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硬筆行書一般臨哪一位書法家的字呢?

書童習字


如果真的想搞點硬筆書法藝術還是建議學習古代經典法帖,如王羲之《蘭亭序》、《集字聖教序》、米芾《蜀素帖》、《苕溪詩帖》、趙孟頫《赤壁賦》、《洛神賦》等。雖然硬筆並不能淋漓盡致的表現毛筆的筆法,但是就字形而言,還是古人的字形不俗。



如果硬要從當代的硬筆書法家中選一位的話,首選應該是沈鴻根。沈鴻根的硬筆行書是有出處的,字形從王羲之出。沈鴻根的行書雖說是硬筆字,卻寫出了些許毛筆的味道。如果直接學習沈鴻根行書,更有助於實用。


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有很多高手的行書入展作品很明顯是學習古人的,無論從字形上還是從形式上分析都是如此,所以他們的硬筆字是更加高明的。這樣來看,追求實用學今人,追求藝術性學古人。


古風書法


在我個人覺得,司馬彥先生的字貼,是我看到最好的!初中時候,看到哥哥那有本字貼,一看就愛不釋手,雖然過去快快30年了,各種物件丟了不少,去年回老家整理東西,發現這本字貼還在!那個作者——司馬彥.一直記在心中!


muzichou


田英章老師的硬筆,尤其早期作品中,取勢比較“險絕”,尤其長橫畫的表現,陡峭挺立,練起來不太好把握~

盧中南先生的硬筆,與其軟筆有相通之處,給人以溫文爾雅的“儒”感,適合性格溫潤細膩的男士或者零基礎的女士入手~

荊霄鵬和司馬彥兩位老師的字,注重實用和規範,筆畫簡潔明瞭,其間沒有太多方向上的變動,適合孩子們作為規範字書寫的模板~

另外還有李放鳴,沈鴻根,趙賀新,邢偉愛等當代大家的各類字帖,都是各有千秋,至於哪個更好,其實都是因人而異的,畢竟每個人對於美感的理解和表達都不盡相同~

本人從事書法培訓工作,一直建議和強調,學書切莫“學死”,博取眾家之長為己所用,在平日裡書寫符合個人的情感表達,契合書寫內容的要求就是好的~

奉上拙作,望請斧正~~~











五行山下一猴兒


練習硬筆行書可以有兩條路去選擇:其一,以當代硬筆書法的一些名家出品的硬筆字帖為主,目的以實用性為主;其二,以古代傳統書法名家的字帖為主,目的是以書法為方向發展。

硬筆書法行書字帖

硬筆書法各種字帖,名目繁多,對於一般以實用為目的的用途來說,誰的都可以,就看自己喜歡誰家的風格了。而且很多名家也都有傳統書法的根底,他們的硬筆字帖也都是非常有法度的。下面列幾個我比較欣賞的吧。

吳玉生,吳玉生的硬筆行楷是非常有名氣的,而且好像他出的字帖也主要以硬筆行書為主。吳玉生曾從事多年書法教育工作,他的書法是毛筆、硬筆雙修,多次獲得全國各種硬筆書法大賽的一等獎、特等獎。他的硬筆行楷,代表了當今硬筆書法的最高水平。

田英章,田英章是當今著名書法家,一生幾乎都在從事書法教育普及的工作,他的毛筆楷書最為有特點,被當代很多人親切成為“田楷”,學生眾多,各類出版物也可以說是最多的。田英章的行書連帶、牽絲比較多,如果喜歡這種風格的話,可以學習他的字帖。

荊霄鵬,荊霄鵬是田英章的徒弟,特別是硬筆書法,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目前市面上荊霄鵬的各類硬筆書法字帖也是非常多的,大家可以選擇的範圍也比較大。荊霄鵬也是軟、硬筆雙修,有著傳統書法根底,他的硬筆行書相對於田英章來說,減少了一些牽絲縈帶,顯得簡潔明快了很多。

以上這三位是當今書店裡賣的比較好的三家,而且好評度也比較高。當然還有別的一些書家,例如:錢沛雲、李放鳴、黃若舟、江鳥(沈鴻根)等等,都是名家,不過上述三家是目前各類字帖出版的較多的,也是比較容易買到的,大家可以自己選擇。

毛筆書法字帖

傳統書法流傳下來的各種字帖非常多,但綜合來說,適合硬筆書法來做字帖的話,我希望是:字帖比較多、字比較多、字跡比較小,最好是墨跡本,按照這種條件篩選的話,我這裡著重推薦兩個名家的:趙孟頫和文徵明的字帖。

