自以為是,說明他懂的道理只是那麼一點點。孔子說,“有周公之才美,使驕且吝,餘不足觀也”。 祝您學習進步,學有所成! 這個回答,供您參考。


一直在學習努力




“素質越高的人越易相處,素質越低的人越難相處”這句話很對。

素質高的人,一般都是品行端正,有修養,無論是在思想上還是學識上都有一定的高度和廣度。素質高的人,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自己獨到的為人處事理念,涵養性很高。

素質高的人,和人相處,不會給人以高高在上的感覺。平和、包容、 理解、誠信,甚至會用一種謙卑的姿態去和人相處;而素質低的人,卻不會如此。


有句話說得好:“無知者無畏!”

真的是這樣,因為無知,所以無所畏懼。素質越低的人,越是這樣的。因為自身的淺薄與無知,不懂為人處事之道,更不懂寬容待人,只要自己有一點點的成績,便會沾沾自喜,妄自菲薄、目中無人、不講信譽,甚至愚蠢的認為世界之大、唯我獨尊。這樣的人,往往因為自己沒涵養、沒素質、更不會去包容和理解別人,非常難以相處,到最後會變成孤家寡人,舉步維艱。

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一個優秀的人,素質越高,越容易與人相處,因為他們知道朋友多路就廣的道理,更懂得理解和尊重是做人最起碼的道德情操。天下凡成大事的人,無不是素質修養極高的人,因為他們的高素質,才能積累眾多的人脈;也因為他們有膽識、有魄力、有過人的思想和文化修養,才會使自己有運籌帷幄的胸心壯志。

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是這樣,寧願君子之交淡如水,也不願與小人交甘若醴。願你我都能成為有修養、有道德、有素質的人。


我是閬外人,謝謝關注。


閬外人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素質是德智體的全面體現。素質的高低程度和相處沒有太大關係。

什麼是素質

  1. 素質是思想文化和身體的綜合表現

  • 思想 也就是相當於電腦的軟件,支配著身體的行動,每個人的想法不同,從而做出的行為也都有所差異,如果從思想的角度來看一個人,這無疑有些太偏激,因為每個人生階段每個人的想法也都大相徑庭,只要有這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社會觀我們都會正常相交的,所以從這方面沒有什麼問題。
  • 文化 一個人的文化程度從現實生活中不難看出,和一個人相處起來和文化也是沒有太大關係的,甚至是沒有關係,因為有些沒有文化的人,我們可以看出來也是很豪爽,很少因為說這個人沒有文化才不和他交往的。
  • 身體 顯而易見,身體的好壞或者差異程度更不是我們評定的標準,下面我們來看更引申含義的素質。

現在所理解的素質

  • 修養品質素養 因為我們現在經常說這人素質低下,或者這人沒素質,比方說有些人隨地亂扔垃圾,在公眾場合抽菸等不文明行為,其實和他們坐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也會感覺不好意思,甚至內心深處感覺丟人,從而在內心深處不自然的就會有一絲的想法或者行為。

  • 相處之道 雖然我們都有這樣的朋友,但是在一些小的不文明行為面前,我們還是能夠容忍的,因為還沒有上升到道德層面,所以有時候對這種行為我們現代人的做法大多是為了面子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也許不想和朋友翻臉,其實適當的提醒一下是不會產生任何隔閡的,如果他真的是你的朋友。

  • 有則改之 無則加勉 在平時工作或生活中如果有我們一定要及時改正,不要因小失大,相信我們對相對陌生人就沒有那麼大的容忍度了吧,有的時候細節決定成敗,因為一點點自己都沒有覺察到的事情而誤了自己的前途更是得不償失,既然已經意識到雖然沒做出這樣的行為也要隨時激勵自己。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有不同看法歡迎討論,謝謝。

雨碎江南223


突然想到了小人與君子的論斷:

《論語·子路》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的一個重要意思是和諧,和睦,也就是各方面之間彼此不同,但能統一起來,也即對立統一性。

“同”則只有統一,沒有對立,更側重於“苟同”之意,其危害在於一旦同的關係達到一定程度,則容易轉換為對立。

延伸到素質高低對比

素質高的人大多對每件事情都是經過獨立思考後的行為結果或者是長期自身思想行為所產生的結果,對比素質低人的人有可能是心直口快(不經過腦子)抑或是長期行為產生的結果,素質高低都是長期思想行為結果。很難相處也許是價值觀的激烈碰撞問題,總之就是有點人好相處,有點難。

價值觀相近更相投

很多人處得來大都價值觀比較相投或者是認可他三觀正,這個我覺得真的和素質高低有關,有時真的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真的改變不了,強行摻和也說不到一塊去,不是人人能做到和而不同的相處。



刻蝕心者


雖然不想這麼承認,但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肯定的。

首先素質高低與受教育程度無關。

素質高低更與這個人的情商高低有關係。就平日裡發生的一些事情,我們可以看出來。

素質低的人,只考慮到自己,完全不顧別人的感受,比如一些人在候車廳等車,邊等邊嗑瓜子,把瓜子皮丟在地上,不顧旁邊人的感受,也不顧清潔工是否辛苦,一般而言,看到這樣的樣的人,我們都是避而遠之,即便再想和他相處,腦袋裡也有揮之不去的畫面。素質低,只按自己的生活方式。很難接受別人的習慣,人類生活本來就是個樣色彩,你接受不了別人,別人怎麼會接受得了你呢?

素質高的人,更能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接受和認可人類的不同樣,平易近人,試問一下,誰不願意去和那種能考慮別人的感受的人相處呢?

素質的高低從來不與教育程度掛鉤,往往取決於家庭教育以及自己對世界的認知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