趙孟頫:趙孟頫是元代最著名的書法家了,他的書法被後世譽為“趙體”,他的楷書和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一起被譽為“楷書四大家”,他的小楷也非常著名,如果想練楷書的話,也推薦學習趙孟頫的小楷,成就最高的還有就是他的行書。

因為元代離我們比較近,因此趙孟頫流傳下來的各種字帖也很多,而且大多數都是小行書,有很多都是長篇大論的作品,因此字也比較多,幾乎都是墨跡本,因此十分符合我們上述的條件。關鍵是他的行書婉轉流麗,符合大眾的一般審美,屬於雅俗共賞的這種。

推薦他的行書作品有:《洛神賦》、《秋聲賦》、《千字文》、《前後赤壁賦》、《秋興賦》、《閒居賦》等等。

文徵明是明代的大書法家,也是一個高產的書家,文徵明與趙孟頫一樣都是五體皆能,而且書畫俱佳。文徵明的行書也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也符合我們上述的各種條件。不過,文徵明的行書更偏向行草書多一點。

文徵明的作品主要有:《岳陽樓記》、《千字文》、《滕王閣序》、《秋聲賦》等等。

另外,當代書法家啟功先生的書法也非常適合拿來作硬筆書法字帖,他的書法,特別是小字行書寫的非常好,很漂亮,有喜歡的朋友不妨學習一下,推薦:《啟功論書絕句百首》。

我是翰墨今香,專注分享傳統書法文化,感謝您的支持和關注。


翰墨今香


當今有名氣的硬筆書法家,大多是由毛筆書法跨行寫硬筆,因此不同程度的帶有毛筆書法的味道。因基礎、審美和愛好不同,有針對性的選擇不同書體風格的書作品來臨寫,不失為硬筆書法學習的一種有效手段。抱庸很懶,沒有系統臨習過哪位硬筆書法家的作品,寫得也很隨意,但平時看過不少,也有一些粗淺的體會。



――――(上圖為抱庸硬筆拙鴉)


給大家介紹幾位我自己比較喜歡的硬筆書法家,簡單囉嗦幾句個人看法,拋磚引玉,歡迎大家討論交流。

No.1 盧中南。盧中南的毛筆歐楷在當代堪稱一流,他是將毛筆技法直入硬筆的尤其典型的一位大師。盧中南硬筆擅用粗筆濃墨,力求在點畫結構上以硬筆詮釋毛筆。他的字筆風雅正,書氣襲人,特別適合先練毛筆而後硬筆的朋友臨摩習寫。



No.2 田英章。田英章老師的硬筆楷書,與其毛筆歐楷一樣,十分嚴謹工整,但結字上增添了不少其他書體的元素,因此比其毛筆字更顯灑脫隨性,下示圖例可以看到宋體甚至瘦金的味道。建議常寫歐楷或對間架結構處理不好的朋友,可以學習參考田英章老師的硬筆作品。



No.3 龐中華。龐中華是硬筆書法的元老,硬筆書法有今天這樣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龐老師功不可沒。龐中華的硬筆書法以碑為骨,孰厚而又不失靈氣,是名副其實的大師。如今似乎淡出了公眾視野,也有不少朋友將其諷刺得一文不值,在抱庸看來,也許龐體硬筆不在流行,但龐中華的硬筆書法是相當有水準的,大氣,耐看,有料。特別是對於寫不開、緊巴不舒展的朋友,值得加以借鑑學習。



No.4吳玉生。吳玉生的硬筆行書和楷書,寫得玲瓏剔透,天然去雕飾。如果對個人硬筆書法水平全方位點評鑑賞,我認為吳玉京老師絕對居於第一方陣。不多陳述,大家可以多看看他的作品。



No.5趙賀新。趙賀新是用硬筆寫歐楷相似度最高的一位老師,他的硬筆字敦實圓潤,結構勻稱美觀,不僅大氣,而且秀氣。想用硬筆寫出毛筆歐楷效果的朋友,不妨多看看。



No.6荊霄鵬。如今在硬筆書帖市場賣座很好的一位新秀,據說是田英章老師最為得意的弟子之一。荊霄鵬的硬筆行書也很棒,比楷書功夫更實。



No.7司馬彥。司馬彥的手寫風格是最濃的,司馬老師的硬筆字,已經找不到太多古法的印記,因此很親民,接地氣,我將其看作是“流行書風”。他的硬筆字有顧仲安老師的一些影子,特別是結字的規律。雖然名頭很大,書帖賣得也好,但我個人不太喜歡。




抱庸詩書


現今想在書店找本“乾貨”實在的字帖委實不容易。一方面網絡無所不能,可各取所需,但缺乏收藏與實效性;另一方面書店出售的書帖雖裝璜精美,但內容零散,寥寥數頁且售價昂貴,也很少有值得學習和珍藏的。沒事逛逛舊書攤或二手市場或許更容易找到中意的老字帖。

活躍在當下且能入“法眼”的硬筆書家,卓有成就的田英章應居首位,寶刀未老的吳玉生、顧仲安和盧中南也值得一學,中年書家荊霄鵬最多算半個,餘者青年書家則多經不起推敲。

有一句話:毛筆字寫得好的,鋼筆字一定寫得好;鋼筆字寫得好的,毛筆字未必能寫好。這有一些道理,但也並不絕對。以上舉例的書家都是以毛筆入硬筆的,雖說強調了藝術性,可實用性卻稍弱。

硬筆和毛筆字是兩種不同體系的功用目的。寫得一手漂亮毛筆字的,不一定寫得出實用性強的硬筆字;實用性強的硬筆字也不會自動上升為藝術性強的毛筆書法。但它們可互取長短,相輔相成。。。

我理解的硬筆書法,首要的應該是實用性,能自如地適用於生活、工作、學習需要,不止限於展示、教學或炫耀等功利目的。

硬筆字的水平要能體現在隨時隨地寫個便條、報告、書信、填個單據或橫寫豎寫等各種形式的書寫條件下都隨意、快速、流麗且讓人眼前一亮和與眾不同的感覺……不是坐在家裡和辦公室的精心刻意之作,這才是高水準的硬筆書法及目的。

推薦兩本自學習以來並不屑再學別的硬筆字帖。



《筆硬書法字帖》,上海交大1991年版,售價:5.85元。由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副主席、著名書法教育家盧前編寫。此帖屬傳統書法與硬筆書法最佳結合,點畫俊美、結構瀟灑、章法完美;內容豐富:有鋼筆臨古代名帖,也有唐詩、宋詞、元曲等;有分別用鋼筆、圓珠筆、竹筆、美工筆、粉筆書寫的對聯、條幅、團扇、扇面、尺牘等形式。最重要的此帖指導了我們要如何以硬筆學習轉化傳統書法。


《多體實用鋼筆字體》,學林出版社1990年版。售價:2.45元。由沈鴻根、王華編。此帖屬應用型,實用文體近30種,基本包含了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的文體,一帖兩用,幫助學習者學以致用。本帖集中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硬筆熱潮中湧現的佼佼者:如徐枝新的行書、鬱國慶的隸書、蔣灝的草書。也有部分書壇老將如梁錦英、盧中南、葉隱谷、陳祖範、周稚雲、盧前、田原等,形式多樣,風格各異、相得益彰。

[臨池管窺]謝謝閱覽!


臨池管窺


上個圖吧,不說話了,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伐心燒炭



目前市面上,硬筆方面出得比較多的書法家,出了楷書的,大部分都有行書字帖,如司馬彥,中華,吳玉生,田英章,荊霄鵬等,我個人覺得吳玉生老師的字帖,行書方面是比較好的。當然,如果要學好行書,不管是毛筆還是硬筆,我建議還是多學習我國古代的優秀了作品是一個更好的路徑。比如王羲之,米芾,趙孟頫等,所謂有取法乎上就是這個道理,多臨和學習一下他們的作品我想會吸收到更多的精華。


羅賓張


想實用寫的快,推薦席殊的。藝術感強的,太多了。任平、沈鴻根、龐中華的都不錯!

當然,我的你也可以參考!



瀚海簽名設計


很榮幸能回答這個問題!

硬筆字在逐漸發展的過程中,逐漸取代了傳統意義上書法中實用性的一個分支,現階段的硬筆字主要是實用,當然也不排除愛好者的練習。

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硬筆字的實用性,使用面最為廣泛,使用最為流行,最為實用的當屬硬筆行書,如果是要從實用性出發,立足行書的練習和強化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向。

硬筆字是從傳統書法中分流而出,所以兩者有著必然的聯繫,同樣存在著不同的地方,硬筆字比比傳統書法相對簡單的多,無論是知識面,認知深度,審美觀念,技法使用,都存在差異。

確實如此,從來沒有碰到過讓自己佩服且愛不釋手的鋼筆字貼,所以,從來也沒有臨摹過鋼筆字帖,學習鋼筆字多從身邊學習,借鑑古貼,是一種比較好的方法。

壹庸隨手鋼筆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